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高温腐蚀(二)
腐蚀问题

5. 简述提高合金抗氧化的可能途径
(1)减少基体氧化膜中晶格缺陷的浓度 (2)生成具有保护性的稳定新相(尖晶石型化合物:FeCr2O4、NiCr2O4) (3)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
第二章
宏观电池:肉眼可分辨出电极极性的电池为宏观电池
微观电池: 由于金属表面的微小区域存在电位差,肉眼难于辨出电极的极性 浓差电池:同一种金属浸入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当局部的浓度(或湿度)不同 时,构成腐蚀电池,通常称作浓差电池
第一章 高温氧化: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 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高温氧化,亦称高 温腐蚀。 毕林—彼得沃尔斯原理或P-B比。 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 VMeO)2 与生成这些氧
化膜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 VMe)之比。
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什么? 1)p-b比大于1 2)膜要致密、连续、无孔洞,晶体缺陷少; 3)稳定性好,蒸气压低,熔点高; 4)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 5)生长内应力小; 6)与金属基体具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7)膜的白愈能力强。
活化极化:如果金属离子进入到溶液里的速度小于电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的速度, 则阳极上就会有过多的带正电荷金属离子的积累,由此引起电极双电层上的负电 荷减少,于是阳极电位就向正方向移动,产生阳极极化。过电位用ηa表示。 浓差极化 如果进入到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向远离阳极表面的溶液扩散得缓慢时, 会使阳极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增加,阻碍金属继续溶解,必然使阳极电位往正方向 移动,产生阳极极化。过电位用ηc表示。 电阻极化由于某种机制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钝化膜,阳极过程受到了阻碍,使得 金属的溶解速度显著降低,此时阳极电位剧烈地向正的方向移动,产生阳极极化, 过电位用ηr表示 钝性:金属(合金)钝化后所具有的耐蚀性称为钝性 2. 原电池与腐蚀原电池有何区别
第五章 表面涂覆技术-part2

c) 对光和热的反射性:镀铝钢材对光和热的反射能力与表
面形成的Al2O3膜有关,在500℃以下仍然保持很高的反 射率,此时镀铝钢板比不锈钢板表面温度低近50℃。适 合做炉子内衬。
11
第二节 热浸镀
Al Fe2Al5+FeAl3
12
第二节 热浸镀
13
第二节 热浸镀
14
第二节 热浸镀
15
第三节 堆焊
堆积层堆焊(Build up):修复填充缺失磨损的体积。 隔离层堆焊(Buttering):焊接异种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时,为
保证接头质量和性能,预先在母材表面(或坡口面)上熔敷的一 定成分的金属层称隔离层。熔敷隔离层的工艺过程称隔离层堆焊
22
第三节 堆焊
堆焊技术的进步一是体现在工艺方法上,例如由最初的手 工电弧堆焊、氧乙炔堆焊发展为埋弧堆焊、振动堆焊、气 体保护堆焊和等离子堆焊等;另一方面体现在堆焊材料 上,成分由原来的碳钢、低合金钢发展为多种性能的高合 金钢(如高速钢、高铬合金铸铁)、镍基合金,钴基合金、 铜基合金以及超硬碳化钨金属陶瓷。 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轧辊、轴类、工模具等易损零 件均大量采用堆焊工艺修复。修复旧件的费用较低,而使 用寿命往往比新件还高,如堆焊旧轧辊的费用是新轧辊的 30%~50%,而轧制金属量可比新轧辊提高3—5倍。因此, 广泛采用堆焊工艺修复旧件,对节约钢材,节省资金,弥 补配件短缺,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显著。
20
氧乙炔焰堆焊 手工电弧堆焊 钨极氩弧堆焊
手工送丝 自动送丝 粉末堆焊
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堆焊 其中:自保护电弧堆焊 单丝 多丝 串联电弧 单 带 极 多 带 极 自动送粉 手工送粉 自动送丝 双 热 丝
埋弧堆焊
等离子弧堆焊 电渣堆焊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件-第五章

5. 2 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2、硬聚氯乙烯设备结构设计特点 根据PVC材料的特性和具体使用条件确定许用应力 和安全系数
以长期拉伸强度作为计算许用应力的依据
焊缝系数0.85~0.95, 一般取0.6
采用单面或双面加强焊提高焊缝强度、保护焊缝;
焊缝尽可能错开(多块板材)
越不易水解
耐酸性介质水解的能力: 醚键 > 酰胺键或酰亚胺键 > 酯键 > 硅氧键 耐碱性介质水解的能力: 酰胺键或酰亚胺键 > 酯键
5. 1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特性和影响因素
3、应力腐蚀开裂 在某些条件下,高分子材料在应力和腐 蚀性质共同作用下,发生类似金属应力腐蚀 破裂的现象,出现裂纹,并不断发展直至脆 断。
5. 2 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2、硬聚氯乙烯设备结构设计特点 顶盖和筒体结构应采取措施加强刚性,防止变形
5. 2 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2、硬聚氯乙烯设备结构设计特点 避免焊缝本体和焊缝边线的母材断面的剧烈变化
5. 2 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2、硬聚氯乙烯设备结构设计特点 考虑到材料的膨胀系数,金属加强构件与塑料设备 之间允许相对自由位移;长管道,加膨胀结
部分结晶的塑料,晶区有应力集中,在晶区与非 晶区的交界处产生裂纹的倾向性就大
应力集中部位,环境应力开裂的可能性大
分子量小、分布窄的高聚物比大分子量的易发生 开裂 在具有中等溶胀能力的醇类、蓖麻油等活性介质 中,材料易发生环境应力开裂
5. 1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特性和影响因素
4、老化(耐侯性) 影响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因素:
第五章 非金属结构材料的耐蚀特性
5.1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性和影响因素 5.2 耐腐蚀高分子材料 5.3 耐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 5.4 碳-石墨
金属腐蚀与防护高温氧化课件.ppt

合金氧化膜主要由图下方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所组成
第12页,共100页。
第13页,共100页。
∆G0-T 图
1. 各直线:相变
熔化、沸腾、升华和晶型转变
在相变温度处,特别是沸点 处,直线发生明显的转折
——体系在相变时熵发生了变化
5.1.2 氧化物固相的稳定性
• ∆G0
判断金属氧化物的高温化学稳定性
根据氧化物的熔点、挥发性来估计其固相的高温稳定性 低熔点易挥发氧化物的产生往往是造成灾难性高温腐蚀的
重要原因之一
1. 氧化物的熔点
估计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
金属表面生成液态氧化物
失去氧化物保护性
如:硼、钨、钼、钒等的氧化物
合金氧化时更易产生液态氧化物
• 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氧化物固相的稳定性随温度升 高而下降
• 高温腐蚀中形成的挥发性物质
加速腐蚀过程
• 挥发性氧化物影响碳、硅、钼、钨和铬等的高温氧化动力学
第28页,共100页。
氧化物的挥发性
• 挥发性物质的热力学平衡图
• 例:Cr-O体系,1250K ,高温氧化 只生成Cr2O3一种致密氧化物 Cr(气)、CrO(气)、CrO2(气)和 CrO3(气)4种挥发物质 凝聚相-气相平衡有 2种类型
第30页,共100页。
氧化物的挥发性
• Cr-O体系的固有性质:
– pO2较低时,Cr(气)的蒸气压最大 – pO2较高时,CrO3(气)的蒸气压最大
• 影响铬及含铬合金的氧化
– 在Cr2O3膜与基体之间将产生很大的Cr(气)的蒸气压,使Cr2O3膜 与基体分离;
第五章金属在各种环境中的腐蚀

8
2.4防止海水腐蚀的措施
• 1)研制和应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 如:铁、镍、铜及其合金,耐海水钢。
• 2)阴极保护。 腐蚀最严重处采用护屏保护较合理,亦可采用简易可行的牺牲阳极法。
• 3)涂层。 除应用防锈油漆外,还可采用防止生物玷污的双防油漆,对于潮汐区和飞
溅区的某些固定的钢结构可以使用蒙乃尔合金包覆。
其寿命一般有几年。 *镍及其合金在碱液中的腐蚀
镍及其合金对于高温高浓度的碱耐蚀性很好,所以广泛用于制碱业。镍实际上 适合各种浓度和温度的碱液,其耐蚀性一般与合金含镍量成正比。 *两性金属在碱液中的腐蚀 铝、锌、锡等两性金属在碱溶液中不耐蚀。钛、钽、铌等在碱溶液中耐蚀性也 不好。在热碱中,钽的耐蚀性更差。
• (3)微生物引起的腐蚀。
11
3.3防止土壤腐蚀的措施
• 1)采用涂料或包覆玻璃布防水。 • 2)采用电化学保护,多采用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与涂料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 3)采用金属涂层或包覆金属,镀锌层等。
12
第四节 金属在工业环境中的腐蚀
4.1金属在酸溶液中的腐蚀
• 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对金属的腐蚀情况大不相同。 非氧化性酸的特点:腐蚀的阴极过程基本上是氢去极化过程,增加溶液酸度 相应地会增加阴极反应,并使金属腐蚀速度增加。
6
第二节 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
2.1 海水腐蚀特点 • 1. 盐类及导电率 • 2. 溶解氧 • 3.海水的电化学特点
2.2影响海水腐蚀的因素
• 盐类 • 海水中溶解氧 • 海洋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 • 海水的温度、流速 • PH值
7
2.3海水中常用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 金属材料在海水中的耐蚀性差别很大,其中耐蚀性最好的是钛合金和Cr-Ni合金,而铸铁 和碳钢耐蚀性较差。不锈钢的均匀腐蚀速度虽然很小,但在海水中易产生点蚀。
腐蚀与防护概论 第一章 高温腐蚀

物分解的方向进行。
10
11
一些金属氧化物在1000℃时的△G0值
元素 Ni Co Fe Cr Si Ti Al
氧化物 NiO CoO FeO Cr2O3 SiO2 TiO Al2O3
lgP分解压 -10.3 -11.9 -14.7 -21.8 -28.0 -32.7 -34.7
氧化膜是否完整,决定因素是氧化物的体积 大于氧化掉的金属的体积,即V氧化物>V金属 。 这是形成完整氧化膜的必要条件,此即Pilingbedworth原理。
19
根据Piling-bedworth原理,可得到氧化膜完整 的判据,简称PBR比值。
若金属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金属氧化物 摩尔质量为M,一个氧化物分子中有Z个金属 原子,其密度为D,那么:
37
第四节 合金的氧化
一、合金氧化的特点 合金至少含有两个组元,存在两个以上可能氧化
的成分,因而氧化的行为和机理更加复杂,其特 殊性表现如下: 1、合金组元的选择性氧化 2、相的选择性氧化 3、内氧化 4、合金氧化膜的组成和结构可能有多种形式, 各种氧化物之间可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氧化物。
42
43
44
哈菲(Hauffe)通过实验总结出一个原子价规 律,它描述了合金元素对氧化膜晶格缺陷、电 子和离子导电性以及氧化速率的影响。
45
4、加入稀土元素,增加氧化膜与基体金 属表面的粘着力
例如,在Fe-Cr-Al电热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Y、 La、Ce后,显著提高了合金的使用寿命。原因 可能是稀土原子半径较大,可堵塞氧化物中的空 穴并抑制金属的扩散。此外,稀土氧化物在反应 界面上的形成,加强了氧化膜与合金之间的粘着 力,起到了钉扎作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教案:第5章 第2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体会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重点)3.进一步熟练掌握高分子单体与高分子之间的互推技能、加聚、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塑料[基础·初探]1.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高 分 子 材 料⎩⎪⎪⎪⎨⎪⎪⎪⎧按性质和用途⎩⎪⎨⎪⎧合成高分子材料,如三大合成材料、黏合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医用高分子 材料等复合材料,如玻璃钢按碳骨架结构⎩⎪⎨⎪⎧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按受热时性状⎩⎪⎨⎪⎧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热固性高分子材料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线型高分子体型(网状)高分子结构分子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结,构成一条很长的卷曲状态的“链”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还有许多共价键交联起来,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溶解性 能缓慢溶解于适当溶剂很难溶解,但往往有一定程度的胀大性能具有热塑性,无固定熔点具有热固性,受热不熔化特性强度大、可拉丝、吹薄膜、绝缘性好强度大、绝缘性好,有可塑性常见物质聚乙烯、聚氯乙烯、天然橡胶酚醛树脂、硫化橡胶3.塑料(1)成分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
(2)分类(3)几种常见的塑料名称结构简式单体性能用途聚乙烯CH2—CH2CH2===CH2机械强度好、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质轻、无毒、耐油性差、易老化饮料纸盒涂层、导线绝缘层、薄膜、包装桶等聚氯乙烯CH2===CHCl机械强度好、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耐水、有毒排水管、凉鞋、雨衣、化工厂容器贮槽酚醛塑料绝缘性好、耐热、抗酸可作电工器材、汽车部件、涂料、日常用品等有机玻璃透光性好、质轻、耐水、耐酸、耐碱、抗霉、易加工、耐磨性较差可制飞机、汽车用玻璃、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等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合成条件150 MPa~300 MPa,170 ℃~200 ℃,引发剂低压,催化剂高分子链较短较长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较高密度较低较高1.关于塑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单体是乙烯,所以聚乙烯塑料是纯净物B.塑料不都是经过人工合成制成的C.酚醛树脂塑料可以用作绝缘和隔热材料D.只有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才可能是塑料2.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
第5章 模具钢料的热处理-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第二节模具表面处理工艺概述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家电工业、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各模具厂及注塑厂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这些表面性能指: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摩擦系数、疲劳性能等。
这些性能的改善,单纯依赖基体材料的改进和提高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经济的,而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
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
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提高模具的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摩擦性、脱模性、隔热性、耐腐蚀性;◆提高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性;◆提高型腔表面抗擦伤能力、脱模能力、抗咬合等特殊性能;减少冷却液的使用;◆提高模具质量,数倍、几十倍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减少停机时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发挥模具材料的潜能。
◆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涂层磨损后,还退掉涂层后,再抛光模具表面,可重新涂层。
在模具上使用的表面技术方法多达几十种,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主要可以归纳为物理表面处理法、化学表面处理法和表面覆层处理法。
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气体氮化法、离子氮化法、点火花表面强化法、渗硼、TD法、CVD化学气相淀积、PVD物理气相沉积、PACVD离子加强化学气相沉积、CVA铝化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表面强化法、离子注入法、等离子喷涂法等等。
下面综述模具表面处理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一、物理表面处理法: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中最常用方法,是强化材料表面的重要手段,分高频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激光表面淬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采用吸氧剂 ;
3) 干燥空气封存 (RH<35%); 4)减小大气污染等
(4)使用气相缓蚀剂
8.4 微生物腐蚀
8.4.1 现象:
微生物腐蚀:指由微生物生命活动参与下所发生的腐蚀过程。 微生物腐蚀是促进金属材料的破坏,往往和电化学腐蚀同时发生。 实 例:飞机整体油箱内部环境(水油界面处),发电厂、化工厂大量 使用的水冷管道,输油、储油装置,大型船舶,纸浆处理设备等都很适于 细菌的寄生和生存,为微生物腐蚀创造了条件。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相对湿度(R H) 100% 该温度下空气所容纳的 最大水蒸气含量
8.1.2 分类及特点: (1)分类: a)干的大气腐蚀; b)潮的大气腐蚀; c)湿的大气腐蚀 (2)特点: (1)干的大气腐蚀 在空气非常干燥的条件下, 金属表面不存在水膜时的腐蚀称 为干大气腐蚀,形成一层保护性 氧化膜( 1nm ~ 10nm ),并常常 伴随金属表面的失泽。 如铜、银被硫化物污染的空气 腐蚀所造成的失泽现象。(化学 腐蚀)
I—水膜厚度δ=1nm~10nm; II— δ=10nm~1mm; III—δ=1mm~1mm;IV—δ > 1mm
(2)潮的大气腐蚀 大气的相对湿度在 100% 以下,金 属 表 面存 在 着 肉 眼不 可 见 的薄 水 膜 ( 10nm ~ 1mm )时所发生的腐蚀称 为潮的大气腐蚀。 例如,铁在大气中没被雨雪淋到时 的生锈即属于潮的大气腐蚀。(电化 学腐蚀——电解质增多) (3)湿的大气腐蚀 水分在金属表面已成液滴凝聚而形 成肉眼可见的液膜层(1mm~1mm) 时所发生的腐蚀称为湿的大气腐蚀。 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 100% 左右或 I—水膜厚度δ=1nm~10nm; II— 者当雨、雪、霜及水沫等直接落在金 δ=10nm~1mm; III—δ=1mm~1mm;IV—δ > 1mm 属表面上时,就发生这种腐蚀。 (电化学腐蚀——氧量较少)
(1)ZnO中加入低价金属离子Li+ 取代正常晶格上的Zn++,电中性驱 使间隙Zn++增多,e-减少, 增多的 Zn++由金属基体补充,故氧化过程
增强。(不利于抗氧化)
(2)ZnO中加入高价金属离子Al+++ 取代正常晶格上的Zn++,电中性驱 使间隙Zn++减少,e-增多,金属Zn 基体氧化过程得到缓解。(利于抗 氧化)
飞行器: 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大多数飞机都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 装置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 大型飞机机身还可分为机头、前机身、机身中段、后机身、机身 尾段。
法 国 “ 阵 风 ” 战 斗 机 的
主 要 组 成
1.3发动机的典型结构
航空发动机类型: 活塞式发动机、火箭式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又分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 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包括涡轮喷气、涡轮风扇、涡轮螺旋桨、 涡轮轴等发动机 。
第9章 高温腐蚀
9.1 高温腐蚀的类型 9.2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 9.3 金属氧化膜的结构与性质(完整性和保护性) 9.4 金属高温氧化的动力学与机理 9.5 合金的氧化(耐热合金理论) 9.6 钢铁的气体腐蚀 9.7 金属材料的热腐蚀 9.8 液态金属腐蚀(低熔点金属致脆:教材7.6)
9.5 合金的氧化(耐热合金理论)
(5)定期用水冲洗发动机,以去除沉积在蜗轮叶片上的盐及其
它杂质。
9.8 液态金属腐蚀
液态金属腐蚀现象: 具有较高熔点的金属与液 态金属接触,使其表面形成 力学性能较低的固溶体、金 属间化合物或溶解在液态金 属中。如铝合金汞剂化即Al 溶解在液态Hg中,粉末化或 板穿孔。
液态Cd导致九级压气机盘破坏
Al2O3 + 3SO3 → Al2(SO4)3 Al2O3 + Na2O → 2NaAlO2
9.7.3 热腐蚀的控制:
热腐蚀失效可以通过下述技术途径加以控制:
(1)控制和调整合金的化学成份,改善其抗热腐蚀的性能; (2)选择合适的高温保护涂层;
(3)减少燃料中的有害杂质的含量;
(4)燃气蜗轮进气口加过滤装置,净化进入的空气(此方法仅 适用于地面和船用燃气蜗轮);
第13章 机电装备的腐蚀与控制
13.1 航空器的腐蚀与控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航空器结构特点 航空器腐蚀环境及特点 航空器的腐蚀类型、部位及级别 飞机机体结构的腐蚀与控制 飞机机翼整体油箱的腐蚀与控制 飞机起落架的腐蚀与控制 发动机结构的腐蚀与控制
一、 航空器结构特点
1.1 航空器种类:
9.6.1 氧化: (2)氧化规律
碳钢(0.6%C)在800℃的氧化规律(膜层无保护性) 抛物线 → 直线
9.6.2 脱碳: 钢在高温和/或高压下与O2、CO2、H2O、H2等接触 Fe3C + O2 →3Fe +CO2 Fe3C + CO2 →3Fe +2CO
Fe3C + H2O →3Fe + CO + H2
(3)使用表面涂(镀)层
采用金属镀层(如电镀铬)与涂层(如涂锌)或非金属涂层(如环氧树脂漆、聚 乙烯涂层、煤焦油沥青涂层等)不仅可以隔离金属制品与腐蚀环境,而且可以使金 属制品表面光滑,以减少细菌的聚集。
(4)阴极保护
将阴极保护与涂镀层联合使用,同样可以达到控制微生物腐蚀的目的。若恰当地
将电位控制在使阴极表面附近呈碱性环境,还可以达到抑制细菌活动的目的。
的扩散和产生受抑制,故氧化过程 减缓。(利于抗氧化) (2) NiO中加入高价金属离子Cr+++ 取代正常晶格上的Ni++,电中性驱使 正离子空位增加,Ni+++减少, Ni++ 的扩散和产生增强,故氧化过程加 速。(不利于抗氧化)
9.5.2 托马绍夫-斯密尔诺娃理论
(1)合金元素促进保护性氧化膜形成:1<PBR<2.5(2) 合金元素生成高电阻氧化膜,阻碍离子扩散:1000℃: Al2O3、SiO2、 NiO、 Cr2O3、FeO的比电导分别为:10-7、 10-6、10-2、10-1、102Ω-1· cm-1。 (3)合金元素原子半径小于基体金属元素,易于扩散到表 面,并形成晶格参数小的致密氧化膜。 (4)合金元素氧化物的生成热高于基体金属元素氧化物生 成热(稳定性好)。例如:Al2O3和FeO的生成热分别为 1678、272KJ/mol (5)合金元素的氧化物熔点和升华点高,分解压低,不与 其他氧化物生成低熔共晶混合物。 (6)合金为固溶体,保证均匀分布和氧化物的生成。
飞机整体油箱底部 微生物腐蚀形貌
8.4.2 机理
(1)微生物(细菌)生命活动产物具有腐蚀性:
硫氧化菌 2S+3O2+2H2O 2H2SO4
(2)生命活动产物降低阴极极化(如硫酸盐还原菌)
(3)改变环境腐蚀性: pH值、氧浓度、盐浓度、浓差电池形成等。 (4)破坏金属表面有机涂层的保护性
涡轮喷气发动机示意图 1-进气道;2-压气机;3-燃烧室;4-涡轮;5-尾喷管
1.3发动机的典型结构
涡轮风扇发动机示意图 1-进气道;2-压气机;3-燃烧室;4-涡轮; 5-风扇;6-尾喷管
1.3 发动机的典型结构
压气机转子叶片的几种安装方法
1.4 航空器结构与受载特点
结构特点:
第8章 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
8.1 大气腐蚀 8.4 微生物腐蚀
8.1 大气腐蚀
8.1.1 现象: 在大气环境下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 的变质或破坏称为大气腐蚀。 飞机腐蚀实为水膜下的大气电化学腐蚀。 纯净的大气:氮气(75%)、氧气(23%)、水分和少量惰 性气体(Ar、He、Xe、Ne、Kr)等。 污染介质:SO2、SO3、H2 、Cl2、HCl 、NO、NO2、NH3、 HNO3 、CO、CO2 、 NaCl、CaCO3 、氧化物、粉煤灰 等。 湿度是影响大气腐蚀的重要因素。
按膜的导电性分类的氧化膜:
(1)金属离子过剩型氧化物 (n型半导体氧化物—自由电子导电) ZnO、CdO、BeO、Fe2O3、Al2O3、 SiO2、PbO2、V2O5、MoO3、WO3、 CdS、Cr2S3、TiS2 (2)金属离子不足型氧化物 (p型半导体氧化物—空穴导电) NiO、FeO、Cu2O、CoO、MnO、 Cr2O3、Ag2O、Cu2S、SnS、Ag2S
Fe3C + 2H2 →3Fe +CH4
9.6.3 防护方法
(1)除去腐蚀介质; (2)选用耐热合金 (3)使用高温防护涂层
9.7 金属材料的热腐蚀
9.7.1 热腐蚀现象:
热腐蚀:是燃气蜗轮热端部件等在高温工作 时与其表面沉积物质 ( 如 Na2SO4 、 K2SO4 、 V2O5等)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高温腐蚀现象。 热腐蚀使得防护性的氧化物破坏,形成一层 疏松的、无保护性的氧化物,加速基体氧化过 程的进行,造成灾难性氧化。 热腐蚀在600~1000℃内表现剧烈。 根据相对腐蚀率与温度的关系,可将热蚀分 为两类: (1)低温热腐腐蚀:600~850℃; (2)高温热腐蚀:>850℃
Zn及合金390℃、1个大气压氧化结果
(1) Zn:
抛物线常数 8×10-10 g2/cm4·h (2) Zn + 1.0(原子)% Li 抛物线常数 2×10-7 (3) Zn+0.4(原子)%Al
抛物线常数 1×10-11
(3)NiO中加入低价金属离子Li+ 取代正常晶格上的Ni++,电中性驱使 正离子空位减少,Ni+++增多, Ni++
9.5.1 Hauffe-Wagner理论
(1)耐热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热强 度)和热稳定性(抗高温腐蚀),亦称高温合金。 (2)合金化原则:保证合金表面在氧化过程中能生成保 护性好的氧化膜。 (3) Hauffe-Wagner理论 前提(实际):实际的氧化物均不是严格化学比的化 合物,要么金属离子过剩,要么氧离子过剩(或金 属离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