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1、孤独心理2、自卑心理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是人际交往中的羁绊。
过于自卑的人,别人同他打交道时也常常感到压抑和沉闷,他也害怕同别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人际关系显的很不协调。
3、多疑心理其特点是不信任别人,与人打交道总好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 很少能体贴别人。
多疑的人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抱“以邻为壑”的态度。
多疑的人往往无中生有,搬弄是非,总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恶意。
结果不仅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裂痕,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人际冲突和人际伤害。
多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他人的情绪情感。
多疑心理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多疑心理,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
如广为人知的“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这几乎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共性。
当然这也有其积极的一而,与人打交道时多点心眼,防备被骗等。
但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起着消极的作用,如多种无谓的争执、吵闹等,往往都是多疑在起作用。
所以,多疑是人际内耗的祸根,是心理的毒瘤,它往往使“自我”变得阴毒可怕,无法沟通。
4、自负心理其特点是自高自大,争强好胜,固执已见,不信任他人,甚至瞧不起老师。
这类学生往往目中无人,总是过高地评价自己。
其同龄伙伴也讨厌同这种类型的同学交往,最后也会成为“孤家寡人”。
自负的人往往是以自我存在为前提的处事心态,凡是与我相吻合的便是真理。
这种人偏而强调“自我需求的合理性”,极端自私自利和自以为是。
如有些同学在午休或晚上,不顾别人是休息或学习, 便旁若无人地在寝室里为所欲为。
这种人还常常喜怒无常,让别人都围着他转,一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在同学中显得十分霸道,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不良心态。
这是一种令人憎恶的“自我”表现。
这类学生产生的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过分自满,自我评价过高造成的。
5、嫉妒心理其特点是在与人交往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如天生的身材、容貌、聪明才智、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各方而的差距,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困惑和辅导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困惑和辅导一、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1.恐惧心理引起交往受挫恐惧引起的交往障碍。
常常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
尤其害怕与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及有所成就的人进行交往,怕他人瞧不起自己。
这些恐惧使生活暗淡、不愉快。
并会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负面影响。
2.自卑心理造成交往受挫在交往活动中,自卑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当出现深层体验时,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似乎所有的人比自己强得多。
因而,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范围内。
3.封闭心理引起交往受挫有些中学生把不信任其他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等统统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
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因而隔绝了人际交往。
4.孤僻心理引起交往受挫孤僻心理的表现主要有两种。
孤僻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与人不合群,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种属于有某种特殊的怪僻,使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
5.自傲心理所致交往受挫自傲与自卑的性质相反,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总是把交往的对方当作缺乏头脑的笨蛋,常指责、轻视、攻击别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因而影响彼此交往。
6.嫉妒心理造成交往受挫对他人的长处、成绩等心怀不满。
嫉妒心强的人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住挫折。
容不得甚至反对别人超过自己。
对胜过自己的同学轻则蔑视,重则仇视,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攻击、报复对方。
7.自我中心造成交往受挫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有些中学生为人处事往往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人际交往的七种心理_交际礼仪_

人际交往的七种心理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人际交往的七种心理。
人际交往的七种心理1.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
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2.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3.猜疑心理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4.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5.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
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6.冷漠心理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7.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
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我们会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至于后面的信息就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
浅析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交往

生理 的方面 主要 指大学生 将 自己的身体 意象与别 人进行 比较 。比 如: 感到 自己身材矮小 , 自己太胖 、 不够 苗条 , 男生会觉得 自己长 得不够
帅 。这样 的自我过低 的评价就会诱发 自卑心理 。从调查 中发现 ,1 1 %的
男生都认 为自己的身高与周围 的人相比显低 。可见 . 生理方面 对 自卑感
2. 自卑 的 表 现 及 其 因 子 分 析 2
() 1 心理 创伤 。心理学家关计夫指 出 : 那些 怀有强烈 自卑感 的人往 往是由于有着某一特别严酷 的经历 , 种严酷的经历用心理学 的术 语就 这 是“ 心理创伤” [] 。 比如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上屡遭失败 , 心理 受到了严 重 的打 击 , 自信心 日益减弱 。另外 国外许 多心理 咨询的事例以及相关 的研 究 也都 表明 , 幼时在 家庭中受虐待 的儿童 长大 后往往 有较 深重 、 持久 较
(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0 6 ) 10 4
【 摘 要 】 据许多资料表明, 卑对大 自 学生 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自 卑心理的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会有社交恐惧, 直接影响他们的人
际交往质量。 因此 , 自卑心理表现 的维 度来分析其与大学生人际交往 的关系 , 从 以及 对人际交往质量的影 响, 对于在 一定程 度上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
他们十分珍视 自我, 力保 护 自己。一旦 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表现 出强 竭 烈 的愤怒 。另外 , 能会 产生嫉妒心 理 , 可 以使他们难 过 的心理用贬损 别
人来求得补偿 。
2 3 产 生 自卑 , 的原 因 分 析 . 理
2 自卑 心理 的 分析
2 1 自卑 的 定 义 .
研 究 自卑 感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学 者 和 心 理 学 家 是 阿 德 勒 。他 以 整 体 的
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

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适度的自卑心理能使人产生一种压力,促使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而过度的自卑心理,会使人过于自我否定,丧失信心,甚至破罐破摔。
一、自卑心理的来源自卑心理的来源有很多,它可能来自于个人的生理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等。
但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有人可能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而自卑,有人可能因为自己的外表不够出众而自卑,有人可能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自卑。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卑的原因。
但是这些原因往往都来自个人的自我否定,长期的自我否定可能会让一个人失去自信,进而影响个人的发展。
二、自卑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卑心理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自卑会使个体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忽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下降。
其次,自卑心理可能会导致个体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此外,自卑还会影响个体的社交能力,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自在,甚至害怕与人交往。
三、如何克服自卑心理1.正确认识自己: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缺点,但同时也要努力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克服自卑心理。
2.积极面对生活:要积极面对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在社交中,要学会积极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同时也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
3.建立自信:要学会肯定自己,给自己积极的反馈,建立自信心。
同时也要学会一些自我激励的方法,比如写成功日记、想象成功场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个体不断激励自己,增强自信心。
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卑心理已经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
总之,自卑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面对生活、建立自信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就可以克服自卑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职场人际交往要避免的几个心理

职场人际交往要避免的几个心理我们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是必需的,但是有哪些要不得的人际心理呢?今日我共享的是职场人际交往要幸免的心理,盼望能帮到大家。
职场人际交往要幸免的心理1、自卑心理有些女性挚友因为容貌、身材、修养等方面的因素,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自卑心理,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事迟疑,缺乏胆识,习惯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沟通中无法向别人供应值得借鉴的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让人感到与之相处是奢侈时间,自然会避而远之。
2、嫉妒心理有人说嫉妒是女人的天性,尤其在与人的来往过程中,这点女性挚友要特别留意!在和人的来往往往会出现以下状况,中对别人的优点、成就等不是赞扬而是心怀嫉妒,企望着别人不如自己甚至遭受不幸。
试想,一个心怀嫉妒之心的人,肯定不会在人际交往中付出真诚的行为,赐予别人暖和,自然不会讨人喜爱。
3、多疑心理挚友之间最忌讳猜疑,无端疑心别人。
有些人总是疑心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没有理由地猜疑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捕风捉影,对人缺乏至少的信任。
这样的人喜爱搬弄是非,会让挚友们觉得她是捣乱分子避之不及。
4、自私心理有些人与人相处总想捞点好处,要么冲着别人的位子,要么想从别人那里得点实惠,要么为了一事之求,假如对方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协助就不情愿和对方交往。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简单损害别人,一旦别人认清其真实面目后,就会坚决中断与其交往。
5、嬉戏心理在与别人的交往中,缺乏真诚,把别人的友情当儿戏,抱着嬉戏人生的看法,不管与谁来往都没有心理的深层次沟通,喜爱做外表文章。
当别人须要协助时,往往闻风而逃,这样的人无法结交真正的挚友。
6、冷漠心理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人中凤、天上仙,是人世间最棒的,把与人交往看成是对别人的施舍或恩宠。
自我感觉特殊良好,总是高高在上,端着个架子,一副傲慢冷漠的样子,让别人不敢也不情愿接近,自然不会拥有挚友的。
7、成见心理对己自由主义,事事放纵;对人马列主义,事事计较,而且极为苛刻。
自卑心理案例

自卑心理案例自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中的情绪,它来源于对自己能力、价值和外貌的负面评价,导致个体产生一种自我否定和自我贬低的情绪体验。
自卑情绪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自卑心理的案例,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卑心理。
小明,一个高中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总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只是比较勤奋而已。
他在班上总是避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被别人嘲笑。
他对自己的外貌也不满意,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帅,因此在和异性交往时总是缺乏自信。
小明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也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
小红,一个职场新人,工作积极努力,但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担心被领导和同事看不起。
她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出过分的谦卑和自我否定,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她对自己的外貌也不自信,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此在工作和社交场合总是显得拘谨和紧张。
小红的自卑心理影响了她的工作表现和职场发展,也影响了她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
以上案例展现了自卑心理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但其实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面对自卑心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但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要过分否定自己。
其次,要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己的自尊和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不要因为自卑而放弃机会和挑战。
再次,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最后,要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自卑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来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希望以上案例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卑心理,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人际交往忌哪七种不良心态

官场 也是 一个 萝 卜一个 坑 ,如果
某人 霸着茅坑不拉屎 ,别人再优秀也 只
能干等。甄别此种上司十分必要 ,这将
人 际交 往 忌 哪七 种 不 良心 态
文 / 洋 柳
保证你及时摆脱 “ 永无出头之 日 的境 ” 地,顺利实现腾挪 ,俗话说 “ 树挪死 、
人挪活”是也。 甄别 :判定这种上 司并不难:一是 看他任职时间的长短,如任职时间超过
有 的人认 为交朋友 的 目的就是为 了 “ 互相利用” ,见到对
自已有用、能给 自己带来好处 的朋友才交往 ,而且常是 “ 过河 拆桥”。这种贪 图财利 ,沾别人光 的不 良心理 ,会使 自己的人 格受到损害。
意与 自己交 往: 司经常没好 脸给 自己 上 看. 司在 背后老说 自己坏话……如果累 上 计三条 以上 ,你就要注意 了,这就是上 司对你 “ 冒”的信号 ,在他手下 ,你 感 是永世不得翻身 的,严重的还要逼你走
闯没能 “ 闯”过三个月 的试用期 ,更别 谈升职 了。事后才知道 :主任用这招 已
件事情 ,不管是非 曲直,你说好 ,我就认为坏: 你说对 ,我就说
它错 ,使别人对 自己产 生反感。
5 作 戏心理 : .
有的人把交朋友 当作逢场作戏 ,朝秦暮楚 ,见异 思迁 ,处
处应付 ,爱吹牛 ,爱说漂亮话 ,与某人见过一面 ,就会说与某 人交往有 多深。这种人 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
人在职场 ,就 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 ,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
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 系
1 自卑心理 : .
有 些人 容 易产 生 自卑感 ,甚 至 自己瞧不起 自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缺 乏 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卑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时间:2014-12-9 点击:69 发布:刘欣欣
(一) 自卑心理表现
自卑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做出过低的估价,伴有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特殊的情绪体验。
有自卑心理的人,只知自己短处不知自己长处、甘居人下,遇到困难、挫折往往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严重者对自我进行否定。
如因家庭贫穷,学习、外貌等方面不如别人,感到自卑、恐惧,不敢与人交往,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而又痛苦万分。
有自卑感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害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
由于缺乏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久而久之会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案例24-1。
一名农村来的女生,中学时是年级第一名,一心埋头学习,从不注意人际关系。
她进入大学后,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在第一学期未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感到自己学习不如人、不再被人注意,中学时拥有的优越感消失,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内心异常苦闷。
再加上出现人际关系失调,她家庭条件不算差,但在周围众多的、来自城市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自卑感时刻折磨着她,使她十分敏感,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
一方面她表现得极为自尊,当别人提到农村“打工妹”这样的字眼时,她会暴跳如雷;另一方面她又处处讨好、附和他人,没有主见。
她对寝室的同学说自己笨嘴笨舌,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好像永远找不到话题。
她不被人理解,没有任何知心朋友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可以开导、安慰她,于是把自己封闭在苦闷的个人世界中越陷越深。
她曾多次提出想休学,最后都被辅导员或导师劝阻,这种心理障碍给她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她非常羡慕别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很想在大学里补上一课,她想改变现状,虽主动与同学交往,但由于经验太少,不注意方法,结果往往不受欢迎,不知道该怎样调适目前糟糕的心理状态。
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从而反过来加深自卑感,长期的自卑心理会引起生理上的不良变化,最敏感的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生理上
的疾病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这种自尊的需要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周围人们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
案例24-2。
一名大学生说:我今年23 岁,很快就要毕业了,有的同学在自寻毕业出路,我很羡慕他们,但是我却不敢。
我非常害怕和人交往,尤其是陌生人,我是学中文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接触人,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我很灰心、烦恼,也很害怕。
工作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面对着外面的大千世界,我无法不恐惧。
”像这样怕与人交往的青年,尽管很想和别人一样,却始终走不出自设的自卑心理屏蔽,必然缺乏一个很好的交际空间。
(二) 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难有作为。
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1. 正确评价自己
自卑感重的人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本身不是坏事,如老是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不但不能激发奋起直追的勇气,反而会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难,正确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能发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过人之处,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
自卑者要注意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发扬优点,将自卑的压力转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从自卑中超越。
2. 激励自己,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
人各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任何事都强于别人,在选择目标时除考虑其价值和自身的愿望外,还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不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
与其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如设立一些较为现实的目标,采用小步子原则,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
即使很小的事情,也不要放弃去争取成功;不断地使自己得到鼓励,确立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卑心理。
3. 正确地补偿自己,提高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相貌、身高等,完全可以用别处的优点来弥补,大可不必自惭形秽。
盲人尤聪、瞽者尤明是生理上的补偿,心理也一样具有补偿能力,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某些方面的缺陷,进行积极、有效的补偿。
达尔文、济慈、康德、拜伦、培根、亚里士多德的传记,证明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一生的辉煌成就,但他们并非没有缺陷。
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
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积极与人交往,必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4. 积极地与周围的人交往,学习别人的长处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在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过失而全盘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