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49分)1.选择题。

(15分)(1)《七律·长征》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这两联诗句是()。

A.首联和颔联B.颔联和颈联C.首联和尾联D.颈联和尾联(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加点字“颜”的意思是()。

A.颜色B.体面,面子;C.脸,脸上的表情;D.姓(3)狼牙山五壮士中是谁带头跳下了悬崖?()。

A.葛振林B.马宝玉C.胡德福D.胡德才(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A.《黄河大合唱》B.《十送红军》C.《东方红》D.《义勇军进行曲》(5)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情感的一项是()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课文回顾。

(34分)(1)《长征·七律》是写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和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顺序可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

(3)《开国大典》通过对会场布置、群众进场、、等众多场面的描绘,突出了开国大典的。

(4)《灯光》采用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5)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 ”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6)“捐躯赴国难, ”赞美了少年为国捐躯的耿耿忠心,英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7)“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几百年前,爱国志士李纲就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二、课内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四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四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四单元)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字形]在语境中写词语。

天气zāoɡāo()极了,汹涌的巨浪páo xiào()着。

老支书的脸上tǎng zhe()汗水,布满zhòu wén()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sǎng yīn()shāyǎ(),正积极组织乡亲们撤离。

2.[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狞.笑(níng) 勉强.(qiǎng)搀.扶(chān)势不可当.(dǎng)B.澎湃.(pài) 吞没.(mò) 糟.糕(zāo) 自作.自受(zuò)C.嗤.笑(cī) 揪.出(jiū)祭奠.(diàn) 不假.思索(jiǎ)D.呻吟.(yíng) 蜷.缩(qúɑn)折.腾(zhē) 忐.忑不安(tǎn ) 3.[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慌风爆轰鸣心惊肉跳B.拥戴探望阴冷测耳倾听C.鱼夫撕破掀开跌跌撞撞D.抱怨忧虑废话指手画脚4.[字义]“飧(sūn)”字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晚饭B.早餐C.食物多D.食物坏了5.[口语交际]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下列做法不妥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换位思考。

B.我们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方法。

C.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

D.我们可以求助长辈、上级来强迫别人同意。

6.[词语搭配]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生活探望病人倾听心声B.形象鲜明波涛汹涌情节曲折C.拥戴爷爷渲染气氛打破疑虑D.扮演角色提供帮助改善生活7.[标点符号]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正确用法填在括号里。

(填序号)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2)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 积累与运用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   积累与运用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积累与运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2分)1.下列对应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行相生(五行:金、木、水、火、土)B. 五谷丰登(五谷:稻、麦、黍、菽、稷)C. 五音不全(五音:宫、商、角、徵、羽)D. 五彩缤纷(五彩:黄、青、赤、蓝、黑)2.下列诗句与诗人及朝代不对应的一项是()A.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宋]王安石B.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苏轼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D.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3.下列诗句按照所描写的季节依次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④③①②B. ③④①②C. ②③④①D. ③①④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说:“一篇好的作文总是需要一些画龙点睛....的句子。

”B. 音乐会结束了,美妙的音乐却余音绕梁....。

C. 爸爸和妈妈配合着唱了一出精彩的对台戏...,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D. 爸爸用木头给我雕刻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匹诺曹,我喜欢极了。

5.下列属于宋词的一项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其一)C.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D.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摊破浣溪沙》6.下列组合错误的一项是()A.《春日》——宋——朱熹B.《宿建德江》——唐——孟浩然C.《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唐——苏轼7.下列能用来描绘右图内容的诗句是()A.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字形]在语境中写词语。

从太空遥望,那个jīng yíng()的星球就是人类的yáo lán()。

它像一位héǎi()的母亲,为人类无私地gòng xiàn()着有限的zīyuán()。

2.[字音]下列汉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畦(qí)闼(tà) B.杖(zhàng) 蹚(tānɡ)C.虐(nüè) 擎(jíng) D.簸(bǒ) 耙(pá)3.[构词方式]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滥用B.枯竭C.遥望D.朗读4.[逻辑关系]下列每项两个词语的关系与“容易——轻易”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A.精心——随意B.困难——艰难C.美丽——丑陋D.无私——自私5.[词语辨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1)公务员不应()职权。

(2)在他的()下,三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

(3)有了挂钩干部的(),滞销的水果卖出去了,果农满心欢喜。

(4)一药一个性,()会丧命。

6.[积累运用]下列不属于“五味”的一项是()。

A.香B.辣C.苦D.酸7.[说明方法]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填序号)(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8.[句式转换]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他说:“我要在这山上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

”A.他说,我要在这山上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

B.他说,他要在这山上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

C.他说,“他要在这山上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积累运用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积累运用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专项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日积月累。

(20分)1. 等闲识得东风面,。

2. , 死而后已。

——诸葛亮3.捐躯赴国难,。

4. ,当以死守,。

——李纲5.位卑。

——陆游6.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答客诮》7. ,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8.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9. 五谷:五行:五彩:五音:10. 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余音( )梁②戛然而( ) ③黄钟大( )④( )( )如生⑤轻歌( )舞⑥惟妙惟( )⑧笔走( )( )(1)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词语有。

(2)再写两个与词语⑥搭配形式相同的词语(3)用词语③造句:二、古诗运用。

(20分)1.“。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该诗中的“愁”一字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写云雨的诗句是。

3. 《宿建德江》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表达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和对的热爱之情。

5.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 "选自《七律·长征》,诗人是 ,其中"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6. 《浪淘沙》中诗人之所以想到" ",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 ”,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7. 《江南春》是代诗人写的。

其中,怀古的诗句是。

诗句中,"山郭"的意思是:。

8. 《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意思是" ”,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是:。

三、课文积累。

(24分)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积累及运用及答案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积累及运用及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累积与运用练习一、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3 9分)1.此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边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在天底下,,而其实不。

周围都有小丘,平川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一会儿,走在哪里都像给。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各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类境地,既令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在这境地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仿佛。

2.“野旷天低树,。

”出自唐朝诗人写的??,这首借景抒怀的诗?抒发了诗人心里的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朝创作的一首吟咏的词。

此中?“西江月”是,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绘夏夜山村的魅力风光,表达了诗人和对的热爱。

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的碧绿的西瓜。

此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向一匹猹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逃脱了。

二、依据语境填写诗句(10 分)1.盛夏夜晚,你划船江上,突然暴风大作,空中乌云翻腾,远处的小山若有若无,瞬间间豆大的雨珠突如其来,落入船中,面对此情此景你会不由自主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中的诗句“,。

”2.当朋友请你去郊野的农家乐游乐时,你看到葱绿的树木围绕着小村庄,村庄周围青山横斜时,会身不由己吟道“,。

”当你进入农家小屋,翻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举杯欢饮,谈论今年庄稼的长势时,又会吟道“,”。

当依依惜别之时?朋友热忱挽留之际?你还会引用?过故人庄?中的诗句“,”预定相见之时。

当看到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绝壁?热火朝天?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腾空高挂的根根铁索 ?寒意阵阵时?你还会想起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语句“,”。

三、语文综合修养展现( 16分)11.六月六,。

2.萧统所说的“,”意思是某些文章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侧重其写作技巧。

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

4.观看电影?焦裕禄?后,你会引用诸葛亮的名言“?,死尔后已”为焦裕禄的奉献精神点赞。

部编版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

动中寓静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依次写了接受任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诱敌上山和英勇跳崖。

B.《七律·长征》一诗中,“长征”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C.《草原》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D.《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4分)(1)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足够的光和热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时间:40分钟1.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下列与丁香结有关的诗句出自南唐李璟笔下的是()。

A.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C.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D.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下列不是宋朝诗(词)人的是()。

A.辛弃疾B.朱熹C.王安石D.刘禹锡(3)雅号“孟山人”的诗人是()。

A.孟郊B.孟云卿C.孟浩然D.孟称舜(4)《七律·长征》作于()。

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7年10月(5)《灯光》一文讲的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时期。

A.二万五千里长征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6)下列是宋朝诗人陆游说的爱国名言的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下列文章的体裁不属于小说的是()。

A.《穷人》B.《桥》C.《在柏林》D.《狼牙山五壮士》(8)下列不属于“五行”之一的是()。

A.木B.水C.石D.金(9)《兰亭集序》是书法家()的作品。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柳公权(10)“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说的是书法家()的楷书的特点。

A.颜真卿B.柳公权C.赵孟D.欧阳询(11)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

A.《故乡》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12)下列以“概括主要内容”为题目的文章是()。

A.《竹节人》B.《京剧趣谈》C.《伯牙鼓琴》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3)与“同到牵牛织女家”相关的神话故事是()。

A.《牛郎织女》B.《嫦娥奔月》C.《羿射九日》D.《女娲补天》2.回顾课本,根据提示,填写有关的内容。

(1)《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涉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时间:40分钟1.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下列与丁香结有关的诗句出自南唐李璟笔下的是()。

A.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C.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D.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下列不是宋朝诗(词)人的是()。

A.辛弃疾B.朱熹C.王安石D.刘禹锡(3)雅号“孟山人”的诗人是()。

A.孟郊B.孟云卿C.孟浩然D.孟称舜(4)《七律·长征》作于()。

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7年10月(5)《灯光》一文讲的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时期。

A.二万五千里长征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6)下列是宋朝诗人陆游说的爱国名言的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下列文章的体裁不属于小说的是()。

A.《穷人》B.《桥》C.《在柏林》D.《狼牙山五壮士》(8)下列不属于“五行”之一的是()。

A.木B.水C.石D.金(9)《兰亭集序》是书法家()的作品。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柳公权(10)“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说的是书法家()的楷书的特点。

A.颜真卿B.柳公权C.赵孟D.欧阳询(11)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

A.《故乡》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12)下列以“概括主要内容”为题目的文章是()。

A.《竹节人》B.《京剧趣谈》C.《伯牙鼓琴》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3)与“同到牵牛织女家”相关的神话故事是()。

A.《牛郎织女》B.《嫦娥奔月》C.《羿射九日》D.《女娲补天》2.回顾课本,根据提示,填写有关的内容。

(1)《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涉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整首诗的中心句。

(2)《草原》一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写由雨转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点明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_,事件_________。

(5)《过故人庄》一诗中表明诗人被田园生活所吸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乡偶书》一诗中写出贺知章身处尴尬境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从“谈碰壁”“救助车夫”两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而他的另外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们认识到他也是一个铁血柔情的人。

3.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 _,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既愿________,又想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一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语段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鼓琴而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①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语段用“∥”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并列B.转折C.因果D.递进③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知音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1.(1)B(2)D(3)C(4)B(5)C(6)B(7)D(8)C(9)A(10)B(11)C(12)B (13)A2.(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词牌名夜黄沙道行(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3.(1)①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只用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惊叹舒服久立四望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②语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语段中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把悠闲自在的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动静结合产生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草原的活力。

③示例:第一层写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第二层写了作者看到草原美景的感受。

(2)①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汤汤乎若流水②A③示例: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词语专项突破卷时间:40分钟1.[字形]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g lièguān cèxuān nào kū jiéhūn chén() () ()() ()dàng yàng jǐng xiàng jù líqīng tīng() () () ()2.[字形]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马蹄检阅眺望B.日寇忧虑抽屈C.神密目睹琴键D.讲座后恼勺坦克3.[词语的感情色彩]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自作自受B.威风凛凛C.技高一筹D.斩钉截铁4.[词语结构]下列词语的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轻手轻脚B.自作自受C.断断续续D.如痴如醉5.[逻辑关系]下列各项中,前后两个词语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A.陶醉——苏醒B.微弱——强烈C.唱和——合唱D.抱怨——埋怨6.[词语搭配]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险要的地形B.胜利的喜悦C.沸腾的群山D.热情地接待7.[逻辑关系]下列词语中,与“水笔:写字”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A.茶壶:茶叶B.书包:书本C.电灯:照明D.衣服:布8.[词语积累]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大()流星一望无() ()音绕梁居()临下汹涌澎() 全神()注心惊()跳()钉截铁热血沸() 巧夺天() 聚精会() 粉身()骨描写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词义理解]结合语境,句子中“沸腾”的意思是()。

看到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勇士们凯旋,人们热血沸腾。

A.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B.形容情绪高涨。

C.形容喧嚣嘈杂。

10.[词语辨析]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1)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些父母只顾赚钱,一点儿不()自己的身体。

(2)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要加倍()它。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要()每一粒粮食。

A.爱惜顾惜珍惜B.珍惜爱惜顾惜C.爱惜珍惜顾惜D.顾惜珍惜爱惜11.[一词多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①他在公司里是个唱白脸...的角色,容易得罪人。

②家庭教育中,总要有人唱白脸...。

B.①在科学研究上,搞花架子...出不了成绩。

②把剪彩仪式搞得这么隆重,纯粹是摆花架子...。

C.①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②京剧里有许多跑龙套...的演员,他们同样需要勤学苦练。

D.①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班出身....的人越来越多。

②很多舞蹈名家都是科班出身....。

12.[关联词语运用]不能用来连接下面两个句子的关联词语是()。

红军不怕艰难险阻。

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A.因为……所以……B.之所以……是因为……C.……因此……D.不仅……而且……13.[词语运用]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欲罢不能....。

B.文艺作品脱离了人民群众,难免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C.每当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炎黄子孙无不热血沸腾....。

D.小明处事公道,在同学当中很有威信,是大家公认的德高望重....的学生干部。

14.[逻辑关系]照样子,填词语。

例:温暖对春天正如寒冷对冬天。

(1)坚强对不屈正如()对屈服。

(2)()对前进正如胆怯对退缩。

(3)幽静对()正如热闹对大街。

15.[逻辑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汹涌澎湃微波粼粼水平如镜微风鼓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贝多芬杜牧老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城街道福建新罗龙岩北门社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词语积累]从下列四字词语中各选一字,组成孟浩然的两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