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1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一、绪论。
1. 儿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 范围:从胎儿到青春期儿童的健康与疾病防治。
- 特点:- 基础医学方面: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与成人有不同。
例如,小儿骨骼发育未成熟,在X线片上表现与成人不同;小儿的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高。
- 临床医学方面: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与成人有差异。
如小儿肺炎多起病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而且病情变化快。
2.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此期母亲的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影响极大,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此期小儿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
- 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但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如婴儿腹泻。
- 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之前。
此期小儿智能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但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事故,如烫伤、误服药物等。
- 学龄前期:3周岁至6 - 7岁入小学前。
此期小儿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但免疫力仍较低,易患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发育接近成人,学习成为主要活动。
- 青春期:女孩从11 - 12岁开始到17 - 18岁,男孩从13 - 14岁开始到18 - 20岁。
此期体格生长加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也非常迅速。
二、生长发育。
1. 生长发育规律。
-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例如,婴儿期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
-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青春期前进展缓慢。
中医儿科学执医笔记

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
喘促乏力,咳嗽时作,干咳或咳痰不爽,面色潮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麦味地黄丸
第五节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
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动则多汗,少气懒言,食少纳呆,或大便溏薄,唇口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辛温宣肺,止咳平喘
华盖散加减
风热郁肺
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流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口渴便秘,小便黄少,面红烦躁不安,咽部红肿,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指纹浮紫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甘石汤
痰热闭肺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口唇紫绀,烦躁不安,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华盖散
风热犯肺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痰热壅肺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咳剧气促,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清化痰热,肃肺止咳
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五脏亏虚
形体瘦弱,身材偏短,精神委靡,气弱声低,肌肤不温,面色无华,痿软无力,筋弛肢软,虚里动疾,时有惊惕,吮乳量少,指甲软或短,指纹淡
培元补虚,益气养阴
十全大补汤加减
第二节硬肿症
寒凝血涩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滞
执业医师笔记(大苗版)-儿科

序论1、胎儿期:静卵结合→分娩 40周胚胎期:前8周2、围生期:妊娠28周到产后1周⑴死亡率最高⑵评价产科、新生儿科的质量⑶评价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围生期的替补)4、婴儿期:出生后到1岁⑴生长发育最快⑵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5、幼儿期:1岁到3岁⑴最容易发生意外⑵语言发育最关键6、学龄前期:3岁到6-7岁⑴性格发育⑵智力开发最关键⑶传染病明显减少7、学龄期: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8、青春期:⑴生长发育第二快⑵生殖系统发育最快生长发育1、连续性、阶段性2、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后慢3、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体重、身高、头围、胸围)1、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⑴出生体重2500-4000 足月儿<2500 低体重儿<1500 极低体重儿<1000 超低体重儿⑵生理性体重下降:吃饭好、睡眠好、精神好病理性体重下降:>10天,体重下降>10%⑶出生时体重3KG1岁时体重10KG2岁时体重12KG公式计算小于6月月龄×0.7+出生体重6-12月月龄×0.25+61—12 岁年龄×2+8前3月:600-1000 g/月4-6月:600-800 g/月7-12月:300-400 g/月2、身高出生:501岁:752岁:.872-12岁体重年龄×7+75;3、胸围出生:32 1岁:464、头围:出生:341岁:462岁:485岁:50骨骼生长1、颅骨发育前囟门:1-1.5岁闭合。
后囟门:6-8周闭合。
2、脊柱、脊髓生理弯曲颈曲3月胸曲6月腰曲1岁3、腕骨骨化中心①出生0个②3月腕部③3月以内膝部④10岁出齐,共10个⑤骨化中心=年龄+14、牙齿总数出牙时间出齐时间乳牙20 4-10月2-2.5岁最晚不超过12月恒牙28 6岁20-30岁2岁以内乳牙=月龄1(4到6)运动功能3抬4翻6会坐7滚8爬周会走语言发育1哭2喔3咿呀4笑5喃7喊妈8摸9懂周会走2周岁:用勺吃饭3周岁:背儿歌4周岁:唱歌儿童保健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百白破8月麻疹2岁乙脑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4 4 935% 15% 50%2、1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能量100kcal基础代谢率50kcal3、1岁以内小孩,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50ML4、糖牛奶100ML=能量100kcal5、婴儿喂养⑴正常足月儿出生后15分钟就可以母乳喂养⑵牛奶喂养:3消失一次,每日7-8次⑶断奶最佳时间:8-12月,最迟不超过1.5岁⑷蛋白菌免疫因子维生素D人乳乳清白蛋白乳酸杆菌有无牛乳酪蛋白大肠杆菌无有⑸全脂奶粉-----→纯牛奶按重量 1:8按体积 1:4⑹辅食 1-3月汁4-6月泥(菜泥、果泥、蛋黄、米粉)7-9月沫(肉泥、鱼泥、蛋清)10-12月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病因:冬季出生2、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
执业医师考试考点记忆(儿科总结口诀)

儿科学(分值:50-55分)第1节:绪论(2分)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会跑会跳,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意外。
,此期重要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第2节:生长发育(7-9分,重要考点)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1.神经系统——2.生殖系统——3.体格发育——(三)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四)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后尿)(先动胳膊后动手指)、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重点在体重和身高,必须记住)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
█1.体重:反映儿童体格发育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天体重下降3%~9%,7~10天逐渐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注:题目中出现“双十”: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就是病理性,否则就为生理性。
(2)●小儿体重公式:(必考点)<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注:●记住7.5Kg:<7.5Kg用公式1计算;≥7.5Kg用公式2计算。
●记住:出生时体重3kg(六六大顺)三个月体重6kg(2倍)1岁时体重10kg(3倍)2岁时体重12kg(4倍)一周岁以内体重的增长速度不是平均分布: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前3个月=后9个月(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这个规律)如:出生时体重为3kg,到3个月为6kg,长了3kg,到1岁为9kg,也长了3kg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中医考试)是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业资格考试,被视为中医师执业的基本门槛。
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中医从事儿童医疗保健和治疗的专业领域。
在中医考试中,中医儿科学是必考科目之一,考生需要通过该科目的考试才能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本文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些中医儿科学的速记要点,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1. 中医儿科学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为基础,针对儿童特点和疾病规律,研究儿童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保健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儿科基础理论、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科保健等内容。
2. 儿科基础理论儿科基础理论是中医儿科学的基础和核心。
其中包括儿科气色学、儿科辨证学、养生学和生长发育学等内容。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儿童体质的特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以及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等知识点。
3.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儿科学中涉及了很多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例如,脾胃虚弱型的小儿腹泻可以采用健脾和胃、行气消积的治疗方法;肺热宿痰型的小儿咳嗽可以采用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的治疗方法等。
4. 儿科保健中医重视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中医儿科学也不例外。
考生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保健方法。
例如,婴幼儿腹泻的预防要点包括合理喂养、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点包括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适度增加室内湿度等。
以上仅是中医儿科学的一些速记要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综合利用教材、习题和模拟试卷进行复习。
此外,考生还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来积累技术和经验。
希望以上简要介绍对考生备考中医儿科学有所帮助,祝愿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优秀的中医执业医师。
职业医师儿科知识点总结

职业医师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科医学基础知识1. 儿科生长发育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各个阶段,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2. 儿童疾病与预防儿科医师需要熟悉常见的儿童疾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等,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3. 儿科医学诊断技术儿科医师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儿科诊断技术,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等,以准确诊断和评估儿童疾病。
4. 儿科医学治疗技术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以及常见的儿科紧急处理技术,如心肺复苏、骨折固定、创口处理等。
二、儿科专科疾病知识1. 儿科内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内科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包括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儿科外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外科疾病,如先天畸形、创伤、烧伤、手术并发症等,包括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手术技术和处理技巧。
3. 儿科专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一些特殊的儿科专科疾病,如儿童神经病学疾病、儿童心脏病、儿童肾病、儿童血液病等,包括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儿科健康管理知识1. 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规律,包括婴儿喂养、儿童膳食、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以及相关的营养咨询和管理方法。
2. 儿童健康保健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的一般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免疫接种、健康检查、预防意外伤害等内容,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方法。
3. 儿童心理健康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常见的心理障碍、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发育迟缓等,以及相关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四、儿科应急救护知识1. 儿科急诊处理儿科医师需要掌握儿科急诊处理技术,包括常见的儿科急诊病情评估、监护、急救、处理和转运技术,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溺水、烧伤、中毒等。
执考儿科考点总结

执考儿科考点总结01绪论、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1.新生儿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
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此期为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前囟最迟于2岁闭合,乳牙一般3岁出齐(8版儿科学)。
前囟最迟于1.5岁闭合,乳牙一般2.5岁出齐(7版儿科学)。
3.运动发育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4.预防接种时间: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02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奶量计算公式(8%糖牛奶):①婴儿体重已知或从计算得知②婴儿每日所需总液体量=150ml/kg(固定值)×体重(kg)③婴儿每日所需8%糖牛奶量=100ml/kg(固定值)×体重(kg)④婴儿每日补水量(ml)=总液体量-8%糖牛奶量2.添加辅食的月份:分别记忆为春夏秋冬四季(即1~3月、4~6月、7~9月、10~12月)。
四季分别对应添加的食物为“汁泥破碎”(支离破碎)汁状、泥状、末状、碎食物。
3.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
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常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维生素A(不是维生素D)。
③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先累及的皮下脂肪是——腹部。
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后累及的皮下脂肪是——面颊部。
4.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根据临床表现的诊断准确率较低。
②骨骼改变可靠;血清25-(OH)-D3水平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但很多单位不能检测。
③血生化与骨骼X线检查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的“金标准”。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无惊厥,无抽搐,无喉痉挛。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有惊厥,有抽搐,有喉痉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
03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后1~2天首选MRI,72小时内选用B超检查,4~7天内选用CT,1周内选用脑电图。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历年必考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历年必考知识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历年必考知识点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
以下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必考知识点是店铺特为广大考生整理的备考精华,涵盖了医考的各个科目,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帮助。
★儿科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绪论
1.胎儿期:胚胎8W 胎儿;
2.围生期:胎龄28W至出生后7足天内;死亡率最高;
3.新生儿期:胎儿娩出后至生后28天内;
4.婴儿期:出生后至1周岁前;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5.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6.学龄前期:3周岁后6~7周岁入小学前;儿童培养是最佳时期;
7.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
8.青春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
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
意外事故多见,营养性疾病亦多见的是:幼儿期;
意外事故多见,其他疾病减少的年龄段是:学龄前期;
孕2胎儿靠母体; 8W后是胎儿;8W前是胚胎;
双7围产死亡高;
1年婴儿长得快;
6,7学前智力形;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岁前;
青春发育第2峰;
第二节生长发育
1.神经系统:最先发育,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 先慢后快;
2.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日,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其他状况好;
病理性的体重下降:体重下降超过10%,超过10天;
出生 3 kg;
3个月 6kg;
1周岁 10kg;
2周岁 12kg;
注:儿童1周岁内生长7kg;前3个月生长3.5kg;后9个月生长3.5kg;
公式: <6个月:出生时体重 +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
2~12岁:体重==年龄*2+8;
题眼:7.5kg是一个分界点;7.5kg以下使用<6个月公式计算;
7.5kg以上(包括7.5kg)的使用7~12个月的公式计算;
3.身高:出生 50cm;前半年平均每月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1.5cm;
3个月 62.5cm;
1岁 75cm;
2岁 87cm;
2~12岁年龄*7+75;
4.头围:出生 34cm 3个月 40cm;
1岁 46cm;
2岁 48cm;
5岁 50cm;
5.胸围:出生时 32cm;
1周岁 ==头围 46cm;
2周岁后:头围+年龄-1cm;
6.骨骼发育:前囟出生时 1~2cm; 1~1.5岁时闭合;
额顶前囟成;1年半载合;2月后囟闭;
脊柱:6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个生理弯曲);
正常成人四个弯曲: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
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三个月颈曲;六个月胸曲;周会走腰曲;
骨化中心:10岁出齐;共10个;
7.牙齿发育:乳牙:4~10月开始出,2.5岁出齐; 20颗;
恒牙:6岁开始出; 14岁出齐; 28颗;
2岁以内的乳牙:月龄-4~6;
8. 5~6个月发音;
9~10个月理解;
1岁会表达了;
2岁能说出2~3个字的短句;
3岁能唱歌,背唐诗;
第三节儿童保健
1.出生乙肝卡介苗;
2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百白破;
八月麻疹两岁脑;两岁流脑;
注:1.乙肝:出生 1月 6月;
2.卡介苗 7岁和12岁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