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观察讨论看香大树.白天树叶看得很消楚.晚上为什么看不清楚了呢?看两组图片.观察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同?观察结论:太阳能够发光.2、实验探究,晒金属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盆同时分别放到室内和室外放到室外的金属盆一定要放到能被太阳直接硒到的地方.而且要晒10-20分钟.然后拿到室内.与室内的金属盆放在一起。
用手摸一摸.在摸金属盆时.注意要把手轻轻放到金属盆上.小心烫手.实验结论:太阳能发热.三、应用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下面的这些现象呀?作业布置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内容说说为什么要浇地?说说仙人掌为什么烂根?饭……(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师补充板书个别食物。
)2. 给食物分类(1)了解事物的来源a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像“馒头”、“面条”、“牛奶”、“烧鸡”、“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来自哪里?b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
c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我们饭桌上的食物一部分来自植物,一部分来自动物,一部分来自微生物,它们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自然界,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最后教师总结升华学生结论,板书:食物你知道这些食物怎样来的吗?(2)给食物分类a提出问题:下面请拿出你手中填好的一日三餐统计表和食物分类统计表,你们能试着把你们小组列举的食物,给它们分一下类吗?b小组合作完成食物分类统计表。
c展示分类结果师总结:我发现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通过刚才小组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许多分类方法。
知道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按原料的来源分,可以按营养成分分,也可按食用方式或者产地等来分类。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争当美食小导游(1)提出话题:我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名吃,假如有客人自远方来,你最想让他品尝我们这个地方的什么特色美食呢?(2)学生自由列举具有家乡特色的美食。
(3)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向客人介绍家乡的美食?(可以从烹饪流程、色香味、营养价值等各方面进行介绍)(4)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饮食爱好,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一种美食自由组合,组成美食宣传小组,料也越来越丰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
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
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3×5=()口诀:()2×5=()口诀:()5×4=()口诀:()5×5=()口诀:()第二关:你会算吗?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带反思

一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教材编排特点: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
教材以“看杂技”为主要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句数的编排上。
由于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
而“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困难。
所以本单元采取折中的方法,把大九九和小九九的优点结合起来编排。
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
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以琅琅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又一特点。
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最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简短精练、朗朗上口等特点。
本册乘法口诀部分的编写思路就是将累加所得的数编成儿歌,然后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口诀编制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3、4的乘法口诀。
学与教建议:1、口诀的编制要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4、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
第一单元观看自行车表演---1、2、5的乘法口诀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
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转着2块红方巾。
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并学会应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及意义。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 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实例演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练习:布置一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和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技巧。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板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及意义、计算方法、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技巧。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练习题。
2. 提高题: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练习题。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物体,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3. 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 活动一:观察物体。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讨论并交流观察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 活动二:观察物体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 活动三:空间想象力训练。
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六、板书设计1.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正面、侧面、上面(2)观察物体的方法(3)空间想象力训练七、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结合观察到的物体,画出一幅图画,展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姓名: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56÷8=7 读作56除8等7。
()2、18÷3与3×6用的是同一句口诀求商和积。
()3、20本书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5本。
()4、每一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不一样的除法算式。
()5、钝角比直角大。
()6、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7、6个7相加的和是13。
()8、20是4的5倍。
()9、计算2×9=18和3×6=18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 )10、6×8-8改写成乘法算式是5×8。
()11、5×5+5+5+5=5×5。
()12、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得0。
()13、地图上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 )14、被除数是18,商是3,除数是6.列式18÷3=6 ()15、5个4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5+4。
()16、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写成乘法算式是4+6=20。
()17、3+3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是3×3。
()18、5个5相加,算式可以写成5+5+5+5+5,也可以写成5×5。
()19、2个3相加列式是2×3,3个2相加列式也是2×3。
()20、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1、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22、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23、直角没有顶点。
()24、扇子有3个角。
()25、直角不是角。
()26、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2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8、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29、小刚身高125厘米。
()30、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31.3个4相加可以列式为3×4,也可以列式为4×3 。
()二、列式计算: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2、7与6的积是多少?3、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4、72除以9,商是多少?5、一个数除以7,商是3,余数是2,这个数是多少?6、5个6连加得多少?7、8的5倍是多少?8、12是3的几倍?9、4的3倍加上6得多少?10、△有3个,○是△的6倍,△比○少几个?11、6与5的积,减去20,差是是5,积是多少?三、计算:1、()×5=40 45÷()=9 32÷8=()6×7=() 54÷()=9 8×()=02、()里最大能填几:5×()<31 ()×8<45 36>7×() 42>8×()75>()×9 ()×6<20 7×()<55 ()×3<303、在()填上“>”“<”“=”5×5()5+5 42÷6()6×7 6×4()3×85×9()42 85-23( )7×954+20()8×94、用4、36、9三个数填空:口诀()()×()=()()×()=()()÷()=()()÷()=()5、①△△△△△△△△②□□□○○○○☆☆☆☆☆☆☆☆☆☆☆☆△是○的()倍☆是□的()倍算式是:()算式是:()③☆☆☆☆☆☆☆☆☆☆④○○○○○○○○○○○○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12里面有()个4算式是:()算式是:()四、解决问题1.2、一个灯笼7元,豆豆要买5个灯笼,40元够么?3、一盒钢笔有6枝。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高清电子教材(五四制)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第六单元 表内除尘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如:12 ÷ 3 = 4
除数是3,(所以就)想三的口诀:三四十二,所以商就是4
如:45 ÷ (9 ) =5
商是5,所以就想五的口诀:五九四十五,所以除数就是9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乘法口诀写算式:一般情况,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 算式和两个除尘算式。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这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所以用除法
35 ÷ 5 7
36 ÷ 6 这题也是求一个6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所以用除法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就是求4的2倍是 多少,所以用乘法
4 × 2 = 8(厘米) 或 2 × 4 = 8(厘米)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3、余数是表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后剩下的部分,所以单 位与被除数相同。
4、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注意商要对齐被除数 的个位。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列 竖式进行试商。
第八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就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
2、有余数除法的写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5 ÷ 6 = 2 …… 3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公式: 因数×因数=积
乘法的读法: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数量关系式: 份数×每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3
5
5+5+5=15
3×5=15
5×3=15
4
5
5+5+5+5=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姓名:
一、请你填一填。
(每空1分,共25分)
1、 9的4倍是()。
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
2、每套衣服需要布料3米,25米布料最多可以做()套衣服。
3、()里最大能填几?
60 ﹥ ( )×8 7×()﹤34 ( )×7 ﹤ 50 62 ﹥ ( )×9 6×()﹤ 44 32 ﹥( )×5
4、有24个球,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人;如果分给8个组,平均每组分()个。
5、 25÷6这个算式商是(),余数是(),25叫做(),6叫做()。
6、一个周有7天,其中5天上课。
王刚在生病之前上了35天课,一共是()周。
7、在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太阳()从西边落下。
张明扔硬币,正面()朝上。
余数()比除数小。
8、你佩戴的红领巾上有()个角,分别是()角和()角。
求6条红领巾一共有多少个角,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9、杨洪站在校园的操场上,面向西方,他的后面是()方,右面是()方。
二、请你选一选。
(把下面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分)
1、下面算式中,4是被除数的是:……………………………………()
①24÷4 = 6 ② 4÷2 = 2 ③ 31÷9 = 3……4 ④24÷6 = 4 2、一套尺子2元钱,一个笔记本4元钱,小明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笔记本和8套尺子,小明带了多少钱?……………………………………………()
① 6元② 16元③ 20元④ 34元
3、一个盒子里放着6个黑球和3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可能摸到黑球。
②可能摸到黄球。
③可能摸到红球。
④黑球和黄球都有可能摸到。
4、马小虎做错了哪道题?………………………………………………()① 3×5+6=21 ② 7+2×3=13 ③54÷6-3=6 ④ 5+4×2=18 三、请你算一算。
1、直接写结果。
(每题1分,共10分)
7×6 = 0×9 = 5+6 = 15÷3 = 9×3 = 8×3 = 41-18 = 5×
1 = 2×6 = 56÷7 =
2、列竖式计算。
(每题2分,共12分)
8×9 = 48÷6 = 65÷7 =
76÷9 = 51÷6 = 6×7 =
3、计算下面各题。
(每题2分,共12分)
9×9-70 56-32÷8 16÷4×2
54÷6+9 8—72÷9 60—8×7
4、看图列算式。
(每题1分,共4分)
□+□+□+□=□□÷□=□
□×□=□□÷□=□
五、请你来解答。
(每题3分,共33分)
1、老师买了30个笔记本,奖励给6名同学,每名同学3个本子,还剩多少个本子?
2、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问题。
4、看图列算式。
(每题1分,共4分)
□+□+□+□=□□÷□=□
□×□=□□÷□=□
五、请你来解答。
(每题3分,共33分)
1、老师买了30个笔记本,奖励给6名同学,每名同学3个本子,还剩多少个本子?
2、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问题。
⑴二年级(3)班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是参加科技小组人数的几倍?
⑵二年级(4)班参加舞蹈小组的同学做课前准备,4人一个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几组?还余几人?
3、高青一家三口去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儿童票每张6元,成人票每张8元,妈妈拿了50元钱去买电影票,够吗?如果够了,应该找回多少钱?
4、张红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还剩20页。
以后每天看5页,还要看几天?
5、铅笔每只3元,可乐每罐3元。
练习本3本24元书包每个36元
⑴一本连环画比一支笔贵多少元?
⑵买5罐可乐和一个书包共需要多少钱?
6、有28根香蕉,每6根放一盘,至少需要几个盘子?
7、做一件小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件?
8、巧克力每块6元,李阿姨带了50元,她最多可以买多少块?剩下多少元?
9、一枝兰花6元钱,4枝玫瑰36元,一枝玫瑰比一枝兰花贵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