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各种食用油脂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ND-0.1 ND-0.1 7.9-12.0 ND-0.2 ND-0.2 ND-0.1 4.5-6.7 34.4-45.5 36.9-47.9 0.2-1.0 0.3-0.7 ND-0.3 未规定 ND-1.1 ND ND-0.3 ND 未规定
ND-0.2 0.6-1.0 21.4-26.4 ND-1.2 ND-0.1 ND-0.1 2.1-3.3 14.7-21.7 46.7-58.2 ND-0.4 0.2-0.5 ND-0.1 ND-0.1 ND-0.6 ND-0.3 ND-0.1 ND-0.1 未规定
ND-0.3 ND-0.3 8.6-16.5 ND-0.5 ND-0.1 ND-0.1 ND-3.3 20.0-42.2 34.0-65.6 ND-2.0 0.3-1.0 0.2-0.6 ND-0.1 ND-0.5 ND-0.3 未规定 ND-0.5 未规定
ND-0.1 ND-0.1 8.0-14.0 ND-0.2 ND-0.1 ND-0.1 1.0-4.5 35.0-67.0 13.0-43.0 ND-0.3 1.0-2.0 0.7-1.7 未规定 1.5-4.5 ND-0.3 未规定 0.5-2.5 ND-0.3
各种油品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油品名称 脂肪酸组成 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豆蔻酸 棕榈酸 棕榈一烯酸 十七烷酸 十七碳一烯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酸 花生一烯酸 花生二烯酸 山嵛酸 芥酸 二十二碳二烯酸 木焦油酸 二十四碳一烯酸 C14:0 C16:0 C16:1 C17:0 C17:1 C18:0 C18:1 C18:2 C18:3 C20:0 C20:1 C20:2 C22:0 C22:1 C22:2 C24:0 C24:1 含量% 大豆油
核桃油
油茶籽油
食用油主要成分化学式

食用油主要成分化学式1.脂肪酸脂肪酸是食用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串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一个羧酸基构成的。
根据碳链长度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用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的化学式和结构:-油酸(C18:1):化学式为C18H34O2,其结构中含有一个双键,常见于橄榄油、花生油等。
-亚油酸(C18:2):化学式为C18H32O2,其结构中含有两个双键,常见于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亚麻酸(C18:3):化学式为C18H30O2,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双键,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等油中。
不同脂肪酸的存在和含量决定了食用油的特点,如油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的油易于氧化,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易于酸败等。
2.甘油甘油也是食用油中的重要成分,它是三酸甘油酯的骨架部分,通过与脂肪酸中的羧酸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三酸甘油酯。
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其结构中含有三个羟基。
甘油的存在可以增加食用油的黏性和甜味。
除了脂肪酸和甘油,食用油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有机化合物,如磷脂、甾醇和类胡萝卜素等。
磷脂是食用油中的微量成分,其主要成分有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它们在食用油中起到了乳化和稳定油水界面的作用。
甾醇的存在使得一些食用油具有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如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
类胡萝卜素是食用油中的色素成分,如β-胡萝卜素。
总结起来,食用油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酸和甘油,具体的化学式和结构因油种而异。
了解食用油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其特点和适宜的用途。
牛油化学成分

牛油化学成分牛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脂,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
在化学成分方面,牛油主要由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
饱和脂肪酸是牛油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牛油中总脂肪酸的60%~70%。
它们是由长链脂肪酸分子组成的,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
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性油脂,例如牛肉、猪肉、羊肉等。
不饱和脂肪酸是牛油中的次要成分,它们通常存在于牛油中的比例在20%~30%之间。
不饱和脂肪酸是由较短的链状脂肪酸分子组成的,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比较不稳定的化学性质。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橄榄油、花生油等食用油中,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中。
固醇是牛油中的另一个主要成分,它们通常存在于牛油中的比例在0.5%~2%之间。
固醇主要包括胆固醇、麦角固醇、β-谷固醇等。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它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许多激素合成的基础材料。
然而,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牛油。
牛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维生素A和D是牛油中最主要的维生素成分,它们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维生素A可以维持人体的视觉功能和免疫系统,而维生素D则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生长。
此外,牛油中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牛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了脂肪酸、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
虽然牛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是在适量摄入的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牛油,以获得其丰富的营养成分。
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1.油脂(1)天然高级脂肪酸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含碳原子数较多,且为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约有50多种。
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见表4-1。
表4-1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天然存在的高级脂肪酸具有如下的共性:①绝大多数为含有偶数碳原子的一元羧酸,碳原子数目在十几到二十几个。
②绝大多数多烯脂肪酸为非共轭体系,两个双键之间由一个亚甲基隔开;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多为顺式构型。
③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碳数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双键越多熔点越低。
例如,十八碳的硬脂酸69 ℃,油酸13 ℃,花生四烯酸-50 ℃。
④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在油脂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人体中最普遍存在的饱和脂肪酸为软脂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
高等植物和低等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
(2)油脂的皂化值及碘值1 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根据皂化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油脂中三羧酸甘油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皂化值越大,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表示该油脂中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酸较多。
皂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指标之一。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油脂,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可用碘值来定量衡量。
100 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
碘值与油脂不饱和程度成正比,碘值越大,油脂中所含的双键数越多,不饱和度也越大。
由于碘与碳碳双键加成的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氯化碘或溴化碘的冰醋酸溶液作试剂。
有些油脂可作为药物,如蓖麻油用作缓泻剂,鱼肝油用作滋补剂。
表4-2几种常见油脂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和皂化值及碘值(3)食用油的变质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我们都知道油脂和含油较多的食品(例如香肠、腊肉、糕点等)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辣、带涩、带苦的不良的味道,有些油脂还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这种油脂在空气中放置过久变质,产生难闻的气味的现象,称为酸败。
发生了油脂酸败的食物不仅吃起来难于下咽,而且还有一定的毒性。
长期食用酸败了的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缺乏,引起各种炎症。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江燕;黎贵卿;张思敏【摘要】为了给人们的合理用油提供有益的指导,本文以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茶油等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运用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各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1种植物油除棕榈油外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0.31%~90.15%,均超过80%;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棕榈油(46.54%),但其他的普遍不高(5.12%~12.32%);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有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油、葡萄籽油、核桃油,达到55.64%~60.33%.其中,葵花油和核桃油最高,分别为60.08%、60.33%;油酸含量差异较大,为20.88%~83.12%,其中茶油和橄榄油较为突出,分别为80.86%、83.12%;硬脂酸的含量普遍不高,位于1.65%~6.22%之间;亚麻酸含量较高的为菜籽油、葡萄籽油和核桃油,分别为5.72%、4.42%、3.56%,棕榈油和橄榄油未检出亚麻酸;花生酸含量较高的为花生油和菜籽油,分别为3.10%、3.56%,葡萄籽油、棕榈油、核桃油、茶油未检出花生酸.【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8(047)004【总页数】3页(P487-489)【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作者】江燕;黎贵卿;张思敏【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2.1油脂作为人体三大营养成分之一,起到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溶解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促进其在体内的输送,消化和吸收,同时其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是人们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
油脂又是食品、医药、化妆和保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推荐下载

油料油脂基本知识2009年05月15日 1.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 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橄榄油则主要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进口。
(1)大豆油 大豆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7.7%~28.0%,亚油酸50%~59%,亚麻酸5%~11%,棕榈酸8.0%~13.5%,硬脂酸2.5%~5.4%,花生酸0.1%~1.0%。
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维生素E及卵磷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植物油。
(2)花生油 花生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35.0%~67.0%,亚油酸13.0%~43.0%,亚麻酸0.05%~0.3%,棕榈酸8.0%~14.0%,硬脂酸1.0%~4.5%,花生酸0.1%~1.0%,硬脂酸1.0%~4.5%,花生酸1.0%~3.7%。
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3)菜籽油 普通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8.0%~60.0%,亚油酸11.0%~23.0%,芥酸3.0%~60.%,亚麻酸5.0%~13.0%等,由于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据相关报道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目前我国 “双低”油菜面积已占油菜总面积的70%,低芥酸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51.0%~70.0%,亚油酸15.0%~30.0%,芥酸0.05%~3.0%,亚麻酸5.0%~14.0%,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植物油。
(4)棉籽油 棉籽油是从棉花加工厂副产物棉籽中生产出来的。
棉籽油中含有的棉酚,必须经过精炼后才能去除,否则会造成棉酚中毒。
棉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7%~21.7%,亚油酸46.7%~58.2%,棕榈酸21.4%~26.4%,硬脂酸2.1%~3.3%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可供人食用。
(5)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0%~39.4%,亚油酸48.3%~74.0%,棕榈酸5.0%~7.6%,硬脂酸2.7%~6.5%等。
化学中油脂的组成成分

化学中油脂的组成成分
油脂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甘油是一种三碳醇,也称为丙三醇,它是油脂的主要成分之一。
脂肪酸是由长链碳原子组成的羧酸,它们与甘油通过酯键结合而形成脂肪的结构。
在油脂中,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
这些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会影响油脂的熔点、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除了甘油和脂肪酸外,油脂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甘油三酯、磷脂、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会影响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特性。
总的来说,油脂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甘油和脂肪酸,不同类型和含量的脂肪酸决定了油脂的特性,而其他成分则会对油脂的品质和用途产生影响。
对油脂组成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油脂的性质和应用,同时也为油脂的加工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9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9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成分分析作者:阿拉坦图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2期摘要:采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文冠果油、牡丹籽油、杏仁油、花生油、葵花油、毛梾油、沙棘油、元宝枫油、野樱桃油脂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对比分析.9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梾油>花生油>沙棘油>牡丹籽油>葵花油>元宝枫油>文冠果油>杏仁油>野樱桃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的有文冠果油、野樱桃油和杏仁油.关键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005-03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严峻,自给率仅为40%左右,全国食用植物油约60%依赖进口[1].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油脂油料的折油总计达2453.9万t,较2012年增长3.00%[2].为满足食用油市场供应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为此,国家粮食局制定了《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冠果油、油茶籽油、牡丹籽油等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本研究根据GB/T 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2008,ISO 5508:1990IDT)的操作流程,并結合实际对9种植物油脂肪酸含量组成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材料和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毛细管色谱柱及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回流冷凝器、分析天平、水浴锅.材料:文冠果油、牡丹籽油、杏仁油、花生油、葵花油、毛梾油、沙棘油、元宝枫油、野樱桃油.试剂: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正庚烷、氯化钠、无水硫酸钠、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37种)1.2 试验方法1.2.1 油样甲酯化甲酯化方法根据《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6—2008/ISO 5509:2000IDT),并做适当改动.具体如下:取样品试样500mg置于合适的50mL烧瓶中,加入6mL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及沸石,在水溶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加入7mL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沸腾的溶液里,继续煮沸30min.再加入5mL的正庚烷于沸腾的混合溶液里.取下冷凝器,拿出烧瓶.立即加入20mL氯化钠溶液塞住烧瓶,猛烈振摇至少15s.继续加入氯化钠溶液至烧瓶颈部,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液体1mL~2mL于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去除溶液中的水,注入气相色谱仪.1.2.2 气相色谱仪条件及分析石英毛细色谱柱PC-2560(100m×φ250μm,0.20μm).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00:1;隔垫吹扫:3mL/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保持5min,以4℃/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240℃保持30min.氢火焰检测器:温度:260℃;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300mL/min,尾吹流量:30mL/min.2 结果与分析37种脂肪酸混合标样定性保留时间见表1.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看,9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集中在碳14到碳24之间的18种.本方法可以完全覆盖测定要求,而且对开展动物源性、植物源性油脂的脂肪酸研究也有指导意义[3].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见表2).经考证,饱和脂肪酸中除硬脂酸之外都会升高血清胆固醇的含量[4].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梾油>花生油>沙棘油>牡丹籽油>葵花油>元宝枫油>文冠果油>杏仁油>野樱桃油.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测试油样中文冠果油、野樱桃油和杏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亚油酸及亚麻酸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进一步衍化成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大量实验表明,DHA和EPA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5].葵花油、文冠果油和元宝枫油的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是68.51%、45.89%和37.35%.牡丹籽油、野樱桃油和沙棘油的亚麻酸含量达20%以上,其他油含量较低.油酸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杏仁油和野樱桃油的油酸含量达到60%以上.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天然成分.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脑疾病.神经酸人体自身很难合成,必须靠食物摄取补充.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有10种木本植物中神经酸含量高于2%[6].本试验分析表明,元宝枫油和文冠果油的神经酸含量是5.52%和2.43%,具有开发利用前景.但是芥酸含量达到7.91%和13.08%.有动物实验表明,摄入过量芥酸对动物的心脏组织有损害.我国已经实现了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质改良,目前“双低”已成为我国油菜新品种审定的基本标准.因此,培育低芥酸的文冠果、元宝枫也将是育种新的研究方向.3 讨论本研究对9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对比,通过气相色谱仪,根据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归一化法完成定性和定量,并对主要脂肪酸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可为木本油料的产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尹丹丹,李珊珊,吴倩,等.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18(53):110-125.〔2〕王瑞元.2013年我国食用油市场供需分析和国家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J].中国油脂,2014,39(6):1-5.〔3〕汪雪芳,杨瑞楠.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1):4336-4343.〔4〕唐传核,徐建祥,彭志英.脂肪酸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J].中国油脂,2000,25(6):20-23.〔5〕鲍建民,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安全性[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45-46.〔6〕王性炎,樊金栓,王姝清,中国含神经酸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3):69-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植物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对比表
人们对脂肪酸的研究中发现,有的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有的不含双键,人们把含双键的脂肪酸叫不饱和脂肪酸,把不含双键的叫饱和脂肪酸。
大多数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阿甘油、葵花子油含量较多,而动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很低。
奶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亦低,但含有维生素A、
D,溶点低,易于消化,小儿可以食用。
脂肪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
但有的不饱和脂肪人体可以合成,有不能合成。
各类碳链长短脂肪酸名称:
C6酸己酸
C8酸辛酸
C10酸癸酸
C12酸月桂酸
C14酸肉豆蔻酸
C16酸棕榈酸
C18酸硬脂酸
C20酸花生酸
C22酸山嵛酸
C24酸木质素酸
C26酸蜡酸
C28酸褐煤酸
C30酸蜜蜡酸
ω-3脂肪酸
1970年前后,科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的爱斯基摩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要比丹麦本土上的居
民少很多。
之后分析爱斯基摩人日常饮食发现他们以鱼类食物为主,因天气寒冷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按医学常识来说,常吃动物性食物,而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事实是爱基斯摩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人都很难找到。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与一种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ω-3脂肪酸,看起来怪怪的名字)的物质有关。
如果把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及毒素称为“血管里的垃圾”,那么ω-3脂肪酸就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膳食补给,科学补充膳食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为关键。
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食用呢?
坚果:
坚果中富含ω-3脂肪酸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亚麻籽。
亚麻籽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或小吃;亚麻籽粉可以用来做面包、花卷、发糕、拌粥、拌面、拌酸奶、做煎饼、打豆浆等,亚麻籽粉容易氧化,应做到随做随吃。
紧随亚麻籽之后富含ω-3脂肪酸的坚果是核桃和松子。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两个核桃,一小把松子对健康大有裨益。
坚果富含油脂,部分坚果可以用来榨油。
机榨亚麻籽油,其ω-3脂肪酸含量高达40%以上;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有10%左右的α-亚麻酸,属于ω-3脂肪酸。
在家做凉拌菜、做汤时,可以淋入少许亚麻籽油。
要特别注意的是,亚麻籽油不适合加热使用,不适用于炒和煎炸,一般只能低温烹调以保证它的营养成分。
海鱼类:
富含脂肪的海鱼类也是ω-3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ω-3脂肪酸主要存在鱼的腹部、头部等脂肪含量多的部位。
ω-3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一些寒冷地区深海的鱼类,如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虹鳟鱼,以85克鱼肉为例,这四种鱼含有的ω-3脂肪酸分别是1950、1060、900、630毫克,深海鱼类不易受到污染,食用更安全。
如果鱼类特别新鲜,就可以采用生吃的方法,其次就采用蒸的烹调方法。
生吃海鱼可完整的保留ω-3脂肪酸,蒸对其影响不大,而煎或炸会加速ω-3脂肪酸的氧化,降低其对人体的健康效应。
部分淡水鱼:
淡水鱼中的鲈鱼、鳗鱼、鳜鱼、黄鳝等也含有ω-3脂肪酸,主要集中在鱼的腹部,即富含脂肪的部位。
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吃两次鱼肉,以清蒸为主,为机体补充ω-3脂肪酸。
鸡蛋是ω-3脂肪酸好来源,烹制时以蒸、水煮最好,避免煎炸、炒等高温加热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增加与氧气的接触机会。
散养的鸡所产的鸡蛋含有ω-3脂肪酸比普通鸡蛋含量高。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血脂异常等疾病,最好每天吃1个鸡蛋。
麦胚:
麦胚中ω-3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
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它来制作馒头等主食。
它还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
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C18:1 9
豆蔻酸C14:1
棕榈油酸C16:1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C18:2
亚麻酸C18:3 3
花生四烯酸C20:4
EPA C20:5
DHA C22:6
饱和脂肪酸:
豆蒄酸C13
软脂酸C16
硬脂酸C18
花生酸C20
山嵛酸C22 (山葵酸)
掬焦油酸C23
注:C12(月桂酸)以下为低级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