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报告分析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报告

室内自然采光改善措施模拟分析报告

" ]%中航资本大厦项目室内自然采光改善措施模拟分析报告电话:传真:地址:上海打浦路88号海丽大厦19楼声明:1、本报告咨询单位未盖章无效;2、本报告经涂改和复印均无效;3、本报告仅用于指定项目,非本项目无效。
项目名称:中航资本大厦项目委托单位:咨询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研究中心(章)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报告编号:报告日期:2015-12-30目录1. 模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光气候.................................................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原理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模拟简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分析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Ecotect模拟技术的住宅窗扇自然采光分析——以Ⅳ类光气候区典

在初期的建筑设计阶段便考虑到自然采光是值得重视的 问题。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给出了评价自然 采光优劣的技术指标:采光系数、室内天然光照度,有条件的 情况下还要控制采光均匀度、不舒适眩光指数等指标。本文 研究对象为住宅建筑,采光方式基本上是侧窗采光,因此要将 采光系数、室内天然光照度纳入考量中。由于住宅进深常常 较深,因此额外还需考虑采光均匀度。
4 设计策略
常见住宅中,窗地比约为 1/5~1/8 之间,窗户形状有矩形窗 和长条窗,窗框距离墙面在 0.6m~1.5m 之间。因此,据实设定 窗户参数,再依据 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给出 的Ⅳ类光气候区的室外天然光照度值 Es=8500lx、光气候系数 K=1.10,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矩形自然采光房间。模拟结果如图 1(b)所示,容易看出:①窗地比值为 1/8、1/7 的情况下,室内自 然采光严重不足。然而,一旦窗地比值≥1/6,室内自然采光强 度立刻显著提升。②相同窗户面积的前提下,入射的自然光 透过条窗后迅速衰减,而方窗的自然光衰减程度较为缓和得 多。③窗户距离墙面过远会使得室内自然采光不均匀,因此 窗户距离墙面不宜低于 0.9m。
(a)自然采光缺陷
(b)自然采光模拟
图 1 武汉住宅自然采光现状与模拟
4
作者简介: 曾伶俐,女,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 向:居住建筑设计。
2019.04
Doors & Windows
门窗专栏
基于 Ecotect 模拟技术的住宅 窗扇自然采光分析
——以Ⅳ类光气候区典型城市武汉市为例
曾伶俐Biblioteka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 要:住宅窗户设计对室内自然采光有显著影响。在户型不变的前提下,本文旨在借助 Ecotect 模拟技术探讨住宅采光窗 口设计的最佳策略。以Ⅳ类光气候区的典型城市武汉为例,对室内自然光环境定量分析,最终推导出窗口设计策略:窗地面积比≥ 1/6、避免采用条窗、窗框距离内墙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0.9m。这些策略同样也适用于Ⅳ类光气候地区的其他城市。
室内自然采光分析评估报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扩建项目(门诊综合楼)室内自然采光分析报告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四月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 自然采光分析概述 (1)1.3 参考资料 (2)1.4 评价标准 (2)2应用软件与计算方法 (2)2.1软件选用 (2)2.2计算原理 (3)2.3 计算方法 (4)2.4 计算参数选用 (4)3达标率彩图 (5)4分析统计结果 (9)5分析结论 (15)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越秀区盘福路一号,西靠人民北路,北至东风西路,市一大道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区南侧贯穿而过。
项目用地面积为64026平方米,本次参评建筑包含1栋门诊综合楼(地上16层,地下4层,),含门诊、医技、住院、行政综合功能,以及1栋回迁住宅楼(地上21层,地下3层),主要功能为住宅。
项目拟申报广东省绿色建筑二星A级。
图1.1 本项目效果图1.2 自然采光分析概述光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减少照明和空调能耗。
本项目采用DALI2016分析室内自然采光,DALI2016可以针对各种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环境作精确地分析和评估,同时给出包括采光参数、照度和亮度在内的一系列标准控制指标,用以评价户型设计、进深设计、外窗设计以及外部遮阳构件设计等方面的对室内自然采光的影响。
1.3 参考资料本项目主要参照资料为:★《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2013★《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2017)★委托方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纸、设计效果图等图纸资料。
★委托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4 评价标准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的要求。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2017)中8.2.6规定,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分,对于公共建筑提出面积比例的要求,具体评分规则如下:公共建筑:根据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要求得面积比例,按表1.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8分。
室内自然采光分析评估报告

室内自然采光分析评估报告首先,室内自然采光的评估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和窗户的位置与大小。
朝南的房间可以获得较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朝北的房间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采光。
此外,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也会影响采光效果。
窗户应尽可能地面向光线充足的方向,同时大小要适中,既能保证采光效果,又不至于导致过多的热量损失。
其次,评估室内自然采光的效果需要考虑光线的均匀性和充足性。
光线的均匀性指的是室内各个角落的照明程度是否一致,光线的充足性指的是室内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活动需求。
评估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照度值和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光线分布分析。
根据实际测量或模拟结果,可以评估室内采光的效果,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
此外,还需要评估室内自然采光对人们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室内自然采光可以提高人们的视觉舒适性和警觉性,减少眼部疲劳和视力问题的发生。
同时,充足的采光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促进创造力的释放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评估的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等方式进行,了解用户对室内采光的满意度和对其影响的感受。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如果评估结果不理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室内自然采光:增加窗户的面积和数量,改进窗户的朝向和位置,调整建筑结构和内部布局,使用透明或反射材料来提高光线的透过性,利用遮阳、反射等手段来控制光线的强度和分布。
总之,室内自然采光的分析评估是提高建筑设计和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一环。
通过评估室内采光的效果和影响,可以科学地确定采光需求,提出改进建议,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新房楼层采光分析报告

新房楼层采光分析报告
针对新房楼层采光进行分析,本报告将就不同楼层的采光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一楼采光情况分析:
一楼通常面临着来自周围建筑物或者树木的遮挡,因此其采
光情况相对较差。
此外,一楼也更容易受到隐私保护的限制,需要通过使用工艺玻璃等隐私保护措施来解决。
建议在一楼尽可能利用大面积的窗户和玻璃门来增加采光,并选择能够平衡采光和隐私需求的解决方案。
2. 中层楼采光情况分析:
中层楼一般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采光效果,受到周围环境遮
挡较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楼层的升高,阳光的直射会变得更加强烈,可能导致室内过热。
在中层楼中,建议设置遮阳装置,如百叶窗或遮阳窗帘,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控制光线。
3. 顶层楼采光情况分析:
顶层楼处于最高位置,因此能够获得最好的采光效果。
然而,同样需要注意阳光直射带来的室内过热问题。
建议在顶层楼设置遮阳设备以调节光线和温度,并选择高反射率或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来减少热量吸收。
总结:
根据新房楼层不同的采光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室内采光状况。
在一楼,通过使用工艺玻璃等隐私保护措施来兼顾采光和隐私需求;在中层楼,设置遮阳装置来控制
室内温度和光线;在顶层楼,同样设立遮阳设备,并选择高反射率或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来减少过热问题。
以上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室内采光效果的最佳化。
住宅自然采光分析精选

2 2 3眩光控制眩光是由于视野中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西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通常根据不同的原因分为直接眩光、反射眩光、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等。
图26室内布置与眩光影响建筑自然采光的因素包括:朝向、窗口、室内材料的反射率、吊顶等。
不同的采光口朝向对于建筑自然采光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北侧外墙就无需遮阳设施而只需要考虑必要的导光手段,而对于其它竖向表面则要在采光的同时注意夏季遮阳和冬季采暖的需要,以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
向外倾斜的窗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太阳直射光线,从而降低了窗口处产生眩光的可能性;同时这种构造方式可以引入更多的地面反射光。
3.4天窗与朝向顶部采光与侧面采光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阴天情况下光源整体亮度由于来自天顶,因此亮度高于侧面采光2)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亮度更加稳定,且单位面积能得到比侧面采光更多的光线,相同尺寸屋顶采光口可提供的照度水平是侧面采光的约3倍3)较之侧面采光系统而言不易引起眩光。
4)屋顶采光相对于侧面采光而言,照度梯度更加均匀。
因此,顶部采光是一种理想的自然采光来源。
就竖向天窗而言,东西向的天窗分别接收早晨和下午的光线,北向天窗接收主要为昼光,因此较其它朝向而言,其所得的光线最少,但较恒定。
南侧天窗可以得到最多的光线。
因此竖向天窗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线;同时也可以避免水平天窗可能带来的太阳直射产生眩光的问题。
相对于窄采光井而言,下部扩大的采光构造可以产生更加均匀的照度梯度,同时当采光顶棚相对较高时,光的分布也更加均匀。
通过竖向天窗适当的挑檐和在水平天窗外部加挡板可以减少由于天窗开启造成的得热问题。
亦可以通过较深的光井,或者在室外采用挑檐、百叶或者隔栅控制直射光线的进入。
4.2.1南向当建筑朝向为南时,冬季太阳光可以为室内带来热量,有利于冬季采暖减少能源消耗。
但是也需要考虑某些功能下对控制太阳直射光造成眩光的要求,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半透明的窗帘将太阳直射光转化为均匀的漫反射光。
采光及照明情况汇报

采光及照明情况汇报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建筑物的采光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建筑物内部的
采光效果整体较好。
大部分房间都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然而,也有少数房间存在采光不足的情况,特别是靠近建筑物中心位置的房间,由于受到周围建筑物的遮挡,采光效果较差。
因此,我们建议在设计和改造中,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位置的采光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采光状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建筑物内部的照明设施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
分房间的照明设施都能够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照明效果良好。
然而,也有一些房间存在照明不均匀、光线过强或者过弱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视觉舒适度,还可能对居住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使用照明设施时,要合理搭配光源,采用柔和的照明方式,避免出现刺眼的光线和过强的光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照明设施存在的使用问题,比如频繁的闪烁、灯
泡老化、灯具损坏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照明效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建议在日常维护中要及时更换老化的灯泡和损坏的灯具,确保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采光及照明情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逐一进行改善和优化,以提升建筑物内部的采光和照明质量,为居住者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报告华新一品一期项目住宅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报告南通欣利置业有限公司2008年12月5日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气象参数 (1)1.3参考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标准 (1)2技术路线 (2)2.1原理概要 (2)2.1.1自然光环境 (2)2.1.2采光术语 (2)2.1.3采光质量 (4)2.2分析软件 (4)2.3参数设置 (5)3模拟分析说明 (9)3.1模拟分析 (9)3.2东1#楼第二层自然采光分析 (9)3.3东2#楼第三层自然采光分析 (10)3.4东4#楼第二层自然采光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5西1#楼第三层自然采光分析 (13)3.6西2#楼第二层自然采光分析 (14)3.7西4#楼第三层自然采光分析 (15)4结论 (16)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江苏海安县城中坝南路东侧、黄海大道南侧,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规划总用地10.4万m2,总建筑面积约33万m2(含地下工程),绿地率45%。
项目规划建筑设计由上海华东建设设计有限公司鼎力担纲设计,创作时引入高舒适度的全新居住理念、生态化的环境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建筑布局和人车分流停车系统,建成后将成为海安县南大门一道宏伟亮丽的风景线。
1.2气象参数海安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4.5oC,极端最高气温39.4oC,极端最低气温-12oC3;年平均降水量1025mm,年平均湿度80%;年蒸发量1360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按季节不同,春夏季东南风居多,秋季东北到东风,冬季西北风为主导风向。
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达34m/s;常年初雪日为12月25日,历史最大积雪深度为18cm。
区内南临长江,东有黄海,地表水网密布,地下水分布较广。
1.3参考资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委托方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纸、设计说明等。
委托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室内环境质量对室内自然采光提出下述要求:控制项4.5.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对住宅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要求如下:4.0.1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直接采光。
4.0.2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Ⅳ级的采光标准值,侧面采光系数不应低于2.0%,室内天然光照度不应低于300lx。
规定住宅建筑的采光值不应低于表1所示。
表1住宅建筑的采光标准值侧面采光采光等级场所名称采光系数标准值(%)室内天然光照度标准值(lx)ⅣⅤ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过厅、楼梯间、餐厅2.01.03001502技术路线2.1原理概要2.1.1自然光环境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
各种光源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照度的条件下,自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有利于工作、生活、保护视力。
自然光是最为经济、极为宜人的光源。
利用自然采光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
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能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和光影变化,给人立体的感觉、层次的感觉、开敞的感觉以及温暖的感觉。
首先,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
各种光源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照度的条件下,天热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有利于生活和保护视力。
其次,自然光具有一定杀菌力,可以预防肺炎和其他疾病,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奏。
自然光对人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影响,采光口是视觉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渠道,长期在没有自然光环境中生活,容易烦躁、忧郁、沮丧和紧张不安,严重的还可能患上幽闭恐惧症。
不仅如此,建筑自然采光还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时候,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利用自然光照明,能够节约照明小号的电能和改善室内生态环境,对降低建筑能耗和建设节约型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2采光术语参考平面(reference surface):测量或规定照度的平面。
: 照度 (illuminance): 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面元上的光通量除以该面元面积之商。
室外照度 (exterior illuminance ): 在填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照度。
室内照度 (interior illuminance ): 在填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某一点的照度。
采光系数 (daylight factor ): 在室内参考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内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采光系数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daylight factor ): 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功能要求时采光系数值。
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 d esign illuminance of exterior daylight ): 室内全部利用天然光时的室外天然光最低照度。
室 内 天 然 光 照 度 标 准 值 ( standard value of interior daylightilluminance ) 对应于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和相应的采光系数标准值的参考平面上的照度值。
光气候(daylight climate ): 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漫射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状况。
年平均总照度(annual average total illuminance ): 按全年规定时间统计的室外天然光总照度。
光气候系数(daylight climate coefficient ):根据光气候特点,按年平均总照度值确定的分区系数。
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critical illuminance of exterior daylight ): 室内需要全部开启人工照明时室外天然光照度。
采光均匀度(uniformity of daylighting ): 参考平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
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 ): 在视野中由于光亮度的分布不适宜,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的视觉条件。
不舒适眩光特指由窗引起的不舒适眩光。
窗地面积比(ratio of glazing to floor arer ): 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对于侧窗采光,应为参考平面以上的窗洞口面积。
采光有效进深(depth of daylighting zone ):侧面采光时,可满足采光要求的房间进深。
导光管采光系统(tubular daylighting system ):一种用来采集天然光,并经管道传输到室内,进行天然光照明采光系统,通常由集光器、导光管和漫射器组成。
导光管采光系统效率(efficiency of the tubular daylighting system):导光管采光系统的漫射器输出光通量与集光器输入光通量之比。
采光利用系数(daylight utilization factor):被照面接受到的光通量与天窗或集光器接受到来自天空的光通量之比。
光热比(light to solar gain ratio):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透光折减系数(transmitting rebate factor):透射漫射光照度与漫射光照度之比。
2.1.3采光质量1、顶部采光时,Ⅰ~Ⅳ采光等级的采光均匀度不宜小于0.7为保证采光均匀度的要求,相邻两天窗中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参考平面至天窗下沿高度的 1.5倍。
2、采光设计时,应采取下列减小窗的不舒适眩光的措施:1)作业区应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2)工作人员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3)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4)窗结构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3、办公、图书馆、学校等建筑的房间,其室内个表面的反射比宜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中5.0.4的规定。
4、采光设计时,应注意光的方向性,应避免对工作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
5、需补充人工照明的场所,照明光源宜选择接近天然光色温的光源。
6、需识别颜色的场所,应采用不改变天然光光色的采光材料。
7、博物馆建筑的天然采光设计,对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消除紫外辐射、限制天然光照度值和减少曝光时间。
陈列室不应有直射阳光进入。
8、当选用导光管采光系统进行采光设计时,采光系统应有合理的光分布。
2.2分析软件本采光报告主要利用ECOTECT软件进行自然采光分析,模拟计算滨海新区塘沽地区在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15000lux时室内的采光系数值。
ECOTECT是由英国Square One公司开发的生态建筑设计软件,它主要应用于方案设计阶段,具有速度快,直观,技术性强等优势,而且可以和一系列精确分析软件相结合作进一步的分析。
ECOTECT提供了一系列的照明分析功能,包括自然光、人工光和自然光混合照明,其中尤以自然光照明最为重要。
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即以太阳作为光源为建筑进行照明,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一天之中、一年之中分分秒秒都在时刻变化的,有时太阳可能也会被云遮挡住,以及一年中主体对于光照强度的感觉也是变化的,所以它并不适合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建筑室内照明光源。
另外,对于建筑自然采光来说,最不利的情况是在全阴天时刻,此时没有直射光,仅能依靠天空漫射光进行照明,只要全阴天时的室内空间满足照度要求,则其它时刻也均能满足。
基于此,ECOTECT仅考虑全阴天时的自然采光情况,而不考虑直射光的影响。
计算依据:ECOTECT中最基本的自然光照明计算数据就是采光系数,其它参数都是在其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计算采光系数的最佳方法就是建筑研究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的分项研究(Split Flux)方法。
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不考虑直射光,到达房间内任一点上的自然光包含三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天空光组分Sky Component(SC):通过窗户等构件直接从天空射入房间内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