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80例老年胆石症病人的术后护理

80例老年胆石症病人的术后护理

8 O例 老 年 胆 石 症 病 人 的 术 后 护 理
孙立 红 , 唐伟 华
( 东莱 芜 市 人 民 医 院 山 2 10 ) 7 10
老 年患 者患 胆 结石 症 行 手术 治 疗 时 , 手术
口敷料 渗 出情况 , 了解 有无 出血现 象 , 每天观 察
体 温 2次 , 意有 无发热 或并发 感染 。 注

56 ・
第2 4卷
第 1 期
工 企 医 刊
THE EDI M CAL J 0URNAL OF NDUS I TRI AL ENTERPRI SE
Vo . 4 NO 1 12 .
21 0 1年 2 月
J n.2O1 a 1
[ 章 编 号 】 0 1 84 2 1 ) 1 0 5 -- 文 10 - 1X(0 1 0 - 06-0 -2
岁以上 2例 , 均 6 . 平 9 3岁 , 程 0 5 病 . d一3 6年 。

善固定 , 留适 当 的长 度 , 免 扭 曲 受 压 , 时 保 避 定 挤 捏 引流管 , 持 引 流通 畅 。严 密 观 察 引 流 液 保 的量 、 、 并准 确 记 录 。应 经 常巡 视 病 房 , 色 质 老
2 4加 强基 础护理 .
术 后患 者 由于 禁食 或
痊愈 5 0例 , 好转 7例 , 主要症 状消 失 , 结石 残 留 5例 , 愈 3例 , 亡 3例 。肺 部 感 染 2 未 死
留置 胃管 , 致 口腔 粘 膜 干 燥 , 发 生 口腔 溃 导 易
疡 , 日口腔 护理 2~3次 , 助 患 者 经常 用 温 每 协
重要 生命 器 官发 生 生理 退行 性 变 , 代偿 力差 , 功

胆结石术后注意事项大全

胆结石术后注意事项大全

胆结石术后胆结石术后得生活注意事项胆结石患者在做完胆结石手术后,身体会有一个虚弱过渡期,在这个期间患者家属与患者自身都要严格注意生活,今天,我分享一下武汉京都结石病医院专家说得,胆结石术后得生活要领。

跟大家一下分享学习。

1、手术后须进食,待排气后,依据肠蠕动情形采渐进式饮食。

2、术后多做深呼吸、咳嗽,并每两小时在床上翻身运动(运动食品),以利肺部扩张,促进伤口愈合。

3、在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下做适当得下床活动,预防手术合并症发生。

4、伤口疼痛时,可告知护理人员,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5、伤口若无渗液,会改以纸胶粘贴,保持清洁干燥即可;若伤口潮湿,则一天至少一次或需要时以优点棉棒由内往外消毒,再以纱布覆盖。

6、一般住院天数约3-5天即可出院,伤口拆线约于手术后第七天(视伤口愈合情况),故出院后依时间回门诊拆线。

7、一般拆线后2天才可淋浴。

8、手术后6周内,应避免提2公斤以上之重物,以防腹压增加。

9、术后请采用低油(油食品)饮食。

注意事项1、注意膳食结构。

合理得膳食结构就是有效降低胆石症、胆囊癌发病得最有效得预防措施之一。

胆结石患者在术后要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化,要注意多吃含丰富纤维得新鲜水果与蔬菜,如香蕉、红薯、西红柿、土豆、胡萝卜、菜花、茄子、糙米、海藻等。

要注意少吃富含动物性脂肪得蛋、奶油、牛油、肝、鱼卵类等食物,以防止患者胆固醇得升高。

同时要注意少吃刺激性得食物如辣椒、咖喱、辛香料、碳酸饮料,以防止结石得产生。

2、注意术后护理。

胆结石病人术后第一天要绝对禁食,可以少量得喝稀米汤,第二天可以进食一些易消化得软食,之后采取渐进式饮食;患者在刚做完手术后,要注意术后多做深呼吸,每小时在床上翻身一次,这样利于肺部扩张,伤口愈合得更快;在拆完药线后得一个星期后再洗澡;在手术后得两个月之内,要注意防止腹部腹压过高,尽量避免提重物。

3、注意生活规律。

胆结石患者在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性,要注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晚饭一定要少吃,可以喝一杯牛奶、进食一个鸡蛋即可,避免过饱,过饥;尽量避免过夜生活、尽量减少长期出差得几率;较为肥胖得患者要注意减肥,将体重控制在合理得范围之内;妇女要尽量减少妊娠次数,注意做好避孕措施;要注意戒烟戒酒,防止胆汁淤积,刀口发生感染,从而诱发胆病得复发。

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个案

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个案

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个案胆结石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来确保其康复过程。

以下是一个胆结石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个案:个案描述:患者为一名50岁的女性,因胆结石多次发作,引起剧烈腹痛,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并安排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后患者有轻度恶心和呕吐,除此之外病情稳定。

护理计划:1.术后饮食控制:由于患者术后的恶心和呕吐,需要进行饮食控制。

开始时给予清流食,如清粥、小米粥等,逐渐递增至软食。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排泄情况,以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功能的恢复。

2.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观察患者的疼痛区域是否出现红肿和渗出等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鼓励患者进行翻身和活动,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加速康复。

3.导尿和尿量监测:为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尿液输出情况,术后患者需要留置尿管。

每天记录患者排尿的情况和尿液的颜色、量和气味,以及管路或袋子的情况。

及时更换尿袋或导尿管,避免尿液滞留和感染的发生。

4.创面护理:注意创口的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观察创面是否存在红肿、渗液和感染等异常情况。

教育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并随时监测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

5.液体平衡: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血液化验结果。

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适当饮水,并监测尿液的颜色和量,以预防脱水和肾功能异常。

6.移动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尽早开始活动,帮助其坐起、下床和行走,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根据患者的术后状态和恢复速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及自我照顾的能力。

7.教育和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手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如饮食、用药、伤口护理等。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的不适和疼痛。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

个案评估:随着护理计划的实施,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逐渐减轻,开始进食软食;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创口康复良好;尿液量稳定,无血尿和感染迹象;患者能够逐渐在床上坐起、下床和行走,越来越自理;患者在教育和心理支持下康复顺利,对自己的康复有了信心。

胆石症护理常规

胆石症护理常规

胆石症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急性期后根据体质逐渐增加活动量。

2、根据病情遵医嘱指导患者进食,以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宜,禁食者,给予静脉营养。

3、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的目的及术前术后的配合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4、常规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皮试等。

5、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术晨留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一)病情观察及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渗出、伤口疼痛等情况。

2、保持各引流管在位通畅,密切记录各引流管的色、量、性质。

3、留置T管或胃胆管者应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鲜血、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体温及腹痛情况,如T管或胃胆管周围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

4、观察肛门排便、排气及黄疸消退情况。

(二)用药观察及指导:1、观察使用利胆药物后有无过敏现象发生2、观察使用抗炎、止血药物后有无过敏反应、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

(三)、体位、活动、饮食、排泄及心理等健康指导:1、体位:患者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休息。

2、饮食:腹腔镜手术者,当日禁食水,第二天可进低脂流质或低脂半流质;开腹手术后一般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掌握少量多餐、低脂、高热量、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

3、活动:腹腔镜手术者励患者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开腹手术者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4、排泄:术后患者如排便次数增多或粪便不成形,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进低脂易消化食物,此症状一般一月后会恢复。

5、心理: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及切口出血情况,遵医嘱及时使用止血药物2、胆漏: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腹膜炎的表现,有无发热,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常提示病人发生胆漏,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配合相应的处理。

3、感染:观察切口局部皮肤及患者全身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监测体温变化,病情允许时取半卧位休息。

胆结石患者术后应如何护理

胆结石患者术后应如何护理

胆结石患者术后应如何护理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中产生结石的一种疾病,结石在胆囊中出现以后会刺激到胆囊粘膜,引起慢性胆囊炎,严重会诱发胆囊癌。

胆结石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术后护理也很关键,手术后做好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轻病人身体的不适,还可促进身体的恢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胆结石手术后的相关护理事宜。

1、手术结束后要做好基础护理。

当手术结束后及时给病人吸氧和连接心电监护,要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6个小时以上,随时记录血氧、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还要仔细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出血、肠穿孔、伤口发生渗液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发现病人出现任何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来处理。

病人休息时注意要保持平卧头朝向一侧,保证呼吸顺畅,也避免呕吐物误吸引起肺炎,随时清理病人嘴周围的异物,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还要保证病人休息环境的安静舒适,减少亲人朋友的探望。

通常情况下手术第一天不要吃东西,如果病人状态较好,也可在术后6小时以后少喝点米汤,但如果手术后病人出现呕吐恶心等情况,要延迟进食的时间,第二天可吃些易消化的软食,但要注意开始进食时不要吃的太多,也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

2、做好引流管装置的护理事宜。

要做好引流管装置的固定,避免出现脱落、扭曲或是发生折叠等危险,引流管一头要直接与无菌引流袋相连接,而且留出的长度要适合病人的情况,不要太常也不能太短,太长可能会发生缠绕打结,不利于胆汁的排出,太短也会限制病人的自由活动,自己不方便翻身,因T管发生脱落的危险,使胆管二次受到伤害。

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如果T管发生堵塞时,可以用注射器将其堵塞物冲洗掉,然后再进一步做有效冲洗,注意冲洗时压力不能太大,避免压力太大使引流管发生脱出的危险,如果发生脱出,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可更换或是重新插入。

每天仔细查看排出的胆汁,要做好颜色变化的记录,胆汁量与出血的情况。

正常胆汁是没有气味的,颜色是黄橙色,如果胆管受到感染,胆汁就会变得浑浊或是絮状形态,注意观察,确保一切都正常。

胆结石的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如何正确护理

胆结石的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如何正确护理

胆结石的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如何正确护理胆结石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手术结束后,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正确进行术后护理。

1. 术后休息和疼痛管理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可能会存在疼痛感,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痛。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 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妥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伤口,如果有必要触摸,务必先洗净双手。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建议的方法进行伤口清洁,并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3. 饮食调整胆结石手术后,饮食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在术后的几天内,患者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汤、果汁、果泥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但仍需避免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以保护胆囊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4. 活动恢复术后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慢走、体育锻炼等,以帮助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排出。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5.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复诊是必不可少的。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恢复正常。

在复诊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

6. 注意事项在胆结石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a. 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b.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有助于促进康复。

c.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避免饮酒等影响药效的行为。

在进行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恢复的顺利进行。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接受专业的建议。

通过正确的护理,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细说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细说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细说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胆结石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无论是胆囊切除术还是其他类型的胆道手术,术后的护理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正确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让患者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以下是对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的详细分析。

1.术后休息与活动手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完全卧床不起,适当的活动对于预防静脉栓塞、促进肠蠕动以及避免术后肺部感染都是有益的。

初始阶段,可以适当进行床上活动,如转身、抬腿,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增加走动时间和距离。

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2.伤口护理手术后的伤口护理通常从术后第二天开始。

清洁伤口前,务必先洗净双手,保持卫生。

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用力搓揉,以免刺激伤口。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伤口周围的皮肤,避免用力擦拭伤口,以免损伤伤口和周围的皮肤。

根据医生建议更换伤口敷料,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渗出等。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和消毒。

3.饮食与饮水术后的饮食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初始阶段,可以逐渐恢复流质饮食,如稀饭、清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随着康复,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

同时,保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防止便秘。

4.药物使用胆结石手术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镇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常用的有阿片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可待因)和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使用镇痛药时,应按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剂量,避免过度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务必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剂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观察症状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特别是术后的前几天。

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胆囊结石后的术后护理措施

胆囊结石后的术后护理措施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当结石堵塞胆囊出口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以下是胆囊结石术后的一些护理措施:一、术后体位1. 全麻未清醒时,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误吸。

2. 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患者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有利于切口愈合。

二、呼吸道护理1. 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肺有效通气。

2.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三、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切口护理1.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定期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

五、T型引流管护理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

2.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折叠及挤压。

3. 定时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以保持引流通畅。

4.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六、饮食护理1. 术后第一天,患者可试饮水,观察有无不适。

2. 如试饮水正常,可进食半流质或全流质饮食,如大米粥、小米粥等。

3. 若进食半流质饮食正常,可逐渐过渡到普食。

4.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5. 术后半年内,避免饮酒。

七、活动与休息1. 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患者可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 适量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八、心理护理1.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九、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活动、用药等。

2. 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总之,胆囊结石术后护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石症术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配合术前的各种治疗、检查及护理
2、指导病人戒烟、烟酒,尽量少吃酸辣多渣食物,饮食少量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术前的常规检查、备皮
4、术前准备:
(1)术前一天了解病人无过敏史的基础上,做好过敏试验,按需准备交叉配血
(2)术前晚流食,术晨禁食水
(3)病人进手术室后根据麻醉及手术类型铺好麻醉床,按病情预备好各种引流装置、氧气,血压计,听诊器,吸引器及必要的急救药品和仪器
二、术后护理
1、患者返回病房,协助将患者安顿于床上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苏醒后根据病情改变卧位。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按医嘱测量并记录,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3、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持续低流量给氧。

分泌物过多时可用吸引器吸出;如呕吐时应随时清除,防止阻塞呼吸道。

4、全麻恢复过程中出现躁动者,应防止其拔除各种引流管、输液管或坠床。

术后4小时还未清醒应报告医生。

5、妥善固定好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各种引流管,密切观察并保持通畅,尤其是腹腔引流管:保持导管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并记录胆汁的量、颜色、性状
6、皮肤护理:观察全身皮肤黄疸程度及消退情况,注意切口处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液,渗血,立即更换敷料,并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师。

7、做好基础护理:口腔,膀胱,尿道口及压疮预防护理等。

8、术后6~12h后可协助病人翻身,24小时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增加肠蠕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9、肠道功能未恢复时应禁食少量饮水,肛门排气后可进清淡流质,排大便后由半流质逐渐转为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及饱餐
10、做好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