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采光案例分析
触摸自然利用天然材料建造自然风格室内空间

利用石材的质感和纹理,如大理石、花岗岩等,打造出自然风格的室内
空间。
02
竹材的加入
竹材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修中。竹质的
家具、地板、窗帘等都能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自然的气息。
03
灯光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营造出舒适、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
然之中。
案例三:自然风格卧室的营造
健康性
天然材料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对人 体健康无害。例如,使用天然木材 装修的房间比使用合成板材装修的 房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03
自然风格室内空间的设计原则
尊重自然
01
02
03
选用天然材料
如木材、石材、竹材等, 保持其原始纹理和色泽, 展现自然之美。
引入自然光
通过大面积的窗户或天窗 ,让室内充满自然光线, 营造明亮、温暖的氛围。
采用自然色调,如棕色、米色、灰色等,营造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 。
灯光的运用
充分利用自然光
设计大面积的窗户或天窗,让室内充满阳光,营造明亮的 环境。
选择柔和的人工照 明
使用暖色调的灯光,模仿自然光的效果,营造温馨的氛围 。
灯光的层次感
通过设置主光源、辅助光源和局部光源,打造层次分明的 照明效果,增加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色彩的选择
以柔和的自然色调为主,如米色、浅灰色、淡蓝色等,营 造出宁静、温馨的卧室氛围。
床品的搭配
选用棉麻质地的床品,强调舒适与透气性。同时,加入一 些自然元素的图案和色彩,如树叶、花朵等。
家具的陈设
选用简约、自然的家具款式,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同时,在床头或窗边摆放一些绿植或花卉,增加室内的 生机和活力。
金贝尔美术馆案例分析

金贝尔美术馆案例分析
①建筑环境 金贝尔艺术馆位于一个绿树成阴的公园内。建
筑平面呈n字形,其西面开口朝向公园绿地。n字形 平面凹入部分铺满沙砾,上面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 林,状如公园的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使公园与博物 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相互通融。然而,树林下的
弧形玻璃窗,以强调墙体不承重。拱顶之间在 拱脚高度上设一条平顶过度带,也是管道空间
3.立面与剖面
曲线形
摆线形
立面分析 采用组合元方式,以一个四根柱子支承的摆线形拱
壳为单元,来组合成美术馆各个空间。 摆线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
强,同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采用摆线形拱顶,具 有古典特征。
4.结构与型体分析 结构体系 拱形结构的特性是,高耸的房 间之间是低处拱脚高度上的空间。 低空间从高空间间接采光。高耸的 房间,没有隔段,是一个完整的房 间。房间的特性在于它总具有完整 性。
型体分析 博物馆由3组连续平行的拱壳组
成,每个拱壳6.5米x30米。连续平 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的变 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 显得异常朴素,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 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给人以自然 质朴的美感。
采光设计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最为成功之处:一是具 有特设的自然采光,二 是采光与建筑内外形象 的完美结合。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
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 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 窗。天窗下面铝制穿孔
把反射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 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 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 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增添了一分细腻,又使拱顶产生 一种悬浮感,室内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采光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对其住宅、工作场所等建筑物自然采光的权利。
采光权在我国法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起涉及采光权的典型案例。
二、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0年,张某在某市购买了一套住宅,该住宅位于该市某新建住宅小区内。
购房合同约定,该住宅采光充足,无遮挡。
然而,入住后,张某发现住宅采光严重不足,窗户前有一栋高层住宅遮挡,导致室内光线昏暗,影响日常生活。
张某多次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协商解决,但未果。
于是,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损失。
三、法院审理1. 法院审理过程法院受理此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查取证,查明了以下事实:(1)张某购买的住宅位于该市某新建住宅小区内,该住宅的窗户前有一栋高层住宅遮挡。
(2)购房合同约定,该住宅采光充足,无遮挡。
(3)张某入住后,发现住宅采光严重不足,影响日常生活。
2.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张某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的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住宅采光充足,无遮挡。
然而,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原告住宅采光严重不足,侵犯了原告的采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原告张某的损失。
法院判决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赔偿原告张某房屋折价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采光权的法律规定,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采光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采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室内设计中如何营造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的视觉效果呈现实践案例分析

室内设计中如何营造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的视觉效果呈现实践案例分析室内设计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艺术。
在这个领域中,如何将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以创造出理想的视觉效果,是一项关键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本文,我将分享一些实践案例,以展示如何利用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室内设计中达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的视觉效果。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室内设计中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时,要确保设计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功能需求。
这不仅包括建筑的朝向、周边环境和可用的自然光资源,还涉及到使用者的需求,比如工作空间、休息区域或展示区域等。
合理规划室内布局是实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的基础。
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我推崇使用大面积玻璃窗户和天窗。
通过这些设计元素,可以让室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同时还能提供通风和观赏的功能。
例如,在一个办公室中,将工作区域靠近窗户,可以让员工得到更多的自然光照,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设计过程中,我还会考虑窗帘和遮阳设施的使用。
合适的窗帘和遮阳设施不仅可以减少室内的炙热和强烈的日光直射,还能调节室内的光线亮度和温度。
此外,透明的窗帘或百叶窗也可以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让室内与室外景色相融合,打造出舒适和自然的氛围。
当涉及到人工照明时,选择合适的灯具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室内的功能和需求,我通常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如吊灯、台灯、壁灯等。
对于工作区域,我会选择具有较高亮度和均匀照射的灯具,以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及视觉舒适度。
而对于休息区域或展示区域,则可能选择柔和而舒适的灯具,以营造出温馨和放松的氛围。
在设计中,我还会利用灯光的色温和色彩来创造特定的氛围。
比如,在一个会议室中,使用较亮的冷色调灯光,可以让人们保持警觉和专注。
而在一个休息室中,柔和的暖色调灯光则能够给人一种温馨和轻松的感觉。
色温和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品质和感受。
此外,我还会利用透明和半透明的材料来增强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融合效果。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① 展览馆中的自然采光 关注自然采光,不仅是让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多的与自然亲近,更是从能源、 健康等角度,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自然光,从建筑采光的 角度来说,虽然有其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未经过滤、遮挡、折射等处 理的自然 光,无论是 从视觉光源 的方面来 讲,还是从 热源方面来 讲,也有着 一定的缺点。 26 号展厅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及格栅允许自然光线进入,但同时又可避免日 光的直射。明亮但不耀眼的光线是创造整个大厅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建筑的屋 脊处和侧立面的上部有太面积的采光窗为室内提供自然照明。 ② 北向光线的利用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 被大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在汉诺威 26 号展厅中,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供质量的均匀照明,光线通过大面积北向 天窗上的百叶,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巨大“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域,
3、建筑遮阳 该建筑的次入口位于西向,故应考虑西晒及遮阳。利用百叶窗这种可调节式
遮阳,可以有效的柔和光线减少西晒。
防止西晒
中庭增加采光
百叶遮阳
减小开窗,避免西晒
从而使光线均匀分布。
同样的赫尔佐格在林茨的设计中心项目中,通过在屋顶上的一种塑料格栅, 将北面光线反射、折射进入室内,而将南侧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使展示区获得 高标准的采光,且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增加额外能耗。
③ 建筑遮阳 在汉诺威 26 号展厅中大量使
用了天然木材.在展厅屋顶的使 用面积共计 20 000 平方米。这不 仅太大降低了建筑造价.其材料 本身也体现了生态节能的特点。 木材作为格栅,既遮挡了阳光避 免了室内过热又不影响屋顶和侧 面的自然采光。而这种可调式的 遮阳装置除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防止眩光、调节风量以及遮挡视线的作用。 ④ 人工照明 展览馆中照明既要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要保护展品,尽量减少 光辐射对展品的损伤,展览馆中照明系统可根据展示中特点和展品的布置情况来 选择。如图,可看到汉诺威 26 号展厅的人工照明的分布,赫尔佐格采用了一般 照明方式筑系馆设计光环境优化
建筑遮阳及案例

按遮阳构件形状与效果分类
按照遮阳构件的形状,针对建筑窗口的遮阳构件分为五种水平式、垂直 式、综合式、挡板式以及百叶式。见图所示
按遮阳构件形状与效果分类
按照遮阳构件的形状,针对建筑窗口的遮阳构件分为五种水平式、垂直 式、综合式、挡板式以及百叶式。见图所示
按遮阳构件形状与效果分类
建筑遮阳
大目录
建筑遮阳形式和分类
建筑遮阳的设计与应用
建筑遮阳案例
建筑遮阳形式和分类
建筑遮阳形式
窗口的遮阳 屋面的遮阳 墙面的遮阳 绿化遮阳
建筑遮阳分类
建筑遮阳方式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遮阳分为以下四类
建筑遮阳形式和分类
建筑遮阳形式
窗口的遮阳 :主要针对窗户而进行遮阳。既满足于照明,又满足于遮挡过强的太阳光 屋面的遮阳 :主要在建筑屋顶进行遮阳,防止顶层房间太热。 墙面的遮阳 :主要是根据墙体性能进行必要的遮阳》 绿化遮阳 :进行绿化遮阳
梅纳拉商厦
图1
”叶片”遮阳——曼尼尔美术馆
建筑设计:伦佐•皮亚诺 在美国曼尼尔博物馆的设计中,伦佐•皮亚诺运用不同寻常 的技术手法和方式解决了建筑内的采光问题。设计的核心 部分——屋顶上的那些重复的组件被伦佐•皮亚诺称为“叶 片”,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与叶片以及洋地黄花的形态非常 相似。而这样的叶片形状是根据电脑对光线的计算,模拟 各种状态对金属板的外形进行测试和不断改进得到的,一 切都是那样的精确。通过叶片形状的金属板屋顶过滤,直 射光线会被遮蔽掉,而柔美的漫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进入 室内满足功能需要。优美的光线透过屋顶充满于建筑之中 ,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这里收藏了一 万多件曼尼尔收藏的古代和现代的艺术品,从原始艺术到 当代艺术,艺术品中只有一些会一直展出,而其余的则会 保存起来。根据展览空间以及储藏空间等不同的功能对建 筑进行划分,每个房间对光线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需 要对叶片的角度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同的光线效果满足不 同的需求。“叶片”桁架上面覆有玻璃顶板,可以使阳光 透射进来,并有效地进行通风和采光。屋顶部件柔软自然 的曲线体现出伦佐•皮亚诺对数学模型技术的熟练应用,以 及对光线的创新运用,并且再一次地实践了他对轻盈、透 明和光线的摇曳等建筑理想的追求。
Ecotect应用之采光分析样板-绿色解析

谢谢!
14、人工照明模拟分析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15、人工照明结果分析
• 从结果可以看出,建 筑中大部分参考平面 照度值达到了300Lux, 特别是中间房间的照 度比较均匀。
16、小结
• 以上介绍了ecotect采光分析的主要功能应 用。 • 主要从采光系数、照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 同时,ecotect也可对接radiance模拟更丰富 的内容,大家不妨多做些尝试,多学习。
6、网格编辑
• 在网格大小设置完成后需要将网格放置在 模型中,并进行合理完善,最终结果如下:
7、采光计算
• 模型和分析网格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采光计算 “Lighting Levels”。 • 计算结果如图:
7、采光计算
•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规定侧窗采光的办 公室采光系数不低于2%。 • 5.5.11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 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 • 我们需要统计采光系数≥2%的百分比是否满 足75%的要求。
8、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页面得到采光系数数据汇总如下:
9、全自然采光百分比计算
• 建筑中某一点的全自然采光百分比 (Daylight Autonomy,DA)被定义为全年 工作时间中单独依靠自然采光就能达到最 小照度要求的时间百分比。
• 通过计算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可以用于分析 建筑开窗大小与位置设计是否适当。
3、操作流程
建模/ 调整
• 1.模型信息的输入过程: Ecotect可进行大部分建 筑的模型建立; • 2.运用软件计算功能进 行计算; • 3.结合图表,利用计算 所得数据一般可结合 excel数据分析工具进行 分析; • 4.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 进行调整并在此计算调 整后的模型结果;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深圳万科中心

湿地处理系统
渗水地砖及湖水循环系统
万科中心— —生态环保理念
速生/可再生材料的应用
钢材、玻璃、地毯、竹等速生/可再生材料应用率达23%
竹子作为装修材料和家私材料在项目中的应用
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在项目中的应用
万科中心— —生态环保理念
生态绿化 在室外空间,尽量采用渗水铺装路面以加强
雨水/污水全收集处理,节水50%
速生/可再生材料的应用
钢材、玻璃、地毯、竹等速生/可再生材料应用率达23%
生态绿化
原生植物/屋顶绿化
万科中心— —生态环保理念
外遮阳体系 根据不同朝向设置可调、固定等方式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 能负荷及风力冲击。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 海景及山景。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中心
— —漂浮的地平线
万科中心— —概况
位 置: 深圳·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内湖公园。距大梅沙海滨公园约1公里
规 模: 占地面积6.2万m² 总建筑面积12.1万m²
功能组成: 办公、酒店、会议中心
万科中心— —合作团队
总包单位:中建三局一公司 监理团队:广州珠江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施工管理:严格贯彻LEED认证对施工管理,以及材料使用的
万科中心— —建筑设计理念 开 放 公 园:为市民提供更为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
万科中心— —建筑设计理念 开 放 公 园:
万科中心— —建筑设计理念 绿地最大化: 超过100%的绿化。
万科中心— —建筑设计理念 绿地最大化: 超过100%的绿化。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一个评价绿色建筑的工具。 宗旨是:在设计中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光的渗透——对德国柏林GSW 总 部 一个自然采光的走廊连接两旁的办公室显示着它的公共性质。这个中庭是一个长
100m、宽6m 的狭窄槽,弯月形空间与外边的弧线平行。它是根据两种空间性 质叠加设想的:夜间,两 旁连续不断的多个封闭的 办公室被壁灯照亮着,光 线洒在抛光的素混泥土上; 白天则由一道2m宽的天窗 照亮。这样光线从75m长 的天窗洒泄下来一直到首 层,整个通道显得十分的 和谐宁静。在走廊的尽头 一端,有一个狭窄垂直的 玻璃镜面使更多的反射光 进入室内。如前所述,有 一块加固夹层玻璃在北入 口处上方,即在这槽形廊 厅的中央处 。
德国国会大厦
Your site here
1.德国国会大厦
LOGO
在国会大厦中间, 有一个硕大无朋 的圆顶。它全部 为透明的玻璃材
料构成,意味着
议会所有的议员 及其工作,都是 坦诚和透明的。 大厦的穹顶
Your site here
1.德国国会大厦
议会大厦的圆形穹 顶对大厦的采光照 明和通风设计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核心是一个称 之为“光线雕刻家” 的倒锥体光反射装 置, 1,锥体上的反射 板可以将水平光线 反射成柔和的漫射 光,照亮整个议会 大厅。在天气晴朗 的日子白天绝大部 分时间都不需人工 照明。 2,一个 360°转动的舌形 遮阳板装置可根据 一天内太阳高度角 的变化而旋转,以 遮挡过强的阳光照 射和刺眼的光线。
奥斯那布吕克的环境艺术中心
建筑工业养老金基金会扩建
3.光的渗透——德国柏林GSW 总部
GSW 大楼办公楼平面进深最宽是11m,通 过东西两边离地60cm、水平连续的大玻璃 采光,这给予了办公空间特别好的日光照明 ,因为至少有一面采光可利用,而同时减少 了许多人工照明的需要。东面是可开启的夹 有百叶帘遮阳装置在中间的双层玻璃;西面 全景玻璃幕墙由3层组成:外层是单层玻璃 幕墙系统;中间夹层在1m 进深的空间内安 装上许多2.9m高×0.6m宽、1.5mm打孔 的铝制遮阳板,每层还有一层格栅铁网给安 装及修理用;里层同样是离地60cm的连续 可开启的双层玻璃窗。遮阳板会根据室内采 光条件由中央遮阳自控系统整体调节它的旋 转角度,同时也可以因个人的舒适度局部控 制。
LOGO
谢谢
Your site here
4.威卢克斯公司培训中心
威卢克斯(德国)培 训中心大楼于2007 年6月21日在图林根 州哥达市的威卢克斯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所在地落成了。这是 一座将日光、新鲜的 空气和宽阔的视野集 于一身的完美建筑, 一个与合作伙伴交流 信息和沟通的平台, 一个引领建筑未来发 展趋势的典范。
4.威卢克斯公司培训中心
托马斯· 赫尔佐格先生(Thomas Herzog)是德国 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 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
托马斯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和阳光, 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
托马斯· 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
林茨的设计中心→
(2)采光与遮阳的转换
南向日照是建筑主要的采光、得热来源,但是过多的日照 也会影响室内舒适度。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常常将南向采光与 遮阳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光与遮阳的调节转换。 在建筑工业养老金基金会扩建项目中,一种特殊的片状金属 板(光偏转构件)被用在建筑立面上。在北立面,金属板可将自 然光反射到房间内部的顶棚上;而在南立面,在天空阴暗时将顶 光反射到楼地板底面上,当阳光照射强烈时,构件则转到垂直方 向发挥遮阳板的作用。另外,汉堡亚特兰办公楼外立面的可滑动 的遮阳板及奥斯那布吕克的环境信息中心的屋顶天窗遮阳百叶也 表现了采光与遮阳的协调转换。
威卢克斯(德国)培训中心大楼应用了 最新的技术并沿袭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修建这座新型建筑的过程中,我们摒弃了 常规的空气调节技术,而是采用了具有未来 发展趋势的气候调节理念,成功地运用了日 光和空气的新型调节技术。所有的建筑都是 使用标准产品建造的,并同时使用了一些不 同型号的INTEGRA电控窗及其变型设备; 可以在户外安装威卢克斯屋顶窗并且采用配 备CABRIOTM窗户配件的“露天”系统方案; 可以提供热水的太阳能收集器;室内安装具 有遮光功能的电控可调节遮阳设备, 室外安 装卷帘式百叶窗、外置遮帘和一个通过传感 器控制的自动调节器一起发挥隔热作用。因 此,培训大楼内完善的产品与设备成为大家 评价威卢克斯质量的参考依据。
1.德国国会大厦
LOGO
圆锥体在议会大厦的自然通风系统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圆锥体重300吨,基部2.5米, 上部扩致16米,外覆360块高反射玻璃镜。
夜幕降临时,这一 过程会颠倒过来。 锥体上的反射板将 大厅内的灯光反射 进玻璃穹顶,穹顶 便成了一座美丽的 灯塔,也达到减少 人工照明的目的。
Your site here
3.光的渗透——对德国柏林GSW 总 部
当光线通过遮阳板渗透进室内时,原先向阳强烈的桔红色实体遮阳板完全 地消失了,由于占有18%整体幕墙的穿孔十分密集而细小,这时你感觉它突然 间变成了一层半透明的薄纱;而且窗外柏林 都市全景仍然清晰可见。室内光线惊人的和 谐均匀, 当室内光线充足时,灯光控制系统会 自动关闭人工照明;但同时用户也可局部控制。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光线
4.威卢克斯公司培训中心
屋顶窗的运用 1.使建筑 物获得充足的阳光以改善照 明条件, 2.还能够以最经济的 方法使更大面积的空间接受 到阳光的照射。,
威卢克斯公司培训中心
节能
在对威卢克斯(德国)培训中心的节能性能表现的评价中, 欧盟能源委员会委员安德里斯.皮尔巴格斯讲到:“这座建筑中的 任何房间在白天只需要利用日光就能维持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大 约节能40%,威卢克斯通过建筑向人们展示他们在节能方面的卓 越贡献……
天然采光·案例分析
1.德国柏林议会大厦 2.托马斯· 赫尔佐格作品
3.德国柏林GSW 总部
4.威卢克斯公司培训中心
1. 德国国会大厦 LOGO
简介 名称:德国国会大厦 (也称 “帝国大厦” ) 建造年代:1884年 设计师:保罗· 瓦洛特( 后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诺 曼•福斯特改造) 规模:长137米,宽 97米 地理位置:柏林市中心 德国国会大厦其建筑风格集 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 式和巴罗克式多种于一身, 是德国统一的象征。德国国 会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 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 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 这里也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 征,现在则是大陆东西两侧 的效仿聚会之地。
1.德国国会大厦
在这一方案中,福斯特将高 技派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巧 妙结合,既满足了新的功能 要求,又赋予这一古老建筑 以新的形象。 正如福斯特自 己宣称的,他的这个改建工 程是一个“生态结构”。这一 改建也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
了更深刻的理解 ,可以说是
世界生态建筑史上的一个典 范之作。 从市区的各 个角落,都 可以望穿国 会大厦上这 颗透亮的明 珠。
2 天然采光与遮阳的协调
3 自然通风的组织 4. 应变界面的构造(内外界面)
林茨的设计中心
(1)北向光线的利用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 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此 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被大量 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 射作用,把北向光线均匀引 入室内。在汉诺威26号展厅中, 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 供质量的均匀照明,光线通 过大面积北向天窗上的百叶, 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巨大“ 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 域,从而使光线均匀分布在 林茨的设计中心项目中,通过 在屋顶上的一种塑料格栅,将 北面光线反射、折射进入室内, 而将南侧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 使展示区获得高标准的采光,且 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增加 额外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