工程热力学人环奖
“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唐敏学长采访记录)

“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人环奖”,是我国人工环境工程界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
该奖项由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992年倡导并支持,由国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立该奖项,以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立志在人工环境领域做出成就的大学生,促进我国的人工环境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根据评选规则,候选学生为全国各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校三年级本科生,由各院校按照综合成绩推选候选人,参加国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精选的考题后,评选出获奖名次,并颁发奖学金和获奖证书。
12年来,共有四百多名获奖学生获得“人环奖”。
现在,曾经获得“人环奖”的学生大多已成为我国暖通空调研发、设计领域的一流人才,担负者我国暖通空调技术进步的重任。
为了使同学们对此比赛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我们有幸采访了2015学年参加了该项竞赛并荣获一等奖的唐敏学长,在此分享了他的参赛历程… …Q:众所周知,人环奖是建环专业本科阶段的最高奖项,也是很多学弟学妹的目标,唐学长既然是该项的获奖者,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人环奖吗?A:人环奖是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于1992年开始设立的,到去年我参加比赛已经是第二十三届,这个比赛也已经发展成本专业内认可度最高的基础知识竞赛Q:您当初为什么要参加这个竞赛呢?A:我参加这个比赛正是因为它在专业内认可度极高,而且老师们也鼓励参与。
早就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专业课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就曾安利过这个比赛。
到大三下期,这个比赛就要报名的时候,我们专业的系主任李念平老师也曾跟我们重点介绍过这次比赛。
无论是出国也好读研也好这个比赛都是重要的经历。
Q:这个竞赛的参与流程大概是?A:首先,在五月份到六月左右在网上报名;接着,在六月中旬进行网络初试,在全国一百多所具有本专业的高校中选每个学校的第一名进行排名,取前五十所高校的第一名给予决赛资格;最后,在八月下旬于清华大学参加决赛并举行颁奖典礼。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Equipment Engineering)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
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
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主干学科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建筑电气、环境工程概论等。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空调技术制冷技术供热工程设备自动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工业通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预算等。
专业就业趋势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国家级奖“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人环奖”)课程设置基础课:高等数学、英语、普通化学、建筑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VB)专业课:传热学Heat Transfer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工程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工业通风Industry ventilates and dust removal制冷技术Refrigeration technology锅炉与锅炉房boiler and boiler room燃气输配The gas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流体输配The fluid is lost and mix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供热工程Supply heat engineering空气调节conditioning of air热质交换The 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heat and mass电子电工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通风记空气污染控制、施工组织与经济、空气洁净技术、热泵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蓄冰空调记冷藏技术,建筑给排水等。
人环

关于十七届“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评选办法第十七届(2009年)“人环奖”评选活动即将开始,为了让更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们能够参加,同时把“人环奖”建成一个更加开放、公正的竞赛平台,本届“人环奖”将通过选拔赛与决赛两个阶段进行评选。
此届“人环奖”颁奖庆典将与“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第三届技术交流大会”同期举办。
后者是暖通行业两年一次的重要的专业技术交流大会,也是全国各地暖通设计工程师们难得的聚会。
一、评选办法:1、选拔赛参赛资格:2009年9月将就读本科四年级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校生。
考试科目:《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4门课程考试课程大纲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
比赛形式:网络计算机考试。
注册时间:2009年6月1日至9月15日考试时间:选拔赛页面开放时间:9月19日14:00至16:00 答卷时间:100分钟开始考试30分钟后(即14:30后)不能再进入考试页面注册及考试网站:暖通空调在线。
选拔办法:(1)根据选拔赛考试成绩及答卷时间综合评定,按各校最高分排序,选拔前50所高校,获得参加决赛资格。
(2)获得决赛资格的学校,参考“人环奖”组委会提供的学生选拔赛成绩信息,推荐1名学生参加决赛;共计50名学生。
公示方式:发函通知参加决赛学校,决赛名单在“人环奖网站”、“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网”、“暖通空调在线”及“中国设计师网”公示。
2、决赛参赛资格:获得决赛资格50个高校推荐的参赛学生考试科目:同上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2009年10月中下旬考试地点:山东省烟台市奖项设置: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名次。
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8名。
二、奖励办法:奖励形式:颁发获奖证书、奖金及在媒体公开表彰。
奖金额: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1000元。
公示方式:同上其他奖励:选拔赛网络计算机考试前100名的同学将获得由“暖通空调在线”提供的暖通金币。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摘要: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的背景和成就二、2022 年学术会议的内容和主题三、2023 年学术会议的筹备和征稿正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是我国在工程热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组织。
该学会的前身是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
自建所以来,该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和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40 余项,国家级三等和院、部级三等奖50 余项。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的重要平台。
2022 年的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主旨报告、特邀报告等,会议主题以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包含但不限于气动热力与整机性能、涡轮冷却、涡轮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稳定性、压缩机与风机、风能与风力机、流程泵阀多相流动、水轮机、石化和过程流体机械、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其他交叉领域等。
2023 年的学术会议将于11 月25-26 日在长沙召开,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和湖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的主题依然以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包含但不限于气动热力与整机性能、涡轮冷却、涡轮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稳定性、压缩机与风机、风能与风力机、流程泵阀多相流动、水轮机、石化和过程流体机械、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其他交叉领域等。
本次会议除了学术论文征稿外,还同步征集本领域科普作品(含图文、短视频、图片等)。
对于想要参加2023 年学术会议的同仁,投稿须知如下:年会论文投稿截止日期为8 月31 日,科普作品投稿截止日期为9 月30 日,会议报名和注册截止日期为11 月15 日,会议报到日期为11 月24 日,学术报告交流日期为11 月25-26 日。
工程热力学_曾丹苓_

工程热力学1. 简介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原理与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化工工程等各个领域,为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设计依据。
2. 热力学基础2.1 系统与界面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由物质组成,可以是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或孤立系统。
不同系统间通过界面相互作用。
系统与界面的定义和特性是工程热力学的基础。
2.2 状态与过程系统的状态由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参数决定,包括温度、压力、体积等。
过程是状态的变化,在工程热力学中主要研究的是恒定状态过程和简单过程。
了解系统的状态和过程对于热力学分析和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达。
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增加等于热量传递和功对外界的做功的代数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来分析、计算和优化能量转化过程。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能量传递方向的规律。
它表明,自然界中所有的过程都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理解能量转化的限制和不可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5.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在工程中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
它是一系列的能量传递和转换的过程,最终回到起始状态。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
热力学循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量转化效率和工程系统的优化。
6. 应用案例6.1 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化设备,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机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通过工程热力学的分析,可以优化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提高热能转换效率。
6.2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利用外界的低温热源,通过工程热力学原理,将热能从低温环境中提取,通过压缩提升温度,供给高温环境。
热泵系统在供暖、制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7. 结论工程热力学作为热力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原理与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 大学
建筑能量系统与室内环境控制技术、集中供热 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燃气输配理论与应用新技 术、暖通空调系统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等 建筑环境科学:人与环境关系、建筑环境特性; 建筑环境设备;城市能源;楼宇自动化 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节能、IAQ、建筑环境模拟、 仿真与自动控制
卡内基梅隆大学 乔治亚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俄克拉荷玛州立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波特兰州立大学 南达科他州立大学 斯坦福大学 普渡大学 ……
加拿大 Concordia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设置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 •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基础、环境 • 建筑工程:建筑、结构、设备、管理
两个特点
国际化步伐加快,表现在教育与学术交流活跃, 一些学校开展了与国际高校联合培养人才 我国正式实施注册设备工程师制度,本专业与其 他土建类专业一样纳入注册工程(建筑)师范围
三.本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为建筑业和工业生产服务,与能源和环 境密切相关。承担了建筑领域中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任务。 社会发展领域:城市建筑建造 专业涉及领域 制造业领域:建筑设备生产
隧道与地下工程通风、空调节能技术、室内 环境控制模拟、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 等 设备新技术、建筑节能、清洁能源、CFD应 用等 设备系统优化技术、建筑热湿环境、IAQ、 清洁能源与建筑节能等 建筑节能与生态建筑、热泵技术、人工环境 特征与舒适性研究、区域供冷供热、空调系 统控制研究等
8 9 10
十一.执业资格考试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
• 本专业未来可取得的职业资格包括:注册公 用设备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暖通空调 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 (3)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英文译名: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 (Architecture type)总学时数:54讲课学时:50(含习题课4)实验学时:8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材专业本科生课程要求:必修分类:技术基础课开课时间:第三学期主要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选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采用由我校廉乐明主编,李力能、谭羽非参编的全国建筑暖通专业统编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工程热力学》。
本书自1979年出版至今,历经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共四次修订,计十二次印刷,在全国发行量达12万余册。
本书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材二等奖、建设部部优教材奖。
主要参考教材:1、清华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2、西安交通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3、 Krle C.Potter Craig W .Somerton《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1998年版)一、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热工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
此外本课程在有关计算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训练。
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包括《供热工程》、《空调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主要专业的理论基础外,而且能广泛服务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冶金、石油、电力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廉乐明 李力能 吴家正 谭羽飞主编)word版本

工程热力学作业题p32-33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2883140==M R R =296.9)/(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1013252739.296⨯==p RT v =0.8kg m/3v1=ρ=1.253/m kg (3)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Mv =pT R 0=64.27kmol m/3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度由t1=45℃增加到t2=70℃。
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
当地大气压B =101.325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1111RT v p m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2222RT v p m =根据题意容积体积不变;R =188.9B p p g +=11 (1)B p p g +=22(2) 27311+=t T (3) 27322+=t T(4)压入的CO 2的质量)1122(21T p T p R v m m m -=-= (5)将(1)、(2)、(3)、(4)代入(5)式得m=12.02kg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99.3kPa ,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1000)273325.1013003.99(287300)1122(21⨯-=-=-=T p T p R v m m m =41.97kg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为0.1MPa 的空气3 m 3,充入容积8.5 m 3的储气罐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环奖考试题年工程热力学部分(分)一.填空题(每题分,共分)、有两种状态的空气和,二者在湿空气焓湿图上的混合点落在和两点之间,混合质量比与混合点距点以及距点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喷管的基本形式有种,包括渐缩、渐扩和缩放。
、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参数的下标为,节流后的参数下标为,请给出以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在同样的温度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条件下,一切热机中,以卡诺热机的热效率最高。
二.回答问题(分)对一密闭容器中的饱和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空气中的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力将如何改变?由于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只跟温度有关,所以等温加压后的空气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应该仍然不变。
但由于容器内空气(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增加,导致容器内的水蒸气组分承受的分压力增加,从而超过其饱和压力,必然导致空气中水分析出,以维持容器内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水平不变,从而导致空气的含湿量降低。
年工程热力学部分1.循环热效率、制冷系数和供热系数的计算(填空的)循环热效率:η=ω/=(-)/(-)制冷系数:()供热系数:() ()2.(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最高3.在冬季采暖季节,房屋建筑外墙内表面的温度须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否则,外墙内表面会产生蒸汽凝结现象(理解)如果内表面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低,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内墙凝结,使空气中含湿量减小,而且凝结水还会损坏内墙。
4.解释秋冬之交的霜冻现象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气温随冷空气的频繁入侵而明显降低,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
年工程热力学部分(分)一.填空题(每空分,总分分)1. 有两种状态的空气和,二者在湿空气焓湿图上的混合点落在点和点的连线上,混合质量比与混合点距点以及距点的距离成 反比 关系。
2. 气体的摩尔容积与气体的 性质 无关,与气体 状态 有关。
3. 对于实际气体来说,dT c dh p ⨯=只适用于计算 定压 过程焓的变化。
4. 二元溶液中,组分和组分的沸点不同,沸点较低的液体,具有 高 的挥发性,而沸点较高的液体,其挥发性必然 较低 。
5.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工质熵的变化 。
6.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取决于 同温热源和同温冷源的温度 ,而与 工质 无关。
二.分析题(分)对一密闭容器中的饱和湿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空气中的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力将如何改变?请解释其原因。
【答】由于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只跟温度有关,所以等温加压后的空气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应该仍然不变。
但由于容器内空气(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增加,导致容器内的水蒸气组分承受的分压力增加,从而超过其饱和压力,必然导致空气中水分析出,以维持容器内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水平不变,从而导致空气的含湿量降低,年工程热力学部分(分).湿空气的三个测量温度分别是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自由地被暴露在空气中所测量的温度。
露点温度: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湿球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包裹有水棉芯,并有一定流速的空气吹过棉芯时,该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
三者比较: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方法是不对。
因为在门窗紧闭的房间,虽然冰箱的冷空气可以降低冰箱周围的温度.但是压缩机运作时产生的热量比冰箱产生的冷量多,房间的温度会上升..焓是物质的固有能,具有一定状态的物质具有一定的热力学能和对外做功的能力.流动功的公式,流动功与物质压力和密度有关..由()^()得可知流体流过喷管时,压力降低,速度会增加,质量不变. .理想气体.年工程热力学部分(分)1.比较工质三个温度的大小: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分)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2.已知二元混合溶液中,组分的沸点高于组分的沸点,问哪种组分更容易挥发?(分)答:组分.T mc h p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压缩过程。
(分).混合气体的比热与各组分的比热及各组分的质量成分有关。
(分).气体的摩尔体积与其性质无关。
(分).(分).试分析:对饱和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的过程中,其含湿量下降,水蒸气分压力下降。
(分)年预赛工程热力学部分1、在冬天,用室内一台开动的没有放置任何东西的电冰箱取暖来替代用电炉取暖,看运行稳定。
电冰箱内部维持温度不变,从耗电角度来看()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谁大谁小不确定D、二者相等2、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而增大A、循环压力比下降B、循环的制冷量的增大C、循环的制冷量的下降D、循环压力比提高、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减少、为零、可能增加、减少或为零、增加、有位发明家称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吸收了的功,同时向单一热源排出了的热,这台机器()、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完全符合科学原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间的关系是()、>、<、>>、、描述了()的变化规律、理想气体任意过程中、理想气体热力平衡状态、任何气体热力平衡状态、任何气体准静态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是判断两个物体是否达到人平衡的唯一判据、两个物体不接触,永远不可能达到热平衡、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的两物体才能达到热平衡、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判别它们是否达到热平衡、空气流在定熵滞止后,其温度()、不变化、升高、可能升高或保持不变、降低、孤立系统进行不可逆过程的结果是()、孤立系统熵增加、孤立系统熵减少、孤立系统熵的变化方向不能确定、孤立系统熵不变、湿空气中水蒸气所处的状态()、是饱和蒸汽状态、是过热蒸汽状态、是液态雾珠、可以是饱和蒸汽状态,也可以是过热蒸汽状态、下列过程可以视为可逆过程的是()、非自发过程、绝热节流过程、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自由膨胀过程、卡诺定理表明: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不相等,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都相等,仅仅取决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不相等,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都相等,可以采用任何循环、对以密闭容器中的饱和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空气中的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力将如何改变()、空气的含湿量升高,水蒸气分压力升高、空气的含湿量降低,水蒸气分压力降低、空气的含湿量降低,水蒸气分压力维持不变、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水蒸气分压力升高、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热机、均进行可逆循环,机的工质是理想气体,机是水蒸气,则其热效率η和η()、η>η、η<η、不能确定、相等、开口系统是指()的热力系统、具有活动边界、与外界有功量交换、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与外界有物质交换年预赛工程热力学部分、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气球的体积,则气球内的气体进行的是()、定压过程、多变过程、定温过程、定容过程、以下过程中可视为可逆过程的是()、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过程、没有摩擦的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没有温差的过程、提高制冷系数的方法有:()、降低蒸发温度,提高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提高发温度,降低凝温度、降低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列哪一种说法可以表示热力学第一定律?()A、热可以改变功,功可以改变热,在转换中是有一定比例、在孤立系统内能量总数保持不变、第一永动机是造不成的、热机热效率不能大于、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前后稳定截面上的()、压力相等、温度相等、焓相等、熵相等、二元溶液中,组分的沸点较低,组分的沸点较高()、沸点高低并不是决定它们挥发性的因素、组分具有较大的挥发性,组分挥发性较小、组分具有较大的挥发性,组分挥发性较小、两种组分的挥发性相同、流动工质向绝热真空刚性容器充气,充气终了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高于充入气体温度、抵于充入气体温度、等于充入气体温度、与充入气体温度间的关系不确定、本题分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出态,系统需要()、可逆绝热压缩过程、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边压缩边吸热过程、边压缩边放热过程、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有气体泄漏、气体热力状态变化、大气压力发生变化、以上三者均可能、蒸汽压缩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
()、增大循环制冷量、减少循环耗功量、简化装置,提高运行稳定性、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关于湿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绝对湿度为的湿空气为饱和空气、相对湿度为的湿空气为饱和空气、相对湿度低的湿空气,绝对湿度也低、绝热饱和温度总是低于露点温度、在图上,以下哪个循环所包围的面积代表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任意循环、可逆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在室内采暖温度和环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采暖和用电炉采暖相比,从热力学观点看()、热泵采暖合理、电炉采暖合理、二者没有差别,都合理、二者都不合理年预赛工程热力学部分、已知湿蒸汽的干度为,其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为,则饱和液体的质量为()。
、、、、、某体系从一个平衡态开始经过不同的两个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其中一个过程为可逆过程,另一个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 、S S ∆<∆不可逆可逆、S S ∆=∆不可逆可逆、S S ∆>∆不可逆可逆、、、均不成立、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pv κ=常数,其中p v c κ=适用于( ) 、理想气体定比热容可逆绝热过程、任意气体定比热容可逆绝热过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未饱和湿空气是指( )、湿空气的压力达到与干球温度相对应的水蒸汽饱和压力的空气、湿空气的压力达到与湿球温度相对应的水蒸汽饱和压力的空气、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小于与干球温度相对应的水蒸汽饱和压力的空气、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小于与湿球温度相对应的水蒸汽饱和压力的空气、湿空气在总压力不变,干球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湿球温度愈低,其含湿量( )、不变、不定、愈大、愈小、在图上,任意一个正向循环其( )、膨胀功大于压缩功、压缩功与膨胀功关系不定、压缩功大于膨胀功、压缩功等于膨胀功、迈耶公式p v g c c R -=( )、适用于理想气体,是否定比热容无关、适用于任意气体、仅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比热容、适用于任意气体,定比热容、焓是状态参数,对于( ),其没有物理意义。
、闭口系统、稳流开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某理想气体自状态经历一个可逆多变过程到达状态,其温度下降、熵增大,则气体()、压力升高、比容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压力降低、比容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压力升高、比容增大,对外做功、压力降低、比容增大,对外做功、功不是状态参数,内能与推动(流动)功之和()、是状态参数、没有意义、不是状态参数、不是广延量、水蒸气的汽化潜热随压力升高而()、增加、不变、减小、先增后减、在图上,任意一个逆向循环其()、吸热小于放热、吸热与放热关系不定、吸热大于放热、吸热等于放热、工质绝热节流后,()、焓不变,压力不变,温度不定,熵增大、焓不变,压力下降,温度不定,熵增大、焓不变,压力下降,温度不变,熵增大、焓不变,压力下降,温度不变,熵不变、理想气体的焓取决于()、比体积、压力、温度、、“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这种说法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无法判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在闭口绝热系中,一切过程必定使系统熵()、减小、增大或不变、增大、不变、Q U =∆只适用于( )、理想气体,定容过程、任意气体,定熵过程、任意气体,定容过程、任意气体,定温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 )、任意系统、任意工质、任意过程、任意系统、任意工质、可逆过程、开口系统、理想气体、稳定流动、闭口系统、实际气体、任意流动、等量空气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出发,分别经过不可逆过程和任意可逆过程到达相同的终态,若空气的热力学能变换分别用A U ∆和B U ∆表示( )、A B U U ∆<∆、0A B U U ∆=∆=、A B U U ∆=∆、A B U U ∆>∆、闭口系统工质经历可逆变化过程,系统对外做功,与外界换热,则系统的熵变( )、不变 、不定 、增加 、减小年预赛工程热力学部分.在冬天,用室内一台开动的没有放置任何东西的电冰箱取暖来代替电炉取暖,若运行稳定,冰箱内部维持温度不变,从耗电角度来看().前者大于后者.前者小于后者.谁大谁小不确定.二者相等.空气流在定熵滞止后,其温度().不变化.升高.可能升高或保持不变.降低.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而增大().循环压力比下降.循环的制冷量的增大.循环的制冷量的下降.循环压力比提高.湿空气中水蒸气所处的状态().是饱和蒸汽状态.是过热蒸汽状态.是液态雾珠.可以是饱和蒸汽状态,也可以试过热蒸汽状态描述了的变化规律().理想气体任意过程中.理想气体热力平衡状态.任何气体热力平衡状态.任何气体准静态过程中.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热机均进行可逆循环,机的工质是理想气体,机是水蒸气,其热效率η和η(). η>η. η<η.不能确定.相等.有位发明家声称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吸收了的功,同时向单一热源排出了的热,这台机器().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完全符合科学原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一密闭容器中的饱和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空气中的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力将如何改变().空气的含湿量升高,水蒸气分压力升高.空气的含湿量降低,水蒸气分压力降低.空气的含湿量降低,水蒸气分压力不变.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水蒸气分压力升高.开口系统是指()的热力系统.具有活动边界.与外界有功量交换.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与外界有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是判别两个物体是否达到热平衡的唯一判据.两个物体不接触,永远不可能达到热平衡.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的两个物体才能达到热平衡.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判别他们是否达到热平衡.下列过程可视为可逆过程的是().非自发过程.绝热节流过程.无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自由膨胀过程年预赛工程热力学部分单选题. 开口系统是指()的热力系统. 与外界有功量交换. 与外界有热量交换.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 具有活动边界. 在图上,任意一个逆向循环其(). 吸热小于放热. 吸热与放热关系不定. 吸热大于放热. 吸热等于放热.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而增大. 循环的制冷量的增大. 循环的制冷量的下降. 循环压力比提高. 循环压力比下降. 工增加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变化()(工质回到原状态,熵就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