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儿科表解+歌诀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中医儿科学口诀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XXX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根蒂根基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5、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XXX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1.胎怯:胎怯精薄脾肾虚,补肾地黄保元全。

2.硬肿:硬肿寒凝阳气虚,当归四逆参附齐。

3.胎黄:胎黄肝胆脾胃病,湿热茵陈寒湿理,淤积发黄府逐瘀。

4.感冒:寒热暑时痰滞惊,荆银香合普济饮,二三桑菊寒热痰,保和化滞丹镇惊。

5.咳嗽:寒热湿痰气阴六,金嗓三清君麦冬。

6.肺炎喘嗽:寒热毒痰阴气虚,阳衰阴陷症候全。

寒热华盖银麻杏,三拗黄连解毒热,五虎葶苈痰热清,人参五味阴沙麦,救阳龙牡阴牛羚。

7.哮喘:小子冷哮麻苏葶,外寒内热青龙医,上盛苏子下都射,玉人气虚肾麦地,阳虚金匮肾气丸。

8.鹅口疮:心脾积热虚火浮,清热泻脾知柏地。

9.口疮:风热心火虚火灼,银翘泻心六味桂。

10.泄泻:脾虚阳虚气阴脱,三实寒热饮食伤。

参苓神附人乌梅,参附龙牡生脉救,藿香芩连保和食。

11.厌食:气虚阴虚脾失健,异功养胃不换金。

12.积滞:乳积消乳食保和,脾虚夹积健脾丸。

13疳证:疳口眼肿干气积,泻夜防苓珍资肥。

14.营养缺铁性贫血:脾胃源弱心脾虚,肝肾同源阳气亏。

君归左右。

15.汗证:屏风固卫五物调,生脉散补气阴亏。

16.多发性抽搐:虚痰虚风郁化火,温胆定风清肝郁。

17.急惊风:外风三弄风燔陷,疫毒泻痢惊恐风。

银翘清瘟羚角肝,黄连解毒虎龙惊。

慢惊风:肝亢阳衰虚风动,肝脾真逐大定风。

18.癫痫:风定痰涤瘀通窍,惊痫镇惊癫痫疗。

19.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湿热起病前,阴气两虚毒邪恋,水凌心肺陷心肝,毒水内闭命难全。

麻豆五苓五味蓟,二至知柏苓白术,参附椒苈龙胆羚,温胆泻心疗毒闭。

20.肾病综合征:肾病阴阳两类虚,脾肾阳虚肺脾气,肝肾阴亏气阴虚,实脾真芪五物温,防己黄芪合五苓,知柏地黄六味芪。

21.尿频:脾肾气虚尿缩泉,湿热下注八正清。

22.遗尿:兔补肾虚泉补气,心肾交导止尿遗。

23.五迟五软:肝肾六味调心脾,痰瘀通窍二陈涤。

24.风疹水痘:风疹水痘卫气营,肺卫同用银翘解,水痘清胃疹透凉。

26.手足口病:肺脾甘露湿清瘟。

执业医师中医内外妇儿歌诀小结

执业医师中医内外妇儿歌诀小结

执业医师中医内外妇儿歌诀小结
第一章肺系病证一、感冒
感冒四时风邪袭,头痛鼻塞流鼻涕。

发热恶寒身不适,治重解表宣肺气。

风寒束表热偏轻,荆防败毒解表宁。

风热犯表银翘散,新加香薷暑湿轻。

若有气虚参苏用,益气固表玉屏风。

阴虚感冒忌滋补,善用葳蕤去病情。

1.风寒束表证
荆防达表汤《时氏处方》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人参败毒散+荆芥
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2.风热犯肺证
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
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3.暑湿伤表证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署。

附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2.阴虚感冒
加减葳蕤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位,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
咳为肺病气逆上,外感内伤两大纲。

外感宣肺散邪气,驱邪扶正治内伤。

三拗止嗽去风寒,风燥犯肺桑杏汤。

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止咳良。

痰湿二陈三子选,痰热郁肺清金方。

(二陈平胃散)。

中医儿科学歌诀

中医儿科学歌诀

中医儿科学歌诀中医儿科学歌诀范本:第一章:儿童发育与生长1.1 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评估1.1.1 体重增长曲线与标准1.1.2 身高增长曲线与标准1.1.3 头围增长曲线与标准1.1.4 龋齿发生与预防1.2 幼儿期行为与认知发展1.2.1 社交与情绪发展1.2.2 语言与沟通能力发展1.2.3 知觉与运动发展第二章:儿童常见疾病与诊疗2.1 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2.1.1 上呼吸道感染2.1.2 肺炎2.1.3 肠道感染2.1.4 尿路感染2.2 儿童常见慢性疾病2.2.1 过敏性疾病2.2.2 哮喘2.2.3 风湿性疾病2.2.4 发育迟缓2.3 儿童常见消化道疾病2.3.1 食欲不振与喂养问题2.3.2 腹泻与便秘2.3.3 胃炎与胃溃疡2.3.4 肝胆疾病2.4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2.4.1 哮喘2.4.2 支气管炎2.4.3 肺炎2.4.4 鼻炎与鼻窦炎第三章:儿童中医治疗与中药应用3.1 中医辩证与治疗原则3.1.1 阳虚证与治疗3.1.2 阴虚证与治疗3.1.3 气滞证与治疗3.1.4 血瘀证与治疗3.2 儿童中药常用药物介绍3.2.1 温肺祛火药物3.2.2 补益脾胃药物3.2.3 理气活血药物3.2.4 开窍化痰药物3.3 儿童中医按摩与针灸疗法3.3.1 小儿推拿按摩3.3.2 小儿针灸疗法3.3.3 小儿艾灸疗法附件:诊疗操作指南、问诊表格、中药配方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医:中医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根植于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

- 儿科: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医学分支。

- 辩证:根据病情表现出现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病情的方向、病因、病位等功效。

- 中药:指中华医学上应用于药物治疗的天然草本和矿物质。

- 阳虚:中医术语,指体内阳气不足的病理状态。

- 阴虚:中医术语,指体内阴阳失衡,阴气不足导致的病理状态。

- 气滞:中医术语,指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顺导致的病理状态。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一、引言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其中证型主方是治疗儿童疾病中的重要方法。

为了便于医生记忆和运用,研究者总结了一些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二、常见的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1. 外感热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风热感冒•速记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成分:葛根、黄芩、黄连•证型:风寒感冒•速记歌诀:麻杏石甘汤•方剂成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证型:温病里急后重•速记歌诀:银翘散•方剂成分:银花、连翘、知母2. 脾胃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脾胃虚弱、食积胀满•速记歌诀:半夏泻心汤•方剂成分:半夏、黄连、生姜、大枣、人参•证型:脾胃气虚、食欲不振、腹泻•速记歌诀:理中丸•方剂成分:白术、茯苓、半夏、人参、干姜、甘草•证型:脾胃湿热、腹泻、口渴•速记歌诀:升中益气汤•方剂成分:升麻、黄芩、人参、白术、陈皮、甘草3. 气血虚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气虚体弱、乏力疲倦•速记歌诀:四物汤•方剂成分: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证型:气虚脾胃不和、食欲减退•速记歌诀:小建中汤•方剂成分: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甘草•证型:血虚心悸失眠•速记歌诀:养心安神汤•方剂成分:黄芪、当归、大枣、远志、茯苓、甘草三、结语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宝贵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然而,这些速记歌诀只是辅助工具,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儿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施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因此,医生在运用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时应该谨慎并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儿科表解+歌诀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儿科表解+歌诀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
站中医儿科表解+歌诀
表解
中医儿科实践技能考试的第一站中医儿科表格解析:
1. 表格名称:中医儿科诊断表格
2. 表格内容:该表格包含了儿科疾病的各种诊断要点和治疗指导,涵盖了中医儿科执业医师应掌握的知识点。

3. 表格结构:该表格根据疾病的不同分类,将各项诊断要点、治疗指导和药物选择等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医师在实践中进行参考和应用。

4. 使用方法:医师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可以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对照表格中相应的疾病分类,找到对应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指导,并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5. 注意事项:使用表格时,医师需要注意对照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过度依赖表格而忽略患儿的特殊情况。

歌诀
中医儿科实践技能考试的第一站中医儿科相关歌诀:
1. 面赤喉肿舌痿肿,治疗时宜解表轻;
2. 痰多气喘为湿哮,健脾和肺不可忘;
3. 局部肿痛纳差食,消肿通络宜湿热;
4. 小便欲多恶心胀,他虚标准不可忘;
5. 脐腹胀痛大便秘,通脾爽胃要排雷。

这些歌诀可以帮助医师记忆中医儿科的一些重点内容和治疗方案,方便在实践中应用。

以上是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儿科表解和歌诀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曲目1:四诊歌诀
四诊贯通寒热湿,
脉象舌苔闪光辉。

望闻问切四合一,
辨别病机定治归。

曲目2:四诊治法概要
1. 望诊法:观察患儿面色、目光、舌质、舌苔等,了解病情,辨别病机。

如面色苍白可见寒症,面色发红可见热症。

2. 闻诊法:嗅闻患儿体味、口臭等,辅助判断病证。

如口臭可见湿症,体味浓重可见热症。

3. 问诊法:询问家长患儿症状、病史等,全面了解疾病情况,判断病因。

如咳嗽喘息可见风症,大便稀溏可见湿症。

4. 切诊法:触摸患儿皮肤、脉搏等,辨认脉象情况,辅助判断病证。

如脉浮数可见风症,脉沉
细可见寒症。

总结治法:根据四诊结果,结合中医理论,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病机辨明后,可选用寒凉中药
治热症,温热中药治寒症,利湿化痰中药治湿症,疏风清热中药治风症等。

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能够帮助中医儿科医师全面诊断患儿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外科表解+歌诀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中医外科表解+歌诀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寒湿阻络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阳和汤
血脉瘀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汤
湿热毒盛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四妙勇安汤
热毒伤阴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顾步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黄芪鳖Fra bibliotek汤精癃
精癃增生前列腺,湿热八正脾肾益,
气滞血瘀沉香散,肾阴知柏阳济生。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八正散
脾肾气虚
治法
代表方药
肝郁痰凝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蒌贝散
冲任失调
调摄冲任
二仙汤合四物汤
湿疮-心、肺、肝、脾
湿疮湿热脾血虚,湿热龙胆萆薢止,
除湿胃苓汤健脾,当归四物治血虚。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蕴肤
清热利湿止痒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脾虚湿蕴
健脾利湿止痒
除湿胃苓汤
血虚风燥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当归饮子
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转移右下肠痈痛,初瘀苔白牡丹红,
湿热黄腻大柴胡,热毒绛红牡丹脓。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瘀滞期
(初期)
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大黄牡丹汤
合红藤煎剂
湿热证
(酿脓期)
通腑泻热,清热利湿透脓
复方大柴胡汤
热毒证
(溃脓期)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大黄牡丹汤
合透脓散
脱疽
脱疽跛行痛趾黑,寒湿血瘀湿热盛,
热毒伤阴气阴伤,阳和桃四顾黄鳖。
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补中益气汤
气滞血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