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15.1.2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15.1.2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15.1.2 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概括数据收集的步骤,理解频数与频率.教学重点:数据收集的步骤、频数与频率.教学难点:数据收集的意义、频数与频率的意义.教学过程:1.数据有用吗?赢在哪里?喜欢看球赛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解说员常常在比赛间隙对双方的表现评价一番,比如领先的队为什么能取得优势,落后的队输在哪里,教练是否应该改换比赛策略,等等.通常,在比赛开始之前,解说员都会事先准备一些双方球队的数据资料,比如,每个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球队以往的战绩等等,另外,还会准备一份用于记录本场比赛攻守情况的统计表格.下面是2010~2011年赛季CBA总决赛第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赛统计表.从整场比赛来看,新疆队最终能以118比85的比分战胜对方,靠的是高于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较少失误以及中锋和后卫的出色发挥,新疆队中锋盖帽的次数和对篮板球的控制,后卫助攻的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都胜过对方.我们班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最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那个新教学楼的方案最好?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请从上述问题当中挑选一个,对班级里每一位同学做一次小调查,记录下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2. 数据的收集从所做的调查中我们能感受到,要解决以上问题离不开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数据有助于我们作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假如我们对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问题有兴趣,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通过民意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完整的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一定数量的豌豆荚.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打开每个豌豆荚,数清其中的豆子粒数,约定怎样成熟度的豆子才计数,如直径大于3毫米;第四步:展开调查——数出每个豌豆荚中豆子的粒数第五步:记录结果——一位同学数数,一位同学记录,一位同学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在我们调查的豌豆荚中,包含几粒豆子的请大家最多,大部分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这些豌豆荚最少以及最多的有几粒豆子,等等根据统计我们得到,包含6粒的豌豆荚最多,包含5粒的也很多,大部分豌豆荚中有2---7粒豆子,最多的有9粒豆子,最少的则一粒豆子都没有在记录数据时,我们发现有的对象出现的次数很多,很频繁,而有的对象则相对较少,不太频繁.今后,我们用频数(frequency)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用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你能计算出豆子粒数为5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吗?试一试请拿出一枚骰子,随意抛向空中。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扇形统计图导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扇形统计图导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15.2 数据的表示
【归纳总结】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数据的采集,即各部分的数据的收集; (2)数据的整理,即计算出各部分的总和,再计算各部分所 占的百分比; (3)作图,即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部分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 数(即用百分比乘以360°),再用量角器画出各个扇形;
15.2 数据的表示
理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
解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15.2 数据的表示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 扇形统计图
以整个圆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统计项目的每一部分分别用圆中的 不同扇形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___百__分_之__几____就代表该统计项 目占___总_体____的百分之几.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扇形统计图. [点拨] 扇形统计图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A.35 人 C.132 人
图 15-2-1 B.42 人 D.147 人
15.2 数据的表示
【解析】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 参加球类活动的人数占所有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的百分比为35%, 参加美术类活动的人数占所有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5%, 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占所有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的百分比为40%, 所以参加舞蹈类活动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5%-15%-40%=10%. 又因为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所以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为 42÷10%=420, 所以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为420×35%=147.故应选D.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导学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导学案华东师大版

数据的表示
年级八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人学习内容数据的表示
学习目标1、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
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学习重点制作扇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制作扇形统计图;
导学过程复备栏【温故互查】:
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哪几种?
【设问导读】:
阅读“问题1〞,答复:
1、图中各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
2、人们失去牙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对于不同的人群,情况是否有变化
4、如何求出各局部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
阅读“问题2〞,答复:
1、怎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国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比?
2、完成图.
归纳: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143页练习第1题
【稳固训练】
折线图:
从上表与上图中,可以发现:
〔1〕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 的趋势; 〔2〕增长的趋势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平安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952年1962年18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5.2.1扇形统计图教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5.2.1扇形统计图教案华东师大版

15.2 数据的表示15.2.1 扇形统计图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尽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一、创设情境1.“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这句话中,笔画最多的字的频数是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2.全班50名学生在体育课时进行三项体育活动:立定跳远、50米短跑、掷实心球.请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统计表:体育活动立定跳远50米短跑掷实心球画“正”字记正正正正录频数10频率0.4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136页问题1.引导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2)人们失去牙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3)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情况有没有不同?(4)图中每个圆中所有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为多少?(5)同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与图上所示的相应百分比之间有什么关系?(6)你能否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个圆心角的度数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继而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在表示各部分数量在总数量中所占份额时常常使用扇形统计图.出示教材第137页问题2.2002年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大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当选为2010年世博会的东道主!选举由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在首轮投票中,中国以36票位居第一,韩国28票,俄罗斯12票,墨西哥6票,波兰被淘汰;在第二轮投票中,中国获38票,韩国34票,俄罗斯10票,墨西哥被淘汰;在第三轮投票中,中国获44票,韩国32票,俄罗斯被淘汰;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以54票胜出.怎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国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比?师生共同解决后,一起总结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2)计算各部分相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用圆规画圆,再利用量角器作出各圆心角,从而把圆面分成若干个扇形.(4)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5)填写标题.出示教材第139页问题3.在2012年第30届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中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奖牌?获得的金牌数在总奖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2)从所获奖牌的总数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中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第139页表15.2.1,讨论回答问题3的第(1)问,然后师生共同绘制第30届奥运会奖牌数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练习巩固根据某中学同学们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最喜欢哪种体育活动?(2)最受欢迎的两类体育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4)图中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5)假如你是校长,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会增添哪种体育设施?四、小结与作业小结我们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收集到的数据,正确的选择三种统计图,分清绘制图形与选择统计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各种统计图之间能否转换?作业教材第145~146页习题15.2第2题.在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效果.在讲到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么线来分的时候,趁机介绍扇形的知识,让学生感知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对于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分组交流讨论,凭着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在这里面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再是绝对的主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配套K12】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2)(新版)

【配套K12】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2)(新版)
一.复习提问,回顾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
1.收集数据的方法是什么?
2.频数,频率的意义是什么?
3.表示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4.请看下面的问题:
(1)某班有20名学生,其中,有2名学生爱玩乒乓球,有4名学生爱玩足球,有5名学生爱玩羽毛球 球,有4名学生爱蓝球,有5名学生爱玩排球球.
(2)某周的七天气温是星期一,零上1度;星期二,零度;星期三,零下1度;星期四零下3度;星期五,零下5度;星期六,零下6度;星期日零下8度.
三.归纳知识,培养能力:
1.折线 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2.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四.运用知识,分析解题:
(1)对问题:某班有20名学生,其中,有2名学生爱玩乒乓球,有4名学生爱玩足球,有5名学生爱玩羽毛球球,有4名学生爱蓝球,有5名学生爱玩排球球.
( 2)某周的七天气温是星期一,零上1度;星期二,零度;星期三,零下1度;星期四零下3度;星期五,零下5度;星期六, 零下6度;星期日零下8度.
进行讲解并结合统计图说 明各自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见教材和 练习册.
六.课后小结:
数据的收集的相关知识.
七.课后作业:.
复印给 学生.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将知识和实际问题 相结合.
教学反思
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问题绘制统计图表,正确表 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统计图表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选择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几 种统计图的制作与不同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5.2.2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导学案华东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数据的表示15.2.2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导学案华东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 数据的表示15.2.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 数据的表示15.2.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2 数据的表示15.2.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5。

2。

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

2、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据。

【学习重难点】1.数据的表示;2。

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

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

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2)再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上扬趋势;小小统计图表使长长的文字信息变得一目了然!1。

统计图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一些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非常直观地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

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三种统计图的作用,能够选择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统计图表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

选择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GDP统计和奥运会奖牌的统计,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数据统计图教学难点几种统计图的不同应用。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一. 复习提问,回顾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1.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步骤是什么?2.频数和频率的概念是什么意思?3.某班有20名学生,其中,有2名学生爱玩乒乓球,有4名学生爱玩足球,有5名学生爱玩羽毛球球,有4名学生爱蓝球,有5名学生爱玩排球球.你能对上面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写出几条结论吗?二. 导入课题,研究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数据的表示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明确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去研究和讨论。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回顾知识的时间。

为学生创设表现才华的平台。

三.归纳知识,培养能力:数据的表示方法:1.统计表;2.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四.运用知识,分析解题: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利用问题进行讲解.训练题: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4名学生爱玩乒乓球,有8名学生爱玩足球,有10名学生爱玩羽毛球球,有6名学生爱蓝球,有12名学生爱玩排球球.学生制作条形图.五.课堂练习:请见教材和练习册六.课后小结:数据的收集的相关知识.七.课后作业:复印给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本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概括数据收集的步骤,理解频数与频率.【教学重点】数据收集的步骤、频数与频率.【教学难点】数据收集的意义、频数与频率的意义.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已胜利召开.你知道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吗?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数据有用吗?从2010—2011年赛季CBA总决赛数据统计表得知某某队以118∶85战胜对方,某某队有哪些优势?(用数据说明),生活离不开数据.我们班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最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哪个新教学楼的方案最好?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请从上述问题当中挑选一个,对班级里每一位同学做一次小调查,记录下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2.数据的收集.从所做的调查中我们能感受到,要解决以上问题离不开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数据有助于我们做出某某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假如我们对推荐候选人问题有兴趣,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通过民意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谁当候选人最合适.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投入选举箱.第五步:记录结果——一同学唱票,一同学计票(以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一同学在旁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宣布得票数最多的那个同学当选班长.假如得票数较高的四位同学各自的得票数如下表所示:根据最后一行,小丽的得票数最高,老师宣布:“经某某投票选举,小丽当选班长,让我们全班鼓掌祝贺她.”在记录数据时,我们发现有的对象(比如选班长问题中小丽的名字)出现的次数很多,很频繁,而有的对象(如小明的名字)则相对较少,不太频繁.今后,我们用频数(frequency)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用频率(relative frequency)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你能计算出小华、小明、小丽三人得票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吗?思考:推荐候选人问题中每个得票的频数就是每个人的___;每个人得票的频率就是每人的___与____的比值.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巡视并及时点评.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教材P133的“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频数与频率的意义.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完成教材P135习题15.1中的第5题.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有何困惑?与同伴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本节课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谁当候选人的数据收集中,在活动中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体会其意义.课堂形式开放,学生参与程度高,但教师要整体布控,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及时调整学生活动的时间,注意教学的高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数据的表示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会把统计数据分类整理用统计表表示,并绘制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学会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
4.养成乐于接触社会生活中的数据信息,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1.数据的表示.
2.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
知识概览图
新课导引
1.问题探究:你能说出几种表示数据的方法?
合作交流:生l:可以用表格表示数据,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生2:我们在小学接触过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如图5-2-1所示,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全世界共有几个大洲?哪个洲的面积最大?
(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5)你能从图中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
学完了本节,你一定会顺利解答的!
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统计表: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表格的形式,使数据更直观、清楚、便于分析.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的选择:一般来说,单个对象或单个因素的绝对统计数据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相对统计数据较适合用扇形统计图.
提示:(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纵轴应从0开始.
(2)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说明问题.
知识点2 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
统计图表能非常简明地传达信息,要明确统计图表中数据所表示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可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提示:注意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单位及意义.
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在上一次移动通讯公司职工运动会上的4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
条形统计图如图5-2-4所示,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否很直观地从统计图中读出某支篮球队每场比赛的成绩?
(2)每种统计图是否具有特殊的作用?
(3)你是怎样评价这两支球队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基础知识应用题
2、某校为方便学生中午在校就餐,与某餐饮公司联系为学生提供价格不等的6种盒饭(每人只限一份),图5-2-5是某天销售情况统计图,条形框上的百分量是销售该种盒饭占总销量的百分数,若这一天销售了150份盒饭,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综合应用题
3、某校为了组织一项球类对抗赛,在本校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对他们每人最喜欢的一项球类运动进行了统计,并绘制如图5-2-6①②所示的条形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若全校有1 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人数;
(3)根据调查结果,请你为学校即将组织的一项球类对抗赛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探索创新题
4、随机抽取某城市30天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表:
污染指数ω407090110120140
天数t3510741其中,ω≤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m≤l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ω≤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ω>150时,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1)求出这30天中,空气质量分别为优、良和轻微污染的天数之比;
(2)将上表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3)估计该城市一年(以365天计)中有多少天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
体验中考
1、为了描述我县城区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择( )
A .扇形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直方图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图5-2-9分别是某景点xx -xx 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已知该景点xx 年旅游收入4 500万元.
下列说法:①三年中该景点xx 年旅游收入最高;②与xx 年相比,该景点xx 年的旅游收入增加了[4 500×(1+ 29%)-4 500×(1-33%)]万元;③若按xx 年游客人数的年增长率计算,xx 年该景点游客总人数将达到280×(1+255
255
280 )万人次,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学后反思
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
1、解:(1)能直观地读出成绩,如球队2的第二场比赛成绩在纵轴上体现出是90分.
(2)有特殊作用.
(3)看法会是多种的.比如①球队2以3:1的成绩战胜了球队1;②球队l越打越好.
2、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明显地看到,价格为2元、3元、4元、5元、6元、7元的6
种盒饭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数分别为8%、18%、28%、26%、14%、6%.
解:(1)可以根据价格不同的盒饭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数,求出价格不同盒饭的数量.
2元:150×8% =12(盒),3元:150×18% =27(盒),
4元:150×28%=42(盒),5元:150×26% =39(盒),
6元:150×14%=21(盒),7元:150×6%=9(盒).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价格为4元、5元的盒饭销售得最好,价格为7元的盒饭售出的最少,价格为2元的盒饭售出的也比较少.
(3)作为饮食服务公司的经理,选择销售的盒饭中,应优先考虑价格为4元、5元的盒饭.
点拨
理解图中数据代表的实际意义,善于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是信息社会普遍使用的思维方式.
3、分析:由条形统计图知喜欢篮球的有13人,扇形统计图中喜欢篮球的人数占26%,
13=50(人).
所以总人数为杀
%
26
解:(1)因为13÷26%=50,所以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是50.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5-2-7所示.
(2)因为1 500×26%=390,所以估计该校最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有390人.
(3)如“由于最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最多,因此,学校应组织乒乓球对抗赛”等.(只要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健康、积极的建议即可给分)
点拨
本题为统计图表题,利用同一项目在不同统计图中的信息解题.
4、分析:先求出空气质量分别为优、良和轻微污染的天数,然后即可求出比值,再制作统计图.
解:(1)空气质量为优的有3天,良的有15天,轻微污染的有12天.
它们之比为优:良:轻微污染=1:5:4. (2)条形统计图如图5-2-8所示. (3) 365×
30
10
53++=365×0.6 =219(天). 答:每月共用电6千瓦时. 体验中考
1、解析:用折线统计图更能把气温的变化情况显示出来.答案:C
2、解析:从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中得到xx 年收入比xx 年收入增长33%,xx 年收入比xx 年收入增长29%,故xx 年旅游收入最高,①正确.xx 年收入为4 500(1+29%)万元,xx 年收入为[4 500÷(1+33%)]万元,故收入增加了[4 500×(1+29%)-4500÷(1+33%)]万元,则②错误. xx 年旅游人数增长率为255
255
280-,则xx 年该景点人数为280×
(1+
255
255
280-)万人次,则③正确.故其中正确的个数是2. 答案:C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