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3.2 细胞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生物必修1同步教案: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生命观念——建立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念。
2.科学探究——运用同位素标记等方法巧妙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生命活动过程与规律。
分点突破(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础·落实1.分泌蛋白(1)概念: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2)实例: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
2.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深化·认知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人胰岛素是一种由两条多肽链(A链和B链)组成的蛋白质。
胰岛素合成时,最初在胰岛B细胞内的附着核糖体上形成的是一条单链多肽——前胰岛素原,其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形成胰岛素原,后者被运输至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切除连接序列(C 链)形成A链和B链,然后通过二硫键将两者结合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现代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利用发酵工程让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
据此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胰岛素合成的有哪些细胞器?胰岛素空间结构是在哪里形成的?提示:参与胰岛素合成和加工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胰岛素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中形成的。
(2)大肠杆菌菌体内能合成有活性的人的胰岛素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合成有生物活性的(即加工成熟的)胰岛素。
2.将分泌蛋白从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的结构是什么?它跟分泌蛋白从高尔基体运到细胞膜的结构在来源上相同吗?提示:囊泡。
它们的来源不同。
将分泌蛋白从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的囊泡是由内质网形成的,将分泌蛋白由高尔基体运到细胞膜的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二、在“系统思维”中提能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1)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高中生物 3.2.2细胞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3.2.2细胞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讨论细胞中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机构和功能(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概念:___________ 、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三个保证”):(1)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保证细胞 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2)广阔的膜面积提供了酶的附着位点,保证了的顺利进行。
(3)生物膜将细胞分隔成小的区室,同时进行多种反应,保证生命活动进行。
3、分泌蛋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和一部分___________。
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最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出芽”→囊泡→_____________→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____________→细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来自____________的能量。
5、由膜构成的囊泡像潜艇在细胞中起运输作用,而__________________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6、主要的细胞器有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预习自测】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组成C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D呈透明的胶质状态2、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A、分解葡萄糖产生ATPB、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C、植物细胞壁的形成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3、下列关于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的具膜结构中,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B 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C一种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结构膜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D生物膜的选择通过性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4、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5、连接和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式()A中心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6、下列物质全是分泌蛋白的是()A胰岛素、胰岛蛋白B 抗体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 性激素胆固醇D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血浆蛋白7、下列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修饰、包装和运输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扁平的囊泡状。高尔基体通过囊泡与内质网和细胞膜相连,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分泌过程。
5.请简要描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消化。溶酶体呈泡状,膜上有许多糖,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能够分解细胞内的废旧物质、病原体等,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原料。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从系统论角度看待细胞内部结构,认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
2.请简要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盘状,外有双层膜,内部含有类囊体和叶绿素等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和有机物。
3.请简要描述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膜结构复杂,分为粗糙内质网和光滑内质网。粗糙内质网表面附着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光滑内质网则参与脂质合成和运输等过程。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细胞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细胞器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下:1.“举例说出八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实验”,属于独立操作水平;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属于掌握水平。
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也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知识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
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安排第1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识图,了解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第2课时利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体会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学情分析: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
但也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初中没有学过生物课,基础比较薄弱,而有的学生参加过辅导班,水平较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兼顾各个水平和类型的学生,充分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投入到生物课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准确说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简述细胞器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的原理(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形态和分布,会基本使用高倍显微镜(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探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确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几种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结构(二)教学难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五、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一)导入新课放映一架飞机的图片。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素养评价九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3.2.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非常完善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叶绿体是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无叶绿体的细胞则无法完成光合作用C.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高尔基体的数量在人体心肌细胞中比唾液腺细胞中的数量多【解析】选C。
细胞壁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
某些无叶绿体的细胞也能完成光合作用,如蓝细菌,B错误。
细胞内不同结构的细胞器大小密度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细胞器在介质中的沉降系数各不相同。
根据这一原理,常采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各种细胞器,C正确。
唾液腺细胞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高尔基体数量相对于无分泌功能的心肌细胞多。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液泡中含有糖类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B.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的颜色C.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D.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解析】选A。
在植物细胞中有大小不同的液泡,成熟的植物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等,A错误;花瓣的颜色是由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的,B正确;液泡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C正确;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吸水变大,失水变小,D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与外膜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B.叶绿体和高尔基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而且都不含有膜结构D.溶酶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解析】选A。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上面有很多酶,所以与外膜相比,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A正确。
叶绿体含双层膜结构,而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B错误。
中心体的成分是蛋白质,核糖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核糖核酸,两者都不含有膜结构,C错误。
高中生物3_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到细胞,理解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中已经理解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第二章的学习更进一步地认知了细胞内的化合物,对与细胞的物质组成有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的结构有所了解,有了细胞膜的知识储备,再实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但因为细胞器内容多,识图难,老师更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记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够说出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能够识图,辨认各种细胞器。
2、水平目标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教材和辅导资料的补充,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合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实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比较细胞器之间的异同点。
2、教学难点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水平。
【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总结附表。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是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细胞内部不同细胞器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和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形成生命活动是细胞内各细胞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生命观念;通过分析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对细胞的基本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细胞器的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对其功能有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好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兴趣较高。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来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将各细胞器的功能与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可能在显微镜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3. 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4.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概念,掌握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工厂”,负责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各细胞器的作用,加深对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理解。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尊重生命科学的态度。
例如,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在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尊重。
4.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描述和分析细胞器形态结构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器的形态,学会描述其结构特点,并分析各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
5. 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例如,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激发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概念,明确各细胞器的功能及在细胞中的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尊重生命科学的态度。
4. 掌握观察、描述和分析细胞器形态结构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 3.2 细胞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学习目标
1、掌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提高识图分析和动手实验能力。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采用并学会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重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难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学法策略指导先通读教材,明确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预习案
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细胞质包括和两部分。
(2)你知道怎样分离各种细胞器吗?(3)你知道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吗?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在功能上如何分工?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
(2)尝试总结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预习自测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生活状态下的线粒体形态和分布时,常选用的染色剂是()
A、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B、双缩脲试剂
C、健那绿染液
D、台盼蓝染液
2、观察黑藻叶中叶绿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C、保持临时装片中有水状态
D、若视野比较暗,可调节反光镜和增大光圈
3、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
A、心肌细胞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C、皮下脂肪组织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4、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小的细胞来观察
B、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
D、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探究案探究点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问题
1、观察叶绿体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什么?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问题
2、如果选取菠菜叶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要取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问题
3、请描述你观察到的叶绿体的分布和形态?问题
4、你观察到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若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有什么意义?问题
5、观察叶绿体时需要染色后再观察吗?观察线粒体需要染色吗?若需要,用什么试剂?问题
6、描述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针对训练
1、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观察叶绿体的是()
A、根尖
B、藓类的叶子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D、蓝藻
2、用显微镜观察经健那绿染过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的原因是()
A、健那绿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细胞质基质染色
B、健那绿能使细胞质基质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线粒体染色
C、健那绿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细胞质染色
D、健那绿能使细胞质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线粒体染色
3、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一侧
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侧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探究点二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问题
1、请仔细观察教材P45中图3-3线粒体和图3-4叶绿体及教材P93中图5-9线粒体和教材P99中图5-11叶绿体,总结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问题
2、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吗?问题
3、绿色高等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叶绿体吗?试举例说明。
问题
4、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各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如下表。
分析回答:肝细胞贤皮质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950个400个260个12500个1350个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最多,这是因为什么?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常态下多,这又是为什么?从表中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什么有关?问题
5、通过问题4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这一特点说明了什么?针对训练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具有封闭的双层膜结构
B、都是能量转换器
C、都含有少量的DN
A、RNA
D、都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细胞中的细胞器我的收获: 训练案
1、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C、都有基质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2、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呈透明的胶质状态
B、其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3、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高尔基体具有(
)
A、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B、合成脂肪的能力
C、合成多糖的能力
D、合成核酸的能力
4、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能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细胞器
B、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甲和丙
C、丁可以为细胞内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甲
5、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骨骼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6、如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________细胞的模式图。
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中有[6]___ _____,而无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2)[4]____ ____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3)[7]____ ____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图中[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的功能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图中[8]为________,在其中也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为细胞代谢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和条件,为细胞器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以及一定的周围环境。
(6)[2]_____ ___主要对来自[4]____ ____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7、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________。
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是[
]________。
(3)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 ____。
(5)在两种细胞中功能不同的是[
]___ _____。
(6)
A、B两种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 ____。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