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幼林抚育
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

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
首先,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抚
育对象的选择和范围,即确定需要进行抚育管理的中幼林分布情况
和林分结构;2. 抚育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抚育的目的是什么,以及
在实施抚育管理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定;3. 抚育措施和方法,包
括间伐、修枝、疏伐、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具体的抚育操作步骤和
技术要点;4. 抚育的时机和频次,即确定进行抚育管理的最佳时间
和频率;5. 抚育效果的评价和监测,对抚育后林木生长情况进行评
价和监测,及时调整抚育措施。
其次,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林木的
树种特性、生长环境、土壤肥力、水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
规程。
此外,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的实施需要依托于科学研究和实践
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用。
同时,对于
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中幼林,可能需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技术规程,以适应不同的抚育管理需求。
总的来说,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和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林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中幼林抚育是一项有效措施,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能力,以及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割灌除草是针对中幼龄林的技术措施,旨在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和杂草。
在作业中,应注意保护生长潜力强、稀有珍贵的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以及提供下层植被生长空间。
完成后,需将清除的灌木、杂草、藤条全部清出林外。
修枝定株是针对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的技术措施,目的是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XXX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降低树冠火、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
修枝定株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除去树冠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的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保留株数,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完成后,需将修枝的剩余物全部清出林外。
抚育间伐是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其目的是按经营目的,调整XXX,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
根据我区今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实际情况,拟设计采取“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三种抚育间伐措施。
1、透光伐:这种抚育方式主要针对幼龄林,需要清除影响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各种植物,包括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萌芽条、霸王树和上层残留木。
在人工纯林中,还需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伐木方式为“全面透光伐”,伐除后需要将剩余物全部清除出林外。
2、生长伐:这种抚育方式主要针对中龄林,需要调整林分密度,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加速优良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采用抚育间伐的方式为“下层抚育间伐”,去劣留优,去小留大,去密留疏,去下留上。
伐木使用弯把锯,伐桩高度不超过10厘米,并控制好树倒方向,尽量减少伤及保留木。
完成后,应将抚育间伐的木材及剩余物全部清除出林外。
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况中幼林抚育工作是指对中幼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年度,我所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中幼林抚育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就我所所参与的中幼林抚育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1. 工作目标(1)提高中幼林的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达到优化林木结构的目标;(2)保护中幼林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升级;(3)提高中幼林的经济效益,增加林业产值。
2. 工作措施(1)加强中幼林的肥培管理,定期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2)科学规划和实施间伐,疏除弱势树木,促进优势树木生长;(3)做好中幼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4)加强防火工作,确保中幼林的安全;(5)科学布局和修建道路,方便管理和作业;(6)加强中幼林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工作亮点1. 加强肥培管理本年度,我所对中幼林加强了肥培管理,定期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
在施肥方面,我们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科学配比肥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时间和量。
通过这样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幼林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生长形态也更加健壮。
2. 科学规划和实施间伐中幼林的间伐是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林木品质的重要工作。
本年度,我们根据中幼林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间伐方案,并按计划进行实施。
我们优先疏除了弱势树木,为优势树木提供了更好的生长条件。
通过间伐,中幼林的生态结构得到了优化,优势树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中幼林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林木的生长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年度,我们加强了对中幼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了多种措施,如定期巡检、喷洒药剂、安装粘虫板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及时发现和控制了中幼林的病虫害,减少了林木的损失。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在肥培管理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养分供给的调整和施肥方案的制定,根据中幼林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施肥。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范文2024年幼林抚育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幼林抚育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幼林抚育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二、主要成果1. 幼林面积增加:2024年,我国幼林面积增加到XXX万亩,相比去年增长了X%。
这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积极推动,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
2. 抚育效果显著:在2024年的幼林抚育工作中,我们实施了多种抚育措施,包括疏伐、修剪、灌溉等。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幼林的生长速度和抗风抗旱能力,很好地维护了林地的生态平衡。
3. 生态功能恢复:通过幼林抚育工作,我们积极推动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工作。
在2024年,我们重点关注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 技术创新应用:2024年,我们积极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幼林抚育技术,例如数字化抚育技术、遥感监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抚育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1. 抚育措施不够精准:在2024年的幼林抚育工作中,我们发现抚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时候我们缺乏对林木的精准抚育方案,导致效果不如预期。
2. 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幼林抚育工作要求干部职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我们发现有部分干部在抚育的具体操作和技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
3. 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幼林抚育工作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轻视现象。
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对于幼林抚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技术培训:针对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
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进行实地观摩和组织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加强抚育方案制定:为了提高抚育效果,我们需要加强对林木的抚育方案的制定。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这里写明中幼林抚育的背景和目的,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相关内容)
二、中幼林抚育范围和评估标准
⒈中幼林抚育范围
(详细列出中幼林抚育的范围,如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的幼林等)
⒉抚育评估标准
(明确中幼林抚育的评估标准,包括生长状况、空间分布、基础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三、中幼林抚育方法与措施
⒈种苗选择与造林
(介绍中幼林抚育时的种苗选择标准和相应的造林方法)
⒉管理与保护
(详细描述中幼林抚育过程中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如修剪、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⒊抚育周期与频率
(说明中幼林抚育的周期和频率,以确保抚育效果的持续)
四、监测与评估
⒈监测指标及频次
(列出中幼林抚育过程中需要监测的指标和监测频次)
⒉评估方法与标准
(介绍中幼林抚育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定性评估和定
量评估)
五、中幼林抚育责任和考核
⒈各级责任人
(明确中幼林抚育相关工作的责任人,包括部门、林业企业等)
⒉考核机制与奖惩措施
(阐述中幼林抚育的考核机制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六、附件
(列出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抚育范围图、监测报告等)
附:
1、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幼林:指树龄在5年至10年之间的林木,处于生长发育的中期阶段。
●抚育:指对中幼林进行管理、修剪等措施,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育的活动。
2、本文档为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旨在规范中幼林抚育工作,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中幼林抚育是指对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管理,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是指在中幼龄林木生长期内,根据林木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制定出一系列的抚育措施和方法,以实现林木的良好生长和发育,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抚育目标。
中幼林抚育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抚育措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2. 调整林分结构,促进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防治病虫害,减少森林灾害,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安全。
二、抚育原则。
1.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制定相应的抚育方案,保证抚育措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 循序渐进。
中幼林抚育应当根据林木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循序渐进地实施抚育措施,不宜急功近利。
3. 综合治理。
中幼林抚育应当综合考虑水土保持、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等因素,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抚育效果。
4. 精细管理。
中幼林抚育应当注重细节,精心管理,做到每一处抚育措施都得到落实,确保抚育效果。
三、抚育措施。
1. 修剪整枝。
对中幼龄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枝,促进树冠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 疏伐间伐。
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适当的疏伐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3. 病虫害防治。
加强对中幼龄林木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4. 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保证林木的养分供应和水分需求,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5. 土壤改良。
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抚育效果评估。
中幼林抚育实施后,应当对抚育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林木的生长情况、林分结构的调整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抚育措施,保证抚育效果的实现。
五、总结。
中幼林抚育是森林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是针对中幼林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中幼林是指树龄在5.15年的年轻林地,对于保护中幼林的生态环境、促进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规范中幼林抚育的工作流程,促进中幼林的健康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二、抚育目标1.提高中幼林的生长速度,加快林木更新周期。
2.优化林木结构,提高木材质量和经济效益。
3.促进森林生态稳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4.加强对中幼林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三、抚育措施1.土壤改良措施(1)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
(2)采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补给,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3)落叶堆肥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
2.林木修剪措施(1)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合理进行修剪,保持树冠均衡发育。
(2)及时清除或修剪病虫害枝干,防止病虫害传播。
(3)适当疏除过密枝杈,提高林木通风透光性。
3.林地保护措施(1)设置有效的防火措施,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2)设立警示标志,禁止非法砍伐和乱倒垃圾。
(3)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巡视中幼林的健康状况。
4.病虫害防治措施(1)定期巡查中幼林,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推广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3)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森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实施方案1.组织林地调查(1)统计中幼林面积,了解生长情况和分布特点。
(2)调查林木树高、冠幅、树龄等主要生长指标。
2.制定抚育计划(1)根据中幼林的生长情况,制定抚育目标和措施。
(2)明确抚育时间表和责任人,安排实施工作。
3.抚育实施(1)按照抚育计划进行土壤改良、林木修剪和防治工作。
(2)记录抚育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工作效果,并进行评估。
4.监测和评估(1)建立中幼林监测指标体系,定期监测生长状况。
(2)评估抚育效果,及时调整抚育措施和计划。
五、附件1.中幼林抚育调查表2.中幼林抚育工作记录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幼林:指树龄在5.15年的年轻林地。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2024年中,幼林抚育工作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
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抚育工作概况1. 幼林面积:本年度,我们共有1000亩幼林进行抚育工作。
2. 幼树数量:年初共有20000株幼树,经过抚育,到年末还有18500株存活。
3. 抚育技术: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抚育技术,包括合理疏伐、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
二、抚育措施及效果1. 合理疏伐:我们根据幼树生长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疏伐工作,保证了每株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疏伐后,幼树的生长情况和枝叶茂盛度明显改善。
2. 施肥浇水:我们每年定期对幼林进行施肥浇水,保持了土壤湿润度和养分供应。
幼树的根系发育良好,叶片饱满翠绿,生长势头良好。
3. 病虫害防治:我们注重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每年定期检查幼林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防治,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对幼树的危害,保证了幼树的健康生长。
三、人员管理与培训1. 人员配备:我们根据幼林抚育工作的规模,合理配置了专业的抚育人员。
包括林业技术人员、护林员和劳动工人等。
2. 培训与交流:我们注重对抚育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定期组织培训会议,交流抚育经验和技术。
并向抚育人员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保证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四、保护意识与宣传1. 宣传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宣传了幼林抚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组织了抚育知识讲座、宣传展览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幼林抚育的认识和关注。
2. 群众参与:我们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幼林抚育工作。
组织了志愿者活动,动员市民参与抚育工作,增强了大家对幼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 资金不足:由于抚育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们还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 人员缺乏经验:部分抚育人员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幼林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的优质森林,提高综合效能,满足社会需求。说道中幼林抚育,当 然需要科学的作业设计、施工和成效监测,而在上述工作中,都离不开 对抚育现场的森林调查(或称测树调查),因此,有必要在面上工作开 展之前,对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森林调查技术和成效监测方法进行一次针 对性的学习和研讨,以促进中幼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林分
是指内部结构相同或相似并与周围有显著区别的森林地段。 下图中共有4个林分。
刺槐林 松树林
麻栎林 松刺混交林
结构相同是指:除树种外,还包括了年龄、立地条件等因素
(3)森林分子
是指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起来的同一树种、
同一起源和同一年龄世代的树木的集合。下图中共有5个 森林分子。
刺槐林
麻栎林
2 基础名词
2基础名词
(1)森林
1)什么是森林? a.是指以乔木为主体,包括林下灌木、草本、菌类、动物 以 及林地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 b.是指以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 c.是指一定数量的树木及其立地环境的有机统一体。
2)森林的界定标准 a.美国,规定郁闭度达到0.1以上为森林。 b.北欧,每公顷蓄积生长量达到1m3以上为森林。 c. 德国,郁闭度达到0.2以上为森林。 d.中国,郁闭度达到0.2(包括0.2)以上为有林地,统计森林时 除郁闭程度外还有最小面积要求:在我国,天然林面积达0.1hm, 人工林、经济林等达1亩(合0.067hm)以上为森林。
五角枫-7.8-0.8
Ⅷ
Ⅶ-3 赤松-6.7-1.0
Ⅶ-4 刺槐-6.9-1.0
Ⅶ-5 侧柏-6.6-1.0
林班线
小班分子式
小班线
1麻栎 2五角枫 3赤松 4刺槐 5侧柏
(6)森林成熟
是指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这时
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年平均贡献值可以是蓄积、经济收益、防护效 益、风景价值等。
为什么不让 采伐?
(9)年伐量
要求年伐量<年生长量!
采伐量
总生长量 1e-2
目标: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10)生态公益林
是指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 主要经营目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中幼林抚育培训课程
森林抚育调查与成效监测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李建华
电话:0538-8237655 E-mail:ljhnk@
2012年2月
讲授内容:
➢ 1 前言(目的意义) ➢ 2 基础名词 ➢ 3 抚育对象的确定 ➢ 4 作业小班区划 ➢ 5 作业设计图绘制 ➢ 6 作业小班面积测定 ➢ 7 作业小班调查 ➢ 8 抚育作业设计 ➢ 9 抚育成效监测
可纳入抚育对象的有:
第八条 防护林 在抚育后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情 况之一时可列为抚育对象。 1.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植被受光困难; 2.人工幼林植被总盖度80%以上,林木受到灌木杂草严重压制; 3.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 第九条 特用林 抚育后不会造成特种功能降低,并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分 应列为抚育对象。 1.林分密度大,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影响人们审美和休闲游憩的林分; 2.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的林分; 3.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5%的林分。 第十条 用材林 中幼龄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分应列为抚育对象。 1.郁闭度0.8以上中龄林; 2.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幼树较多、分布均匀的中龄林; 3.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30%的 中龄林; 4.树高30 厘米以上的天然更新每公顷幼树超过3000株,或30 厘米以下的幼 苗幼树超过 6000株,更新频度超过60%(2米×2米样方25个以上),幼苗幼树 层的植被总覆盖度80%以上; 5.幼龄林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时; 6.郁闭度在0.9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幼龄林林; 第十一条 直播造林林成林后,穴内出现营养、空间竞争,林木开始分化时, 应列为抚育对象。
1 前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作为摇篮,曾经孕育了人类,作为 生存条件,至今仍肩负着提供木材、果品、药材、水源的作用。不仅如 此,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觉醒,森林在水土保持、防 风固沙、调节气候、旅游憩息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 体现。另外随着研究深入,森林在吸纳温室气体、维持大气碳平衡、防 止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重要功能也已经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之中。由此 看来,合理经营利用森林,努力提高现有森林的健康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对于全面提升森林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人们 向往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松树林
松刺混交林
包括了两个森林分子
(4)林班
是指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 将林地划分为许多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ⅤⅥBiblioteka Ⅶ林班线Ⅷ 林班号
(5)小班
是指在林班范围内,树种、年龄相同、经营目标一致的 小地块。下图中的Ⅶ林班中共有5个小班。
1Ⅶ-1
麻栎-8.1-0.9
Ⅴ
Ⅵ
ⅦⅦ Ⅶ-2
育和集体及林农个人所有的公益林中幼林抚育。
3.2依据《山东省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
第七条 防护林和特用林抚育对象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 。
不允许纳入抚育对象的有:
(一)生态地位极端重要地区 1.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2.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 3.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 4.有国际或国家意义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及其周围的森林,历史性和具有特定意义的 纪念地森林; 5.流程1000公里以上河流及一级支流和具有特殊地位河流的源头汇水区。 (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 1.山体坡度36°以上的地段; 2.在重力侵蚀(塌方、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地段; 3.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植被生长区。
森林
防护林 生态公益林
特用林
商品林
用材林 经济林 薪炭林
3 抚育对象确定
3 抚育对象的确定
3.1依据《山东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 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旨在对急需抚育的中幼龄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森
林抚育措施,
第五条 试点任务安排,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优先安排幼龄林 透光抚育和卫生伐。试点任务主要安排国有林(包括公益林、商品林)中幼林抚
年 平 均 贡 献 值
幼龄
中龄
近熟 成熟
过熟
成 熟
年龄
龄
(7)中幼林
是指林分生长旺盛,发育阶段尚处在近熟林之前的森林。
在森林经营管理学中定义中幼林的年龄范围是: Ⅰ~N龄级,其中N=(成熟龄所在龄级-Ⅱ)
(备注:龄级在林学上用罗马字表示。)
(8)森林采伐限额
是指国家根 据森林资源的生 长与消耗状况而 规定的采伐森林 的强制性限额指 标。它是按省、 县分级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