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以及防静电知识
防雷与防静电(新)

第一节 雷电的危害及防雷保护 电
流
雷电的种类
大
按传播方式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 电
压高雷电的危害Fra bibliotek、温
❖火灾和爆炸
度
高
❖触电
达
两
❖设备和设施毁坏
万
多
度
1 防雷技术
直击雷:直接对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放电产生 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的雷电叫做 直击雷;(线状雷中居多)
感应雷:若是落雷处邻近物体因受静电感应 或电磁感应产生高电位引起放电,叫做感 应雷;
防雷装置的用途:
1.避雷针:防主要用于露天变配电设备、建 筑物的保护。 2.避雷线: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保护。 3 避雷网和避雷带 主要用于保护建筑物。
4.避雷器: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备
相关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架空线路防雷措施:装设避雷线;提高线路自身的绝
缘水平;用三角形顶线做保护线;
(P155对各类措施进行详述)后面讲述各类方法
2 防静电技术
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静电
纸张印刷时或纸张与辊轴的摩擦、橡胶或塑料的碾 磨、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辊轴的摩擦; 塑料的压制、上光、挤压; 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或液体高速喷出管口、 液体注入容器发生的撞击、冲刷或飞等; 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 气瓶放出压缩气体或用喷油枪喷漆; 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混和器中搅拌高阻物质、纺织品的涂胶过程等。
1 防雷技术
遭到雷电袭击的树木、房屋
1 防雷技术
雷电的危害
雷电可烧毁和损坏各种电气设备 和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击毁建 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多 方面的。比如构筑物;可引起易燃、 易爆物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等。其危 害表现在雷电放电时所存在的各种物 理效应和作用。
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

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
一、雷电危害
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数十万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设施的击穿和毁坏,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放电火花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火灾或爆炸。
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份也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受到破坏或爆炸。
二、人身防雷措施
1、雷雨天不在至高点(屋顶、山峰、岗顶)停留。
2、雷雨天不在堤坝顶上行走,特别是举着带金属尖的雨伞,危险性更大。
3、雷雨天不在孤树下避雨。
4、雷雨天远离防雷接地引下线。
5、雷雨天不在电杆上作业。
6、雷雨天要窗门紧闭,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三、静电危害
1、静电电压由于电压高易产生火花放电,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2、人接触静电也能产生电击。
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的吸附作用能使粉尘类附着在设备或管道中,影响生产甚至堵塞。
四、防静电措施
1、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穿化纤衣服。
2、易燃易爆场所要用木质、金属椅子,禁止用带有人造革坐垫、靠垫的椅子。
3、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一律可靠接地。
4、控制液体、气体、粉体流速,限制静电产生。
5、倾倒和注入液体时,灌注液体的管道最好自容器底部注入或紧贴侧壁,防止液体飞溅和冲击。
九、防雷与防静电

避雷装置的作用就是当接闪器接受电流后,经过引下线将 电流导人接地装置进而安全地进人大地,保证建筑物内设 备和人身的安全。至于选择何种防雷措施,则应根据所保 护对象的重要性、当地雷电活动情况进行比较确定。
➢引下线
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一般采 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腐蚀要求与避雷带相同。钢绞线其截面 不应小于25MM²,铜导线其截面不小于16MM²。
应沿建筑物外面敷设,经最短途径接地:建筑物有特殊要求 时,可以暗敷,截面应加大一级。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传统的方法是:互距5m采用长2.5m的规格 为40×40×4mm三根镀锌角钢打入地中并联,并与引下线 连接。
第九章 防雷与防静电
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 的放电现象,它会破坏建 (构)筑物和各种工农业 设施,同时还会引起火灾 和爆炸事故。雷电放电时 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巨 大的雷电流,不仅能击毙 人畜、还会劈裂树木、电 杆等。
一、雷电的种类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雷电大致可分为片状、 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
城镇的建筑物区域,常可以见到一些顶部大面积金属体的建筑物,例如半球形铜 壳装饰成的圆顶楼,用铜材或铁皮包装屋顶的建筑物。当这种建筑物上空有雷云 生成并向下发展下行先导时,由于雷云和先导通道中电荷的感应作用,在建筑物 顶部的金属体上将出现反极性的感应电荷
金属屋面静电感应
架空线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 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和很大的电流,同时又是 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 里,将产生强大的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 场中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压,并且还会在构成闭 合回路的金属物上(如露天堆垛物捆扎用的铁皮、 铁丝等)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这时回路上有的地 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放电。 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以及易燃、 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也是非常危险的。
防雷防静电知识

在电子设备周围采取防静电措施,如铺设防静电地板、佩戴防静电手环等,以降低静电 对设备的影响。
提高员工防雷防静电意识
培训员工
01
通过培训课程或宣传资料,提高员工对雷电和静电的认知,了
解其危害和防范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02
制定针对雷电和静电的应急预案,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
正确的应对措施。
定期演练
电子设备防雷
使用防雷设备(如防雷插排、防雷模块等)对电子设备进行 保护。
雷电和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应对
人体防雷
不在雷雨天气下站在高处、空旷处,不使用金属材质的雨伞,尽量降低自身高度避免成为雷电目标。
防静电措施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穿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工具、接地等措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04
防雷防静电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02
防雷防静电的措施
建筑物防雷措施
1 2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遭受 雷击。
接地措施
确保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措施,使电流能够安全 地导入地下。
3
防雷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子设备防雷措施
01
02
03
使用防雷设备
在电子设备前端安装防雷 设备,如电源防雷器、信 号防雷器等。
03
定期进行演练,模拟雷电和静电事件发生,提高员工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05
雷电和静电的应急处理
雷电和静电引发火灾的应急处理
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雷电或静电引发火灾, 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迅
速报告相关部门。
灭火措施
在火灾初起阶段,应使用灭火器或 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
防雷防静电知识

雷云的放电可能发生在雷云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雷雨 与大地之间。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1、直接雷电危害
(1)由于雷对大地的放电电流很大,虽然持续时间只 有50~100μs,但因为电流的热效应,能使放电通道的温 度高达数万摄氏度,使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责任心、真功夫、好习惯
油气集输安全生产知识
防雷、防静电知识— 防雷知识
彭朋
❖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一家化工 厂因雷击而爆炸,导致毒气泄漏。
❖1989年我国黄岛油库遭雷击引发特大 火灾,死亡19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 失数千万元。
❖我国鄂伦春林区火灾有半数以上是由 雷击引起。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2、间接雷电危害
(1)雷的电磁感应危害 指附近有雷击时,因雷击电流的变化率很大,处于变化
磁场中的金属导体要感应出很大的感应电动势。 若导体是闭合的,仅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若导体有缺
口,由于感应电动势很大,在缺口处会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可 能点燃可燃蒸气。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2)雷的静电感应危害 指带电的雷接近地面时,对导体感应出与雷的符号相反的
电荷,对地绝缘导体上的感应电荷不能迅速流入地壳, 这些电 荷可能会对其临近的接地导体或大地发生火火放电,从而可能 点燃可燃蒸气。
二、防雷的基本措施
避雷针是一种常用的防雷保护装置。
它由受雷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二、防雷的基直本措击施雷防护
本节课内容
雷电的形成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防雷防静电培训资料

防雷防静电培训资料防雷防静电培训资料是一份重要的文件,旨在向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防雷和防静电的知识和技能。
本资料将介绍防雷防静电的基本原理、常见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培训,员工将能够有效地预防雷击和静电危害的发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一、防雷基本原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产生和传导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雷电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进行传导,当离子的浓度足够高时,会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导致雷击。
因此,防雷的关键是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空气中带电离子的浓度。
该资料将详细介绍如何合理利用避雷针、避雷带和接地装置等设备来达到防雷的效果。
二、防静电基本原理静电问题在许多工作场所都会存在,特别是在涉及粉尘、化学药品和易燃材料的环境中。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物体表面电荷的积累,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火花,从而产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因此,防静电的关键在于控制电荷的积累和释放。
本资料将介绍如何通过接地、抑制静电积聚和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来有效地防止静电危害。
三、防雷防静电措施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工作场所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安装和维护避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2. 在易发生静电的区域设置接地装置,及时排除静电积聚;3. 使用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地板等防静电设备;4. 定期对防雷和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5. 加强员工的防雷防静电培训,提高其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防雷防静电应急处理方法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但防雷防静电意外事件仍然有可能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方法,以迅速应对并减少可能的伤害。
在资料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防雷和防静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步骤,如何迅速疏散人员、使用灭火器材和拨打紧急电话等。
结语通过防雷防静电培训,员工将能够全面了解防雷防静电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同时,他们还将学会如何应对防雷和防静电意外事件,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公共设施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设施名称
某大型体育场馆
案例描述
该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防雷和防静电的需求。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以及采取设备 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成功避免了雷电和静电对场馆设施和观众安全的威胁。
经验总结
公共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防雷防静电设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及防静电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防雷及防静电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随着科 技的发展,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发展
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从简单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发 展为综合性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引流、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等多方面的措施。
02
CHAPTER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个人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个人姓名:张先生
案例描述:张先生在雷雨天气中,通过正确使用防雷产品,如避雷针、防雷带等,避免了雷 电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同时,他采取了接地线、不使用电子产品等防静电措施,避免了 静电带来的潜在危险。
经验总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防雷防静电知识,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 。
THANKS
谢谢
防雷及防静电在家庭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领域也逐渐成为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应用 的重要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电器设备和设施也需要采取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例如,电视、电脑 、空调等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接地检查和维护,避免因雷电和静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 伤亡。此外,家庭中的电线、插座等也需要注意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家庭安全。
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通过避雷针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 建筑物或设施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防雷防静电知识简介

除了静电放电直接造成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外,还有一 种情况就是,设备遭受静电放电后,不立即损坏,而 是性能下降,为设备埋下了隐性故障,这种情况尤其 难防范。
四、静电防护
1.介质隔离:最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绝缘介质把内 部电路和外界隔离开。尽量避免静电放 电的发生。 2.屏蔽: 利用屏蔽材料的屏蔽功能,保持机箱 导电的连接性,将干扰拒之门外 3.接地
2. 而当雷电放电在周围空间辐射电磁场,从而使 地面上的金属导体感应出很高的电压,此即感应雷。 系统中的信号线、电源线上都可能由于感应雷的作用 而产生浪涌高压脉冲,对此我们必须采用适当的浪涌 抑制器件。
如果把防雷器安装与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在因 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感应到高电压时,由防雷器提供一 条雷电流对地泄放的合理的阻抗路径,而不能让其随 机性地选择放电通道,从而能确保被保护设备的安全。
2. 压敏电阻
该器件在一定温度下,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大。 它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 阻。没有过压时呈高阻值状态,一旦过电压,立即将电压限 制到一定值。 优点:通流容量大,残压较低,反应时间较快(≤50ns), 无跟随电流(续流); 缺点:漏电流较大,老化速度相对较快 而因为不稳定的漏电流,性能较差的压敏电阻使用一段 时间后,因漏电流变大可能会发热自爆 。因此压敏电阻不 适合用在较高灵敏度的测量电路和较高频率的通讯电路中。
防雷防静电知识简介
开发二部
2009. 3
一、防雷介绍 二、常见的防雷器件 三、静电介绍 四、静电防护
一、防雷介绍
雷电是由大气放电产生的,当带正电荷的雷云和带负 电的雷云离得较近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放电,持续时间 约50-100us,电流可达200-300KA,温度可达2万 从而出现耀眼的光和雷鸣。 雷电对系统的危害分为直击雷危害和感应雷危害。 1. 当雷云很低周围又没有异性电荷雷云时就在地面 的凸出物上感应异性电荷,继而造成与地面凸出物之 间的放电,此即直击雷。为预防直击雷,应该在建筑 物外架设避雷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3、雷击时,应寻找下列地方掩蔽: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 大型金属框架的建筑物、构筑物;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 壳体的船舶等。
16
静电的危害
爆炸和火灾 静电电击 妨碍生产
静电的防护
接地 增湿 加抗静电添加剂
17
使用手机常识
在使用手机时,可以採用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使用是比较
有效的办法。
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
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 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以利於调节人体电 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 染的能力。
2、避雷线:作用原理与避雷针相同,保护的范围不一样。 3、避雷带、避雷网
12
建筑防雷示意图
利用尖端预放电将雷电 吸引到避雷针处
13
静电防护
14
案例:
2000年10月31日14时45分,河南某石化厂机修车间一名女职工提 着一带塑料柄挂钩的方形铁桶,到炼油Ⅱ催化粗汽油阀取样口下, 打算放一些汽油作为清洗工具用,当该女职工将铁桶挂到取样阀门 上,打开手阀放油不久,油桶着火。现场一技术员见状,迅速打开 旁边的事故消防蒸汽软管,该女职工在消防蒸汽的掩护下,很快关 掉了取样阀门,并和该技术员一起,用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毛毡将火 扑灭。
4
雷电的多发季节
我国一般在6-8月是雷电的多发季节,因为一般雷电是伴随着 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多,雷电发生的频率就大,现 在我国已经进入雷电多发季节.
5
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1、在室外环境时,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 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 把金属工具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 过头顶。如果四周没有比自己高的物体, 不要撑开带金属杆的雨伞,不要使用手机, 避免直击雷的袭击。
8
雷电击中人的征肤有轻微的刺痛,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 情况,应立即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并马上蹲下来,身体向前倾, 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
避雷方式
9
雷击事故 新疆惊人雷电
一牧民173只羊瞬间遭雷击死亡
夏季防雷防静电知识
1
雷电的危害
自古以来,雷电灾害一直存在,据有关研究统计,在 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 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足见其
能量之大,产生的危害可想而知。
2
雷电的形成
当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气
受到炽热的地面烘烤受热
而上升,上升气流上升时
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
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是由于两种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 或者物体与物体紧密接触后又分离而产生的。
各种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这个束缚能力可用逸出功来 衡量,逸出功是把一个电子从物质内部移到外部所需外界作 的功。显然逸出功愈大的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愈强,因此, 两种物质接触时,逸出功小的失电子带正电,逸出功大的得 电子带负电。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阀门开度过大,汽油流速过快而导致静电 荷积聚,静电放电产生火花而引发的事故,虽然现场扑救及时得当, 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危害,但反映出个别职工安全意识不 够高,对静电安全技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欠缺,对静电造成的危害 认识不深。
15
静电的产生
所有物质(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在一定的条件 下,都可能发生电子转移,产生静电。
去年发生在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查干库勒乡的173只羊,被雷 击中全伸腿死了,一片白花花的被雷击毙的羊群中还有的被烧焦, 直接 经济损失超20余万元。
10
雷击的抢救方法
雷击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一是雷电流流经心脏导致心室产生纤维性颤动,因而造成人体的血
液循环停止。 二是雷电流流经人体脑下部的呼吸中枢时,使人停止呼吸。有时表
如果身边有其他电话可用,
就不要使用手机。
18
谢谢大家!
19
地球
冰雹(称为水成物) 。水
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
下被极化(如右图)负电
荷在上,正电荷在下 。
3
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
直接雷击-----雷闪直接击中受害者。 接触雷击-----雷击某一物体,然后人体某部分接触到被雷击的物体。 旁侧闪络-----雷击受害人附近的物体,该物体向它附近的人闪击放电。 跨步电压-----雷电流流入大地时,人体前后两脚产生的电位差。
4、
7
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5、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 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 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等也要停止 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
6、房屋门窗要关闭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在水中劳动或游泳者,应立即离开水中,以 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
7、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 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现为“假死”。应就地及时抢救被雷击者,有条件的尽快送医院抢 救。 抢救方法 1.口对口吹气 2.体外心脏按摩
心脏按压应选择在伤者胸脯下三分之一处,按压深度三到四厘 米最佳,下手不要太重以免压坏内脏。每按30次后可以口对口进行 人工呼吸2次,这样循环操作。
11
防雷措施
1、避雷针:作用是将雷云放电的通路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 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由它及它相连的引下 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 受直接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