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63例7,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四”中第1、2、5题。
▶教学目标1.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将数学问题表示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将数学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学校交给我们班一项光荣的任务,让我们布置两间教室,桌子的摆放要求如下。
按不同的要求计算出每间教室各需要多少张桌子。
(课件出示教科书P63例7)师: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要布置两间教室的任务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读题,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通过读第(1)题知道了有4排桌子,每排5张;读第(2)题知道了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
师:两道题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第(1)题和第(2)题的问题一样,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条件和问题,为后续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打好基础。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两道题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大家都清楚了,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尝试解题,教师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解答情况:预设1:(1)5×4=20,(2)5×4=20。
预设2:(1)5×4=20,(2)5+4=9。
预设3:(1)5+4=9,(2)5+4=9。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师:你们是怎么解答的?谁能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算式。
二年级上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解决问题练习题
姓名:
1、一本故事书60页,亮亮每天看9页,他一星期能看完吗?
2、每辆小轿车能坐5人,有5辆小轿车,22人能坐下吗?
3、小红和小丽在同看一本书。
9天之后,两人分别看了多少页?
4、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
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5、同学们去野外露营,一个帐篷最多能住6人,有4个这样的帐篷,请问23个小朋友够住吗?
6、一个盘子里面有4个苹果,有5个盘子,每个小朋友吃一个苹果,请问21个小朋友够吃吗?
7、一只青蛙晴天每天能捕食6只青蛙,雨天每天捕食3只青蛙。
①这只青蛙4个晴天能捕食多少只害虫?
②这只青蛙5个雨天能捕食多少只害虫?
③这只青蛙8个晴天比4个雨天多捕食多少只青蛙?
8、一张桌子配4把椅子,5张这样的桌子要配多少把椅子?
9、可乐6元鸡腿8元汉堡9元
(1)买3杯可乐和一个鸡腿,一共要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3)用30元买上面三种食品,食品种类可以任意选择,钱正好用完,你可以怎么买?(写出两种不同的买法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 表内乘法(一) 应用题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表内乘法(一)应用题练习题1. 两种饮料,一种是6瓶装1箱,另外一种是12瓶装1箱。
买这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 两种牛奶,一种是4盒子装1箱,另外一种是6盒装1箱。
买这两种牛奶一共有多少盒?3.两种酱油,一种是8瓶装1箱,另外一种是12瓶装1箱。
饭堂买这两种酱油一共有多少瓶?4. 我家有6口人,早餐每人两片面包,一瓶牛牛奶。
需要准备多少片面包和多少瓶牛奶?5.妈妈去商场买面包。
有两种包装,一种4个装一包,另外一种6个装一包。
(1)买2个6个装的,一共有多少个面包?(1)买5包4个装的和2包6个装的,一共有多少个面包?6. 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展览馆参考,成人门票是5元,儿童门票是3元。
我们需要付多少元?7. 妈妈去商场买袜子。
有两种包装,一种4双装一包,另外一种2双装一包。
(2)买4包4双装的,一共有多少双袜子?(3)买3包4双装的和2包2双装的,一共有多少双袜子?8. 某楼有5层,每层有4间房间,这栋楼一共有多少间房?9. 老师带5个学生去坐游船,成人票是6元,学生票是3元。
一共需要付多少元?10. 琪琪买了6条金鱼,3条大和3条小。
大的单价是3元,小的2元。
琪琪该付多少元?11. 教学楼每层有6间教室,每间教室需安装4盏灯,这层楼一共有多少盏灯?12. 学校教学楼有6层,每层有6间教室,这栋楼一共有多少间教室?13. 美术课老师让6个同学每人折3只纸鹤。
(1)他们6人一共折多少只纸鹤?(2)现在各折了1个,每人还需折多少个?他们一共还需折多少只?14.5个同学一起练习写“好”字。
每人要写5个。
①他们5人一共要写多少个?②现在各写了2个,每人还需写多少个?他们一共还需写多少个?15. 6个同学一起练习写“正”字。
每人要写6个。
(1)他们6人一共要写多少个?(2)现在各写了2个,每人还需写多少个?他们一共还需写多少个?16. 玩具厂的工人给3中玩具车装车轮,分别装摩托车2个、三轮车3个和小轿车4个车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例7《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例7《解决问题》说课稿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说课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63页例7《解决问题》。
我将从教学背景、学生情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解决问题》这一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63页例7。
本课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编排了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条件不同的两个问题,鼓励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理解与分析过程。
这样,学生对加法、乘法意义的理解,便通过可视的抽象方式显现出来,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而学生对算法的选择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清晰表达为前提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此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在一年级的研究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在研究了乘法的意义后,有些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学生,将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
为避免学生盲目套用某一种方法,就需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目标: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绘等体式格局表征数学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表内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表内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学生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①一支钢笔9元②一共有多少朵花?(2)汇报交流:①9×5=45(元)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复习求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2题的设计稍微灵活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从横行和竖列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
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②说说解决过程。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5+4=9(张)
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 有多少张? ○ 问题:就这两道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出
来吗?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三)画中体会,深化理解 (2) (1) 问题:你能画图解释为什么这样算吗? 5×4=20(张) 5+4=9(张)
表内乘法(一)
BRAND PLANING
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一)阅读比较,初步感受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1: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问题2:比一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任选一个问题,读读,画画,列出算式。 检验评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图、算式,你知道他选的是哪个
问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5页练习十四,第7~9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四)回顾检验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请大家看第一题,再看看你画的图和列出的算式, 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追问:第二题呢?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基本问题
○
问题:请
你任选一
题,读一
读,画一
画,列出
算式。
○
检验评价:
大家看看
这位同学
的题目、
图、算式,
评一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表内乘法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表内乘法运算方法。
3.能够通过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运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演示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表内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介绍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表内乘法的定义:在一个数表格中,行数和列数相同的两个数相乘得到的乘积,就是表内乘法。
3. 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一个3×3的数表格中,如果第一行第一列的数是2,第一行第三列的数是3,那么第一行第二列的数应该是多少?”4. 练习让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技巧,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表内乘法的问题,并解答。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表内乘法的相关知识。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尤其是对于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乘法运算的应用场景;
(3)在计算过程中,避免出现运算错误,提高运算准确性。
举例:
(1)对于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如“2×3=6”,学生需要理解乘法口诀是如何从加法演变而来的,如“2+2+2=6”;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钱,一共花了多少元”,学生需要识别出这是乘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并列出乘法算式“3×2=6”;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简便的加法运算,可以快速解决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它是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计算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小华有3个相同的玩具,每个玩具的价格是4元,那么3个玩具的总价就是3×4=12元。这个案例展示了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2-9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够正确列出乘法算式;
(3)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分组问题、相同加数的和等问题。
举例:在解决“每组有3个小朋友,有4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口诀“3×4=12”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A •创设情境,会在生活中使用乘法。
B.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题能力。
C•对比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板块一(实现教学目标A类)15mi n 设境征问(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正在打扫教室呢!你们打扫过教室吗?在光明小学的教室里,座位是这样安排的!看出示课件,PPT展示,■
2:学习新知,掌握方法,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各组画法
自学悟道■
3: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画法,并说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两题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4:教师演示,扩宽孩子解题及操作方法,掌握一题的多解
(1)有四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 )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学板块二:(实现教学目标 B C类)20min
聚智求解(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基本问题(出示课件)■
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
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2:变化问题(出示课件)■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分享验证,形学成问
本课小结■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当发现几个加数相同时,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加法是求几个数和的运算,求几个数和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想我们以后该怎么解决问题?
学习板块一(实现教学目标A类)
1:各抒已见,举手发言,师生互动
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动手画一画座位的安排顺序,小组合作
3:学生推荐学生发言.
4:列出解题过程,对比方法,完善步骤
(1)5X 4= 20 (张)
(2)5+ 4= 9 (张)
学习板块二:(实现教学目标 B C类)巩固应用,加深乘法算式的理解■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PK展示2:自主完成,展示课堂■ 说说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X 4= 20 (张)答:一共有20 张。
(2)5+ 4= 9 (张)答:一共有9张。
教学反思
优点:
1:小组之内的合作,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使问题的解决更加明朗化。
2:巩固试题的设置符合本课新知特点,有助于深化新知学习。
3:情境的设置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