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味《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有哪些要点与难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专门设计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以《红楼梦》作为单元教学的内容,这种设计方式很新鲜,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如何落实到教学中,老师们可能有困惑,需要通过实践去探讨。
本文只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点和难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老师们备课一般会参照教材的单元导语,这也是必要的。
单元导语比较简要,是两段话,前一段介绍《红楼梦》的文学史地位,后一段就是学习目标,包括五个要点:梳理小说情节,厘清人物关系,探究人物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这五个要点很重要,但仔细一想,与以往学习小说的教学目标似乎差不多。
那么为何要专门用一个单元来教《红楼梦》阅读呢?在“教法”上与教一般短篇(或者长篇的片段)有何不同?这是要着重思考的。
要想办法让单元导语提出的这些要点贴近整本书阅读,真正解决整本书阅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所以备课时恐怕不能“轻车熟路”地把单元导语的要求照搬过来,按照单篇教学的习惯去讲解或者讨论。
要想着这是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其特殊性,教学要点也要围绕整本书阅读来设计。
《红楼梦》很长,怎么读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难点,应当是教学关注的要点。
这部书篇幅很长,能大致读完就很不错了,把《红楼梦》定位在“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要通读。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为“读完《红楼梦》全书”。
只要能读完,对书的内容及形式有自己的感受与大致理解,并且体会到阅读这样一部长篇巨著的艰难与乐趣,就基本达到了要求。
教学设计也应当主要围绕如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坚持读完,而不是学生还没怎么读,就先布置一堆问题和任务;学生还没有读完,就急于安排各种讨论和写作。
读完《红楼梦》全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的确是困难的。
要求学生读完《红楼梦》,一开始就要定出阅读时间表。
按照教材平均分配,每个单元大致拥有九个课时。
即使九个课时全部用来阅读《红楼梦》,恐怕也读不完全书的五分之一。
高考语文复习:《红楼梦》主题阅读指导 教案

《红楼梦》主题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生平和书籍版本演变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
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3.通过一系列趣读和分享过程激发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读整本书。
过程与方法:1.以提纲式阅读法,在了解作者思想倾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书内容框架。
2.以自主阅读和主题分享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解读《红楼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红楼梦》文学价值的基础上爱上《红楼梦》。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说的整体内容,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指导评价法、小组合作法。
板书设计:课时安排:10课时(半个学期的阅读课)第一课时:提纲挈领,知人论世第二至九课时:自主阅读,主题分享第十课时:猜想结局,总结分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提纲挈领,知人论世一、导入新课:清朝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就算你读了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你不读《红楼梦》的话,你的知识还不够。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究竟《红楼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今天开始的半个学期,我们将要进行《红楼梦》主题阅读。
二、新课讲授(一)知人论世1.说说你知道的曹雪芹(作者资料)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导读指导(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统编版)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导读指导(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初步了解《红楼梦》中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广、之深。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了解《红楼梦》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入课题神话故事“木石前盟”导入: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即来源于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本学期将要阅读《红楼梦》,欣赏中国古典名著的精美故事,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二、说作者1.虽然钱钟书先生认为“吃了鸡蛋感觉良好,却不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但了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小说中处处有曹雪芹及其所处时代的影子。
为了避免猜忌,同时使小说具有跨时空的永恒意义,曹雪芹故意模糊了小说所反映的朝代纪年、地域邦国,但其实写的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域。
在阅读小说之前,应该对曹雪芹及其家世做一番了解。
2.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约生于公元1715年,卒于1763年左右,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到康熙年间,曹家已发迹。
解味《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

一、通读《红楼梦》
(必读,主要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二、阅读“红学”资料(必读,资料印发 )
1.《曹雪芹与<红楼梦>》 2.《<红楼梦>诗词鉴赏》 3.《<红楼梦>人物情态》 4.《豪兴·隽才·厄运》
三、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选读)
1.周汝昌 《红楼小讲》 《红楼十二层》 《红楼夺目红》
附:解味《红楼梦》随笔集
第二、说学情
学生对《红楼梦》既熟悉又陌生, 中考时泛泛地了解,但了解得也不多, 谈不上深入阅读更谈不上鉴赏了。“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兴致 盎然地阅读鉴赏,深入了解并写出自己 的阅读见解。
第三、说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阅读鉴赏经典名著, 写出个性化解读随笔。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个性解读,鉴赏写作。
1.黛玉性格纵横谈 2.让我如何不爱你
3.令人佩服的女才子 4.黛玉不哭
5.黛玉之泪
6.林黛玉真的尖酸苛刻
(二)宝玉篇
1.英俊多情说宝玉 2.真的不愿读书吗?
3.从宝玉挨打说起 4.宝玉的愁与恨
5.宝玉之痴
6.心疼宝玉众人相
7. 也说宝玉论人论物之奇处
个性解读探究参考题目:(完全可以自己拟题)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凤姐篇 1.女中豪杰数熙凤 2.才干与心机 堪称女强人 3.随机应变看凤姐 4.我是这样看凤姐的 5.话说凤姐
作者曹雪芹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 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今天,我们就斗胆一回,来阅读欣赏《红楼梦》,来解 味《红楼梦》。
2.内容 (1)了解《红楼梦》,激发兴趣。
请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红楼梦》
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第三课情节:双线并行,一波三折(优秀课件)

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指导 :第三 课情节 :双线 并行, 一波三 折(优 秀课件 )
1.贾府由盛而衰的表达特点
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之一。 ❖ (1)通过重大事件来写贾府之盛。 如秦可卿之死(第十三、十四回)、元妃省亲(第十七、十八回)
、两宴大观园(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一回)、贾府过年(第五十三 、五十四回)、中秋夜宴(第七十五、七十六回)等。其中秦可
❖ 从全书来看,宝黛爱情故事大致经历了萌芽(第三回至第十九回 )、试探(第二十回至第三十一回)、定情(第三十二回至第八 十回)和结局(第八十回后)四个阶段。
❖ 主要事件:木石前盟(第一回)——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 —共读西厢(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倾 诉肺腑(第三十二回)——黛玉焚稿(第九十七回)
部小说的叙事框架。
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指导 :第三 课情节 :双线 并行, 一波三 折(优 秀课件 )
两条主线
贾府的盛衰悲剧 ❖ 前五回的暗示和概述 ❖ 通过重大事件写其盛 ❖ 通过人物对话写其衰 宝黛的爱情悲剧 ❖ 试探:宝玉论亲疏、共读西厢 ❖ 定情:倾诉肺腑、紫鹃试玉 ❖ 结局:黛玉焚稿、黛玉之死
(2)《红楼梦》两条主要线索,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关联。“贾 府由盛而衰发展趋势”这条主线发生在以“贾府”为中心的现实世 界中,也是“宝黛爱情悲剧”的背景。而“宝黛爱情悲剧”这条主 线主要发生在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它依附贾府盛衰这条主线,并 随着贾府的衰败而走向终点。
请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一人提示回目另一人简要复述该回的主要内容。
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指导 :第三 课情节 :双线 并行, 一波三 折(优 秀课件 )
二、提炼《红楼梦》的情节发展线索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方法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方法【方法导读】《红楼梦》该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涉及服饰、医药、饮食、园林、诗词、习俗、宗教、礼仪、历史、茶酒文化等。
其中的人物关系十分复杂,再加上该书文字属于半文言半白话的,阅读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阅读时除了采取常见的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五步阅读法和批注阅读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关系导图法出示人物关系图,理清家族关系。
《红楼梦》一书中涉及的人物共计975人。
其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主要人物有50多人。
在阅读时,用图表梳理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可以利用姻亲关系进行识记,这样对书中的人物及其事件了解就十分清楚了。
如:2、经典诵读法《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被诗化了的小说。
无论是名声在外的《葬花吟》、元春省亲时即兴创作的牌匾名,还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斗诗大会中的菊花诗,无不展现了《红楼梦》一书的诗词魅力。
通过对这些经典诗词的诵读与研读,品味古典诗词隽永的韵味,分析其中塑造的形象,营造的氛围,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如:以《葬花吟》为切入点,把前五回的40多首诗词中,选择其中的15首编入诗词库,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经典诵读。
例如:读“护官符”,可以采用快板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读起来朗朗上口,再加上快板的节奏,读起来兴趣十足。
读《葬花吟》,可以采用吟唱式。
合着视频中的音乐,练习吟唱。
3、视频影响法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各类型女性的代表。
我们通过课外书、影视剧对林黛玉这位女主人公有所了解,但对其他人却并不熟悉。
阅读之前,先收集整理十二钗的视频资料,阅读原著后,把相应的文字内容与视频内容进行比较,分辨影视与原著的区别,重新认识金陵十二钗,感受原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焦点研读】焦点一一叶落而知秋——从林黛玉的诗词洞察宝黛爱情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最经典最突出最吸引人的故事,也是几百年来《红楼梦》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尽管原著对二人爱情的叙述只是这部博大精深的小说中的一小部分,但一叶落而知秋,其它很多方面的内容都对二人爱情进程与走向的作了大量的暗示。
高中语文必修下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导读指导(教学设计)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导读指导(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初步了解《红楼梦》中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广、之深。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了解《红楼梦》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入课题神话故事“木石前盟”导入: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即来源于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本学期将要阅读《红楼梦》,欣赏中国古典名著的精美故事,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二、说作者1.虽然钱钟书先生认为“吃了鸡蛋感觉良好,却不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但了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小说中处处有曹雪芹及其所处时代的影子。
为了避免猜忌,同时使小说具有跨时空的永恒意义,曹雪芹故意模糊了小说所反映的朝代纪年、地域邦国,但其实写的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域。
在阅读小说之前,应该对曹雪芹及其家世做一番了解。
2.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约生于公元1715年,卒于1763年左右,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到康熙年间,曹家已发迹。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二、阅读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策略制定阅读计划根据《红楼梦》的篇幅和难度,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可以按照每周阅读一定章节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同时,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做笔记等。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对话和思想内涵等,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组织课堂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可以围绕作品中的某个情节、人物或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拓展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历史文献、专家评论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品和历史背景。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红学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四、评价方式阅读笔记:要求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要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课堂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以及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书面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等的理解程度,评价其阅读效果。
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对原著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阅读报告:要求学生撰写阅读报告,总结作品的主题、人物特点、艺术手法等,评价其在文学史和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学生的阅读报告,可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黛玉性格纵横谈 2.让我如何不爱你
3.令人佩服的女才子 4.黛玉不哭
5.黛玉之泪
6.林黛玉真的尖酸苛刻
(二)宝玉篇
1.英俊多情说宝玉 2.真的不愿读书吗?
3.从宝玉挨打说起 4.宝玉的愁与恨
5.宝玉之痴
6.心疼宝玉众人相
7. 也说宝玉论人论物之奇处
个性解读探究参考题目:(完全可以自己拟题)
(三)凤姐篇 1.女中豪杰数熙凤 2.才干与心机 堪称女强人 3.随机应变看凤姐 4.我是这样看凤姐的 5.话说凤姐
个性解读探究参考题目:(完全可以自己拟题)
(四)宝钗篇
1.宝钗是如何做人的
2.宝钗性情谈
3.宝钗与黛玉该选哪一个 4.宝钗的心机
(五)综合篇
1.谈谈人物性格 2.说说人物出场之妙
3.贾政之泪
4.红楼笑声
5.红楼泪
6.宝黛恋爱观
(六)其他篇
1.袭人
2.晴雯
3.……
3.小结并布置阅读鉴赏活动内容
因为学生对《红楼梦》阅读程度不一样,所以设计了必读和选 读(或选做)两部分内容 。
第二、说学情
学生对《红楼梦》既熟悉又陌生, 中考时泛泛地了解,但了解得也不多, 谈不上深入阅读更谈不上鉴赏了。“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兴致 盎然地阅读鉴赏,深入了解并写出自己 的阅读见解。
第三、说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阅读鉴赏经典名著, 写出个性化解读随笔。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个性解读,鉴赏写作。
2.张锦池 《红楼十二论》
3.刘耕路 《<红楼梦诗>诗词赏析》
4.王昆仑 《<红楼梦诗>人物论》
5.段启明 《解读<红楼梦>诗词》
四、推荐选做内容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上网查阅《红 楼梦》有关资料(选做)
2.可以观看百家讲坛“解密《红楼梦》” 等(选做)
结束语: 走进《红楼梦》, 感受《红楼梦》的魅力; 解味《红楼梦》, 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导语: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经典名 著《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长篇杰作,也 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有如博大精深的艺术殿 堂。它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 学的典范之作。它特有魅力,吸引了无数人去品味以至 变成“红迷”;它特有价值,吸引了许多人去研究以至 形成“红学”;更特别的是它的作者曹雪芹曾经“举家 食粥酒亦赊”,而它的研究者却能因之获名得利。
1.导语
2.内容 (1)了解《红楼梦》:教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引导 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红楼梦》的情况;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点拨引导讨论) (2)探究《红楼梦》: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引导学生讨论(争 论),让学生尽情地各抒己见,再次激起阅读欲望; (由学生争论的问题引出“解味《红楼梦》”) (3)解味《红楼梦》:有人喜欢贾宝玉,有人喜欢薛宝钗……对 于《红楼梦》我们有说不尽的喜欢,也有说不尽的问题,让我们一 起走进《红楼梦》去探究吧! (课件显示老师拟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参考) 3.小结本节课并布置阅读鉴赏活动内容
经典名著个性解读指导课
解味《红楼梦》
范玉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教材及教学设想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红楼 梦》不仅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长篇杰作,也是一 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红楼梦》是 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有如博大精 深的艺术殿堂。如此经典的作品,我们的教材必修三“阅 读鉴赏”选了《林黛玉进贾府》、《语文读本3 》选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国小说欣赏》有《红楼梦》 专题,可见集中指导学生阅读鉴赏很有必要。为此,我用 一周的时间,将名著导读、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课文与选 修教材、语文读本中的有关篇目组合在一起,设计了《红 楼梦》个性解读即解味《红楼梦》的阅读鉴赏活动。命名 为《红楼梦》阅读鉴赏活动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欣赏中热爱,从热爱中鉴赏; 在鉴赏中融入个性,在写作中提高素养。
第四、说重点和难点
以阅读理解为重点,以个性化鉴赏 和写作为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培 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能力和个性化 写作能力,做到重难点突出,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第五、说教法、学法
本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给指点,给讲说, 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 讲说”的“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 需要教”的教学理念,和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 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 与鼓舞”的方式,采用设置阅读悬念和情境,激 发阅读兴趣和欲望”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鉴 赏《红楼梦》。 教师做学生阅读鉴赏的指导者和 欣赏者。以实现“高效课堂”“高效阅读”为目 的,先给出学生“《红楼梦》个性解读,即解味 《红楼梦》”阅读鉴赏活动设计,再指导学生自主 阅读,合作探究,最后指导学生写出阅读鉴赏随
其实这就是说《红楼梦》这样的巨著,有着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奥妙。那么你有问题吗?
2.内容 (3)解味《红楼梦》,感受魅力。
有人喜欢贾宝玉,有人喜欢薛宝钗……对于 《红楼梦》我们有说不尽的喜欢,也有说不尽的 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去探究吧!
个性解读探究参考题目:(完全可以自己拟题)
(一)黛玉篇
附:解味《红楼梦》随笔集
作者曹雪芹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 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今天,我们就斗胆一回,来阅读欣赏《红楼梦》,来解 味《红楼梦》。
2.内容 (1)了解《红楼梦》,激发兴趣。
请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红楼梦》
你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
2.内容
(2)探究《红楼梦》,品味妙处 。
鲁迅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 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 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 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 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 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 ……”
阅读鉴赏内容安排:
一、通读《红楼梦》
(必读,主要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二、阅读“红学”资料(必读,资料印发 )
1.《曹雪芹与<红楼梦>》 2.《<红楼梦>诗词鉴赏》 3.《<红楼梦>人物情态》 4.《豪兴·隽才·厄运》
三、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选读)
1.周汝昌 《红楼小讲》 《红楼十二层》 《红楼夺目红》
第六、说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指导阅读鉴赏活动 第二课时:精读解析《林黛玉进贾府》 第三课时:指导阅读“红学”资料
1.《曹雪芹与<红楼梦>》 2.《<红楼梦>诗词鉴赏》 3.《<红楼梦>人物情态》 4.《豪兴·隽才·厄运》 第四课时:解味《红楼梦》,鉴赏写作。 第五课时:解味《红楼梦》,鉴赏写作。
第七、说过程 针对第一课时个性化阅读鉴赏活动 指导课说说教学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