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真题】2017年10月红楼梦研究27038试题
1201-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201-江苏省-红楼梦研究总分:100.0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15分〕1、曹雪芹,名霑,字〔〕(1分)A:梦阮B:芹圃C:芹溪D:楝亭2、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的催化剂是〔〕(1分)A:贾环告状B:金钏之逝世C:两个护官符集团之间的冲突D:雨村来访3、《芙蓉女儿诔》一篇开门见山抒发爱憎之情,对幻想生活中优待生命的漂亮制度停顿了抨击是在模仿〔〕(1分)A:《思旧赋》B:《秋浦歌》C:《长恨歌》D:《离骚》4、用花的新陈代谢喻贾府的兴衰际遇的是话石主人的〔〕(1分)A:《红楼梦说梦》B:《红楼梦精义》C:《红楼梦批评》D:《红楼梦辨》5、大年夜不雅观园中宝玉与诸姐妹一人一座大年夜院,李纨所住的是〔〕(1分)A:稻喷鼻香村B:潇湘馆C:蘅芜院D:秋爽斋6、欧洲国家的第一个《红楼梦》全译本的译者是〔〕(1分)A:大年夜高岩B:帕纳休克C:库恩D:李治华7、在《红楼梦》的评点者中持“尊薛抑林〞的不雅观点的是〔〕(1分)A:脂砚斋B:张新之D:王希廉8、脂评本中所录脂评最多的是〔〕(1分)A:甲戌本B:庚辰本C:列藏本D:有正本9、贾宝玉对女奴有着异乎平常的尊崇跟爱护,他可以忘了自己被雨淋而提醒画“蔷〞的〔〕(1分)A:平儿去避雨B:司棋去避雨C:芳官去避雨D:龄官去避雨10、宝玉挨打以后,林黛玉看望宝玉说了一句“你可都改了吧〞,其潜台词是〔〕(1分) A:要他改正改过B:估计宝玉顶不住压力C:要慢慢地改D:就清楚你不克不迭够改11、“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要紧指〔〕(1分)A:.艺术夸大年夜的办法B:艺术变形的办法C:艺术真实的办法D:艺术虚构的办法12、护花主人王希廉认为《红楼梦》一书,全部要害是(1分)A:红楼二字B:空幻二字C:真假二字D:情情二字13、有正本现存80回,卷首《石头记序》的作者是(1分)A:程伟元B:高鹗C:戚蓼生D:脂砚斋14、佩之的《红楼梦新评》解说《红楼梦》使用了西方的〔〕(1分)A:美学B:社会学C:哲学15、较早地把考证的办法引入《红楼梦》研究的是〔〕(1分)A:鲁迅B:王国维C:胡适D:俞平伯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6、薛宝钗的生命热情被深深地掩埋在了冷冰冰的理性结构之中,以致她经常服用的药根本上“〞,充分表示了曹雪芹对薛宝钗性格之“冷〞的见地。
【江苏自考真题】2016年10月红楼梦研究27038试题

2016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红楼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27038)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共2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页至4页,共2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涂错、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红楼梦》诞生时间应在A. 顺治的前期B. 康熙的前期C. 雍正的前期D. 乾隆的前期2. 刊于乾隆五十六年的《红楼梦》程甲本为A. 抄本B. 木活字本C. 铜活字本D. 石印本3. 第三十四回的中是宝玉与黛玉旗帜鲜明地结合起来,共同走向叛逆道路的标志是A. 抄检大观园B. 金钏之死C. 题帕定情D. 宝玉挨打4. 最早查禁《红楼梦》的是嘉庆年间的A. 玉麟B. 陈其元C. 梁恭辰D. 丁雨生5. 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提出《红楼梦》A. 隐射明珠家事B. 写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C. 为康熙朝政治小说D. 是一部“明清兴亡史”6. 吴宓的《红楼梦新谈》解释《红楼梦》悲剧所用的悲剧理论源自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莎士比亚D. 尼采7 抄检大观园导致的结果是晴雯被逐、入画遭撵以及A. 金钏的自杀B. 司琪的自杀C. 鸳鸯的自杀D. 傻大姐的自杀8 当元妃晋封的喜讯传来时,书中突然出了宝玉对秦钟的思念,透露了秦钟被打、老父气死的不幸消息。
这种艺术手法称之为A. 切入B. 辐射C. 流动D. 复现9 护花主人王希廉认为《红楼梦》一书,全部关键是A. 红楼B. 空幻C.真假D. 情情10. 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的催化剂是A. 贾环告状B. 金钏之死C. 两个护官符集团之间的矛盾D. 雨村来访1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的说法,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A.《红楼梦考证》B.《小仓山房文集》C.《随园诗话》D.《红楼梦辨》12 宝玉“富贵闲人”的称号起自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D. 王熙凤13 “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
自考复习专题:红楼梦研究(江苏)

(一)人物序列的特点《红楼梦》共写了448个人物,庞大而又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1、逆向而动的两股人流。
红楼人物作出历史抉择时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甘当“猢狲”还是直立为“人”。
第一,两头小,中间大。
(叛逆、奴性与两者之间)第二,阶级界线模糊。
(如宝玉和袭人)第三,相互制约,均为“逆水行舟”。
(宝玉的先天不足与逐渐觉醒)2、由“震中”向外扩散的悲剧人物圈。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打破传统小说人物善恶两分,忠奸分明的“格套”,形成一种更为丰富复杂,也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
越有价值越在震中:宝、黛、晴雯等;探春一类;凤、钗、袭人一边维护女性尊严,一边压抑践踏。
3、历史螺旋上的葬礼和更生。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在“好”与“了”的蜕变与升华中考察人物的相互关系。
“好”便是“了”:必然灭亡。
——趋向于奴性,人生价值低的。
“了”便是“好”:勘破放下。
——趋向于人性,人生价值高的。
4、总体上把握人物系统,应抓住一个中心环节:“情不情”向“情情”的运动和转化。
(1)“情不情”指贾宝玉不但用情于对自己有情的人,而且还用情于对自己无情的人和无知者。
(泛爱)(2)“情情”指林黛玉用情专一,只对那些有情于自己的表示眷恋和关怀。
(如:晴雯、尤三姐)整体:如王熙凤、贾母、贾政等人,统治阶级内部“情情”。
(不稳定的人物关系)(一)宝玉论1、今古未有之一人脂砚斋评宝玉为“今古未有之一人”,指出贾宝玉形象的新颖性。
(1)在贾宝玉丰富的个性因素中积淀着人类的某些普遍的人性特征,是人类追求纯洁的爱及自由、平等精神的艺术表现。
如:宝玉对女儿的亲近,既有对清净女儿的热烈向往,也有青春活力被压抑的骚动和不安。
(一)宝玉论1、今古未有之一人(2)从内部结构看,其惊世骇俗的个性因素并非孤立存在,总是同其他许多极普遍、极常见的个性因素纠缠在一起的。
如:既有对女奴的尊重,又有贵公子纨绔软弱脾性。
(3)其性格特征表现为既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诸多精神要素,又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力和创造性为中国文化人格提供了全新的内容。
27038红楼梦研究历年真题

2002年江苏省 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填空题1. 《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2.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 ,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3.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 ,将。
4. 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经历》的编年, 到第八十回的时候, 贾宝玉已经岁。
5. 《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6. 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是以为底本的。
7. 《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字辈、“ 代”字辈、字辈、“ 玉” 字辈、“ 草”字辈。
8.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9. 《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
10.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 , 住缀锦园。
11. 的《红楼梦评论》 ,第一次将西方美学批评理论引入到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领域。
12.王梦阮和沈瓶庵的《红楼梦索引》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清世祖 (顺治 ) 与的爱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1. 《题红楼梦诗》二十首的《小引》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其作者是( B ) A永忠 B明义 C敦诚 D敦敏2. 《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C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史湘云 3.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指得是( A ) A晴雯 B袭人 C麝月 D小红4. 《红楼梦》脂评本中,被称为脂怡本的是( C )A甲戌本 B庚辰本 C己卯本 D有正本5. 《妙复轩评石头记》的评者是 ( B ) A王希廉 B张新之 C姚燮 D王瀣6.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飞燕”指的是 ( A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尤三姐 D尤二姐7.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遣九龙杯”中的“浪荡子”指的是( D ) A贾珍 B 柳湘莲 C薛蟠 D贾琏8.下列作品中,模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是( D )A 《姽婳词》 B《芙蓉女儿诔》 C《葬花词》 D《秋窗风雨夕》9.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所听到的戏文“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出自( B ) A《牡丹亭》 B《西厢记》 C《荆钗记》 D《邯郸记》10. 《红楼梦》第十七回到第十八回元妃省亲, 点了四出戏, 其中“伏元妃之死” 的是( C ) A 《豪宴》 (出自《一捧雪》 ) B《仙缘》 (出自《邯郸记》 ) C《乞巧》 (出自《长生殿》 ) D《离魂》 (出自《牡丹亭》 )11.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出现的灯谜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其作者是( B )A 贾母 B贾政 C元春 D迎春12. 《红楼梦》中第三回“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描写的是( A )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贾宝玉 D贾探春13.贾府中的丫环雪雁服侍的主子是( B ) A宝钗 B黛玉 C贾母 D迎春 14.下列红学家中,属于考证派的是( D ) A王国维 B蓝翎 C蔡元培 D俞平伯15. 提出“四大家族” 说法的红学著作 (红楼梦试论》 , 其作者是 ( D ) A佩之 B吴宓 C 陈独秀 D陈觉玄三、名词解释1. 《金陵十二钗》2.脂评本3.焦大4. “辐射”5.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四、简答题1.小说第一回的《好了歌》与《好了歌注》有何作用?2.简述元妃省亲描写的意义。
04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04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总分:9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1、康熙六次南巡,其中住在曹寅任职的江宁织造府的有()次。
(1分)A:两B:三C:四D:五2、《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的评者是()(1分)A:王希廉B:张新之C:姚燮D:王瀣3、《红楼梦》脂评本中,被称为脂铨本的是()(1分)A:甲戌本B:庚辰本C:己卯本D:有正本4、下列作品中,为悼念晴雯而作的是()(1分)A:《姽婳词》B:《秋窗风雨夕》C:《葬花词》D:《芙蓉女儿诔》5、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贾宝玉祭奠的是()(1分) A:秦钟B:金钏C:晴雯D:司棋6、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的“玉”指()(1分)A:宝玉B:黛玉C:红玉D:香玉7、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所看之书为()(1分)A:《牡丹亭》B:《西厢记》C:《荆钗记》D:《邯郸记》8、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解释《红楼梦》的红学著作《红楼梦新谈》,其作者是()(1分)A:佩之B:吴宓C:陈独秀D:陈觉玄9、《红楼梦》中的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出自谁人之口()(1分)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史湘云10、下列红学家中,属于索隐派的是()(1分)A:王国维B:顾颉刚C:蔡元培D:胡适11、贾府中的丫鬟司棋服侍的主子是()(1分)A:宝钗B:黛玉C:贾母D:迎春12、《红楼梦》第三回“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描写的是()(1分)A:林黛玉B:王熙凤C:贾宝玉D:贾探春13、《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出现的灯谜中,“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其作者是()(1分)A:贾母B:贾政C:元春D:迎春14、《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其中“伏贾家之败”的是()(1分)A:《豪宴》(出自《一捧雪》)。
2008年10月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试卷

2008 年10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038 红楼梦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5 CBDBA6-10 DBAAD11-15 DBDBA二、填空题16.红楼梦学刊 17.北静王 18.贾珍 19.柳湘莲 20.薛宝钗21.贾珠(李纨) 22.混世魔王 23.秦可卿 24.嘉庆 25.花月痕26.王希廉 27.顾颉刚 28.周汝昌 29.李希凡 30.悼红轩三、名词解释31.甲戌本: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十六回,由清代同志年间大兴刘铨福收藏。
甲戌本脂评最多,十六回共有脂批1631 条。
32.“情不情”:指贾宝玉不但用情于对自己有情的人,还用于对自己无情的人和无知者。
“情情”:指林黛玉用情专一,只对那些有情于自己的人表示眷恋和关怀。
33.《芙蓉女儿诔》是曹雪芹和脂砚斋认真“对清”、认为可以定稿的前八十回文字中的“最强音”,也是他对晴雯这一个有着完整生命的历程的悲剧人物的最后赞礼。
34.《石头记索引》: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以“索引法”来论证《红楼梦》属于清康熙朝的政治小说。
蔡元培认为,这部书是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35.凡鸟偏从末世来:指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从凤字拆出来的“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
四、简答题36.在红楼梦中,荣国府主要存在着哪几种矛盾?答:(1)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封建叛逆者,同以贾政、薛宝钗为代表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封建叛逆者;(2)以晴雯、鸳鸯等人为代表的被压迫的奴隶,同以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3)封建阶级内部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矛盾。
37.《红楼梦》关于爱情的描写有哪些作用?答:①直接表现了反对封建主题,歌颂了叛逆爱情。
27038 红楼梦研究 论述题

[论述题]提示:1、所有论述试题、答案要点均来源于教材《红楼梦研究》(何永康主编);2、所有论述题都要在通读并记忆原文的基础上作答,便于论述要点的展开。
1、论述《红楼梦》前五回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首先,通过甄士隐、贾雨村荣枯浮沉的故事作为前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甄士隐是一个由荣到枯的典型人物,《红楼梦》由盛而衰的主题可以从甄士隐的经历中预示出来,甄士隐的大彻大悟也预示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结局;②其次,通过甄士隐、贾雨村的牵引,介绍了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小说写贾雨村被革职,游至维扬听到林如海任盐政的信息,推出了核心人物林黛玉;再由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了贾府的谱系血脉;由林黛玉进贾府继而基本交代了书中的主要人物;③复次,通过甄士隐、贾雨村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
第一回交代了情鬼前缘,即贾宝玉是补天石,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第二回交代了林黛玉年幼丧母之不幸;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开始了木石前盟;第四回薛宝钗投奔贾府开始了金玉良缘;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交代了情鬼的性格、经历和结局;④最后,交代了特殊的艺术手法。
小说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用谐音的方法交代了“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艺术虚构手法。
2、论述“宝玉挨打”的主要原因及其矛盾冲突。
宝玉挨打是贾府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①根本原因:两条道路的矛盾,即正统与叛逆的矛盾,表现为贾政与贾宝玉父子矛盾;②远因:金钏之死,主奴矛盾;③近因:雨村来访,两条道路的矛盾;④导火线:忠顺亲王府派人到贾府寻找琪官,两个护官符之间的矛盾;⑤催化剂:贾环告状,嫡庶之间的矛盾。
3、论述高鹗续书哪些方面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①“家道复初,兰桂齐芳”,抄没的家产被发还,革去的世职被恢复,逮捕的贾赦、贾政被放还,贾兰和贾桂均飞黄腾达;②宝玉中举,宝玉平生最讨厌仕途经济,写他中举有违人物性格逻辑;③有些任务结局描写不符合曹雪芹原意。
例如王熙凤,其判词是“一丛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绝大多数人认为王熙凤被休,哭向金陵娘家一说,可见“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的结局不合原意。
红楼梦研究江苏自考

红楼梦研究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1.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
2.“太虚幻境”两边的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冷子兴是大观园中周瑞家的女婿。
4. 林黛玉进贾府时,“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描写的是贾迎春。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描写的是贾探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5.“荣喜堂”两边的对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fǔ黻fú焕烟霞。
6.“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描写的是贾宝玉。
7.林黛玉进贾府时随身带的丫鬟是雪燕。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贴身丫鬟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8.《燃藜图》旁边的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9. 《海棠春睡图》旁边的对联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薄命司中翻看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看到的是晴雯、袭人的判词,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看到的是香菱的判词。
11.太虚幻境所焚的香是:群芳髓,宝玉喝的茶名叫千红一窟,喝的酒名叫万艳同悲。
12.警幻仙姑所说的乳名“兼美”的是秦可卿。
贾家义学的老师是:贾代儒,其孙是贾瑞。
13.人物判词:人物画面判词歌曲林黛玉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终身误〗〖枉凝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贾元春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贾探春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红楼梦研究
(课程代码2703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修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甲戍本又称脂残本,现存
A. 12回
B. 15回
C. 16回
D. 28回
2. 程甲本问世以后出现了多个据以底本的评本,其中影响最大的评本出自
A. 王希廉
B. 张新之
C. 姚燮
D. 哈斯宝
3. “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艺术方法是
A. 艺术夸张
B. 艺术变形
C. 艺术真实
D. 艺术虚构
4.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
A. 贾环告状
B. 金钏之死
C. 两个护官符集团之间的矛盾
D. 雨村来访
5. 《芙蓉女儿诔》直接抒发爱憎之情,对现实生活中迫害生命的丑恶制度进行了抨击,所
仿效的对象是
A.《思旧赋》
B.《秋浦歌》
C.《长恨歌》
D.《离骚》
6. 评价《红楼梦》是“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的是
A. 鲁迅
B. 黄遵宪
C. 梁启超
D. 龚自珍
7. 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朝鲜语著名古典小说是《玉楼梦》和
A.《青楼梦》
B.《九云记》
C.《九尾龟》
D.《金玉缘》
8.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研究《红楼梦》运用了
A. 索隐的方法
B. 考证的方法
C. 历史的方法
D. 美学的方法
9. 秦可卿的丈夫是宁国府的
A. 贾珍
B. 贾瑞
C. 贾蔷
D. 贾蓉
10. 曹家最早出任江宁织造的是
A. 曹玺
B. 曹鼎
C. 曹寅
D. 曹颙
11. 在《红楼梦》中以诗性的想象构建的另一种情感天地是
A. 石头
B. 红楼
C. 太虚幻境
D. 木石前盟
12. 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看望宝玉说了一句“你可都改了吧”,其潜台词是
A. 要他痛改前非
B. 生怕宝玉顶不住压力
C. 要慢慢地改
D. 就知道你不可能改
13. 称《红楼梦》“引人入邪径”的是
A. 润东漱石主人
B. 陈其元
C. 梁恭辰
D. 丁雨生
14. 早期红学的索隐研究影响最大的是
A. 张侯家事说
B. 明珠家事说
C. 明清政治说
D. 自叙传说
15. 贾府纨绔习气的集大成者,“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的是
A. 贾琏
B. 贾珍
C. 贾赦
D. 贾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6. 《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为①所作。
17. 曹雪芹的祖上本为汉族,后来成为满洲①旗的“包衣”。
18. 第十六回贾宝玉将“圣上亲赐”给北静王、北静王又转赠给他的①郑重地送给林黛
玉。
19.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曾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
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①’”。
20. 新中国成立后,一场对①红学研究的批评运动,不仅使其最终以红学家的身份留名
文学史,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众多学者和文艺爱好者的兴趣。
21. 王梦阮、沈瓶庵的《①》是红学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红学专著。
22. 陈觉玄在一篇题为《①》的论文中提出了“四大家族”的说法。
23. 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在他的《①》中明确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4. 庚辰本七十九回脂批云:“明是为阿颦作谶”,实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是用晴雯的悲惨遭
遇来烘托①的不幸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