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人环奖试题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1/50)单项选择题第1题计算大气污染源源强的方法通常有( )。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物料衡算法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和排污系数法D.现场调查和实测法下一题(2/50)单项选择题第2题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其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 )。

A.岩性和疏密度B.厚度和疏密度C.承压性和解析度D.岩性和厚度上一题下一题(3/50)单项选择题第3题空气监测记录显示SO 2 的日平均浓度为0.30mg/m 3 ,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则其超标倍数为( )。

A.2.5倍B.1.5倍C.2倍D.1倍上一题下一题(4/50)单项选择题第4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含水层B.包气带C.饱水带D.隔水层上一题下一题(5/50)单项选择题第5题不属于“年老”的填埋场(填埋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的是( )。

A.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B.pH值接近中性或弱碱性C.BOD 5 和COD浓度较低D.BOD 5 /COD的比值较低上一题下一题(6/50)单项选择题第6题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

A.小时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植物生长季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上一题下一题(7/50)单项选择题第7题某企业进行锅炉技术改造并增容,现有SO 2 排放量是200t/a(未加脱硫设施),改造后,SO 2 产生总量为240t/a,安装了脱硫设施后SO 2 最终排放量为80t/a,则“以新带老”削减量为( )。

A.13.32t/aB.40t/aC.80t/aD.133.4/a上一题下一题(8/50)单项选择题第8题二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调查资料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3年,1年B.5年,3年C.10年,5年D.20年,10年上一题下一题(9/50)单项选择题第9题某工程生产工艺用新鲜水1600m 3 /d,生活用新鲜水130m 3 /d,公用工程用新鲜水270m3 /d,项目重复利用水24600m 3 /d,则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 )。

第1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解析)

第1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解析)

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全卷共六题,总分为140分。

一、(20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0V ,其中盛有2mol 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

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是3.0atm ,经做等温膨胀后使其体积加倍,在膨胀结束时,其中的水刚好全部消失,此时的总压强为2.0atm 。

若让其继续作等温膨胀,使体积再次加倍。

试计算此时:1.汽缸中气体的温度;2.汽缸中水蒸气的摩尔数;3.汽缸中气体的总压强。

假定空气和水蒸气均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二、(25分)两个焦距分别是1f 和2f 的薄透镜1L 和2L ,相距为d ,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2. 根据所得结果,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三、(25分)用直径为1mm 的超导材料制成的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5cm 的圆环。

圆环处于超导状态,环内电流为100A 。

经过一年,经检测发现,圆环内电流的变化量小于610A -。

试估算该超导材料电阻率数量级的上限。

提示:半径为r 的圆环中通以电流I 后,圆环中心的磁感应强度为02IB r μ= ,式中B 、I 、r 各量均用国际单位,720410N A μπ=⨯⋅--。

四、(20分)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势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

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处理。

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

他们正绕两者连线的中点作圆周运动。

1. 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

2. 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1:1)T T N =>观测计算。

为了解释T 观测与T 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

2019年人环奖真题

2019年人环奖真题

2019 年人环奖整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温度是判断两个物体是否达到热平衡的唯一判据B、两个物体不接触,永远不可能达到热平衡C、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的两物体才能达到热平衡D、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判别它们是否达到热平衡2、周期性边界温度条件下,无限大平壁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波( A )A、具有相同的周期B、具有相同的振幅C、周期逐渐缩短D、波长逐渐变小3、形式为зt/з=τa▽2.t 的导热微分方程适用的范围是( C )A、非稳态导热B、各向异性介质C、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D、有内热源4、在什么条件下,普通物体可以看作是灰体?( D )A、发出热辐射的金属表面可以看作是灰体B、出红外辐射的表面均可看作是灰体C、普通物体表面在高温条件下的热辐射可以看作是灰体D、普通物体表面在常温条件下的热辐射可以看作是灰体5、向大气中大量排放CO2 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C )A、CO2 气体的导热性能差B、CO2 气体能够吸收可见光C、CO2 气体能够吸收红外辐射D、CO2 气体能够反射可见光7、常用CO2 浓度来作为室内空气品质的衡量指标,是因为如果CO2 浓度指标( D )A、会使人中毒B、会导致氧气浓度下降而使人窒息C、表征了人体散发的污染物会影响感知空气品质D、表征了室内散发的VOC 也超标,影响人体健康12 、高压钠灯光、光效很高,为什么没有用来作为室内光源?(A)A、因为单光灯通量太高,室内使用会造成眩光B、因为发热量太高,且寿命短、价格昂贵C、因为在555nm 波长附近的辐射功率很高,显色性差D、因为产品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还未能推广到应用中13 、如图所示,船在平静水面快速行驶,环境风速为零。

下图中a、b、c、d 四点位于驾驶舱外的甲板上。

其中d点位于船头甲板上, a 点位于驾驶舱正前方附件的甲板上,b、c 两点分别位于驾驶舱左右两侧的甲板上。

a、b 、c、d 四点,哪点速度最大?哪点速度最小?为了排出驾驶舱内的烟气,应在驾驶舱的什么位置开排风口?(B)A、b、c点速度最大, d 点速度最小,应在驾驶舱的b、c 两侧上部设置排风口B、b、c点速度最大, a 点速度最小,应在驾驶舱的b、c 两侧上部设置排风口C、d 点速度最小,a 点速度最大,应在驾驶舱的 a 上部设置排风口D、d 点速度最大,b、c 点速度最小,应在驾驶舱的b、c 两侧上部设置排风口14 、多孔保温材料,一旦受潮,它的导热系数将会(C)A、减少许多B、基本不变C、增大许多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15 、等截面直肋肋片的肋片效率为n1=th(ml)/ml ,当ml 增加时,肋片效率将(C)A、单调增加B、单调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6 、以下哪种沸腾状态不属于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状态?(D)A、过冷沸腾B、自然对流沸腾C、膜态沸腾D、泡态沸腾17 、夏季在没有装空调器的房间里借助打开电冰箱门来为室内供冷,结果是(A)A、室温下降,有作用B、室温维持不变,不起作用C、室温上升,更糟糕D、室温上升和下降的可能性都有18 、周期性便捷温度条件下,无限大平壁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波(A)A.具有相同的周期B.具有相同的振幅C.周期逐渐缩短D.波长逐渐变小19、流动工质向绝热真空刚性容器充气,充气终了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A、高于充入气体温度B、抵于充入气体温度C、等于充入气体温度D、与充入气体温度间的关系不确定20 、工质不可逆稳态流经某控制容积.则此控制容积内( A )A、储能增大,熵增大B、储能增大,熵不变C、储能不变.熵增大D、储能不变,熵不变21 、热力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可能是(DA、绝热系统B、开口系统或绝热系统C、闭口系统D、开口系统22 .一开窗所含有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的总内能( D )A、与室内空气无关B、不确定C、随室内温度升高而增大vxD 、不仅仅与室内空气温度有关23 .两恒温热库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热效率高低取决于( D )A 、低温热库温度B 、高温热库温度C 、热力循环包围的面积大小D 、低温热库及高温热库温度24 、采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管内 X 出受迫对流换热时,流体的平均温度是:R 2 r tdrA 、 R 2 ttB 、 2 ( t 为进口温度, t 为出口温度)R0 2 r c p utdrR0 2 r c p udrC 、 0t w t cD 、 2 ( tc 为管中心温度, tw 为管壁温度)25、如图,应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来简化边界层中的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作 为高阶小项可以忽略的是:22u A u =constD 、x 22xB 、C 、 222y22p1 u1 p2 u21Z1 1 2Z2226、2g 2g称为一元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单位能量方程,或称为伯努利方程,如果两断面()输入或输出,应用该方程时,需要将什么分别计入等式两侧?DA、单位输入能和单位输出能的绝对值之和B、总输入能和总输出能C、两端的压差D、单位输入能和单位输出能27 、、图中给出的制冷冷却水系统中,水泵的扬程应如何确定?BA、系统总阻力-hB、系统总阻力+hC、HD、H-h328 、空气压缩机进口管路断面为4cm 4cm, 空气密度 1.2kg/m 3,(?)压缩后,在直径为 2.5cm 的圆管中,以3m/s 的平均流速排出,出口的质量流量为AA、1.76g/sB、7.68g/sC、0.60kg/sD、1.44kg/s29 、研究以下哪种现象时,流体力学的三个主要力学模型需要修正?AA、研究从长江口到珠峰的大气压强变化规律B、建立恒定元流能量方程C、研究城市流体管网的动力需求D、研究高楼管网底部管件的承压能量30、相同结构管网系统用水力半径相同的两种管材组装,比较二者的流动能量损失:AA、二者相同B、断面形状简单的能量损失小C、断面形状复杂的能量损失小D、不一定31 、采用冷辐射吊顶用于夏天空调,需要18 ℃的冷水。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与环境》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与环境》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与环境》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出行、使用低能耗电器能减小生态足迹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C.“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D.农牧业生产中缩短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2.(2023·江苏,4)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2024·重庆高三联考)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

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捕获和储存大量有机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称为海岸带“蓝碳”。

迄今为止,在我国红树林湿地记录到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 000种,红树林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 000种,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B.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C.海岸带“蓝碳”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海岸带“蓝碳”的储量4.(2022·北京,15)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

这些工作不应包括()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5.(2022·辽宁,13)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1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称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人环奖决赛试题

人环奖决赛试题

(2009年)第十七届人环奖试题10分题:1、 某房间的暖气片,某日散热量不足,房间偏冷。

如果把入口水管的阀门开大,则可以加大流量,但这样做对提高暖气片的散热量也是没有帮助的。

因为暖气片的主要热阻在空气侧,加大水流量并无助于提高传热系数,所以不能提高散热量。

这个判断对不对吗?为什么?答:不对,该方法能够提高温差,增大辐射换热量。

2、 外墙表面和内墙表面采用同样的材料,计算其表面辐射换热量时,内外表面采用的辐射吸收率是相同的吗?为什么?采用白色材料和采用深色材料的内外表面辐射吸收率有什么不同?答:不一样。

会进行选择性吸收。

白颜色作为室内表面材料吸收率高,白颜色作为室外表面材料吸收率低深颜色作为室内表面材料吸收率低,深颜色作为室外表面材料吸收率高3、 图中给出的冷却水系统中,水泵的扬程应如何确定?水泵启动后压力表P 所测出的压力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水泵运行中,阀门V 开大后,压力表P 所测压力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为什么?水泵的扬程应如何确定?答: H=h+av2/2g+hf水泵启动后压力表P 所测出的压力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答:降低(静压转化为动压 水泵只提供了损失和h 的压头)水泵运行中,阀门V 开大后,压力表P 所测压力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答:降低 速度增大 压头提供动压4、 排污效率s s e C C C C --=ε,C 是室内平均污染物浓度,s C 是送风污染物浓度,e C 是送风污染物浓度,对于活塞流,分别求出以下三种情况下的通风效率:(1)污染源均匀分布=2(2)污染源分布在出口(3)污染源分布在入口。

15分题:5、 两个没有阳光直射的良好的通风房间:A 房间的室内参数维持在35℃,60%;B 房间的室内参数维持在30℃,60%。

如果分别在这2个房间晾相同的衣服,在哪个房间干的快?为什么?答:哪个含湿量差值小哪个干的快。

查焓湿图即可。

d 1=21.1g/kg 干空气d 2=16g/kg 干空气6、 夏季室外33℃,相对湿度60%和冬季室外-2℃,相对湿度85%相比。

人环奖试题及答案

人环奖试题及答案

人环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环奖是为了表彰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该奖项的全称是:A. 人类环境贡献奖B. 人类环境成就奖C. 人类环境进步奖D. 人类环境荣誉奖答案:B2. 人环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贡献B. 社会影响力C. 环境保护成就D. 文化传播能力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人环奖评选的依据?A. 提出的环保理念B. 实施的环保项目C. 获得的经济效益D.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答案:C4. 人环奖一般多久评选一次?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答案:A5. 人环奖的颁奖仪式通常在哪个季节举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人环奖的设立旨在鼓励________和________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答案:个人;组织7. 人环奖的评选过程中,会特别关注候选人或组织在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贡献。

答案:环保技术创新;环保知识普及8. 获得人环奖的个人或组织将得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荣誉。

答案:证书;奖杯9. 人环奖的评选委员会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方代表组成。

答案:环保专家;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10. 人环奖的获奖者通常会在颁奖仪式上发表________,分享他们的环保经验和理念。

答案:获奖感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人环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答案:人环奖起源于20世纪末,由国际环保组织发起,旨在全球范围内表彰对环境保护做出显著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该奖项逐渐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环保领域的重要荣誉。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环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选机制,包括提名、初审、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环节。

12. 描述一下人环奖评选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环节。

答案:在人环奖的评选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环境保护安全知识试题5篇

环境保护安全知识试题5篇

环境保护安全知识试题5篇第一篇:环境保护安全知识试题环境保护安全知识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我国环境方针:精心设计、严细施工、科学管理、环境达标、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文明施工、科学设计、遵规守法、持续改进。

3.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占用的土地进行恢复地貌或恢复植被。

4.水泥应入库或用毡布覆盖,防止粉尘污染周围环境,袋装水泥严禁使用铁锨直接在袋子上划口,水泥袋应集中回收。

5.弃土、弃渣应及时清除现场,不得随意堆放,不得随意弃于河沟内,不得造成积水或改变河流方向。

6.车辆通行的道路应及时洒水降尘。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2.环境方针是组织全部环境行为原则与宗旨的描述,它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可奋斗方向。

(√)3.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方案,无水土保持方案不得开工。

(√)4.工程开工前,先做好各项工程的临时排水设施,防止开挖部位被冲蚀或建筑垃圾冲入河道或既有沟渠。

(√)5.采用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路基施工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淤塞河流、沟渠和农田。

(√)6.主体工程措施,未保证路基稳定和防治水土流失,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路基防护工程、排水系统工程。

(√)7.取(弃)土场防护和恢复措施。

在取土场取土前先在角落开挖取土形成取土面积约5-10%的小取土坑,然后将取土场余下面积的表土以及附近路基部分剥离的表土一并推入小取土坑,防止剥离后的表土呗雨水冲蚀形成水土流失,减少土地占有面积。

弃土场内弃土推进进行分层堆放,分层均匀压实,弃土堆外围设置排水沟,顶面采用满植草防护。

(√)8.临时用地恢复措施。

施工便道、预制场、拌合站及施工场地等临时场地由于土地长期受到施工机械的碾压,土壤严重板结,难以恢复耕地,施工后采取在硬化的土地上开槽取土,先恢复为草地,在逐步恢复为耕地。

(√)9.雨季水土保持措施,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以便在降雨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十六届人环奖试题
一流体力学部分
1.在断面面积和形状都不变的情况下,流体的总压,动压及静压分别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在研究流体运动规律时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3.同样是冷射流,贴附射流(射流上部有固体水平面)与自由射流的轴心轨迹有何不同?
为什么?
4.开式水循环系统与闭式水循环系统,在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流量、流速均相同的情况下,所需的水泵扬程是否相同?
5.两条长度相同断面积相等的风道,一为圆形与一为方形,若二者沿程阻力相等,且都处于阻力平方区,哪个风道的过流能力更大?
6.伯努力方程:P1/r1+Z1+U12/2g= P2/r2+Z2+U22/2g用于一维理想不可压缩流动,如果两断面之间有能量输入或能量输出下应该如何应用这个方程呢?
7.切应力T=μ*du/dy仅仅适用于何种流体?这种流体有何特性?说明以下哪几种满足这个要求:1,水;2润滑油;3融化的蜡;4盐溶液;5空气?
8.从力学角度来看,流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当气体小于音速的情况下,其什么物理性质可以忽略?
二工程热力学部分
1.请给未饱和湿空气的几个温度按大小排序: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2.dh=Cp*dT是否适用于计算处于压缩过程中气体焓的变化?为什么?
3.二元混合溶液中,组分A的沸点高于组分B的沸点,问哪种组分更容易挥发?
4.过热蒸气的比热与哪些参数有关?
5.有两种状态的空气a和b,二者在湿空气焓湿图上的混合点应落在什么位置?如果混合质量比为Ma和Mb,混合点距a点与距b点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6.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气体性质有关吗?其数值取决于哪些因素?
7.(分析):对一密闭刚性容器中的饱和空气进行等温加压,空气的含湿量及水蒸气分压力如何变化?(7分)
三传热学部分(24分)
1.物体导温系数的大小对物体内部温度波的衰减有何影响?波动频率的高低对温度波的衰减又有何影响?
2.显热交换的推动力是什么?质交换的推动力是什么?
3.在换热表面发生了冷凝或蒸发的情况,对换热系数会有什么改变?
4.流体外掠光滑管束换热时,第一排管子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后面管子的相比有何区别?5.流体掠过平板时,沿流动方向紊流边界层与层流边界层哪些个增长快些?在层流边界层内,平均对流传热系数沿流动方向如何变化?
6. 如果在两块无限大平板间加入一块和它们发射率相同的遮热板,两块无限大平板之间的辐射热量有什么变化?
7.用水——空气换热器加热空气,由于主要热阻在空气侧,增加水流量并不能有效增加其传热系数,所以加大水流量对提高换热量的大小是没有用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在给定加热和被加热流体的进口温度参数的条件下,在设计出两台单程换热器,设计流量相等,但是一台考虑了污垢热阻,一台没有考虑污垢热阻,请问那么实际运行中,哪个的
换热量大?为什么?
四建筑环境学部分
1.一空调房间有三面内内墙和一面外墙,室内热源为一大功率灯,问将灯光投射到内墙表面上与将灯光投射到外墙上,对室内冷负荷有什么影响?
2.在偏暖的环境中,人体皮肤没有被汗液完全润湿时,如果增加空气的湿度,人会感觉到闷热,是不是因为人体的散热量减少而导致的?
3.人们常认为采用白色外墙比采用黑色外墙能更好地降低建筑的太阳辐射得热,那么白色内墙表面是不是也比深色的内墙表面吸收的辐射热量少呢?为什么?
4.室内有一个集中污染源,为了保证有比较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是不是采用活塞流比采用混合流分布形式排污效果要好?试用排污效率的概念来解释这个问题。

5.某餐厅大厅营业时的室内噪音特别大,其内装修均采用硬铺装表面,试分析一下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注意:要得到一个好分数的话,许多问题的回答是要公式或推导甚至图示做支持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