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大纲2017

合集下载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施工组织课程是建造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造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建造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术;3. 能够进行建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4. 具备解决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作用1.2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1.3 施工组织的分类和特点2. 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术2.1 施工工艺和工序的选择2.2 施工作业的组织与协调2.3 施工资源的调配和管理2.4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2.5 施工安全管理3. 建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1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3.2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实例分析4. 施工组织问题的解决4.1 施工组织中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分析4.2 施工组织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4.3 施工组织问题的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摹拟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 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真正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并进行口头和书面汇报。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2. 参考书目:- 《建造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与实例分析》- 《建造工程施工组织技术》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周,按以下进度进行教学:1-2周: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4周: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术5-8周:建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9-11周:施工组织问题的解决12-14周:实践项目15-16周:复习和考试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建造工程学院的教师承担,教师具备丰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施工组织课程是建造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理解建造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流程;3. 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包括项目计划、资源配置、进度控制等;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建造施工行业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1. 施工组织概论-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特点- 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2. 施工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 施工项目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进度延误分析和应对措施3. 施工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施工现场的布置和管理4. 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5. 施工组织与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施工组织的实践操作,包括项目计划的编制、进度控制的摹拟等。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施工组织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实际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组织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报告。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预、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撰写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2. 参考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组织图集》- 《建造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案例分析》- 《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以上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建造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施工组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使其具备独立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匡助学生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将来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 具备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施工组织概论-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作用-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 施工组织与工程进度的关系2. 施工组织的方法与技巧- 施工组织的基本方法- 施工组织的技术经济分析- 施工组织的资源配置与调度3.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素-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与流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4. 工程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施工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工程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预实践,掌握施工组织的实际操作技巧。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施工组织与管理》2. 参考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与实践》- 《工程施工管理导论》- 《工程施工管理案例分析》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践经验,能够提供学生需要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英名名称:BUIDING CONSTRUCTION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0816960 第六学期 28 学时 无 TECHNOLOGY本课程课内总学时: 实习周(天)数: 学 分:1.5 学分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和大专学生设立。

二、教学目的: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 究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律,包括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原理及施 工组织的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 本具备独立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其实践性强,因此, 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工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各教学环节,应达到下述要求: 1.熟悉土木工程施工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工艺原理; 2.掌握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与编制方法; 3.培养分析、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4.了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四、教学内容、学时(含课外)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课 程 章 节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第三章:砌筑工程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学时分配 6 学时 2 学时 8 学时 3.5 学时5 6 7第六章: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 第八章:防水工程 第九章:装饰工程4.5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建 筑 施 工 技 术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1.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调配 3. 土方机械化施工 4. 2. 土方工程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土石方爆破工程第三章:砌筑工程 1. 3. 砌筑材料准备,运输和砌筑用脚手架 砖砌体施工工艺 4. 2. 砖砌体施工影响砌体质量因素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1. 3. 钢筋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过程 模板工程 4. 2. 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各期施工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过程 3. 2. 先张法的台座,锚具,施工工艺及工作原理后张法的台座,锚具,施工工艺及工作原理第六章: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4 学时) 1. 起重机械 2. 结构吊装施工工艺 3. 结构吊装方案第八章:防水工程(2 学时) 1. 地下防水工程 2. 屋面防水工程第九章:装饰工程(2 学时) 1. 概述 2. 抹灰工程 3. 加气混凝土墙饰面 4. 壁纸饰面5. 油漆和刷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1.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调配 3. 土石方爆破工程2. 土方工程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 第三章:砌筑工程 1. 砖砌体施工工艺2. 影响砌体质量因素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1. 钢筋工程 2.混凝土工程及各期施工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 后张法的台座,锚具,施工工艺及工作原理 第六章: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 1. 结构吊装施工工艺 第八章:防水工程 1. 地下防水工程 第九章:装饰工程 2. 抹灰工程 4. 板块饰面 6. 油漆和刷浆 2. 屋面防水工程 2. 结构吊装方案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授课时要结合实际工程讲解理论知识。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施工组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应用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作用-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要素- 施工组织的流程和方法2. 施工组织的实践技术- 施工计划编制与优化- 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 施工资源调配与利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3. 施工组织案例分析与实践- 分析实际施工项目的组织问题- 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摹拟实际施工过程并评估效果四、教学方法1. 授课- 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施工组织的实践技术。

2. 实践-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施工组织的实践技术。

- 学生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施工组织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量和思维碰撞,培养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 准时参加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积极参预小组讨论和合作- 完成课程作业和实践任务2. 期中考试- 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期末项目- 学生根据实际施工项目,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进行摹拟实践- 学生根据实践结果,撰写实践报告并进行评估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 《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参考书目:- 《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案例教程》- 《施工组织与管理实例分析》以上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希翼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部分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施工组织的工具和设备,能够独立进行施工组织的实施和管理。

1.3 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2.1 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施工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施工组织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等。

2.2 施工组织的实践操作: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组织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施工组织的实施和管理等。

2.3 施工组织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施工组织方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操作施工组织的工具和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施工组织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4.1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的成果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3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报告,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施工组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4. 具备解决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施工组织概述1.1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作用1.2 施工组织的原则和要求1.3 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的关系2. 施工组织方法和技巧2.1 施工计划编制2.2 施工进度控制2.3 施工资源管理2.4 施工现场布置和安全管理2.5 施工质量控制3. 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3.1 施工任务分解和分工3.2 施工工序和工艺的选择3.3 施工资源配置和调度3.4 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4. 施工组织问题的解决4.1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识别和分析4.2 施工变更和应对措施4.3 施工风险管理4.4 施工纠纷处理5. 团队合作和沟通5.1 团队建设和管理5.2 施工组织中的沟通技巧5.3 施工项目中的合作与协调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预实际的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和问题解决,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施工组织的实施情况。

五、评价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预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2.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案例,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施工组织与管理》(作者:XXX)2.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作者:XXX)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总共分为16个学时,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2周:施工组织概述第3-4周:施工组织方法和技巧第5-6周: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第7-8周:施工组织问题的解决第9-10周:团队合作和沟通第11-12周:复习和总结第13-14周: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和提交第15周:期末考试第16周:成绩统计和总结以上为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希翼能够对您的需求有所匡助。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标题: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引言概述:施工组织是建造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一门针对施工组织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点。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确定课程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施工组织在建造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该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1.2 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学习要求: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1.3 确定课程的适合对象和先修知识:确定适合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对象,以及需要具备的先修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设计课程的模块和内容:划分课程的不同模块,包括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施工计划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等内容。

2.2 确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2.3 设计课程的评估方式: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核、实践操作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

三、教学资源和支持3.1 确定教学资源的需求和来源:明确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室等,并确定获取渠道。

3.2 确定教学支持的机构和人员:确定提供教学支持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学校教务处、教师团队、行业专家等,以保证教学质量。

3.3 设计学生支持和辅导措施:制定学生支持和辅导措施,包括学习指导、学习辅导、实习指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四、课程实施和管理4.1 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4.2 确定课程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措施:建立课程的管理机制,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督等,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大纲(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organization)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
课程归属:建筑工程学院课程编号:
总学时:16 学分:1
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
修习类型:选修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是/否
一、课程概况与教学目的
《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选修课,它是关于建筑设备与管道系统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它重点介绍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安装工程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以及安装工艺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讲解了管道与通风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科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多方面的和技能,使学生在本专业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得到提高,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及辅之以生产实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具体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并掌握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熟悉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的有关知识。

2.熟悉室内供暖、给排水、室外热力管道、通风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用制冷系统的主要施工安装工艺、要求、技术与方法。

3.理解并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横道图基本知识。

4.熟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及编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4学时)
1.常用管材及附件
2.管道的加工与连接
3.常用的板材与型钢
4.防腐与保温
第二部分室内外供暖系统的安装(4学时)
1.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
2.室外供热管道及设备的安装
3.室内外系统的试压与验收
第三部分室内给排水系统的安装(2学时)
1.室内给水管道及设备的安装
2.室内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的安装
3.室内给水排水管道的试压与验收
第四部分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2学时)
1.风管及其配件以及风管系统的安装
2.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3.通风空调系统调试及试运转
第五部分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安装(2学时)
1.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安装及试运转
2.溴化锂吸收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及调试
3.冷却塔及空调水系统管道的安装
第六部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2学时)1.流水施工
2.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常用管材及连接方法;
2.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3.室内外供暖系统及设备的安装、系统试压及验收;
4.室内给排水系统及设备的安装、系统试压及验收;
5.通风空调管道及设备的安装、试运转及验收;
7.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安装与试运转;
8.流水施工组织技术原理及施工方案编写。

(二)教学难点
1.采暖系统安装工艺及要求;
2.管道系统的试压及验收
2.通风空调管道及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3.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的特殊要求;
4.流水施工原理和组织方法。

五、主要知识模块与学时分配
(一)主要知识模块关系
(三)实践教学安排与配套实践教学设备。

本课程开设之前安排两周生产技能训练和一周生产施工实现,在两个实习基础上后期开设。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1.先修课程及要求
先修课程有: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冷热源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等知识,为学习该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完成技能训练和生产施工实习。

在先修课程中,应掌握供热、空调、建筑给排水基本知识,了解各种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初步了解专业施工工具、方法和流程,本课程将会为今后
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实践基础
2.后续课程及本课程作用
后续课程有:毕业设计。

本课将会为后续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配套的集中实践环节及作用
本课程主要涉及对专业管道及设备的安装及施工组织,同步安排生产安装技能训练和生产施工实习。

七、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其要求
1.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使用教材:
董重成主编,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与组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推荐参考资料:
[1]邵宗义等主编,建筑设备施工安装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丁容仪主编,暖通空调安装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贾永康主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网络资源
推荐以下网络资源:
(土木在线)
(筑龙网)
/gps(土建网)
3.教学手段
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适时采用案例式教学以及小论文等方式,进行相关章节的学习。

课堂讲授建议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效果。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百分制计分,建议采用开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所占70%。

八、课程特点与学习指南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学习专业施工与组织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学习了供热工程、空调技术、冷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并配合生产技能训练和生产施工实习,掌握专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方法。

九、其它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制定人:牛永胜职称:副教授制定时间:2017年3月15日
修定人:吴金顺职称:修订时间: 2007年11月15日
审批人:吴金顺职称:修订时间: 2007年11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