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的毒性与防护

合集下载

环氧乙烷灭菌剂安全使用规定

环氧乙烷灭菌剂安全使用规定

环氧乙烷灭菌剂安全使用规定环氧乙烷灭菌剂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医药、卫生、电子、食品等行业的高效灭菌剂。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使用规定,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剂的安全使用规定。

一、环氧乙烷灭菌剂的危害1.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造成损害。

2. 环氧乙烷易燃,在高温、火源等条件下易引起爆炸。

3. 环氧乙烷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环氧乙烷灭菌剂的安全使用规定1. 人员防护: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剂的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避免其直接接触到环氧乙烷。

2. 安全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单独使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

使用过程中应关闭所有火源和花洒等喷淋设备,避免出现火灾和爆炸。

3. 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操作:环氧乙烷灭菌剂应该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使用,并且避免在密闭的空间进行操作。

使用时要远离火源、热源和电子设备等,确保不会造成火灾和爆炸。

4. 加强监管: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剂的地方,要加强人员的值班监管,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同时要定期检查、维护相关的设备和防护装备,保证其正常运转,提高安全因素。

5.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如泄露等,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要迅速将环氧乙烷灭菌剂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

环氧乙烷灭菌剂是一种高效的灭菌剂,但同时也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的危险性。

我们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使用规定,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健康。

关于环氧乙烷的毒性与安全防护

关于环氧乙烷的毒性与安全防护

环氧乙烷的危害与安全防护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又叫氧化乙烯、恶烷。

简称EtO或EO。

环氧乙烷灭菌具有强力、广谱、不需高温、易挥发而不遗留毒性、扩散和穿透能力强等优势,因此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得到了充分应用。

目前,发达国家EO灭菌已占灭菌总量的52.2%,我国是近十几年开始使用的。

然而,因管理人员缺乏EO相关知识和防护意识,导致多数EO消毒室没有配备防护设备和劳保用品,操作人员可能长期暴露在低浓度EO 环境和慢性接触。

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EO的性质和危害,不是盲目恐惧,就是无知无畏,一旦出现EO泄漏、中毒和火灾等重大事故就会束手无策。

对此,要安全合理地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就必须了解其理化特性。

我把自己来供应室一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在网上所查到的有关环氧乙烷的毒性特点、安全防范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学习,以供姐妹们参考。

1、EO的性质、作用1)性质低温时为无色易流动液体,沸点为10℃左右,低于此温度时为无色透明液体,液体比重为水的0.899倍。

常温下易燃和易爆、具芳香醚味的无色气体,气体比重为空气的1.52倍,气体比空气重,这就决定了其泄漏到空气中会在接近地面处弥漫,会沉积于地表面上,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在空气中体积比含量超过3%时遇火都能发生爆炸。

自燃点为429℃,EO性质非常活泼,能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和油脂。

EO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有燃烧的危险;若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为CO、CO2。

遇热或受污染时,EO可开环聚合,造成排气口阻塞,引起爆炸。

2)作用是一种消毒灭菌效果较好的低温化学消毒剂,对消毒物品的穿透力强,可达到物品深部,可以杀灭数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

由于EO对畏热、畏湿和畏压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用品无损害,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用于医院消毒。

2、毒性属中等毒类。

常温下是致癌、致敏和具刺激性的有毒、有害气体,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易透过衣服、手套而被皮肤吸收。

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环氧乙烷(E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及其潜在风险,并提供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吸入环氧乙烷的危害以及其对人体的生理反应。

首先,吸入环氧乙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毒性和致癌性方面。

环氧乙烷可迅速被吸收到人体内,在体内转化为甘氨酸乙酯等代谢产物,并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产生损害。

此外,环氧乙烷还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一种1类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其次,吸入环氧乙烷对人体的生理反应是十分复杂的。

短期吸入环氧乙烷可能导致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出现眼结膜充血、咳嗽、恶心等症状。

而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中,则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不可逆的生殖毒性。

为了全面评估吸入环氧乙烷的风险,我们将在结论部分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加强通风设备、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定期健康检查等,以减少员工和相关人员的潜在危害。

通过对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的研究,我们希望提高对环氧乙烷的认识,加强对环氧乙烷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这样的:本文将围绕吸入环氧乙烷的反应展开探讨。

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环氧乙烷的基本信息,以及吸入环氧乙烷带来的危害和生理反应。

同时,还会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引导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吸入环氧乙烷的危害和生理反应。

在2.1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吸入环氧乙烷所带来的危害,其中包括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其他身体系统的影响。

而在2.2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吸入环氧乙烷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

结论部分将对吸入环氧乙烷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环氧乙烷 密度

环氧乙烷 密度

环氧乙烷密度
环氧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危险品。

其化学
式为C2H4O,有着较高的密度,为1.089g/cm³。

环氧乙烷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造乙二醇、醋酸乙酯、甲醛、乳液、树脂等。

但由于它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性,
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处理环氧乙烷时,要注意避免其与空气接触,以免引起爆炸。

同时,应采取密闭操作,保证环氧乙烷不会泄露到空气中。

环氧乙烷的密度高,使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存过程中应保持容器密封,避免受潮和和阳光直接照射。

运输时也应
采取密闭运输方式,防止破损、泄漏等情况的发生。

在环氧乙烷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
防爆电器、防护服、呼吸器等。

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员工
的安全健康。

总之,环氧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具有危险性。

使用和
储存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只有科学
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性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
便利和效益。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环氧乙烷(EO)是一种常用的灭菌剂,在医疗、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正确使用和操作环氧乙烷灭菌设备至关重要,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本安全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安全操作指南,并提供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一、环氧乙烷的基本概述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

其具有灭菌广谱性,可以杀死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等微生物。

由于其气态状态,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渗透性,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有效的灭菌。

二、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1. 设备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操作手册,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2.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3. 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部件。

4. 在设备操作期间,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行为。

5. 确保设备通风良好,避免环氧乙烷积聚在操作室内,以免造成爆炸或中毒。

三、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步骤1. 将待灭菌物放置在灭菌室内,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灭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2. 设定好灭菌时间和灭菌浓度,根据不同的灭菌要求进行调整。

3. 打开灭菌门,将环氧乙烷注入灭菌室内,注意监控环氧乙烷的浓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4. 关闭灭菌门,启动灭菌设备,开始进行灭菌过程。

5. 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门和通风装置,将室内环氧乙烷排出。

6. 进行灭菌后的适当通风,等待环氧乙烷的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7. 打开灭菌室门,取出灭菌物品,进行后续处理。

四、环氧乙烷灭菌的安全预防措施1. 设备必须设置气体泄漏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及时探测泄漏,并采取紧急措施。

2. 在设备操作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宣传标语,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3. 进行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使用环氧乙烷的风险。

4.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应安装在专用的室内,并设置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操作室内空气流通。

环氧乙烷对人体伤害

环氧乙烷对人体伤害

环氧乙烷毒性属中等毒类。

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易透过衣服、手套而被皮肤吸收。

环氧乙烷的毒性可能由于在体内转化为甲醛或乙二醇,再氧化为草酸,引起细胞机能障碍;或与三甲胺结合形成乙酰胆碱,从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

环氧基是直接烷化剂,无需代谢活化即具有细胞遗传毒性。

大鼠吸入LC502.63g/m3(4h),人吸入180mg/m3出现中毒症状,450mg/m3,60min,可严重中毒。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呼吸系统: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流泪、流涕、咳嗽、胸闷、气急、眼结膜及咽部充血,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临床酷似感冒表现,故早期易误诊。

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炎。

严重时也可出现肺水肿。

血气分析可有低氧血症、呼吸性酸或碱中毒。

国外曾报道一例铁路危险品搬运工接触环氧乙烷后引起哮喘发作。

另一例33岁女性患者长期从事环氧乙烷工作,在10年中反复发生吸入性、阻塞性哮喘。

(2)神经系统:初期头晕、搏动性头痛、乏力、萎靡不振。

随后出现全身肌束震颤、出汗、手足无力、步态不稳、四肢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严重时出现语言障碍、谵妄、共济失调、意识障碍,乃至昏迷不醒。

个别病例于意识清醒后72-96h出现中枢性肢体瘫痪、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轻度异常,或出现暂时性精神失常。

(3)循环系统:初期心动过缓,以后可出现各种心率失常。

心电图可有T波、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或提示心肌损害。

(4)消化系统:常出现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腹部压迫感或沉重感,重症病例可出现肝损害或一过性肝功能障碍。

(5)皮肤损害: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红肿、水疱或渗出,自觉疼痛。

反复接触可致皮肤过敏反应。

蒸气对眼结膜有强烈刺激,高浓度可引起结膜和角膜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角膜灼伤。

2.慢性影响(1)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有报道环氧乙烷消毒工,低浓度长期接触后发生手足活动不灵、共济失调和震颤等周围神经病表现。

环氧乙烷对人体伤害

环氧乙烷对人体伤害

环氧乙烷毒性属中等毒类。

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易透过衣服、手套而被皮肤吸收。

环氧乙烷的毒性可能由于在体内转化为甲醛或乙二醇,再氧化为草酸,引起细胞机能障碍;或与三甲胺结合形成乙酰胆碱,从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

环氧基是直接烷化剂,无需代谢活化即具有细胞遗传毒性。

大鼠吸入 LC502.63g/m3(4h),人吸入180mg/m3出现中毒症状,450mg/m3,60min,可严重中毒。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呼吸系统: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流泪、流涕、咳嗽、胸闷、气急、眼结膜及咽部充血,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临床酷似感冒表现,故早期易误诊。

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炎。

严重时也可出现肺水肿。

血气分析可有低氧血症、呼吸性酸或碱中毒。

国外曾报道一例铁路危险品搬运工接触环氧乙烷后引起哮喘发作。

另一例33岁女性患者长期从事环氧乙烷工作,在10年中反复发生吸入性、阻塞性哮喘。

(2)神经系统:初期头晕、搏动性头痛、乏力、萎靡不振。

随后出现全身肌束震颤、出汗、手足无力、步态不稳、四肢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严重时出现语言障碍、谵妄、共济失调、意识障碍,乃至昏迷不醒。

个别病例于意识清醒后72-96h出现中枢性肢体瘫痪、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轻度异常,或出现暂时性精神失常。

(3)循环系统:初期心动过缓,以后可出现各种心率失常。

心电图可有T波、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或提示心肌损害。

(4)消化系统:常出现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腹部压迫感或沉重感,重症病例可出现肝损害或一过性肝功能障碍。

(5)皮肤损害: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红肿、水疱或渗出,自觉疼痛。

反复接触可致皮肤过敏反应。

蒸气对眼结膜有强烈刺激,高浓度可引起结膜和角膜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角膜灼伤。

2.慢性影响(1)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有报道环氧乙烷消毒工,低浓度长期接触后发生手足活动不灵、共济失调和震颤等周围神经病表现。

环氧乙烷的安全操作与危害

环氧乙烷的安全操作与危害

环氧乙烷的安全操作与危害环氧乙烷(Epichlorohydrin,简称EC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主要用于制造环氧树脂、湿绷带和其他化工产品。

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操作。

环氧乙烷的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中毒:接触到环氧乙烷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可引起眼炎、皮炎和呼吸道刺激等急性中毒症状。

短时间内高浓度接触会造成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环氧乙烷会导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肝脏和肾脏损伤等。

慢性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呼吸困难等。

3. 火灾爆炸:环氧乙烷易燃,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在高温下或接触火源时会引起爆炸和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4. 对环境的危害:环氧乙烷在环境中很难分解,会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它还会对大气层造成损害,形成臭氧和其他有害气体。

为了确保环氧乙烷的安全操作,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环氧乙烷时,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2. 安全操作:在使用环氧乙烷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避免与其它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引发化学反应。

操作时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冲击和摩擦,防止泄漏和爆炸。

3. 应急救援措施:在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时,应立即远离危险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同时,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并确保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

4. 废弃物处理:环氧乙烷是有害废弃物,应严格按照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泄漏和污染环境,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处置。

总之,环氧乙烷是一种具有较高危害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和紧急救援。

对于环境保护和人员健康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工作环境中应有良好 的通风。在每日8 h工作中,EO灭菌环境中空气中的浓 度应<1.82 mg/m3,15 min工作中暴露浓度不超过 9.10 mg/m3。
在使用中如何防护?
1
合理布局与正确安装设备
2
专业培训与正确使用维护
3 定期环氧乙烷气体浓度检测
4
做好个人防护
环氧乙烷的毒性与防护
新华医疗•张海军 2010.06
环氧乙烷气体的透作用良好。
环氧乙烷灭菌具有中度毒性,其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 和慢性毒性。
环氧乙烷气体的急性毒性
大量吸入EO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头昏、虚弱、恶心 和呕吐(立即或事后发生) 、胸痛和神经毒性反应。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环氧乙烷浓度限量
• 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规定8 h的时间 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应<1.80 mg/m3,在15 min内抽样测试应<9.00 mg/m3。
• 我国《车间空气中EO卫生标准GB11721-89》规定车间 空气中EO最高容许浓度为2.00 mg/m3。
• 超小的体积,精巧的设计友好界面,操作简单 。 • 内置震动报警功能可调节的高低报警功能 。 • 传感器寿命短,有效期90天,最多一年。
做好个人防护
• 更换气罐或搬运时,操作人员应轻拿轻放,勿猛烈碰撞。 • 灭菌通气结束后,开门后不要立即取物,在通风环境中开
门取物。 • 取物时操作者最好带防护手套。 • 对职业性接触者应定期进行体检。
• 颜色变化 黄色→浅橙色
• 反应原理 C2H4O→2HCHO
• 3HCHO+(NH2OH)3H3PO4→H3PO4
• H3PO4+指示剂→磷酸盐
• 误差
15%(0.1-0.5ppm), 10%(1-5ppm)
• 有效期
1年
• 温湿度校正 需温度校正
• 10ºC (50ºF) 以下冷藏保存.
环氧乙烷检测仪
专业培训与正确使用维护
• 对EO消毒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 培训,掌握灭菌设备和EO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定期环氧乙烷气体浓度检测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管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管
• 检测范围 0.1-5ppm
5-10ppm
• 抽气次数 4
2
• 修正系数 1
2
• 取样时间 1.5 分钟/次
• 检测限度 0.05ppm (n=4)
合理布局与正确安装设备
• 远离火源和主要通道的地方。 • 灭菌器各侧(包含上方)应预留50 cm的空间便于维修及定期 保养。 • EO灭菌器应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 • 工作间应装配通风设备加速室内空气更换,要求空气交换 >10次/h,并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确实流经EO。 • 工作场所的休息室、储存室灭菌锅和气瓶(气罐贮存处)有 效隔离。
液态EO 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和水泡。眼睛接触 EO可引起严重眼损伤,高浓度气体泼溅可引起严重眼刺激 和损伤。
过度接触EO 后,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 新鲜空气,尽快看医生。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 15 min ,同时脱去脏衣服,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区,并尽快看医 生。眼接触液态EO 或高浓度EO 气体至少冲洗眼10 min , 立即看医生。
环氧乙烷气体的慢性毒性
• 慢性毒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大部分或整个生命周期内持 续损害机体的过程,可能通过遗传作用造成对下一代生 物的不良效应。
• 慢性毒性是指衡量蓄积毒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制订卫生 标准的重要资料。
• 慢性毒性人类采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灭菌已有六十多年 的历史,许多国家制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EO浓度限 量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