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化》课件

李贽是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 李贽故居坐落在 福建晋江人。曾经做过 20多年的小 泉州市区南门南 官,亲身感受到明朝官场的黑暗。 寿路,为泉州旧 辞官后,晚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 商业区。面街, 李贽有突出的反对孔孟儒学和封建 原有三开间二进 礼教的思想,他认为孔子的言论, 深。现存正面一 不能作为今天判断是非的标准。他 间和正厅堂,正 还认为圣人与凡人之间并没有不可 厅堂宽6公尺,深 逾越的鸿沟,他说:“人人皆可以 9公尺,前有天井。 为圣”。他还主张男女平等,提倡 现按闽南古民居, 婚姻自由。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 修葺一新,辟为 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 纪念堂。 和纲常礼教。
中国古代地理学成就
1、西晋 裴秀:(1)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2)还提出绘图的原则; 2、北魏 郦道元:《__》是一部史、地、文价值很 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徐霞客游记》是明 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 游历考察过程中记载 的日记。在日记中, 徐霞客对沿途的地理、 水文、地质、动植物 都有详细的记载。游 记的文笔清丽新奇, 记述详细真实,不仅 是一部科学著作,同 时也是一部优美的文 学作品。
说明封建社会的衰 落民主思想的、发 提出“君主是天下之 大害”说明了什么? 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 步思想家。《明夷待访 录》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之一。在这本书中,他 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主张 限制君权。此外,他还 批驳了轻视工商业的传 统观念,提出:“工商 皆本”的主张,鲜明地 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
2、 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 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 有哪些表现?
①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 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②太平天国运动时,洪仁玕《资政新 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③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
《明清时期的文化》课件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创作和传播。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西游 记》等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在情节、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小说在题材和风格 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既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小说、神魔小说等。
诗歌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 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教学内容
明清时期的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 典为主,包括《四书》、《五经 》等,同时数学、天文、地理等 科学技术也逐渐被引入教育体系
。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明清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分为乡试、会 试、殿试三个级别,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要求考生按 照固定的格式和主题进行写作。
科举与教育
科举考试与教育紧密相连,许多士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 得功名和官职,从而推动了教育事业测和记 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人们对 宇宙和地球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地理测绘的发展
明清时期,地理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如地图的绘制技术得到了提 高,使得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更加 深入。
天文观测的进步
明清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显著 的提高,如浑天仪、简仪等天文仪器 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改进,使得人们对 天体的观测更加精确。
VS
详细描述
在诗歌方面,明清两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 诗人和诗作。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上继 承了唐宋以来的格律诗,但在内容上则更 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体情感。同时,晚明 时期还兴起了以李时中、辛幼安等为代表 的豪放派诗人,他们的作品气势磅礴、意 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戏剧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戏剧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众多优秀的 剧作家和作品。
这一时期,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创作和传播。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西游 记》等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在情节、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小说在题材和风格 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既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小说、神魔小说等。
诗歌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 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教学内容
明清时期的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 典为主,包括《四书》、《五经 》等,同时数学、天文、地理等 科学技术也逐渐被引入教育体系
。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明清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分为乡试、会 试、殿试三个级别,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要求考生按 照固定的格式和主题进行写作。
科举与教育
科举考试与教育紧密相连,许多士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 得功名和官职,从而推动了教育事业测和记 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人们对 宇宙和地球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地理测绘的发展
明清时期,地理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如地图的绘制技术得到了提 高,使得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更加 深入。
天文观测的进步
明清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显著 的提高,如浑天仪、简仪等天文仪器 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改进,使得人们对 天体的观测更加精确。
VS
详细描述
在诗歌方面,明清两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 诗人和诗作。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上继 承了唐宋以来的格律诗,但在内容上则更 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体情感。同时,晚明 时期还兴起了以李时中、辛幼安等为代表 的豪放派诗人,他们的作品气势磅礴、意 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戏剧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戏剧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众多优秀的 剧作家和作品。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如何理解“18世纪,中国与西方比,.......富的不一定先进,往往更保守”? 18世纪的清朝鼎盛之时潜伏哪些危机?
18下半叶,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政治民主化;经济 工业化;思想自由化;实验科学迅速发展
【课后作业】 材料 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的背景下,江南农民只有通过调整种植结 构来寻求出路。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 副业一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原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开始在粮食上依 赖湖广地区的供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纺织业的兴起、粮食贸易的频繁,终于成 就了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江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最集中地体现为棉纺业 和丝织业的发展,而棉纺业和丝织业专业市镇也占江南市镇的绝大多数。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推动其它各行业生产技术革新
15世纪80年代,葡萄牙人每年把大约100万度卡约合32000公斤白银 运到远东,其中一半流入中国;日本1599—1637年输出白银5800万 两,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国。
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
身就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
——摘编自《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变化1: 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
工商业阶层壮大;乡绅地位提高;市民阶层壮大
材料三 16世纪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已经开始左右社会,这时程朱理学要求 的禁欲,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如何引导工商业阶层走向正确的方向, 把个人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成为儒学新的挑战。
思潮产生是 商品经济繁
荣和资本主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 商皆本
义萌芽出现 的产物。
18下半叶,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政治民主化;经济 工业化;思想自由化;实验科学迅速发展
【课后作业】 材料 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的背景下,江南农民只有通过调整种植结 构来寻求出路。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 副业一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原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开始在粮食上依 赖湖广地区的供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纺织业的兴起、粮食贸易的频繁,终于成 就了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江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最集中地体现为棉纺业 和丝织业的发展,而棉纺业和丝织业专业市镇也占江南市镇的绝大多数。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推动其它各行业生产技术革新
15世纪80年代,葡萄牙人每年把大约100万度卡约合32000公斤白银 运到远东,其中一半流入中国;日本1599—1637年输出白银5800万 两,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国。
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
身就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
——摘编自《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变化1: 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
工商业阶层壮大;乡绅地位提高;市民阶层壮大
材料三 16世纪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已经开始左右社会,这时程朱理学要求 的禁欲,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如何引导工商业阶层走向正确的方向, 把个人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成为儒学新的挑战。
思潮产生是 商品经济繁
荣和资本主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 商皆本
义萌芽出现 的产物。
高三历史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共29页文档

高三历史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源自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源自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三专题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共54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高三专题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
谢谢!
54
高中历史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考点:清朝京剧
B
阶段特征
[2012·新课标全国卷]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
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
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
权力、评价
中
央
地 方
2、经济
洪武后期(1391)在三 司之上设置阶巡段抚特征一职, 节制三司,总览地方大 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出现风力水车。
阶段特征
注意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 影响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阶段特征
3、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
1、中国科技的特点;中外对阶比段特。征 2、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无法促进社会
B
考点:明朝地方体制
阶段特征
2.[2016·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
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
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转型的原因。
明清小说反映 商品经济发展 和市民阶层的
社会生活
阶段特征
1.[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 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 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明清时期的文化高三历史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2.表现(明朝后期)
• • • •
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 宋应星:《天工开物》—工艺百科全书
3.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地位见学案302页
• 商周时期: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甲骨文有疾病记载, 已有医学分科。 • 战国时期:扁鹊创造“四诊法””(脉学之宗) • 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 作。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 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 “医圣”。 • 华 佗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比西方早1600年。 • 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唐政府—《唐本草》; 元丹贡布—《四部医典》。
1.汉: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汜胜之书》里有关于作 物栽培的论述;《四民月令》中有关于农事安排和农 业生产技术的内容。
2.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6世纪以 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 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①《周易》最早提出“地理”名称。周 人已具有环保意识。
②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还提出绘图的原则; ③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 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 理著作。
思考?
明清时期西方近代科技领先,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中西方科技的差别: 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文艺复兴的 过程中在西欧兴起,逐渐超过我国的传统科技。这一时 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距加大: ①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 如《本草纲目》等。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 及其规律的探索。 ②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注重实验方 法,而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经验总结的方 法。这些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 体体现。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历史

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
地区为盛。
——《中国古代史》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⑤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经济之变
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专制统治走向腐朽,其对社会发 政治 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
思想 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 文化 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
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发展
种史经料营一方式明的清推农广业方较面之,前则代有的比发较展突相出比的,成在就农。作自物明思生品朝考产种中的:的期增农发起加业展,,高多 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产仅生单的位影亩响产量 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
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
,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引进并推广。农作物品种增加;高 产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3、明末清初思想的评价
政治: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是一股具有早期启 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承古萌新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 思考题 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 术呢? 术呢?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 根本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是什么?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 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 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而当时的中国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 动力和机制。 动力和机制。
①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高宰相的权力,提高学校的作用。 权,提高宰相的权力,提高学校的作用。 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黄 宗 羲 —— ——
君主 专制 的
②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张限制 提倡“法治” 反对“人治” 内容: 君权,提出君臣共治天下, 内容: 君权,提出君臣共治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 绝对权威,颇具民主色彩。 绝对权威,颇具民主色彩。 ③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反 主张“工商皆本” 反对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工商 本主 的 ,具 出的 。
二 、 进 步 的 思 想 家
李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李贽 批判孔孟儒家思想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批判程朱理学 评价: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评价: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主张使 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 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民主的 色彩。 色彩。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
①具有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气者,理 具有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气者, 之依也” 之依也” ②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上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 思想 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静 是相对的,提出“静即含动, 是相对的,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 内容: 内容: 静”。 ③具有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历 具有发展的观点。 批判传统的历史观, 史,批判传统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 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而在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因而在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1、 类书 、 (1)《永乐大典》 ) 永乐大典》 时间: 永乐年间) 时间:明成祖时 (永乐年间) 主持人: 主持人:解缙 性质: 性质:是一部庞大的类书 数量:两万余卷,辑入七八千种图书,装成一万一 数量:两万余卷,辑入七八千种图书, 千余册。 千余册。 (2)《古今图书集成》 ) 古今图书集成》 时间:清代; 时间:清代; 性质: 性质:官修 数量: 数量:一万卷 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 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 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 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 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四、类书、丛书的编纂 类书、
类书: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分门别类、 类书: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分门别类、 归纳整理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称为类书。 归纳整理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称为类书。 丛书:将原属单行本的书籍汇集起来编成一套书, 丛书:将原属单行本的书籍汇集起来编成一套书,称 为丛书。 为丛书。 类书的代表作 明朝的《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古今图 类书的代表作:明朝的 永乐大典》和清朝的《 的代表作 明朝的《 书集成》 书集成》 的代表作是清代的《 丛书的代表作是清代的 四库全书》 丛书的代表作是清代的《四库全书》
:本
主
君主专制的 对 工商皆本的 ,反 的 , 。
,对 法治的 商 本 的民主色彩, 的民主色彩,
提倡“经世致用 顾炎武——提倡 经世致用 的思想家 提倡 经世致用”的思想家
①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 思想内容 ②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 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 认为只有实施“众治” 认为只有实施“众治”, 才能实现“天下治矣” 才能实现“天下治矣”
主要著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要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日知录》 影响: 影响: 他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 他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对清 代考据学的兴起起了一定的作用。 代考据学的兴起起了一定的作用。他把 国家兴亡与封建王朝的易姓改号严加区 别的主张,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别的主张,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你能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吗?
著
作
类别 药物 学
朝代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和影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朝
全面总结了16 全面总结了 世纪以前的中 记载药物1800多种, 多种, 记载药物 多种 李时珍 国医药学, 国医药学,被 多个。 方剂 1000多个。 多个 誉为“ 誉为“东方医 药巨典” 药巨典”。 徐光启 介绍我国传统农学 建立了比较完 成就和欧洲先进的 整的农学体系。 整的农学体系。 水利技术和工具。 水利技术和工具。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 的观察和记述。 的观察和记述。 比欧洲早约两 个世纪。 个世纪。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
农学 地理 学 农业 和手 工业 生产 技术 著作
明朝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明朝
徐霞客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 总结明代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 工业生产技术。
被誉为“ 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 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的特点吗? 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的特点吗?
总结性的巨著, ①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 从内容上看: 总结性的巨著 ②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 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 先地位 ③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 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 究——献身科学的精神 献身科学的精神 ④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 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和《天工开物》
原因: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 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区别: 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 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 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切相 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2、丛书——《四库全书》 、丛书 《 时间: 时间:清乾隆时 主持人: 主持人:纪昀 性质: 性质: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数量:分经、 集四类, 数量: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典籍三千四百余 装成三万六千余册。 种,装成三万六千余册。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 大成。 大成。 价值: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价值: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 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 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 不足: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 不足: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 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 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 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 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 窜改。 窜改。
一、科学技术
(一)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全是明朝后期人)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全是明朝后期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药物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百科全书清小说
1、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 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 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2、明清小说一览表(见教材) 、明清小说一览表(见教材) 3、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 、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个性解放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
从类书、丛书的编纂中你能找到其特点? 从类书、丛书的编纂中你能找到其特点?
西方文化渐渐向东方传播) 五、西学东渐 (西方文化渐渐向东方传播)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据史载,康熙初年, 据史载,康熙初年,汤若望和南怀仁担任了清朝主管天文历法 的官员。以杨光先为代表的旧官员出于嫉妒, 的官员。以杨光先为代表的旧官员出于嫉妒,聚众诬告汤若望等 人图谋不轨,并借助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 人图谋不轨,并借助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1665年 年 4月16日上午,判处汤死刑的公文送到康熙和孝庄皇太后手中, 日上午, 月 日上午 判处汤死刑的公文送到康熙和孝庄皇太后手中, 突然北京发生地震,故宫摇撼,房屋倒塌……南怀仁预测到了这 突然北京发生地震,故宫摇撼,房屋倒塌 南怀仁预测到了这 次地震,而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机会, 次地震,而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机会,终于将一纸 诉状递到康熙手中。为了明断是非, 诉状递到康熙手中。为了明断是非,康熙特地下令南怀仁和杨光 先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是测算方法, 先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是测算方法,测 算正午时间的日影,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而杨光先等人 算正午时间的日影,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 却没有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 却没有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