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实验报告(精)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激光测距仪器进行实际测距,掌握激光测距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了解激光测距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反射、接收和处理使得的返回激光束,从而测定物体的距离。
一般来说,激光测距主要包括激光器、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四个部分。
发射器将激光束发射到目标物体上,目标反射激光束并接收器接收反射的激光束信号,并传递至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和距离计算。
三、实验器材1. 激光测距仪器2. 测距標尺3. 计算机4. 实验用物体四、实验步骤及内容1. 检查激光测距仪器是否正常工作,设置仪器参数。
2. 将激光测距仪器对准测距目标物体,按下触发键开始测距。
3. 记录实际距离值,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测距结果。
4.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距,对比不同次测距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体会。
五、实验数据处理利用测距仪器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测距仪器的测距原理,以及所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实际距离并与激光测距仪测距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激光测距仪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照射眼睛。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激光测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持仪器处于正确的位置和设置状态。
3. 实验完成后,及时将激光测距仪器关闭并妥善保管。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理解了激光测距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激光测距仪器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器实现准确的测距结果。
同时也了解到激光测距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以上就是关于激光测距实验的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激光脉冲测距实验报告讲解

激光脉冲测距1目录一工作原理 (3)(1)测距仪工作原理 (3)(2)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 (3)(3)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 (4)(4)主要的工作过程 (4)(5)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板组成及工作原理 (5)二激光脉冲测距的应用领域 (5)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6)(1)优点 (6)(2)问题及解决方案 (7)2一工作原理(1)测距仪工作原理现在就脉测距仪冲激光测距简要叙述其工作原理。
简单地讲,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t,光速c 和往返时间t 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一般一个典型的激光测距系统应具备以下四个模块: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距离计算与显示模块;激光准直与聚焦模块,如图2-1 所示。
系统工作时,由发射单元发出一束激光,到达待测目标物后漫反射回来,经接收单元接收、放大、整形后到距离计算单元计算完毕后显示目标物距离。
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强窄激光脉冲,光脉冲传输到目标上以后,其中一小部分激光反射回测距点被测距系统光功能接收器所接受。
假定光脉冲在发射点与目标间来回一次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被测目标的距离 D为:式中:c 为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D 为待测距离;t为激光在待测距离上的往返时间。
R=C*T/2 (公式1)图一脉冲激光测距系统原理框图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2()3图二)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3时钟脉冲门控电路、脉冲激光测距仪主要由脉冲激光发射系统、光电接收系统、振荡器以及计数显示电路组成4)主要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接通电源,复原电路给出复原信号,使整机复原,准备进行测量;同时触发脉冲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脉冲。
该激光脉冲有一小部分能量由参考信号取样器直接送到接收系统,作为计时的起始点。
大部分光脉冲能量射向待测目标,由目标反射回测距仪的光脉冲能量被接收系统接收,这就是回波信号。
大学物理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大学物理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在物理学中,长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然而,准确测量长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并探讨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尺子、游标卡尺和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工具,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减小误差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实验装置和步骤1. 实验装置:- 尺子: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于较短的距离测量。
- 游标卡尺:通过读取刻度上的数值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适用于较小的尺寸测量。
- 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束测量物体的长度,适用于远距离和高精度测量。
2. 实验步骤:a. 使用尺子测量一根直线杆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b.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同一直线杆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c. 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同一直线杆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d.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对多次实验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尺子测量结果:直线杆长度为20.3厘米。
-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直线杆长度为20.2厘米。
- 激光测距仪测量结果:直线杆长度为20.25厘米。
从上述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尺子的测量结果相对较大,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稍微接近真实值,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果最为准确。
这是因为尺子的刻度间隔较大,游标卡尺的刻度间隔较小,而激光测距仪利用了高精度的激光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测量。
然而,即使使用了最准确的测量工具,我们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测量误差的存在。
误差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人为操作不准确、仪器本身的误差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在本次实验中,由于直线杆的两端并不完全平整,尺子和游标卡尺在测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读数误差。
而激光测距仪则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激光脉冲测距实验报告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激光脉冲测距组长:孙汉林(制作PPT)组员:张莹(讲解)吕富敏(制作报告)目录一工作原理 (3)(1)测距仪工作原理 (3)(2)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 (3)(3)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 (4)(4)主要的工作过程 (4)(5)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板组成及工作原理 (5)二激光脉冲测距的应用领域 (5)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6)(1)优点 (6)(2)问题及解决方案 (7)一工作原理(1)测距仪工作原理现在就脉测距仪冲激光测距简要叙述其工作原理。
简单地讲,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t,光速 c 和往返时间t 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一般一个典型的激光测距系统应具备以下四个模块: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距离计算与显示模块;激光准直与聚焦模块,如图2-1 所示。
系统工作时,由发射单元发出一束激光,到达待测目标物后漫反射回来,经接收单元接收、放大、整形后到距离计算单元计算完毕后显示目标物距离。
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强窄激光脉冲,光脉冲传输到目标上以后,其中一小部分激光反射回测距点被测距系统光功能接收器所接受。
假定光脉冲在发射点与目标间来回一次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被测目标的距离 D 为:式中:c 为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D 为待测距离;t为激光在待测距离上的往返时间。
R=C*T/2 (公式1)图一脉冲激光测距系统原理框图(2)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图二(3)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脉冲激光测距仪主要由脉冲激光发射系统、光电接收系统、门控电路、时钟脉冲振荡器以及计数显示电路组成(4)主要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接通电源,复原电路给出复原信号,使整机复原,准备进行测量;同时触发脉冲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脉冲。
该激光脉冲有一小部分能量由参考信号取样器直接送到接收系统,作为计时的起始点。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脉冲测距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激光脉冲测距的工作原理;了解激光脉冲测距系统的组成;搭建室内模拟激光脉冲测距系统进行正确测距,为今后的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2.实验原理激光脉冲测距与雷达测距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如图所示。
在测距点激光发射机发射激光脉冲,光脉冲经过光纤到达接收端,并被测距机上的探测系统接收。
测出从激光发射时刻到被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根据已知光速,即可求出光纤的长度R为R=/2式中c为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精确的物理常数C1=299792458 m/s光纤中的平均折射率n为n=故光纤中的光速为C=299710000可见,激光测距的任务就是准确地测定时间间隔t。
当不考虑光纤中光速的微小变化时,测距精度⊿R主要是由测时精度⊿t确定的⊿R=C⊿t/2实际脉冲激光测距机中是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和脉冲计数器来测定时间间隔t的。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的频率的电脉冲振荡,脉冲计数器的作用是对晶体产生的电脉冲个数进行计数。
设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频率为f,则脉冲间隔T=1/f。
若从激光脉冲发出时刻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到光脉冲被接收时刻停止计数。
设这段时间内脉冲计数器共计得脉冲个数为m,则可计算出被测光纤的长度为R=1/2cmT=cm/f=相应的测距精度为⊿R =1/2Ct=c/可见,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精度由晶振的频率决定。
常用军用激光测距仪的晶振频率有15MHz、30MHz、75MHz和150MHz 等,与其相对应的测距精度分别为正负10m、正负5m 、正负2m和正负1m。
晶振的频率愈高,测距精度就愈高,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计数器的技术难度增加,而且要求激光脉冲的宽度愈窄,激光器的难度也增加。
对脉冲测距系统,计数器的“开门”信号是由取出一小部分发射激光脉冲经光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形成的。
这两个信号既可由同一探测器提供,也可以用两个探测器提供。
激光脉冲测距机由激光器、发射光学系统、接收及瞄准光学系统、取样及回波探测放大系统、技数及显示器和电源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系统操作人员一旦下达发射激光命令,激光器发射一束窄激光脉冲,经发射光学系统扩束后射向接收系统,其中一小部分经取样后启动计数器开始计数。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引言:长度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对于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准确测量长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报告将总结这些实验的过程、结果和所得结论,并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
实验一:直尺测量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通过将直尺对准物体的两个端点,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
然而,直尺的刻度可能存在误差,因此我们需要将直尺与一个已知长度的标准物体进行校准。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金属尺作为标准物体,并将其长度标定为10厘米。
结果: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
将这些数据与标准物体的长度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直尺测量的结果与标准值相差在0.1厘米以内。
这表明直尺测量的结果相对准确。
实验二:游标卡尺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引入了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通过游标的移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相比于直尺,它的刻度更加精细。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几个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与直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与直尺测量结果的比较,我们发现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与直尺相比,游标卡尺的误差在0.05厘米以内。
这表明游标卡尺是一种更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实验三:激光测距仪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我们使用了激光测距仪进行长度测量。
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激光束从仪器发射到物体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物体的距离。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了几个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与直尺和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与直尺和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相比,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与直尺相比,激光测距仪的误差在0.01厘米以内。
与游标卡尺相比,激光测距仪的误差在0.005厘米以内。
这表明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长度测量工具。
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操作者的技巧水平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激光实验报告

激光实验报告he-ne激光器模式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激光器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加深对其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测试分析,掌握模式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本实验使用的重要分光仪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了解其原理,性能,学会正确使用。
要求: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测量he-ne激光器的相邻纵横模间隔,判别高阶横模的阶次;观察激光器的频率漂移记跳模现象,了解其影响因素;观察激光器输出的横向光场分布花样,体会谐振腔的调整对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激光模式的一般分析由光学谐振腔理论可以知道,稳定腔的输出频率特性为:vmnq?l1/21lc[q?(m?2n?1)]cos-1[(1—)(1—)] r2?r12?l (17)其中:l—谐振腔长度; r1、r2—两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q—纵横序数; m、n—横模序数;η—腔内介质的折射率。
横模不同(m、n不同),对应不同的横向光场分布(垂直于光轴方向),即有不同的光斑花样。
但对于复杂的横模,目测则很困难。
精确的方法是借助于仪器测量,本实验就是利用共焦扫描干涉仪来分析激光器输出的横模结构。
由(17)式看出,对于同一纵模序数,不同横模之间的频差为:mn:mn?ll1/2 c1(?mn)cos-1[(1-)(1-)] (18) r1r22?l?其中:δm=m-m′;δn=n-n′。
对于相同的横模,不同纵模间的频差为q:q?c?q 2?l 其中:δq=q-q′,相邻两纵模的频差为q?c 2?l (19)由(18)、(19)式看出,稳定球面腔有如图2—1的频谱。
(18)式除以(19)式得ll?mn:mn1?(?m??n)cos-1[(1-)(1-)]1/2 r1r2??q?(20)设:mn:mnq ; s=1?cos-1[(1-ll)(1?)]1/2 r1r2 δ表示不同的两横模(比如υ00与υ比,于是(20)式可简写作: 10)之间的频差与相邻两纵模之间的频差之(?m??n)?? s (21)只要我们能测出δ,并通过产品说明书了解到l、r1、r2(这些数据生产厂家常给出),那么就可以由(21)式求出(δm+δn)。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测距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航天航空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激光测距系统,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原理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的特性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方法。
激光束发射出去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被接收器接收到,利用时间差以及光速的已知值,可以计算出被测距离。
二、实验器材本次实验使用的器材包括激光发射器、接收器、计时器、光电二极管等。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平台上,保证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已知值。
2. 调试激光发射器:将激光发射器接通电源,观察是否能够正常发出激光束。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并修复。
3. 调试接收器:将接收器接通电源,观察是否能够正常接收到激光束。
同样,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检查并修复。
4. 测量距离:在实验平台上设置一个待测物体,用激光束照射该物体,并记录下激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
5. 计算距离:根据已知的光速值和时间差,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待测物体与激光器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针对不同距离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每个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发现激光测距的精度较高,与实际距离相比误差较小。
这得益于激光束传播速度极快的特性,使得测距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激光束的传播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湿度、温度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激光束的传播速度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对测距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和修正,以提高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
五、应用前景激光测距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工程测量中,激光测距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地面的距离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探中,激光测距可以用于测量地壳的变形、地震活动等,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激光测距简介:
激光测距仪无论在军事应用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激光波长单一,测量精度高,且激光测距仪结构小巧,安装调整方便,故激光测距仪是目前高精度测距最理想的仪器。
激光器与普通光源有显著的区别,它利用受激发射原理和激光腔的滤波效应,使所发光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
①激光有小的光束发散角,即所谓的方向性好或准直性好。
②激光的单色性好,或者说相干性好,普通灯源或太阳光都是非相干光。
③激光的输出功率虽然有限度,但光束细,所以功率密度很高,一般的激光亮度远比太阳表面的亮度大。
若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程可达40公里左右,并可昼夜进行作业。
若激光是脉冲发射的,一般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相对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于1960年,首先研制成功的。
美国军方很快就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军用激光装置的研究。
1961年,第一台军用激光测距仪通过了美国军方论证试验,对此后激光测距仪很快就进入了实用联合体。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因而被广泛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
它是提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
由于激光测距仪价格不断下调,工业上也逐渐开始使用激光测距仪。
国内外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具有测距快、体积小、性能可靠等优点的微型测距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矿山、港口等领域。
激光测距仪-分类:
一维激光测距仪
用于距离测量、定位;
二维激光测距仪(Scanning Laser Range finder)
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区域监控等领域;
三维激光测距仪(3D Laser Range finder)
用于三维轮廓测量,三维空间定位等领域。
激光测距-方法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
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
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二、实验目的:
1、对激光测距仪的构成具有一定认识;
2、了解激光测距的发展过程;
3、了解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
4、由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动手测量一段距离,了解换算过程,增强动手能力。
三、相位式激光测距仪原理
激光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由激光器对被测目标发射一个光信号,然后接受目标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往返经过的时间,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设目标的距离为L ,光信号往返所走过的距离即为2L
则:£=2L /c
即:L =ct /2 (1)
式中 c 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 m /s ;
£一光信号往返所经过的时间,S ;
L 一检测目标的距离,rn 。
测距仪由激光器发出按某一频率变化的正弦调制光波,光波的强度变化规律与光源的驱动电源的变化完全相同,发出的光波到达被测目标,通常这种测距仪都配置了被称为合作目标的反射镜,这块反射镜能把入射光束反射回去,而且保证反射光的方向与入射光方向完全一致。
在仪器的接收端获得调制光波的回波,经鉴相和光电转换后,得到与接受到的光波调制频率相位完全相同的电信号,此电信号放大后与光源的驱动电压相比较,测得两个正弦电压的相位差,根据所测相位差就可算得所测距离。
假设正弦调制光波往返后相位延迟一个ϕ角,又令激光调制频率为0ω,则光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需时间t 为:
0/ωϕ=t
把上式代入测距公式(1)中,得到:
02/ωϕc L =
而ϕπϕ∆+⨯=2N ,所以被测距离L 为:
)()2/(2/)2(000N N L N L N c L ∆+=∆+=∆⨯⨯=πϕωϕπ
式中 0L 一光尺,002/f c L =;
02/πϕ∆=∆N
显然,只要能够测量出发射和接收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就可确定出距离L 的数值。
但目前任何测量交变信号相位的方法,都不能确定出相位的整周期数N ,
只能测定不是π2的尾数ϕ
∆,由于N值不确定,故距离L就成为多值解。
既然相位测量可以确定被测量的尾数,那么,利用两种光尺同时测量同一个量,则可
L=0.1 以解决多值问题。
系统中用两把精度都是1‰的光尺,其中一把光尺的
01
L=10 m,分别测量同一距离,然后把测得的结果,相互组合m,另一把光尺的
02
起来即可。
L光尺测量得到不足0.1的尾数0.047 m,比如:距离为2.047 m,用
01
L光尺测量得到不足10 m 的尾数为2 m,把两个光尺相加起来的读数为用
02
2.047 m 。
四、实验设备及元器件:
激光发射器
分光镜
反光镜
接收器2只
电子示波器
五、实验原理:
由激光发射器发射一束激光。
经过分光镜后一束射向前方反光镜后,有信号接收器A接受,另一束直接由信号接收器B接收,两个信号接收器与激光发射器处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示波器观察出两束光波的相位变化,得到两束光接收到的时间差,通过计算算得激光发射器与反光镜的距离。
六、实验装置图:
接收器A
七、实验内容与步骤:
1、连接实验设备,将各实验器材放在实验台的相对位置上,调整分光镜、反光镜、接收器,使接收器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两束光。
2、确认各个实验器材的位置,使接收器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两束光,
3、通过观察电子示波器中出现的两个波形图,得到两束光接收到相差的时间差s 。
4、计算:
设激光发射器与反光镜距离为a ,接收器B 与分光镜距离为b ,分光镜与反光镜距离为c ,反光镜与接收器A 的距离为d ,激光发射器与分光镜距离为e 。
设b S 与e S 已知,
e b d c a S S S S S +-+=2/)(,
s c S S d c ⨯=+
代入解得a S
八、实验数据计算
本次试验测得13ns ;
m S S S S S e b d c a 95.12.02/)1.01012103(2/)(98=+-⨯⨯⨯=+-+=-
九、知识拓展:
激光测距仪-品牌及分类
1.手持激光测距仪
测量距离一般在200米内,精度在2mm左右。
这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激光测距仪。
在功能上除能测量距离外,一般还能计算测量物体的体积。
2. 望远镜式激光测距仪
测量距离一般在600-3000米左右,这类测距仪测量距离比较远,但精度相对较低,精度一般在1米左右。
主要应用范围为野外长距离测量。
3.工业激光测距仪
测量距离在0.5-3000米左右,精度在50mm以内,300米外要加设反光板,部分产品还能在测距的同时测速。
主要应用于位置控制(如车辆和船舶);定位起重机;装卸和搬运设备;飞机测量(测高仪);冶金过程控制;测量不宜接近的物体(如管灌装物、管道、集装箱),以及水位测量。
典型的传感器有LDM301、LDM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