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颗粒级配曲线速画法

颗粒级配曲线速画法
粒级配曲线速画法是一种新的绘画技法,它通过细小的线条和粒子的组合,形成绚丽的色彩,表达出抽象的意象。
这种技法被认为是一种抽象画家的独特风格,它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表达出画家的思考和情感。
粒级配曲线速画法首先是从画面中抽取出一些细小的线条和粒子,类似于色彩条纹。
然后,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排列和色彩处理,形成一个抽象的整体,给人以非常绚丽的色彩和细节的感觉。
粒级配曲线速画法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表现出抽象的意象,同时也可以拥有细腻的细节,给人以抽象的视觉感受。
用这种技法绘制的画面,可以使画面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意思。
粒级配曲线速画法不仅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而且也可以提升画家的艺术水准。
用这种技法来绘制画面,可以让画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加精彩的画面。
同时,画家可以通过细节的处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让画面更加有意义。
粒级配曲线速画法是一种新的抽象画法,它可以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提升画家的艺术水准。
用这种技法,画家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更加精彩的画面。
级配曲线的快速绘制

级配曲线的快速绘制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的级配曲线,从而确定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判断出该料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设计提出的上下包络线内,而对于反滤料,由于反滤层设在产生渗流的两种粗细明显不同的材料之间,以防止产生渗透变形对于反滤料,其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即为颗粒级配,因此,级配曲线绘制在土工试验中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但由于级配曲线水平座标为对数座标,存在着对数座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连线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工作极为枯燥乏味,一般说来,传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采用对数坐标纸,进行手工绘制。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普及前为主要的绘制方式,一般购买印刷好的对数座标纸(或复印设计提供包络图的图表),人工在横坐标上标出颗粒径料、纵坐标上标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然后按计算出的数据在坐标纸上逐点标出点位,采用曲线板进行拟合,绘出级配曲线,再查出诸如D60、D30、D10等特征值,进行系数计算。
手工绘制级配曲线,效率较低,既不美观,绘出的图表大小固定,不易插在文档中(往往采用在文档中预留地方,粘上曲线图表后再复印),同时换算也容易出错,费工费力,笔者在2003年前,受办公条件限制,均采用这种手工绘制的方法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
2、采用AutoCAD这类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级配曲线针对手绘方法存在着不美观、不易与文档结合的情况,在级配绘制上,往往采用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如AutoCAD、电子图版等,在绘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器或Excel等工具将各包括图表、粒径等在内的数据换算成对数坐标,然后采用直线、偏移等命令绘出对数座标图,通过手绘曲线命令绘出级配曲线。
这种方法,克服了手绘级配曲线不易与文档结合的不足(可采用复制、粘贴或专用转换软件),具有精度高、任意放大和缩小的特点,但存在着需到对数坐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以及连线一系列繁杂的步骤,效率也较低,笔者在2004年,由于需向设计单位报送坝料级配曲线电子版,主要就采用AutoCAD这种方式进行绘制级配曲线。
1.3.2土的粒径级配曲线.PPT

基本概念
有效粒径:d10 连续粒径:d30 定量表示粒径级配曲线的特征 平均粒径:d50 及工程意义 控制粒径:d60 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表示曲线的斜率
Cu= d60 / d10 曲线的曲率系数:表示曲线的连续性状况
Cc = d302 / (d10 d60 )
土力学 Soil Mechanics
Cu=166.7 Cc=2.96
Cu=2.25 Cc=0.84
Cu=18.0 Cct;10且Cc=1~3:级配良好的土; 若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级配不良的土。
土中的水
孔隙中水的物理状态: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 矿物结晶水或化学结合水
通常在高温或长期加热下发生变化,不包括在土的含水量计算中。
d60定量表示粒径级配曲线的特征及工程意义基本概念088土粒粒径mm土力学soilmechanics矿物结晶水或化学结合水通常在高温或长期加热下发生变化不包括在土的含水量计算中
1.3.2 土的粒径级配曲线
粒径级配曲线
d60 d50
d30
d10
土粒粒径/mm
粒径级配曲线
有效粒径:d10;连续粒径:d30 ; 平均粒径:d50 ;控制粒径:d60
结合(吸附)水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
自由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土中的气体
自由气体
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土层受荷载作用压缩时,易使之逸出。
封闭气泡
粒径较细的土中,与大气隔绝,受荷载作用时,会被压缩或溶解, 压缩性增加,透水性减小,使土体不易压实。
有毒性气体、可燃性气体
造成地质灾害。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1.先将土样的颗粒分析填入Excel表格中,如下图所示。
2.然后再点击插入---图表,就会弹出下面的窗口
点击XY散点图,选择图中选住的那一项
3.选择之后然后点击“下一步”,就会出现下面的窗口
4.然后点击数据区域的右边的拾取按钮,然后拾取你所需要的数据,如图中
虚线框就是选择的区域,如果是两个土样,就要点击“系列”,在系列里面添加,如图所示
5.选取完之后点击“下一步”,将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窗口,然后就填写“标题”,
“x轴表示的名称”,“y轴表示的名称”,然后再点击网格线,把主要网格线和次要网格线全部勾选,如图
6.然后点击“下一步”再点击“完成”
7.然后用鼠标在X轴附近点击右键,点击坐标格式,然后点击刻度,框选对
数刻度,数值次序反转框和数值轴交于最大值,如图所示
8.同样的方法点击Y轴坐标格式,进行修改,纵轴不需要框选对数对数刻度
那一栏。
EXCEL2010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图文说明)

Office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很方便:制作方法如下
1、随意选取一组数据如下:
粒径1006040201050.20.10.01
筛余%100897662524327197
2在excel2010中选中插入—散点图—带平滑线和数据标记点的散点图(第二个)
2、得到图形:
3、进行调整:
1调整纵坐标,鼠标双击纵坐标数字(或鼠标左键选中纵坐标数字右键—设置坐标轴格式)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2调整横坐标,双击横坐标数字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3修改曲线双击选中蓝色曲线依次修改如下:修改“数据标记选项”
修改数据标记填充:
修改“线条线条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线型”宽度为1.25磅;
修改“标记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标记线样式”为1磅。
得下图:
4修改图框,鼠标双击图框内部,菜单栏出现如下,在图表布局中选第三个;得到下图:
删除直线,鼠标选中改直线按delete键删除
修改线条,鼠标双击图框内中线条,“线型”全改为实线黑色
5修改坐标轴标题得下图:
完成!。
excel2010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图文说明)

Office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很方便:制作方法如下
2、得到图形:
3、进行调整:
①调整纵坐标,鼠标双击纵坐标数字(或鼠标左键选中纵坐标数字右键—设置坐标轴格式)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②调整横坐标,双击横坐标数字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③修改曲线双击选中蓝色曲线依次修改如下:修改“数据标记选项”
修改数据标记填充:
修改“线条线条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线型”宽度为1.25磅;
修改“标记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标记线样式”为1磅。
得下图:
④修改图框,鼠标双击图框内部,菜单栏出现如下,在图表布局中选第三个;
得到下图:
删除直线,鼠标选中改直线按delete键删除
修改线条,鼠标双击图框内中线条,“线型”全改为实线黑色
⑤修改坐标轴标题得下图:
完成!。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一、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是指将土样按照不同粒径进行筛分,并记录每个粒径范围内的质量或百分比,然后绘制成曲线图。
该曲线可以反映出土壤中各种颗粒的含量分布情况,从而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二、如何进行土的颗粒级配实验1.采样:在现场选择代表性样品,避免混杂杂质和人为干扰。
2.制备:将采样回来的土样经过筛选、风干、破碎等处理后,制备成试验用样。
3.筛分:将试验用样按照一定规格放入筛子中,通过振动筛子使不同大小的颗粒逐渐下落到不同规格筛网上。
4.称重:将每个筛子中剩余物称重并记录下来,用于计算每个筛孔内颗粒的含量。
5.计算: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每个筛孔内颗粒所占百分比或质量,并绘制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三、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分类根据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对数正态分布曲线:该曲线呈现出对数正态分布特点,即中间部分较高,两端逐渐降低。
2.偏态曲线:该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偏斜特征,即左侧或右侧颗粒含量较高。
3.双峰曲线:该曲线呈现出两个峰值,表示土壤中存在两种重要的颗粒组成。
4.平坦型曲线:该曲线呈现出整体比较平坦的特征,表示土壤中各种颗粒含量相对均匀。
四、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意义1.工程设计:根据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可以判断土体性质及其适用范围,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工程施工:根据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3.环境保护:通过掌握土壤颗粒级配情况可以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从而采取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
五、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注意事项1.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好的样品,避免混杂杂质和人为干扰。
2.筛分时应选择合适的筛孔规格,以免漏筛或堵塞。
3.称重时应注意准确度,避免误差。
4.绘制曲线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坐标轴范围,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六、结语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是土壤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摘要: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级配曲线图,以确定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及曲线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上下包络线内,从而判断级配是否良好、连续,对于反滤料设计,更是要求严格控制该料的d85、d15等特征值,级配曲线绘制工作量较大,本文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和图表功能,快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无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级配曲线快速绘制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的级配曲线,从而确定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判断出该料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设计提出的上下包络线内,而对于反滤料,由于反滤层设在产生渗流的两种粗细明显不同的材料之间,以防止产生渗透变形对于反滤料,其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即为颗粒级配,因此,级配曲线绘制在土工试验中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但由于级配曲线水平座标为对数座标,存在着对数座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连线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工作极为枯燥乏味,一般说来,传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采用对数坐标纸,进行手工绘制。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普及前为主要的绘制方式,一般购买印刷好的对数座标纸(或复印设计提供包络图的图表),人工在横坐标上标出颗粒径料、纵坐标上标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然后按计算出的数据在坐标纸上逐点标出点位,采用曲线板进行拟合,绘出级配曲线,再查出诸如d60、d30、d10等特征值,进行系数计算。
手工绘制级配曲线,效率较低,既不美观,绘出的图表大小固定,不易插在文档中(往往采用在文档中预留地方,粘上曲线图表后再复印),同时换算也容易出错,费工费力,笔者在2003年前,受办公条件限制,均采用这种手工绘制的方法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
2、采用autocad这类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级配曲线针对手绘方法存在着不美观、不易与文档结合的情况,在级配绘制上,往往采用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如autocad、电子图版等,在绘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器或excel等工具将各包括图表、粒径等在内的数据换算成对数坐标,然后采用直线、偏移等命令绘出对数座标图,通过手绘曲线命令绘出级配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级配曲线图,以确定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及曲线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上下包络线内,从而判断级配是否良好、连续,对于反滤料设计,更是要求严格控制该料的d85、d15等特征值,级配曲线绘制工作量较大,本文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和图表功能,快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无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级配曲线快速绘制
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的级配曲线,从
而确定不均匀系数c
u 、曲率系数c
c
,判断出该料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设计提
出的上下包络线内,而对于反滤料,由于反滤层设在产生渗流的两种粗细明显不同的材料之间,以防止产生渗透变形对于反滤料,其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即为颗粒级配,因此,级配曲线绘制在土工试验中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但由于级配曲线水平座标为对数座标,存在着对数座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连线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工作极为枯燥乏味,一般说来,传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采用对数坐标纸,进行手工绘制。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普及前为主要的绘制方式,一般购买印刷好的对数座标纸(或复印设计提供包络图的图表),人工在横坐标上标出颗粒径料、纵坐标上标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然后按计算出的数据在坐标纸上逐点标出点位,采
用曲线板进行拟合,绘出级配曲线,再查出诸如d
60、d
30
、d
10
等特征值,进行系
数计算。
手工绘制级配曲线,效率较低,既不美观,绘出的图表大小固定,不易插在文档中(往往采用在文档中预留地方,粘上曲线图表后再复印),同时换算也容易出错,费工费力,笔者在2003年前,受办公条件限制,均采用这种手工绘制的方法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
2、采用autocad这类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级配曲线
针对手绘方法存在着不美观、不易与文档结合的情况,在级配绘制上,往往采用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如autocad、电子图版等,在绘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器或excel等工具将各包括图表、粒径等在内的数据换算成对数坐标,然后采用直线、偏移等命令绘出对数座标图,通过手绘曲线命令绘出级配曲线。
这种方法,克服了手绘级配曲线不易与文档结合的不足(可采用复制、粘贴或专用转换软件),具有精度高、任意放大和缩小的特点,但存在着需到对数坐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以及连线一系列繁杂的步骤,效率也较低,笔者
在2004年,由于需向设计单位报送坝料级配曲线电子版,主要就采用autocad 这种方式进行绘制级配曲线。
3、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制专用的级配曲线绘制程序
针以上述方法的不足,也有单位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制专用的级配曲线绘制程序,如利用autocad支持的activex automation技术,运用高级语言(如vb、vc等)编制命令程序,使其读取预先输入的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自动绘制级配曲线。
这种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可设计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同时可自动计算出d60、d30等特征值,比较方便,但这种程序,设计单位及科研单位编制和运用较多,施工单位很难获得,如果要自行编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绘图知识及较高的计算机编程经验,如上述用采高级语言,利用activex技术,编制一个通过autocad 自动绘制级配曲线的程序,需要引用autocad类型库,在命令程序生成后,还要在autocad中注册,经过调试后方可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对一般没有编程经验的水工试验人员来说,要顺利进行编程和调试显得复杂和不便。
目前,作为常用办公软件,ms office及wps office应用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充分利用其中的电子表格自动计算及图表功能,能够实现办公自动化及图表绘制自动化,而经过多次摸索,利用电子表格完全能够绘制满足工程需要的级配曲线,而相对于上述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操作方便、不需要编程知识的特点,现以excle2003为例,将绘制方法介绍如下:
1、数据获取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级配曲线,应有上包络线、下包络线、取样线、粒径及小于某料径含量累计百分比等图元,其中上包络线、下包络线由设计单位根据施工需要经计算而得出的级配曲线,可将其数据直接运用来绘制级配曲线,而小于某粒径含量百分比是经实验、称量及计算获得,对于具体实验过程及计算,在此不再多简介,如果有不熟悉级配计算过程的朋友,可参见相关的土工实验规程。
在工程中,一个完整的计算表可参见图1。
图1 级配曲线计算表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1的数据中,除了各级风干试样重需要经计算及填写外,其余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均通过在相应的单元格中编写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为便于绘制曲线,再对上述数据进行组织,形成如图2形式:
图2 数据组织
2、绘制级配曲数
在得到取样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与设计单位提供的上包络线、下包络线后,即可进行级线性曲线的绘制。
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图表”命令(或菜单中的“插入/图表”),弹出图表向导,选择标准类型中的“xy散点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平滑线散点图”。
见图3
图3 图表类型
点击下一步,显出图表源数据步骤,选择“系列”选项卡,在系列中,点击“添加”,在右侧的名称中输入“取样线”,x值为粒径,点击在图2中的格区域b1:q1,y值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点击在图2中的格区域c2:q2,这样,我们可能在系列文本框中看到“取样线”,同时在预览框中看到取样线及图例,如图4
图4 源数据
点击下一步,在标题选项卡中,图表标题中输入“××料级配曲线”,在数值(x)文本框中输入“粒径(mm)”,在数值(y)文本框中输入“小于某粒径含量累计百分比(%)”;在网格线选项卡中,勾选主要网格线及次要网格线,如图5、图6。
点击完成,绘制的图表见图7
图7 初步画出的级配曲线
但上述绘制的曲线,并不是我们所要的级配曲线,需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图7中,用鼠标点在x轴上,点击右键,选择“坐标轴格式”,在图案选项卡中,可以对样式、颜色、粗细进行设置,在刻度选项卡中,最小值设置为0. 001,最大值设置为1000,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10,次要刻度单位设置为10,数值(y)轴交叉设置为1000,将对数刻度、数值次序反选复选框选中,如图8、图9。
图8 图案选项
卡图9 x轴刻度选项卡
用鼠标点在y轴上,点击右键,选择“坐标轴格式”,在刻度选项卡中,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100,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10,次要刻度单位设置为5,数值(y)轴交叉设置为0,如图10。
图10 y轴刻度选项卡
点击确定,即生成我们所要绘制的级配曲线,用鼠标将图表调整适宜的大小(主要根据所要输出的纸张大小确定)进行输出,也可以将图表复制,粘贴到需要的文档中,绘出的级配曲线表如图11。
如果对图表不满意,可选取图表,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对图表类型、源数据、图表选项进行修改,如在源数据选项中增加上包线、下包线,绘制方式与上述的取样线绘制方法相同。
3、数据的查找及处理
有了级配曲线,就可以查出d
60、d
30
、d
10
等特征值,再用公式c
u
=d
60
/d10、c
c
=d
30×d
30
/(d
60
×d
10
)求出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如根据已绘制的级配曲线,查
出d
60=48.5mm,d
30
=9mm,d10=0.7mm,即可求出不均匀系数c
u
=69.2,c
c
=2.39,根
据施工规范,不均系系数应大于5,曲率系数为1~3,因此,该料级配良好、连续。
按上述步骤,几分钟就可画出美观、标准的级配曲线,同时可以将上述文档存为模板,下次进行绘制时,只需重新输入累计百分比,即可绘出需要的级配曲线,如果有一定的高级语言编程基础,可以在上述的基础上,设计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自动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系数的计算,实现级配曲线绘制及数据处理自动化。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