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一)课标要求:1、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3、能用实验验证电磁相互作用4、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知识简介:构造:听筒、话筒模拟原理:声信号电信号声信号转接:交换机数字有线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信息的传递产生: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无线通信——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为:c=λf广播、电视利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三)例题与分析:1、下列不能产生电磁波的是:A.电饭锅从加热状态自动到保温状态时B.电冰箱的电路接通或断开时C.电灯在正常工作时D.打开或者关闭电炉子时解析:C2、甲、乙两列电磁波,甲的波长是乙的30倍,则甲的频率是乙的,甲、乙两列波的波速之比是。
解析:1/30 1:13、在下面四组所学物理知识的连线中,正确的一组是A.物理符号和物理量的连线λ频率c 波长f 波速B.物理单位和物理量的连线m 波速Hz 频率m/s 波长C.器材及其作用的连线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扬声器把电信号变成声音显像管把电信号变成图像D.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连线微波加热食品中波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无线电通讯解析:A4、下列哪个不是激光的特点()A、频率单一B、方向高度集中C、频率高D、可以照亮范围广解析:D5、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是()A、3×10-5MHz—30 MHzB、3×105MHz—3×109MHzC、30MHz—3×105MHzD、30Hz—3×105Hz解析:C6、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
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很短,所以叫做微波。
微波同其他的频率的电磁波一样,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
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复习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复习知识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基本组成:由听筒和话筒组成,1876年由贝尔发明。
2、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变为声音3、交换机的作用:减少线路,从而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4、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①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声音、图像会失真)。
②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加密)。
二、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1)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但可以传递各种信息的特殊物质。
(2)、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⑴可以在真空传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传播中可以携带信息。
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c=3×108m/s(或3×105km/s)。
⑵天线的作用:可以加强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
3、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速(m/s)=波长(m)×频率(Hz),即:c=λ f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MHz=103kHz=106Hz4、电磁波的家族:无线电波(短波、中波、长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3、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图);3、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图)4、移动电话:(1)、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2)、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
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输送信息量就越大。
《信息的传递》 知识清单

《信息的传递》知识清单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的传递无处不在。
从远古时代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到现代的互联网、卫星通信,信息传递的方式不断演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一、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消息、想法、知识或数据从一个地方或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被称为信源,接收信息的一方则是信宿。
而信息传递所依靠的载体和手段,被称为信道。
信息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等。
而且,信息的传递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信息失真或丢失。
二、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1、口头交流这是最古老、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演讲、讨论等形式,用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优点是即时性强,能够快速得到反馈;缺点是范围有限,而且容易受到记忆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2、书面交流包括书信、书籍、报纸、杂志等。
书面交流可以更准确、更详细地记录信息,并且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
但它的缺点是相对较慢,不够及时。
3、电信通信这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
电话、手机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交流;短信、电子邮件则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快速传递。
4、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递给广大观众和听众。
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
5、互联网无疑是当今信息传递的最强大工具。
它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等平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快速传播和共享。
三、信息传递的要素1、信源信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信源不可靠,那么传递的信息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导。
2、编码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递的形式,比如把想法转化为语言或文字。
编码的质量会影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3、信道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例如,网络信号不好可能导致信息延迟或丢失。
信息的传播初中物理知识点

信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还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而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信息传播的知识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是一种通过介质中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播的波动现象。
比如声音就是一种机械波,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声带产生的振动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给听者的耳朵,从而使其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
此外,水波、地震波等也都是机械波的典型例子。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它可以在真空和各种介质中传播。
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当我们打开电灯的时候,灯泡中的电流激发了电子的跃迁,从而产生了光,这些光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到达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
此外,电磁波还包括了无线电波、微波、X射线等等。
另外,信息的传播还可以通过电信号的方式进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都离不开电信号的传递。
当我们用手机给朋友发消息的时候,我们输入的文字会被转化成电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给基站,然后再通过网络传输给朋友的手机,最终转化成文字显示在屏幕上。
而电视和电脑的图像传输也是通过类似的原理进行的。
此外,信息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光纤进行。
光纤是一种能够传输光信号的细长物体,在信息高速传输、通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光纤的传输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在光纤的芯部传播,通过内外折射的方式使光信号能够沿着光纤传输的同时尽量减小损耗。
光纤通信的快速传输速度和大容量特点使得它成为了现代通信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最后,信息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卫星进行。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地球上的通信卫星,通过卫星的接收和发射功能,将信号传输到全球各地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的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我们常见的卫星电视、卫星导航等就是利用了卫星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中考物理知识点: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中考物理知识点: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
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电话由话筒和听筒两部分组成。
①话筒的基本构造:老式话筒中有一个装有碳粒的小盒子,上面盖有膜片;
②听筒的基本构造:听筒内有一个磁铁,磁铁上绕着线圈,磁铁前面有一个薄铁膜片。
3.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随着声音高低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对方的听筒与这边的话筒串联,当话筒一边强弱不同电信号到达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4.①模拟信号:用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
②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5.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6.电磁波的单位也是赫兹(Hz),因为通常电磁波的频。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信息的传递(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信息的传递(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信息的传递1.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组成: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信号;听筒-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话筒→产生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3)电话交换机: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3)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4)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知识点二:电磁波1.电磁波: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特殊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2020年物理中考总复习:信息的传递 知识讲解

总复习:信息的传递【考纲要求】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
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1)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听筒: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2.电话交换机: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接上若干对电话线,这样,两个不同交换机的用户就能互相通话了。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通信: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这声音信号的“一举一动”。
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数字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要点诠释:(1)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2)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现代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了,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进入家庭。
考点二、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1)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3)波速:用来描述波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2.99792458×108m/s。
(5)电磁波频率的单位:赫兹(Hz)。
要点诠释:(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光也属于电磁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归纳表

公式: I
U
=
R
公式: Q=I 2 Rt
串联电路的 规律
并联电路的 规律
1、电流处处相等
3、电阻: R=R1+R2
4、电压、电能、电热和电功率跟电阻成
2、分压作用: U=U1+U2 正比
1、电压相等
2、分流作用: I=I 1+I 2
3 、电阻: 1 = 1 + 1 或: R= R1R2
R R1 R2
注 意: 磁体具有吸铁性与指向性,指 南针就是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工 作的
1、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场中 某点的磁场方向为小磁针在该 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 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 南极的附近。第一个提出磁偏 角的是沈括。 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 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 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归纳表
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家用交流电 的电压是 220V。
表十: 电话
电磁波
广播、电视 和移动通信
信息之路Biblioteka 信息的传递1、电话基本组成是话筒和听筒,话筒的作用是 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 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R1 R2
4、电流、电能、电热和电功率跟电阻成
反比
2
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起重机、发电机、电动
机、电磁继电器等。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 号的一种装置 。主要由永久磁 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1、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 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的。 2、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刚 好转过平衡位置,及时改变电 流方 向,使线圈持续转 动下 去。 1、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 的。 2、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 工作的。手摇发电机能量转化 是动能转化为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知识
点归纳总结
1.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章内容概述:
1.现代顺风耳__电话电话的工作原理及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2.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移动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微波通信为什么需要中继站,卫星通信?光纤为什么能传送大量的信息?什么是宽带网?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这是一幅古长城,绵延万里,蜿蜒起伏,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雄伟、壮观。
同时也引起学生对它的思考,古长城的作用—抵御来犯之敌,“烽火台”的烟火点燃向远处同伴传递着信息;古人用长城传递信息,现代人用那些方式传递信息呢?引入新课。
教材用一幅组合图,让学生观察,通过“想想议议”来对通信发展的回顾,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历史。
教师可让
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交流,可以先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知道的通信方式,再通过书上的组合图的提示,引导学生梳理出同学通信发展的历史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对组合图观察,让学生感知了信息是需要运载才能传递的。
教师可告诉学生,信息常指的是消息、情报、信号、指令、数据、密码等的总称。
信息传递需要的运载工具就是载体。
如语文、文字、印刷品、电流、数字网络都是信息的载体。
教材就按照信息的载体的发展情况来编写的。
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摸拟信号。
教材通过神化的传说“顺风耳”,引起学生关注信息传递的兴趣,体现了人文精神。
讲述了当今社会是狠多神话已变成了现实,引出了电话的内容。
图9.1-2电话:他向学生展示了电话是利用电流把信息传导远处的,图注告诉了话筒、听筒的基本作用。
电话交换机:教材通过电话的问世到交换机的出现,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想想议议:让学生思考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即通过电话交换机能减少电话线的数量,减少材料的浪费。
拓展:程控电话技术发展,电话交换机有人操作变为自动电话交换机,即程控电话机。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
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