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切糕李切糕》阅读附答案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组合增分练6(含解析)

阅读组合增分练6 小说+论述类+传记(时间:60分钟满分:56分)一、小说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刀笔先生①当梅玉山笔走龙蛇,为“景茂泉”写下一纸诉状后,他成了东安村家喻户晓的人物.②“景茂泉”的当家人张殿一,双手执状,眼睛眯缝着,随字游走,脸上慢慢就开出了一朵颤抖的花。
“好啊!好啊!端得一纸好状!”字,是一笔遒劲飘逸的行书,结体沉熟,骨力深蕴。
上只一句话,却一语中的。
“井在园中,草屋、辘轳、树亦在园中,不涉草屋,不涉辘轳,不涉树,单涉井,所在何哉?"③“景茂泉”凭这纸状子,打赢了与刘家混混的一场官司闹剧,店面门前复归往昔。
④第二天,张殿一着青布大襟长衫,后面跟着提食盒的伙计,顺田间阡陌,一路打听,找到梅玉山的家。
⑤小东屋有一盘炕,炕上摆着一张掉漆的小炕桌。
张殿一令伙计把食物摆上炕桌,没等梅玉山让,就不客气地盘腿坐在炕上,与梅玉山对面而坐,两人相劝饮酒。
酒,正是“景茂泉”的小烧锅。
⑥“好酒啊!味儿醇!有劲儿!”⑦梅玉山的话从小烧锅入题。
⑧“老弟文采卓绝,一笔好字,如今怎落得街巷贩卖鱼虾?"⑨张殿一的话绕过小烧锅,直抵心中疑问.⑩“兄长的小烧锅,名震京西.寒天雪地,拉骆驼、运煤、贩果子的伙计,怀里揣着小烧锅,就敢往前走。
"⑪梅玉山的话尾音高亢,但话题仍围着小烧锅,不离左右。
⑫当年张殿一独闯京城,怀揣家传酿酒技术,想以酒在京城立足。
酿酒需好水。
张殿一见京西一带山青林秀,认定必有上乘水质,四方游走后,果真就打听到东安村刘家菜园里有口好水井,托人花重金买下.“景茂泉"自此一路高歌。
没想十几年后的今天,刘家的孙辈出了一个混混,非说当年卖菜园可没说卖水井。
不但成日寻衅滋事,还将“景茂泉”告到了县衙。
⑬“老弟词锋就邪论邪,让混混的歪心思昭然若揭,才赢了这场官司.”⑭“岂敢,岂敢,是兄长生意做得实在,酒醇价实,天理公道自在人心。
”⑮……⑯话,说得对脾气;酒,喝得通心扉。
九年级语文摸底

潮阳联堤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摸底考试九年级语文命题教师:审题教师:一、基础题(33分)1.默写古诗文。
(12分)(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2分)(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4)杜牧《泊秦淮》中的“□□□□□□□,□□□□□□□”两句,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
(2分)(5)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默写完整。
(4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6分)(1)我只是zhùlì()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chú xíng(),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3)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gèng shèng yī chóu ( )。
的歌手了。
(4)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kǔ xīn gū yì()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解决晚自习后学校大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关键在于门卫等工作人员卓有成效的疏导。
(在“卓有成效的疏导”前面加“能不能”)B.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句末加上“的能力”。
)C.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可以堪称NBA顶尖高手,突破、投篮三分全都驾轻就熟。
(删去“可以”)D.目前,全社会对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改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的关注”)4.请从下列词语中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用一种修辞,写一段连贯的话,表达自己观看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时的心情。
广西南宁三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答案

广西南宁三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3分)B 【解析】A.原文是“受限于知识视界,没有高屋建瓴的策划与组织”;C.原文是“不说明资料来源,或索引不全”D.原文是“发言权在不断流失”。
2.(3分)C 【解析】应是含蓄地点出原因。
3.(3分)D 【解析】原文是“在我看来”。
4.(3分)C 【解析】张切糕并没有一开始就识破李切糕。
5.(6分)①张切糕手艺精湛,生意红火,名气比李切糕响。
②张切糕拒绝为日本人服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
③张切糕狱中收李切糕为徒,后英勇牺牲。
④张切糕借李切糕之手毒杀日本参事官。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6.(6分)(1)技艺上的对比。
张切糕手艺精湛,做出的切糕供不应求;李切糕手艺欠佳,做出的切糕不好卖。
(2)人格上的对比。
张切糕高风亮节,拒绝为日本人服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毫不屈服直至牺牲;李切糕卖身投敌,多行不义被枪毙。
(3)智慧上的对比。
张切糕智慧过人,在狱中迅速察觉到李切糕的真实想法,利用李切糕毒杀日本参事官;李切糕自以为高明骗取张切糕的信任和技艺,自食恶果。
(4)人情上的对比。
张切糕真心实意把做切糕的独门绝技教给李切糕;李切糕虚情假意,假装殷勤骗取张切糕的信任。
(每点2分,任答出三点皆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7.(3分)D 【解析】A.材料一第1段,涉嫌;B.“就”表达的是充分条件,掌握套路不是顺利发展下线的充分条件;C.是权健公司“自称”,见材料一第3段。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8.(3分)C 【解析】网友的关注确实有助推作用,但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更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保健行业企业依法经营、监管部门加强监督。
9.(6分)①消费者一方面要培养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学会辨别直销与传销,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甚至卷入传销组织。
②保健品行业企业要生产、销售合格、安全、有效的保健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不要无中生有,夸大功效。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刀梁重懋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
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
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
很多人都请他雕玉。
但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也不是别人给不起工钱,总之,他接了人家的石头,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有灵感了才动刀。
请懒龙雕玉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子,要么不请他,请了就由着他。
若是不懂得他的脾气,催他或是三番五次跑到他的碧玉山庄里看,他会把石头拿出来退给你,“失敬!失敬!鄙人是一条懒虫,耽误不得贵人的时间!”懒龙雕玉的工钱有贱有贵。
贱的,只一句好话,或者随手拿出一些碎银就能打发。
贵的,贵得吓人。
当年汇总钱庄的李掌柜就拿过一块上好的翡翠让他雕,他瞟了几眼说:“这石头不错!”话才出口,伸出了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代表什么?就是五根金条。
后来李掌柜得了懒龙雕的那尊玉麒麟后,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爆得很。
一日,李掌柜一个老朋友造访,见了那尊玉麒麟,竟然出了百两黄金要他转让。
李掌柜经不起重金的诱惑,拱手相让了。
尔后,他的钱庄却如快要落山了的日头,再怎么托也托不起来了。
懒龙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老虎非要爬上树去吃一块腐肉,不摔死才怪!”“牧童玉笛”的石头是一个米商拿来的,接石头的时候,懒龙没伸手指也不打凭条,懒龙只笑了笑,米商也只笑笑,拱拱手走了。
这米商叫农田,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不知是因了他名字的相生还是什么,生意做得一直顺手。
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对当时的影响。
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用这个词来称呼诗派。
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是他少年所作,名单的取舍都很随意,所列25人中除陈师道以外,只有少数作品有较多的流传,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吕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诗派确实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确实是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宋初以来,宋人对唐诗中的典范不断进行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沿着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同步进行,最终汇聚在杜甫身上。
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
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他们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古老风格,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深刻变革。
苏轼则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族的大旗。
到了宋末,因为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便把杜甫称作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推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
当时宋代诗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收敛。
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2020届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测试题 情节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测试题情节含解析情节考点名片考点内容重要作家的精短小说情节的概括提炼,情节安排的作用。
考查形式或客观题,或主观题。
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②××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趋势分析对情节的概括提炼和对故事情节安排的作用分析是主要命题点。
泥人张冯骥才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来。
有个细嗓门儿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儿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都听见了。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一个泥团儿砍过去?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学科网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关注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①主观臆断、过分拔高。 ②无中生有、强加词语。
③以偏概全、只写优点。 ④不用词语概括而用描述性语言描述。
①“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 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1 2岁。
②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6名候选
(二)分析具体的描写手法
常见题干示例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1、判定描写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
态、细节)。
2、摘取原文中的关键词,分析其描写了什么人物的什么状态,突
出了人物什么心示例
(1)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就把哥请了出去。3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⑥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因车祸丧 生。嫂子因失去女儿精神恍惚,晾晒衣服时从二楼坠下,治疗3个月最终还是截瘫。为给 嫂子治病哥花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置家当,还背了两万元的债务。哥却处之坦然,只是 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的
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了,好好学习, 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80里地 外的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元工资。 ③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
干田里的活。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
究。
解题思路 明确观点+结合相关内容,陈述理由(评价可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切糕李切糕》阅读附答案
阅读《张切糕李切糕》,完成问题。
(共15分)
张切糕李切糕
①在日本鬼子进入本县之前,张切糕和李切糕原本都在相安无事地做切糕、卖切糕。
只不过是张切糕的名气要大一些,李切糕的名气要小一些。
②张切糕之所以比李切糕名气响,除了切糕做得犹如黄金片,筋道爽口之外,还有一点是他的切糕块头格外大。
多大?有头号笸箩那么大,直径足有两米。
做这么大的切糕无疑需要大锅,奇怪的是张切糕家里根本就没有大锅。
无大锅能做出大坨的切糕来,这本身就是一绝。
此技艺是他家祖传,秘不示人。
而李切糕呢,不但切糕做的一般,而且他只能做小坨的切糕,直径连一米都不到。
就这每天还卖不完。
人家张切糕的切糕做好了,打开门推出去,门口早有人在等候了。
张切糕也不用秤,你说要多少,他一刀下去保证八九不离十。
用不到两个时辰,切糕就卖完了。
而李切糕呢,却要把切糕用车推着,走街串巷地喊,热切糕啊!有时从早喊到晚,切糕早都凉透了,他还在喊,热切糕啊!嗓门倒是挺亮,隔几条街都能听得到。
③自从日本人占领了县城,实行经济封锁,很快张切糕和李切糕都失业了。
做切糕的原料买不到,再说老百姓也吃不起了。
④这日,张切糕正在家中凄惶,不想伪县衙有人来请他。
去了他才知道,原来是日本参事官想吃切糕。
他打听到张切糕最有名,就请他来一展厨艺。
不料这张切糕却不给他面子,他对参事官说,我会做切糕不假,可是我只会给中国人做切糕。
给日本人做切糕的手,我还没长出来呢!
⑤任凭参事官软硬兼施,张切糕就是不肯就范。
参事官恼羞成怒,就把张切糕弄进大牢折磨他。
但是不管怎么折磨,张切糕就是不肯做。
参事官没办法,又派人把李切糕请来。
一开始,李切糕也表现得挺英勇。
可是当日本人把他弄进关张切糕的牢房,他看到伤痕累累的张切糕时,就有点动摇了。
他想:不就是做个切糕吗,给谁做不是做,何必弄丢性命。
而且就在这时,他的脑子忽地一闪……
⑥既然成了狱友,两个做切糕的人开始对话。
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对话,以前可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论年龄张切糕要比李切糕大不少,现在又有伤在身,李切糕就表现得格外殷勤小心。
他一口一个张师傅地叫,还撕开自己的衣服为张切糕包扎伤口。
很快,张切糕就被感动了。
他说,反正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世道又这么乱,我也不想活了。
可你还年轻,没必要和我一起死。
李切糕赶紧说,不行,让我去伺候日本人,还不如和你一起死了呢!张切糕说,可是……我做切糕的绝技总得有人往下传啊,我没有儿子,你我都死了,岂不绝根了吗!李切糕一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喊师傅。
张切糕就说,你附耳过来。
⑦张切糕传授给李切糕的第一项绝技,就是如何把切糕做大。
原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锅上架上木桶撒切糕。
木桶很深,蒸出的切糕为柱体,随后用木板蘸上凉水拍打,直至拍成圆饼状为止。
⑧原来如此!李切糕闻听此言,不由拍手击掌。
不想他的这个举动让张切糕心一沉。
他看着李切糕继续说,我现在教你的是保命求生活的法子,你要是想求富贵,我这里还有一个绝技……李切糕迫不及待地说,师傅快说!
⑨李切糕很快出狱。
因为他满足了参事官的食欲,参事官特批为他提供原
料,他的生意重新开张。
又由于张切糕死在狱中,他没有了竞争对手,且获得了张切糕的独门绝技,他居然也名噪一时。
李切糕春风得意,经常出入县衙。
开始,只是为日本参事官送切糕,后来就开始打小报告,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汉奸。
⑩日子久了,参事官对他的切糕也腻了。
这时,李切糕突然想起张切糕教给他的另一项绝技,就是往切糕里加东西。
他小心一试,参事官果然吃得兴高采烈。
而且从此欲罢不能,每天都要吃他的切糕,并把他树为良民商人代表,给予嘉奖。
11李切糕更得意了!他在街上走路开始打横。
他雇起了师傅,当上了甩手掌柜,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
12谁知这日,日本宪兵队突然拘捕了他,罪名是谋杀日本参事官。
原来参事官死于慢性中毒,经化验,毒药来自切糕。
13李切糕很快被枪毙。
临死他说,张切糕,你可真高啊!
(取材于同名小说,有删改)
小题1:小说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张切糕和李切糕的故事。
请概括与两人有关的情节(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李切糕开始英勇后来动摇,心升邪念。
③张切糕狱中收徒后英勇牺牲,李切糕多行不义最终自食恶果被枪毙。
小题2:阅读画线句,根据小说情节请概括并分析李切糕认为张切糕“高”在何处。
(3分)
答:
小题3:小说是怎样刻画两位形象鲜明的切糕师傅的?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加以赏析。
(不超过150个字)(6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1)张切糕手艺精湛,做出的切糕供不应求;李切糕手艺欠佳,做出的切糕不好卖。
(4分)(2)张切糕拒绝为日本人服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2分)
小题2:①聪明机智,在狱中迅速察觉到李切糕的真实想法。
②谋略过人,巧妙设计让心存邪念的李切糕最终自食恶果。
小题3:参考示例一:未开门已经顾客盈门等候;日本人邀请展示厨艺等描写从侧面体现出张切糕技艺精湛。
“我只会给中国人做切糕。
给日本人做切糕的手,我还没长出来呢!”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在狱中传授绝技时,因李切糕的一个动作“拍手击掌”便识破了其虚情假意的心理描写,体现了张切糕善于识人的智慧。
参考示例二:做出的切糕直径不足一米,走街串巷推车卖,从早喊到晚都卖不完等描写与张切糕形成鲜明对此,形象写出了李切糕技艺不如人,手艺欠佳。
“切糕早都凉透了,他还在喊热切糕啊”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他做人不实在。
“他的脑子忽地一闪”与后文“为参事官送切糕”、“作威作福”等情节形成照应,深入揭示出他狡诈、卑鄙、无耻的本质。
评分标准:共6分。
能够准确概括出人物的两方面性格品质,并结合作品情节,从刻画人物的方法或写作手法运用方面进行恰当的赏析可得满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文章是两人物对比的写的,找到描写人物相关行为的情节概括,区别两人
小题2:
试题分析:从文章前后照应的情节中分析张切糕的智慧,一是了解李切糕的为人,二是利用李切糕毒杀日本参事宫。
小题3:
试题分析:文中对张切糕的描写很丰富,有正面的描写,有侧面的烘托,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可选择分析。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