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

合集下载

地理中国地势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地势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地势知识点总结一、山脉1.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横跨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国。

这个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对中国的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湿润气流,形成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气候,还保护了中国的南部平原免受洪水的侵袭。

2. 华夏山脉华夏山脉位于中国的东部,是中国最主要的纵向山脉之一,主要包括秦岭、大别山、连绵的岭南山脉等。

这些山脉不仅对中国的地势起着关键的作用,还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3.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的主要高原之一。

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连接了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的地势起伏很大,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区,供应了大部分亚洲地区的河流水源。

二、平原1.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发展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附近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

3.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的大部分人口聚集地和工业发展区。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

三、河流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西南、中部和东南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2. 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西北、中部和东北地区,最终注入黄海。

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粮食产区和工业发展区。

3. 珠江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的南方重要河流之一。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教案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与中国自然环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中国地势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中国地形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中国地形地势分界线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中国地形地势相关资料,调查中国三大阶梯的有关情况,了解中国地形地势分界线情况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征
2.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位置
教学建议
组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探究。对学习小组进行公正评价,对探究内容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在讲授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对地图的使用,知识点需从图中得出,并落实到图上。
课后督促学生完成《固学案》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第18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
一、呈阶梯状分布
1.总体特征
2.三级阶梯
二、地形复杂多样
1.主要地形区
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2.山区面积广大
面积、分布、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PPT展示相关答案
第四
层级
思维
建模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中国地形、地势,阶梯状分布的地势,高原、盆地、平原
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
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中国地形地势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中国地形、地势的有关特点,以及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征,特别是各大高原、盆地、平原的特征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4.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5.我国工农业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6.中国的交通线路及其影响1.我国的地形(重点)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重难点)3.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重难点)以区域分布图或文字材料为背景,结合初、高中知识考查区域重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考查主要的人类活动方式、重大工程建设等。

考查频率高,命题方式为选择题或综合题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①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②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最西端—③帕米尔高原(约73°E),最北端—④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最东端—⑤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约135°E),最南端—⑥曾母暗沙附近(4°N)。

(2)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渤海,黄海,⑦东海,南海。

3.众多的邻国: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⑨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⑪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⑫大杂居、小聚居。

三、我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⑬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断山脉。

(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气候(1)气候特征:⑭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⑮复杂多样。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与地质灾害(高考复习上课用)

中国的地形与地质灾害(高考复习上课用)
邛崃山 大娄山 巫 山
大巴山
2、盆地
五、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中 国 地 形
地 形 的 特 征 地 形 的 分 布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地势评价 山区评价
地 形 评 价
地质灾害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
主 要 丘 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三 大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三 大 平 原
东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华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3、平原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巫山
横断山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南侧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 4、加强宣传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长江
黄河
珠江
防洪是首要任务。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
整治 措施
①加固江防大堤,兴 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引淡压咸;
建分洪、蓄洪工程; 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 ②植树造林,
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 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 保持水土
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 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湖)
1.我国的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
2.我国的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1)
空间 分布

东南部距海近,受夏 季风影响大,越向内 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

降水自东 南向西北 递减
3.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答案
1.(2015·高考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
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上午
考点二 我国的气候
[基础梳理]
1.特征:气候 复杂多样 , 季风 气候显著。
2.表现
(1)南北气温的差异 形成原因
南北 纬度 的差异
冬季
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分布特点
夏季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 高温 ,南北温差 小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①降水的空间分布

降水的时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夏秋 季节 ②间分布 年际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 (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2.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万 平方千米,居世界 第三位 。 (2)领土四至点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 黄海 、东海 、 南海 。
3.领国众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14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 4.行政区划: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 23 个省,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

高三复习中国地理

高三复习中国地理

高三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家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时,中国地理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概述、地貌景观、自然资源、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对高三复习中国地理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理概述中国地理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北与中亚相接,南邻东南亚。

地理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其东部沿海平原发达,西部则是高原和山区为主。

中国地理可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五大主要区域。

二、地貌景观中国地貌多样,包括喀斯特地貌、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和台地等。

其中,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独有的自然遗产,以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山水闻名世界。

高山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平原则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地带最为典型。

三、自然资源中国地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方相对较丰富,北方则相对缺乏。

生物资源方面,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许多稀有植物和动物。

四、经济地理中国的经济地理特点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中部地区以长江流域为核心,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

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但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崛起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五、城市规划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引入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注重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总之,高三复习中国地理需要系统地掌握地理概述、地貌景观、自然资源、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等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深入学习和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增加对祖国的热爱和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天山 昆仑山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对比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地形
地势
地表具体形态,通常可分 区别 为山地、平原、高原、盆
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地表高低及起伏的整体趋势
(可能有)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渗入。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2.3主要山脉走向及分布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沿海大陆架:
沿海大陆架是大陆 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在大陆架范围内海水深 度一般不超出200米。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高原、盆地为主:
要 第二阶梯 地 形
影响 限;②山区交通不便
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2.3主要山脉走向及分布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河北 福建
山西 江西
湖北
重庆
山西
陕西
南侧
北侧
广东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甘肃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微专题:盐湖成因
1.淡水补给量少: 降水→气候干早、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 冰川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微专题:板块与地貌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平原、丘陵为主:
第三阶梯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1.2我国地势特征的评价:
对气候: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形成 丰富降水。
对河流: 流向: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第一级阶梯 昆仑山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横断山脉3000米等高线
第二级阶梯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 盆地
三大盆地、三大高原, 海拔1000~2000米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四川盆地
巫山 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组成, 海拔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 辽东丘陵
华北平原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2.2我国地形特征评价: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张PPT)ppt课件完美课件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 ①多样的地形,利于发展农林 牧渔多种经营。 ②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 源有限。 ③山区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影响各行业发展。
联系
密切联系,广义的地形包括地势
特征 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①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有利 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 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 条件
,形成降水;②有利于许多大河 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③两 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不利 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 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南侧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北侧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南岭 大别山 大巴山 祁连山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水能:阶梯间、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再加上径流量丰 富,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交通: ①河流多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 和沿海的联系。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阻挡东西交通 联系。
2.我国地形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张PPT)ppt课件完美课件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
2.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约占2/3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
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蒸发量大:
气候干旱,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3.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为内流湖,无径流排出盐分),盐分不 断累积,最终形成盐湖。
备注:
(可能有)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
1.地势特征 总特征、三大阶梯分布、影响

国 地
2.地形区

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位置特征 地势特征 气候、农业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3.对我国影响
气候、河流、土壤 农业、交通、聚落分布
1.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6°N
均4000米
10002000米
500米以下 32°
消亡边界:
海沟 岛弧 褶皱山系
高考总复习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共112 张PPT)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