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与运用

合集下载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操作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操作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操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成为了图书馆工作中的必备工具。

本文将介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操作,包括系统功能、使用流程、操作技巧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了图书采购、图书借还、读者管理、统计报表等多个功能模块的系统。

它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具有效率高、准确性强的优势。

下面将介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几个主要功能:1. 图书采购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图书采购,包括录入书目信息、确定订购数量等。

2. 图书借还功能:读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操作。

借阅时,读者只需用自己的借书证扫描图书条形码即可完成借阅手续。

3. 读者管理功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读者注册、借阅记录查询、读者证挂失等。

4. 统计报表功能:系统可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如图书借阅排行榜、图书馆藏书目统计等,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使用流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相对简单,下面以图书借还流程为例进行说明:1. 登录系统:读者首先需要通过个人账号登录图书馆管理系统。

2. 搜索图书: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搜索功能查找所需图书。

3. 借阅图书:找到目标图书后,读者通过扫描图书条形码进行借阅操作。

系统将自动记录读者的借阅信息。

4. 归还图书:读者在完成阅读后,将图书归还至指定地点。

通过扫描图书条形码,系统将自动更新借阅信息,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归还凭证。

5. 续借图书:如果读者需要延长借阅期限,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图书续借。

三、操作技巧为了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以下是一些操作技巧供读者参考:1. 注重关键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在进行图书采购或读者注册时,要认真核对信息的准确性,避免错误数据的录入。

2. 学习系统的搜索功能:系统的搜索功能是快速找到目标图书的关键。

掌握搜索技巧,能够提高使用效率。

3. 注意保护个人账号安全:个人账号是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凭证,要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避免泄露。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的实 际 工作 中 引进 了不 少先 进 的 管理 系统 ,但 是 系统 功 能 没有 得 到 充 分 利 用 , 的甚 至 在 一 定 程度 上 与 图 书馆 的管 理 体 制相 冲 突 , 有 有 没 实 现 体 制和 设 施 的 匹 配 :而 有 的 是 管理 人 员 不 能 熟练 的使 用管 理 系 图 1 功 能 模 块设 计 统 , 重 影 响 了工 作 效 率 。 些 都 严 重 影响 了图 书馆 的现 代 化 管理 与 严 这 下 面 对这 些 功 能模 块 分 别进 行 简要 的功 能介 绍 。 发 展 。 其 根 本原 因 , 文从 体 制 、 统 设计 到 系统 应 用三 方 面 出 发 , 究 本 系 系 统 设置 :基础 信 息 配 置模 块 主要 是 对 系统 的 基本 运 行信 息 进 对 我 国 图 书馆 管理 系统 的应 用 提 出 了一 个 新 的概 念 ,即流 线型 应 用 行 设 置和 维 护 , 括 基 本参 数 的 设置 , 包 比如 图 书类 别 、 门类 型 、 阅 部 借 模 式 ,流 线 型 应 用模 式 是 针 对 我 国 图书 馆 管 理 中存 在 的体 制与 技 术 规 则 等 等 。 日志管 理模 块 主 要 是 对 系统 日志和 业 务 日志 进行 记 录 , 便 问题 , 从根本的管理体制方面着手 , 优化管理 体制, 结合信息化技术 , 于管理和查看。 信息通知模块是将重要通知公布给读者 , 实现信息的 充分利用管理系统 的数字化技术来为图书馆管理服务 ,最后从全方 互 动 。 位 的 角度 来 提 升 图书 管 理 水 平 , 括 系统 软 件 的 应 用 、 包 管理 人 员 的培 用户 管 理 : 要是 针 对 管理 人 员 的相 关 信 息进 行 管理 。 主 训等 等 。 过 对 图书馆 管理 系统 的流 线型 应 用 模 式 的设 计 , 每 一 个 通 对 权 限设 置 对 管理 人 员 的使 用 功 能模 块 的权 限设 置 , 方面 系统 的 环 节 进 行 具体 分析 , 此来 优 化 图 书馆 管 理 模 式 , 以 为我 国 图书 馆 现代 规 范 化管 理 。 化管 理 模 式 的 探 索提 供 一定 的参 考 。 业 务 管理 : 者信 息 管理 模 块 主 要包 括 读者 个 人 信息 、 读 图书借 阅 1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体制 情况等等 ; 藏书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藏书编 目、 馆藏地、 书目信息、 调拨 目前 , 国 图 书馆 管理 基 本 处 于 各 自 为政 的 现 象 , 我 各个 图 书馆 依 状 态等 等 : 书 流通 模 块 主 要包 括 藏 书 的借还 、 藏 阅览 、 点核 查 等 , 盘 这 附于 所 在 主 管机 构 的 行 政管 理 部 门存 在 , 乏 宏观 调 控 与指 导 能 力 , 是读 者 与 图 书馆 关 系最 为紧 密 的一 个环 节 ,是 图书 管理 系统 的重 要 缺 对 于 文 献 资料 的共 享 、 建 、 知 , 共 共 以及 网 络 化 建设 有 较 大 的阻 碍 。 一 组成 部 分 。 书 历 史信 息 管理 主 要 是对 藏 书 已有 的借 阅 、 拨 等历 史 藏 调 个 好 的 管理 制 度 能 极 大程 度 地 提 高 工 作 效率 和 管 理 水平 ,在 管理 中 信 息进 行 核查 统 计 , 以提供 重 要 的 图 书利 用信 息 。 息 统计 分析模 块 信 应 当制 度 化 、 范 化 , 规 遵循 科 学 的 逻 辑 和 管 理 活 动 的客 观 规 律 , 强调 主要 是 对 图书 的流 通信 息 、 史信 息 、 者 信 息等 进 行 一 个科 学合 理 历 读 科 学 的决 策 、 定量 化 、 准 化 管 理 、 定 有 序 的 组织 结 构 、 标 稳 明确 的职 责 的统 计 分 析 , 从而 得 出 决 策 方案 , 利于 提 供 给上 级 部 门做 相 关决 策 有 分 工 和权 限隶 属 关 系 、 格 的规 章 制 度 和 纪律 控 制 等 。 因 此 , 先需 的依 据 。 严 首 网站 管理 模 块 主要 是 针 对数 字 化 图 书馆 进 行 管理 , 括 文献 包 要 对 图 书馆 进 行 一 个 完 善 的行 政 体 制 改 革 , 管 理 理 念 、 在 管理 内容 、 的查 阅、 载 , 下 以及 与其 他 高校 图书 资 源 的 网络互 动 等 等 。系 统流 程 管理 工 具 、 管理 程 序 、 理 制 度 和 管理 方法 等 方 面 对 图书馆 管理 模 式 图 见 图 2所 示 。 管 进行 现代 化 改 革 。 在 管 理理 念上 , 当 本着 “ 应 一切 为读 者 服 务 ” 原 则 , 图书 资 源 的 将 在社会 中充分利用 , 满足读者需求 , 促进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管 理制度上应 当健全 “ 图书资料管理规定 ” “ 、 图书馆管理人员培训规 定 ” “ 书 资料 借 阅 规定 ” “ 书 资料 岗位 制 度 ” 等 , 过 制度 化 规 、图 、图 等 通 范 化 来 科 学地 管理 。 管理 程 序 上 应 当将 各个 部 门正 确地 归属 , 个 在 各 部 门之 间 的工 作 相 互 协调 , 现 纵 向 上 的流 线 型 管理 , 向上 的 多 元 实 横 化 管 理 。 在 管理 工 具 方 面 ,应 当对 各 种 现 代 管理 手 段 进 行适 时 的利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概述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网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聚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

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有的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等)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信息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为图书馆建立一个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1.开发图书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意义及优点1.1图书管理系统的意义现在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发展一套先进的书馆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一、引言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承载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个人阅读等多种功能。

然而,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办理借阅手续繁琐、检索图书效率低下、图书损耗难以管理等问题。

因此,开发和应用一套高效的书馆管理系统是当今图书馆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书馆管理系统的意义书馆管理系统的出现可以提高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借阅效率提升: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借阅的自助化,用户只需通过系统扫描图书条形码,即可完成借阅手续,大大减少借阅时间,提高借阅效率。

2. 图书检索方便:传统的图书检索往往需要通过卡片目录或人工查询,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图书检索功能可以将图书的相关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分类等方式进行快速检索,准确找到所需图书。

3. 图书管理更加精细化: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控借阅情况,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图书订购、调配等决策,减少图书损耗和滞留,保证图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4. 服务质量提升:书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用户反馈和统计数据对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使用户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并提供在线参考咨询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三、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在图书馆内部的各个环节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图书采购、馆藏标引、图书借阅、还书归还、图书维护等方面。

1. 图书采购:书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联网采购平台,实现在线选购图书、图书价格比较和采购合同的管理,减少人工干预,降低采购成本,并及时更新采购信息。

Java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Java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Java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软件开发的编程语言,其稳定性和跨平台特性使其成为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介绍Java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架构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前台用户界面、后台管理界面、数据库存储等核心组件。

在Java开发中,可以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来设计系统,将业务逻辑、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分离,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1. 模块划分模型(Model):负责处理数据逻辑,包括对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借阅记录等数据的操作和管理。

视图(View):提供用户界面,包括检索图书、借阅归还、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模型层处理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视图层展示。

2. 技术选型在Java开发中,可以使用Spring框架作为后端开发框架,结合Spring MVC实现控制器层的功能;使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数据持久化操作;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

三、功能模块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图书管理添加新书籍:管理员可以录入新书籍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ISBN号等。

图书检索:读者可以通过关键字检索图书信息,并查看库存情况。

图书借阅:读者可以在线借阅图书,并设定归还日期。

2. 读者管理注册登录:读者可以注册个人账号,并通过账号密码登录系统。

个人信息:读者可以查看个人借阅记录、逾期情况等信息。

密码修改:读者可以修改登录密码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3. 管理员管理登录权限:管理员通过特定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具有对图书和读者信息进行管理的权限。

借阅管理:管理员可以审核读者借阅请求,并进行借阅记录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学习的殿堂,其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图书信息管理、借阅服务、读者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系统。

它的设计与开发旨在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该系统,图书馆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图书的库存情况、读者的借阅记录以及图书的流通情况,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设计和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功能性、易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功能性方面,系统应具备图书信息录入、查询、借阅、归还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应支持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高级功能,以满足图书馆日常管理的需要。

易用性方面,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应简便易懂,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稳定性方面,系统应能够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服务中断。

安全性方面,系统应采取多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我们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管理工具,为读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阅读体验。

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图书馆管理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集散地,其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图书资源的有效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记录和整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而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采用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对图书信息的快速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与部署

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与部署
前后端之间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和业务逻 辑处理。
消息队列
如RabbitMQ、Kafka等,用于异步处理和消息 传递。
3
日志与监控
使用日志框架和监控工具,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 实时监控和记录。
03 图书馆管理系统部署方案
服务器部署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
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需求, 选择具备足够处理能力和 存储空间的服务器。
数据分析
对借阅数据进行分析,为图书馆 采购提供依据。
案例二:某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
系统架构优化
提高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和 安全性。
数据迁移与整合
将旧系统数据迁移至新系统, 并进行数据整合。
项目背景
原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已无法满 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需要 进行升级改造。
功能拓展
增加移动端应用、电子书库、 在线讲座等功能。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 维护性。
高内聚、低耦合
确保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耦 合度低,模块内部功能紧 密相关。
数据库设计
数据表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包括图书信息表、借阅信息表、 用户信息表等。
索引优化
合理使用索引,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
数据库连接管理
服务器配置
根据图书馆的业务需求, 合理配置服务器的硬件资 源,如CPU、内存、存储 等。
服务器部署位置
选择一个安全、稳定、便 于维护的位置来部署服务 器,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 行。
网络部署
网络拓扑结构
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图书馆内外部网络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网络设备选择
选择可靠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数 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基于BS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BS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自主研发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技术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序开发的门槛日益
降低,早已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专利。拥有较强研发能 力和众多技术人才储备的高等院校足以独立完成一个功能 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 2.2硬件需求
随着计算机硬件价格的降低及硬件功能的增强,投入 少量的资金即可满足图书管理系统的硬件需求。具体的硬 件配置表可参见表1,其中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用 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资金条件进行整合。而处于安 全考虑,笔者强烈建议单独配备l台卸备份服务器用于异 地的数据备份。当然,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使用两台服务 器进行双机热备也是保证整个系统的强壮性的一个很好选 择。同时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需要添置客户端 电脑、读卡器、条码采集器等辅助设备。注意:若将服务 器放置于图书馆机房内。还需保证机房环境适合服务器的 长时间工作,需添置空调、UPS等辅助设备,并密切的对 机房温度,湿度,腐蚀气体进行监控。
Li Ha01 Yang Yanqin2
(1.DepamTl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anghai Polytechnic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8,China; 2.College of Inform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利用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等最新的硬件设备,以及数 据库和网络技术所开发出的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馆能对大 量的文献资料进行高效的管理。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文献 的采购查重、典藏清点等原先繁复枯燥的工作的效率得到 了显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同时 得到了保证。随着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在 图书管理中应用的普及,使得利用图书管理系统来进行文 献著录的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往往 只需在从书商处取得图书的同时,将书商提供的MARC信 息直接导入至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即可通过管理系 统方便的使用这些数据,并自动生成报表,大大减轻了采 访、编目部门的工作量。 1.2.2数据安全性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今是信息化的社会,通过图书馆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 不可缺少的途径,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 息的关键。基于WEB模式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自动化管理, 保证了信息流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节约了办公费用,提高了 工作效率,使编辑室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系统简介
• 图书馆管理系统针对图书馆种类繁多的书籍进行有效的 管理,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该系统本着让图书馆管理做到快捷、方便、简单、摆脱 用手工操作处理图书借阅的问题,工作非常繁琐,需要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的浪费了资源的略事而 设计,它可以使管理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致谢
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操作系统: Windows XP或Windows 7 开发工具: DreamWeaver 8.0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5 EXPRESS 版 服务器: IIS 6.0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账户内存储读 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借阅、归还图书, 可通过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
• 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帐号,系统验证用户的有效性,无效则提示其 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然后输入要借 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 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 帐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有则显示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 管理员人工审核。然后删除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开发背景
• 目前许多图书管理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信息系统。总的来说,缺 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 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 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 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 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 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 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 管理以及注销,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 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等通用功能。
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书管理系统

















































流程图
登陆输入管理员名称和密码
Y
N
验证
选择操作




















N 继续操 作 Y
退出系统
详细流程图
Y 登录成 功
图书添 加
N
开始
图书查询
N
N
管理员登录
用户登录
图书删 除
N
Y 查看用户信息
登陆成 功
修改个人信 息
删除成 功
添加成 功
用户信息维护
Y
Y N
查看借阅记录
用户借书
用户还书
结束
数据库E-R图
用户 ID
用户名
邮箱
密码
地址
管理员I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户 M
借阅
N
M
管理
Q N
书目
管理员
借阅信息
图书ID
图书名称
图书编号
出版社
用户注册界面
用户登录界面
用户个人信息界面
图书信息查看界面
修改图书
借书界面
图书归还界面
出版社信息管理
结论
•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 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 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 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 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 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 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 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 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 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 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使在校的学生方便的借阅 图书馆图书,使管理员快捷、简单的对图书馆图书及用 户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在线的借阅与图书、用户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时时互动的特点,打破传统 的手工操作模式,提出新颖的模式,使用户在网络环境 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方便快捷的图书借阅。
开发环境和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