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是地球上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为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与父母植株的基因组完全相同。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分枝繁殖:植物通过地下茎、匍匐茎或者分株等方式,将部分植株分离出去,形成新的独立个体。
(2)块根繁殖: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地下块茎的产生和发育,实现块根的分离和独立发展。
(3)放出芽和鳞片繁殖:某些植物可以通过放出芽或者鳞片的方式产生新的植株,这些新的植株可以独立生长。
(4)辅助生殖器官繁殖:一些植物在紧急情况下,会通过辅助生殖器官,如花梗的萌发、植物叶片的转化等方式进行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结合与交融来繁殖后代。
有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的基因组来自于父母植株的组合,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
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花的有性繁殖:大多数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
花朵由雄蕊和雌蕊构成,其中雄蕊产生花粉,雌蕊包含子房和花柱,子房中包含胚珠。
花粉经过传粉的过程,附着在花柱上,花粉管会长入子房,与胚珠结合,形成受精。
随后,胚珠会发育成种子,最终从子房中释放出去。
(2)孢子的有性繁殖: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孢子来进行有性繁殖。
孢子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进行配子体间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株,并最终释放孢子进行传播。
二、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主要包括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它们负责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
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由雄蕊组成,其中包含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1)木质部(xylem):薄壁组织、木纤维、管胞和导管。 功能:a.支持植物体;b.单向运输水及其溶解物。 管胞和导管:死细胞,次生壁很厚,木质化,不均匀加厚形成各种形状,未加厚处形成纹孔。 木质化:指细胞壁的纤维素分子间沉积了木质。 木质:一种含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多聚大分子,坚硬,木材就是多年生植物茎的木质部。 管胞:两端关闭,上下管胞之间的纹孔相对排列,水分通过纹孔而流通。蕨类和裸子植物大多只有管胞。 导管:末端空,相互连接形成的畅通管道,运输能力强于管胞。被子植物中主要为导管,也有管胞。
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等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的一 种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生长: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使植物根进行加粗生长或形成周皮的过程。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所产生的次生组织形成的结构。 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
*
形成层 :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产生木栓和栓内层,共同构成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
初生维管组织: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
薄壁组织和髓: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为薄壁组织。有些植物的根中央部分不分化,形成髓。
棉 幼 根 横 切
幼根横切面 示初生结构 (A 双子叶植物 ; B 单子叶植物)
3、根的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种侧生 分生组织,由薄壁细胞反分化而来。
1、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
气孔
保卫细胞
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植物中最多的组织(主要的基本组织)。 细胞大,细胞壁薄,无次生壁,细胞质少,液泡大,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
2、薄壁组织(parenchyma)
水稻叶片、根 中的通气组织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1)按在植物 体的位置分类
居间分生 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玉米根尖细胞
(Apical meristem ):
根尖和茎尖的分生区部位。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lateral meristem):
细胞的形状为长轴形和等径状,其功能是使植 物体变粗。如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植物体的 各种器官
——主要以被 子植物为例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17 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
17.1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17.2 植物的根、茎和叶 17.3 植物的生殖(花、果实、种子 )
18 植物的营养
19 植物的调控系统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17.1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细胞壁(Cell Wall)——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1 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 细胞壁层次:(依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划分) 大体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个层次。
发育(合子在母体内发育)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 植物(Plant): 适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由根、
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有输导 组织和雌和(或)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 育的真核生物。
• 植物的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P215)(掌握) 子叶、根、茎、叶脉、花 植物的内部结构、生殖和发育的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 meristem): 分布于成熟组织之间,进行一段时间的分裂活
动后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成熟组织。 如水稻、小麦节间基部和葱、韭菜叶的基部
植物生殖器官结构与发育分化的研究

植物生殖器官结构与发育分化的研究
从古至今,植物的生命力与每一个细胞的自我复制有关。
然而,植物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分化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彻底探讨它的本质。
一、植物生殖器官结构
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花粉和胚囊。
花粉是一种由雄蕊产生的微小颗粒,最终会在花中落地并结合卵细胞。
花粉内含有花粉管细胞和两个精子细胞,它们通过花粉管穿过花药到达花柱,并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胚囊。
胚囊又包括中央细胞和卵细胞。
卵细胞负责吸引精子细胞,而中央细胞由两个亚细胞组成,预备接受精子细胞。
二、植物生殖器官发育分化
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是从一个原始的细胞分裂开始的。
该原始细胞通常位于幼芽中心,通过发育分化形成了花序、花蜜和花托等器官。
花朵的进化间隔隔了无数年,进化的结果是花朵具有一定的生殖力和半透明的色泽,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
探索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和发育分化的本质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的目标,研究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方向主要围绕着非洲和欧洲的领域。
将来,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个领域,以扩大对植物的了解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部结构

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部结构在植物世界中,生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保证了物种的繁衍与延续。
植物通过特定的生殖器官与花部结构来实现这一目的。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生殖器官和花部结构,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一、生殖器官的概述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药和花粉,而雌性生殖器官则包括子房、胚珠和花柱。
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协调完成了植物的繁殖过程。
二、雄性生殖器官1. 花药:花药是雄蕊的顶部部分,它是雄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药内含有许多花粉囊,花粉囊中产生花粉。
花药通常呈囊状或纺锤状,在花粉成熟后会裂开释放花粉。
2. 花粉: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
它由花药中的花粉囊产生,并通过风、昆虫等方式传播到雌性生殖器官上。
花粉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媒介,它包括花粉壁和花粉粒,花粉粒中含有孢粒和精细胞。
三、雌性生殖器官1. 子房:子房是雌蕊的底部部分,它是植物雌性生殖器官的主体结构。
子房内含有胚珠,它是雌花生殖细胞的产生地。
子房的底部通常会膨大形成果实。
2. 胚珠:胚珠是子房内的生殖细胞,它是雌性生殖器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胚珠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卵细胞,通过受精后发育成为种子。
3. 花柱:花柱是子房上的一种细长结构,它是雌性生殖器官中的通道。
它的上端常常有粘性的液体,用于接收花粉,以便进行授粉作用。
四、花部结构1. 花冠:花冠是花的最外层,它通常是鲜艳多彩的。
花冠的主要功能是吸引传粉者,以促进授粉和传播花粉。
2. 花萼:花萼位于花冠的内层,它是花的保护层。
花萼通常呈绿色,用于保护花蕾和花部结构。
3. 花梗:花梗是花的连接部分,它连接着花的各个部分,并提供了营养物质的输送通道。
总结: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部结构共同参与了植物的繁殖过程。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药和花粉,而雌性生殖器官则包括子房、胚珠和花柱。
这些结构各具特点,并在授粉、传播花粉以及形成种子和果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与动物生殖器官知识点总结

植物与动物生殖器官知识点总结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两大主要生物界的代表,它们在繁衍后代过程中都有各自特定的生殖器官。
通过了解植物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殖过程和繁衍方式。
本文将对植物与动物生殖器官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增进对生殖生物学的理解。
一、植物的生殖器官1. 雄蕊(雄性生殖器官):雄蕊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花药是雄蕊的花粉产生器,负责产生花粉。
花丝是花药的支架,起到支持花药并将其暴露在外的作用。
花药内部含有花粉囊,花粉在囊中形成并储存,成熟后通过花药表面的开放孔散发出来。
2. 雌蕊(雌性生殖器官):雌蕊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房、柱头和柱颈组成。
子房是雌蕊的主体部分,内含胚珠。
柱头是子房上的一部分,其顶端有柱颈。
柱颈负责接收花粉,并引导花粉管进入子房,实现授粉。
3. 花瓣和萼片:花瓣是花朵娇艳的、彩色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或鸟类)到花朵附近,促进传粉。
萼片则是位于花瓣的基部,常呈绿色。
它们组成了花的外部结构,保护了花的内部生殖器官。
4. 辅助生殖结构:植物还可以通过多种辅助生殖结构进行繁殖。
例如,一些植物具有地下茎和块茎,可以通过地下茎和块茎的扩展来繁殖新的个体。
另外,一些植物还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的风传、水传或生物传播进行繁殖。
二、动物的生殖器官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动物通常具有睾丸和阴茎。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主要生殖腺,负责产生精子。
阴茎是雄性动物的外部生殖器官,用于将精子输送到雌性体内。
2. 雌性生殖器官: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子宫和阴道。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主要生殖腺,负责产生卵子。
子宫是胚胎发育和胎儿滋养的场所,及供胚胎附着和生长。
阴道是雌性动物的外部生殖器官,用于接受雄性动物的阴茎,并作为卵子通过生殖道进入子宫的通道。
3. 辅助生殖结构:某些动物具有辅助生殖结构,用于协助繁殖过程。
例如,雄性动物的附睾可以帮助精子成熟和贮存。
普通生物学-17-3-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繁殖

3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合子或受精卵,由合子或受精卵 发育长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和卵配生殖。
同配生殖:
配子形态、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相同,从形态上 难以区分其性别,用“+”、“一”号表示。 较原始的方式,存在于较低等藻类中。 异配生殖: 配子的形态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较大的为雌配 子,较小的为雄配子。 多见于低等的藻类。
卵式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植株的生殖方式。
两性配子不仅大小不同,在形态、结构和运动能力等方面也出 现了明显的差异, 雌配子(卵):较大,常为卵形,无鞭毛,不具运动能力。 雄配子(精子):较小,细长,有些种类的具鞭毛。
受精作用(fertilization):精子与卵的融合成为合子(受 精卵( fertilized egg))的过程。
珠柄(funiculus):胚珠基部着生于胎座上的小柄, 维管束经胎座进入胚珠。
胚珠
大多数
(C) 胎座:胚珠通常沿心皮的腹缝线着生
在子房上的部位。
单室一心皮
单室复子房
3、花序
花序是指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情况,一个总花柄上有多 个花。 (1) 无限花序—侧芽先成花,主芽后成花或不成 花。花序可继续伸长。 也称总状类花序。 (2) 有限花序—主芽先成花,侧芽后成花。也称 “聚伞花序”。
高等植物和藻类的很多种类
一些藻类还有 接合生殖 配子囊交配 体细胞交配等其他方式的有性生殖。
1 营养繁殖
(1)自然营养繁殖
•地下茎:竹、藕、马铃薯、蒜、百合、慈姑等。 •地上茎:茎节与土壤接触时,生出不定根,顶芽长
成植株,如草莓和狗芽根。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一、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1.有性生殖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种生殖方式所产生的新个体,其遗传信息来自亲本双方,精子和卵细胞是上下两代联系的桥梁,即亲本双方的遗传信息分别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下一代。
2.无性生殖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因此新个体的遗传信息只来自母体一方,子代表现的性状由母体一方的DNA决定。
二、植物的生殖1.植物的有性生殖:成熟植物的花有雄蕊、雌蕊,分别产生精子、卵细胞两种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在合适的环境中发育成为新一代植物体。
2.植物的无性繁殖用叶繁殖:如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物体。
用茎繁殖:如马铃薯的块茎长成新植物体。
用根繁殖:如红薯的块根长成新植物体。
3.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1)嫁接:苹果、梨、桃等果树用此方法繁殖优良品种。
无论枝接还是芽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因为只有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2)扦插:扦插实际上是由茎进行繁殖,葡萄、月季等植物用此种方法栽培。
(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植物组织或花药花粉→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培养基含有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生长发育所需的激素。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科技含量高,取材少,繁殖速度快,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已广泛应用。
植物受精与果实的形成的植物的生殖植物的营养繁殖生植物的组织培养殖种子的结构和植物的生长种子的萌发发发育芽的发育育。
植物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与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数是绿色开花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如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
花的结构有雄蕊、雌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视频(植物私生活02集,10:00-15:00) 根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又是如何运输水分的? ——根的结构
根尖的结构
根 尖: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根(root)的生理功能
⒈ ⒉ ⒊ ⒋ 吸收功能 固定和支持功能 输导功能 合成、储藏和繁殖功能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细胞在形成初生壁后,如果不再有新的壁层积累, 初生壁便是他们的永久的细胞壁。如薄壁组织细胞。
1
薄壁组织细胞的共 同特点是:细胞壁薄, 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 的细胞间隙,液泡较大, 核相对较小。 根据生理功能不同, 薄壁组织又可分为同化 组织、吸收组织、贮藏 组织、通气组织等。
1.1同化组织
1.2 贮藏组织
玉米种子的结构:
(1)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2)胚乳,贮藏着营养物质。 (3)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4)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5)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6)子叶,一片,不肥厚。
单、双子叶植物
三角梅
植物的定义
植物是适应于陆地生活的、进 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由 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 气孔、输导组织和雌雄配子囊,胚 在配子囊中发育。
植物界的组成: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第二篇 植物学内容纲要
营养器官 (根、茎、叶)
形态解剖模块)
玉米茎一个维管束的放大图
向日葵茎的横切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初生结构 (1)表皮 表皮是幼茎最外面的一层细胞 (2)皮层 位于表皮内方,由薄壁组织所组成。 (3)维管柱 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部分。 ①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 同组成的分离束状结构。 ②髓:位于幼茎中央 ,由薄壁组织组成,有 贮藏养料作用。 ③髓射线:各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有横 向运输的作用,同时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石细胞
这类细胞不规则, 多为短轴型细胞, 细胞壁强烈增厚并 木质化,石细胞分 布很广。
纤维
纤维细胞是两端 尖细成棱状的细长细胞, 长度一般比宽大许多倍。
纤维与石细胞
4.水分输导细胞 : 导管
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 分中,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 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的端壁连 接而成的。构成导管的每一个 细胞称导管分子。导管在发育 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壁的次生加 厚与原生质体的解体,导管分 子两端初生壁被溶解,形成了 穿孔。多个导管分子以末端的 原穿孔相连,组成了一条长的 管道,称导管。导管细胞壁的 增厚方式不同,通常呈环纹导 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 纹导管和孔纹导管等类型。导 管的输水功能并不是永久保持 的,其有效期的长短因植物的 种类而异。因此植物体内水溶 液的运输,不是由一根导管从 根部直达上端,而是经过许多 导管曲折连贯地向上运输的。
双子叶植物 胚具2片子叶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 有形成层 叶具网状脉 花通常5或4基数 花粉有3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 胚具1片子叶 主根不发达有多数不定根 形成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散生、 无形成层 叶具平行脉或弧状脉 花通常3基数 花粉只有1个萌发孔
4.根 尖: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大豆的直根系和玉米的须根系 发生过程图解
花粉的萌发孔
• 萌发孔是指花粉外壁上的薄壁区域所形成 的开口。花粉萌发时,花粉内壁从萌发孔向 外突出,形成花粉管。萌发孔的形状、结构、 数目和大小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是鉴别植 物的依据。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种子结构和分类
菜豆种子的结构:
(1)种皮,坚韧,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子叶,两片,肥厚,贮藏着营养物质。 (3)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4)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5)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繁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植物篇
营养生理
植物生理模块
调节生理
植物的系统发生
第十七章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视频材料:种子的结构和萌发
(45”-5’)
1.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
双子叶种子的结构: 单子叶种子的结构:
2.被子植物分类? 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 胚具2片子叶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 有形成层 叶具网状脉 花通常5或4基数 花粉有3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 胚具1片子叶 主根不发达有多数不定根 形成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散生、 无形成层 叶具平行脉或弧状脉 花通常3基数 花粉只有1个萌发孔
玉米种子的结构:
(1)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2)胚乳,贮藏着营养物质。 (3)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4)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5)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6)子叶,一片,不肥厚。
3.两类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3、叶脉: 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 粗大的主脉,通常在叶背隆起,主脉的 维管束外围有机械组织分布,所以叶脉不仅 有输导作用,而且具有支持叶片的作用。
三 组成三种组织的五种细胞
薄壁细胞 厚角细胞 厚壁细胞 水分输导细胞 食物输导细胞
初生壁: 细胞分裂后,最初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 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并有结构蛋 白存在。 特点:通常较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既可使细胞 保持一定形状,又能随细胞生长而延展。
根状茎 根
节
匍匐茎(草莓)
根状茎(鸢尾)
土豆(块茎)
根状茎
慈姑的球茎
洋葱的鳞茎
回忆: 水分到达叶片时是如何运输的?又参 与了哪些生理活动? 干旱或夏日正午时分,叶片会萎蔫的原 因是什么?——叶的结构
叶的形态:
(一)完全叶的组成:
完全叶:具叶片、叶柄和叶托三部分 的叶。 不完全叶:只具一或两个部分的叶。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2、叶肉: 上下表皮层以内的绿色同化组织是
叶肉,其细胞内富含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 的主要场所。一般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1)栅栏组织。在上表皮之下的叶肉细胞为长柱 形,垂直于叶片表面,排列整齐而紧密如栅栏状, 称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含量较高。光合作用主要在 这里进行。 (2)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规则,排 列疏松,细胞间隙大。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少。叶片 背面颜色一般较浅。海绵组织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㈢吸收、繁殖作用
叶的变态
• • • • • 鳞叶 苞叶和总苞 叶卷须 叶刺 捕虫叶
豌豆的叶卷须
叶
刺
珙桐的总苞
看植物私生活2
30分钟23秒
捕虫叶
茅膏菜的捕虫叶
猪笼草的捕虫叶
总
结
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适应于陆地 生活的、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 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 有角质膜、气孔、输导组织和雌雄 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育。
裸芽
鳞芽
茎的生理功能
㈠
㈡ ㈢
输导功能
支持功能 储藏和繁殖功能
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叶状茎 茎卷须 枝 刺 肉质茎
根状茎 块 茎 球 茎 鳞 茎
昙花、文竹、天冬草等 黄瓜、南瓜、葡萄等 山楂、皂荚等 仙人掌等
竹、姜、莲等 马铃薯等 荸荠、芋、慈菇等 洋葱、水仙、百合等
地下茎的变态类型
茎的变态类型
5 芽
⒈芽的概念: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的原始体。
生长锥
⒉枝芽的结构:
叶原基 幼叶 腋芽原基(侧枝原基)
叶原基 幼叶
生长锥
腋芽原基
6.植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器官
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二 植物组织(plant tissue)
定义: 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 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皮组织 系 统:表皮和周皮。 维管组织系统:韧皮部和木质部。 基本组织系统:薄壁组织、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
叶 片:扁平,绿色,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叶 柄:连接茎与叶片的结构部分是茎叶间物质 运输的通道, 能调节叶片的位置与方向。 托 叶:叶柄基部的一对附属物,形状多样.
(叶片) (叶舌)
(叶鞘)
(叶耳)
叶的生理功能
㈠光合作用 ㈡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⒈根系吸水的动力; ⒉矿质元素随蒸腾液流上升; ⒊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
第二节 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器官
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一 植物的器官
定义: 植物体内由数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 构、担负一定生理机能的组成单位。 分类: 营养器官: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 合成、运输和贮藏有关。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产生后代有关。
变态根
2. 茎是如何运输水分的?——茎的结构
二、茎的形态
㈠ 外部形态特征
节: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节之间的部分。 顶芽和侧芽: 枝条:着生叶和芽的茎。 分为长枝和短枝 叶痕:叶脱落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痕内,维管束的痕迹。 芽鳞痕:顶芽是鳞芽的枝条萌发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皮孔:茎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一)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1、表皮:最外一层细胞,由排列紧 密 的活细胞组成。 2、皮层:可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 细胞和内皮层。 3、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
(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表皮: 在茎的最外方,是一层生活细胞, 排列整齐,由长轴形细胞和短轴形 细胞纵向相间排列而成。 2、基本组织:表皮以内为基本组织,由厚壁细 胞和薄壁细胞组成。在靠近表皮 处常有几层厚壁组织,彼此相连 成一环。具有支持作用。 3、维管束:维管束散生在茎内,且数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