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类用药修订版
300种中成药药用指南,值得收藏!

300种中成药药用指南,值得收藏!一、内科用药1.感冒类1.1风寒感冒类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初起。
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1.2风热感冒类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
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雍盛。
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
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囊炎。
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2.咳喘类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于肺气不宣。
本品含罂粟壳,不易过量或长久服用。
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
本品含罂粟壳。
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用于痰湿阻肺。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
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
用于痰浊阻肺。
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
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
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
感冒指南

不同复方药物 的不恰当联合, 重复用药
使用抗病毒 药物
1.新华网,2011年3月7日 2./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17239/node17244/u21ai478235.html
非常常见 通常为间断性干咳 有轻-中度恶寒症状 通常为中度疲倦,且常 伴有乏力 中度胸部不适.如果症状
加重,请马上就医!
内容概要
• 病原学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普通感冒的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 •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2004年 发表了美国IAFP/FPEN和FNP协会感冒共识
2005年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9修订.)
感冒咳嗽以对症治疗为主,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伪 麻黄碱治疗,可有效缓解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2006年
美国ACCP咳嗽诊治指南 (Chest 2006;129;72-74)
成人 儿童
平均2~6次/年 平均6~8次/年
1.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An expert pane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 fo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2004;5(4). 2. Wat D. Eur J Intern Med 2004;15:79-88 3. 2011年《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
新版感冒指南解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八、治疗
1、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①妊娠中晚期及围产期妇女。 ②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③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④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八、治疗
1、基本原则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 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 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 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 使用抗菌药物。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六、重症与危重病例
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六、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病原学
目 录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 六、重症与危重病例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 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 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完整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 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感冒分类及用药

感冒分类及用药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由于感染病毒引起。
感冒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感冒及其相应的药物用途。
第一类感冒: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风寒邪气侵袭导致的。
特点是寒冷、畏寒、头痛、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
此类感冒一般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 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可以缓解头痛和喉咙痛等症状。
但有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双氯芬酸钠颗粒: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处方药,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和疼痛。
使用时请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遵循医生的建议。
第二类感冒: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侵袭引起的感冒。
特点是发热、嗓子肿痛、流黄鼻涕等症状。
对于这种感冒类型,可以考虑以下药物:1. 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对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但患者应注意遵循正确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3.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属于处方药物,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
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方可使用。
第三类感冒: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由湿气和寒气影响而引起的感冒。
特点是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畏寒等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1.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可缓解湿寒感冒引起的腹泻、咳嗽等症状。
2. 美加凝胶囊:美加凝胶囊属于非处方药,可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发热等症状。
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胶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胶囊属于处方药,适用于湿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等症状。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感冒虽然常见,但根据不同的感冒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风寒感冒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阿司匹林等;风热感冒可考虑银翘解毒丸、对乙酰氨基酚等;湿寒感冒可使用藿香正气水、美加凝胶囊等。
张孟超医师之【感冒治症简易图表·再修订版】

回首页
小柴胡汤
• 柴胡24克(8钱) 黄芩9克(3钱) 人参9克(3钱) 半夏9克(3钱) 炙甘草9克(3钱) 生姜切片9克(3钱) 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 小柴胡汤使用时机:女人生理期感冒、忽冷忽热、恶心、胸胁胀满感、无食欲 、口苦目眩 心烦、舌红苔薄白 • 小柴胡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上述七味药,以水十二碗,煮成六碗,去滓,再煎成三碗,每次温服一碗。一天三次
如果三小时内无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时就不用再喝了
当身体出汗时须待静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间,切不可以出汗时吹到风,如此病 毒将无法排尽,还会再发的 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婴儿每次四分之一碗 记住:一旦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为已经好了,再喝恐怕伤到津液
服用麻黄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回首页
小青龙汤
• 麻黄9克(3钱) 桂枝9克(3钱) 白芍9克(3钱) 炙甘草9克(3钱) 干姜9克(3钱) 细辛6克(2钱) 半夏9克(3钱) 五味子9克(3钱) •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 • 小青龙汤使用时机:怕冷(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无汗、发烧、喉咙痒咳嗽重(喘咳)、 痰白清稀、口不渴、身体痛、舌淡苔白且滑、浮肿身重、没有胃口、有时感觉 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 • 小青龙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八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 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桂枝湯 葛根湯
麻黃湯
感冒治症簡易圖表(四)
感冒後遺症
服藥→退燒、Leabharlann 再惡寒身痛(表證已解)咳嗽不癒
聲音沙啞 或 乾咳+無痰 白鼻涕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版)》教(学)案新版方案修订内容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2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感冒药的分类分期用法

感冒藥的分類分期用法1 感冒藥的分類目前,治療感冒的藥物種類繁多,大體可分四類。
(1)抗過敏類:這類藥物均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或苯海拉明成分,如氨咖黃敏膠囊、感康、泰諾感冒片、白加黑、快克、泰諾兒童感冒液、小兒速效感冒顆粒、感冒清片、感冒通片、VC銀翹片、新康泰克膠囊。
(2)解熱鎮痛藥類:如復方阿斯匹林(APC),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復方苯巴比妥註射液(安痛定)、柴胡註射液。
(3)抗病毒類:利巴韋林、阿昔洛韋、金剛烷胺。
(4)中成藥: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抗感顆粒、清熱解毒口服液(或膠囊)、正柴胡飲顆粒、銀黃顆粒、板藍根顆粒、雙黃連口服液(或膠囊、片)、清開靈顆粒(或膠囊)、抗病毒口服液、蓮花清瘟膠囊、藿香正氣水(或膠囊)。
2 感冒藥的分期運用2.1 早期一般為起病的1~2天,此期大多有程度不同的過敏癥狀,癥狀見噴嚏、鼻塞、鼻流清涕、咽癢、鼻咽部不適,身冷,輕度惡寒或惡風。
此期治療原則重點是抗過敏,故應服用含有抗過敏藥物的感冒藥為主。
2.2 發作期起病後2~4天,癥見發熱、惡寒、體溫升高;咽痛、頭痛,全身關節或肌肉酸痛;輕度咳嗽、咯出白痰。
此時過敏癥狀已有減輕,若繼續服用抗過敏類藥,效果欠佳。
故應及時改服解熱鎮痛類感冒藥,或加服抗病毒藥和抗感冒中成藥。
2.3 感染期若發作期癥狀不能控制則易發生上呼吸道炎癥如: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此期除對癥治療外,還應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另外,若除感冒癥狀外,還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輕度腹瀉(除外各型痢疾)者,屬胃腸型感冒,可加服藿香正氣水(或丸、膠囊)。
若感冒遷延月余不愈,仍有噴嚏、流涕、鼻塞者、屬鼻炎型感冒(已確診的各型鼻炎不屬此例),宜加服治鼻炎的藥物,如鼻炎康、鼻淵舒等。
若年老體弱乏力,汗出畏風者,屬體虛感冒,可酌加補中益氣丸。
若癥狀不典型而諸癥悉具者,應作系統檢查,以防它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分类用药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从中医理论说;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三种。
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怕冷、发低热、无汗、头痛、痰稀、四肢酸痛、舌苔薄而润,脉浮。
风热感冒表现为高热、痰黄、口干、出汗多、舌苔白而干燥、脉浮数(较快)。
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天,由湿邪侵袭引起,患者发高热、头晕脑涨、心中燥热,容易感到疲倦,无汗、口干,伴有呕吐、恶心,尿量少而黄,舌苔黄腻等。
从西医角度来说分为:1、普通感冒;2、流感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并非一回事。
所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引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当时当地有流行病史,且有与患者接触史。
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较重,如持续高热腰背疼痛、头痛、肌肉痛、食欲不振及疲乏无力等。
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感冒没有特效药,但特别强调早期治疗,早期治疗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暑湿感冒,患者发烧,轻微怕风,头昏,流浊涕,胸闷,恶心,小便少,有中暑等症状,可用藿香正气胶囊。
以下详细介绍怎样鉴别具体的感冒类型(比如风寒性感冒、风热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等),以及如何进行对症用药,如有不足,请多指教!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怕冷、发低热、无汗、头痛、痰稀、四肢酸痛、舌苔薄而润,脉浮。
)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其特征症状为:*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
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下面是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
在药店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胶囊等.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高热、痰黄、口干、出汗多、舌苔白而干燥、脉浮数(较快)。
)其起因通常是冷热交替不适.上火.突然与外界气候不适应,则病变.注意保持好冷热,自身与外界的相适应.风热感冒,其特征症状为:*身热、口渴、心烦*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便秘*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下火(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
方法很多,喝点凉茶;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无论患风寒或风热感冒,均应忌食肥肉、蛋类及煎、炸、辛辣的食物。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3天~7天。
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
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治疗方法如下:1.西药: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类型的感冒。
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感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的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征,我们可以依据发病的时间先后归纳如下:1.发病前:患者通常会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倦怠、头痛、腰痛、肌肉酸痛、关节痛以及高烧等现象的出现。
2.发病中:咳嗽、打喷嚏、鼻塞、流鼻水、喉咙痛以及声音沙哑等,是最常碰到的问题,而且持续三至五天左右的时间,患者还会伴有全身酸痛的症状。
3.发病后:持续二星期或以上的时间,依然会有咳嗽以及倦怠的情形,这些不适感通常会在一、两周内痊愈,但如果没有做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脑炎以及心包膜炎等,不得不慎。
再者,有点必须注意的是,大人与婴幼儿或老年人感染后的症状虽然大同小异,但要留意婴幼儿或老年人会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严重时甚至持续高烧不退、痉挛的现象,造成猝死的意外。
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①一般及对症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戴口罩,多饮水。
高热时酌情服用APC 等解热镇痛药,小用退热灵1支射肛。
有脱水者可适当补液。
合并细菌感染时酌情选用抗生素。
②抗病毒治疗:甲型流感早期用金刚烷胺效果。
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100mg,每日2次,口服。
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以5mg/ml溶液滴鼻,并同时口含片剂2mg,每2小时1次,热退弱后改每天4次,连续2天。
据观察治疗24小时后有73%患者体温下降,也可采用一干扰素气雾剂治疗小儿流感,退热效果明显,2日后体温正常者达%。
③中药治疗: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自服液等均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你说的痔疮的民间方法,我也帮你查了些,看能不能帮到你:1、生衫树根或无花果树叶500克煎汤,待温度适宜后坐浴,浸洗患处,每日2次。
2、生柿子两至三只,生吃。
可止血。
3、取花椒十几粒,一茶匙食盐,用开水冲开,坐于盆上,熏洗患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
有消肿止痛之功。
4、将土豆洗净后切3-5片薄片,摞在一起,于睡前敷贴在痔疮上,盖一层纱布用胶条固定,次日早取下,连续数日。
5、鲜胡桃叶100克盛于瓦罐内,加清水100毫升,用纸封闭罐口,煮沸20分钟,将罐放在提桶内,撕开罐口上封纸。
立即坐在提桶上,利用蒸气对准患处熏30分钟,然后将液体带渣倒在盆内,待水温冷却至50°C左右,进行坐浴30分钟,并用渣擦洗患部,每日3次,连用5日。
6、木鳖子3个,冰片少许。
将木鳖子去壳取肉,加少许水磨汁后,放冰糖粉少许搅拌,用棉棒蘸擦患处,一日3次。
7、无花果2个,无花果叶1把。
将无花果洗净,火煎服(或空腹生食),每日2次。
同时于每晚用无花果叶加水煮汤先洗涤,后坐浴,每日一次。
8、韭菜根适量,洗净煎水,倒入盆内趁热坐熏,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