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质控管理效果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质控管理效果目的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和质控管理效果进展回忆性的总结分析,以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推进医院信息化建立。
方法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分别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制度流程和标准的制定完善、科室分模块试点应用、分批次培训、护理文书修改权限等进展层层质量监控、追踪反响、持续改良。
结果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后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100%、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书写时间、提高护理工作的平安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结论配套设备的实用性及良好维护是移动护理系统良性运行的根底,全程严谨的信息化质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医院信息化建立。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以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根底,以手持移动电脑设备(PDA)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实现HIS系统在病房的扩展与延伸的床旁工作终端执行系统[1,2]。
我院自xx年3月启用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线公司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工作中对应用方法和质控管理方式进展深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2200张,现有护理人员1134名,临床护理病区60个,年收治患者超过8万人次,所有病区均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每个病区配置PDA5~8台,腕带条码打印机、输液、标本条码打印机各1台,通过腕带上的二维码记录患者根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科别、住院号);输液瓶签上的二维码除了记录有患者的根本信息外,还记录床号、药名、剂量、用法、频次及时间等信息;每个医疗小组及科主任、护士长各配置iPad mini1台,供移动查房、质量控制管理使用。
1.2使用系统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线公司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1.3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①确认患者身份、查询治疗信息;②医嘱执行、查询;③体征管理:生命体征的实时采集;全科体征的查询;三测单工程数据的录入、查询。
“移动护理工作站"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本 院是 一所 三 级 甲等综合 医院 , 总床 位 1 7 0 0
张, 护理人 员 1 0 0 0多名 , 每年收 治患者 6万 多名 。现 开展移 动 护理病 区 1 6个 , 每个病区配置手机 、 条码机 7~1 0台 、 腕带 条码 机和输液条码机各 1台。
1 . 2 条码 机使用方法 1 . 2 . 1 腕 带条 码打印 患者人院后 , 腕 带上记录了该患者的基
8 0 0度 , 极 易诱 发火灾。值班室 内用灭 蚊器驱 蚊 , 不 用时及 时
拔除电源。工作人员离开时不能把手机放在值班室或有 电源的 地方 充电。发现火灾立即报警 , 报警 时应沉 着冷静 , 准确讲 清火 灾发 生的科室部门 、 楼层 、 燃烧物是什么 , 火 势大小 , 有无人员 被 困等情况 。迅 速向着 火相 反 的方 向, 用 口罩 、 毛 巾、 布类( 有条 件浸 湿更好 ) 捂紧 口鼻 、 压低 身姿 , 沿安 全疏 散指 示 、 安全出口 所示 方 向, 从 疏散楼 梯快速撤离 , 必要 时可爬在 地面爬行 撤离 , 不能乘坐 电梯 。培训手 提式干 粉灭火 器 的正 确使用 方法 , 将保 险销拔下 , 一手紧握喷枪 , 按 动压把 , 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 灭火时
瓷器最好不用 , 表面光滑可 以用于微波炉 , 表面不光滑不可 以用 于微波 炉 , 金属、 搪瓷容器绝 对不能用 , 带金 边的 陶瓷 器皿不能
统计工作量 , 多劳多得 。制定工人 问卷调查表 , 每一季度做 1 次
问卷调查 , 了解 并掌握工人工作情况及哪些方面存在哪些 问题 , 针对问题制定相应措 施并 改进。创建 和谐 的工作环境 , 尊重 工 人, 关 心工人 , 多鼓励少批评 , 用通俗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 不使 用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作者:陈敏辉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1期陈敏辉苏州市广州医院人事科长兼信息科长,江苏苏州 215008[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移动信息化的技术,探讨移动护士工作站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水平的作用,优化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任务管理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控制。
方法通过使用当前较为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临床专用腕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无线区域网以及掌上电脑等数据终端,形成临床医疗的全覆盖,开发形成移动护士站并将其运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结果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系统向病房的发展和延伸,使得对于医生医嘱进行全程实时跟踪,保证了护理检测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护理监护的实效性,大大提高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的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结论医院利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这一新型平台,使得遵循医嘱以及护理工作执行过程更加的规范化,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维护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 移动护士工作站;射频识别;临床护理工作;医院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85-0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应运而生,其根本的宗旨便是保障医院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适应当前临床卫生发展的需要[1]。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中的应用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及增强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有效的防范了医疗卫生风险的发生[2]。
我院构建的移动护士工作者便是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硬件构造上运用掌上电脑和临床专用腕带,运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网络平台利用3G无线网络,实现对于医嘱的实时跟踪,保证护理检测的及时性以及便于更好的开展护理任务的管理工作,优化了护理工作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为推动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3]。
基于PDA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_徐攀

收稿日期:2012-02-15基于PDA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徐攀(天津市宁河县医院,天津3015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76(2012)05-0091-02〔摘要〕:本文对基于PDA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功能及益处,在实际工作应用中的不足进行概述。
移动护士工作站是以PDA作为硬件平台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实现了床边操作。
该系统优化了护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医疗差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PDA;移动护士工作站;医疗;临床护理0引言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应用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中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于医疗中的广泛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逐渐普及,同类技术在国内的一些医院也逐步开展实施。
1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平台系统基于PDA的移动护士工作站是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无线局域网络以及手持设备(PDA)的平台下,在床旁工作的一个手持终端执行系统。
它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延伸,实现数据的及时交换,同时也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向“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网络化”的目标迈进。
护士用PDA在病人床边就可完成各项护理信息的采集和记录。
这些信息数据自动存储,完成各项生命体征的录入,生成趋势图。
医生给出医嘱后,信息会自动转移到PDA上,显示提示信息,护士可在无线网络范围内任何区域进行数据读取、查询与执行。
不仅可以通过扫描患者的腕带条码实现医嘱的执行确认,还可以准确记录实际执行人、执行时间。
这推动了医院护理的信息化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并完善功能,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趋势。
2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功能及益处2.1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功能PDA携带方便,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实现床旁患者信息查询及生命体征录入、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提醒待执行医嘱、护理工作量统计并为护士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移动护士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移动护士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2012年02月我院引进移动护士站即(手持PDA)在我科开始试行,其中将巡视卡、输液卡、体温单、生命体征单、检验项目融入PDA中,现我科已全面铺开使用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在人工核对患者身份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护士手工记录,医嘱执行,实时记录生命体征信息,打印医嘱信息、生命体征信息等工作流程,全方位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优化了整个临床医疗管理,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的效率。
保证了病人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我科在病房设置了对每位病人进行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的护理,应近两年来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巡视内容我院信息科设置了护理文书系统应用于PDA,信息科根据每位病人的信息设计了床头信息卡二维码、腕带扫描二维码,由各责任护士对于每位新入病人打印床及腕带信息卡二维码,挂于床头及佩带于每位病人的右手腕。
护士拿PDA用个人口令登陆护理文书系统,移动护士站上就会出现该病房所有病人姓名,再拿PDA扫描仪对准二维码扫视一下,该病人的信息内容有:医嘱执行、检验信息、护理巡视、生命体征、输液巡视等等。
2护理巡视方法及应用我科要求病房护士所有的操作必须使用PDA,对每位病人进行床边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进行治疗、护理操作。
责任护士拿着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对准床头牌或腕带的二维码扫视一下就会出现该病人的姓名,在信息内容栏中,根据病人现在所要做的抬疗、护理操作在下拉框中先择相应的内容。
护理巡视应再次扫描床头卡二维码,先择相应的内容,然后在保存,就记录了所巡视的内容。
对于护理巡视的内容中,病人的状况有病情平稳,在位、外出、手术、检查的选择项,护士在巡病房时据实记录病人的状态,在病人外出检查或手术期间可以不用移动护士站扫描仪巡视,如病人返回病房应立即巡视。
巡视的内容中要求一级护理1小时巡视一次,二级护理2小时巡视一次。
一级病人记录的内容是病人的病情、在位情况、各管道情况、输液滴数、翻身情况、皮肤情况等。
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剖析

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剖析第一篇: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剖析PDA 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移动护士工作站是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在床旁工作的一个手持终端执行系统 , 它以 HIS 为支撑平台 , 以手持设备(PDA为硬件平台 , 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 , 充分利用 HIS 的数据资源 , 实现了 HIS 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 , 同时也实现了“无纸化、无线网络化”[1]办公 PDA 携带方便 , 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实现床旁患者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跟踪医嘱全程、护理工作量统计、条码扫描等功能 [2],推动了医院护理的信息化建设 , 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并研发完善功能, 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趋势。
笔者就PDA 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 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功能及其对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 存在的不足及其护理管理问题作一综述 , 与护理同仁共勉。
国内外医疗系统中 PDA 的应用PDA 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价格低廉、功能强大, 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要求 , 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欧美国家将掌上电脑大量应用于HIS 的医学大全和药典参考, 亦应用于临床的基于HIS 的患者跟踪系统[2]。
美国的Bicomerica 公司为医生配备的ReadyScript 解决方案, 是一个保健现场无线手持设备处方开具和药物治疗管理解决方案 , 医生利用无线手持设备 , 可以经由 Internet 或其他电子连接将处方以电子方式传送到患者选择的药房, 此外ReadyScript 还为医生提供了一系列可提高他们工作效率与能力的工具和资料 , 从而使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及更大的便利 [4]。
有关资料报道,PDA 在台湾数家医院的应用效果显著, 且有些医院在移动式医疗信息管理建设方面已超过欧美等国家, 台湾的新光医院和长庚医院都实施了移动医疗整合系统, 该系统包括移动住院医药嘱子系统、移动住院子系统和移动居家照护子系统 [4]。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品管圈规范PDA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PDA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并严格落实,观察品管圈规范PDA实施效果。
结果实施前的PDA 使用率为42.50%,实施后PDA使用率达到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后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与实施前比较显著较低(P <0.05)。
护理人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护士自信心、沟通配合、凝聚力、责任感、积极性等与实施前比较均显著提高。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能够有效规范PDA使用,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标签:护理移动工作站;品管圈;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方式,就是由同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品质管制小组,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原则下,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维护和改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1]。
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就是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平台,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网络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从而将信息采集和查询等工作延伸到床旁,对护士工作实现实时和量化管理。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信息系统延伸至床旁,对患者实施动态信息采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2]。
该院自2017年3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后,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共选取护理人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6岁,平均(28.9±4.2)岁,对该院2017年3—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以及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前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移动护理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1 1 标识管理 ,确认 身份 .
患者在 住 院处办理 住 院手续 后 ,
同在打印一个有住 院编号、患者姓名 、入 院时间 的条形腕 带 , 佩戴与腕部作为身份标识 。患 者收入科 后护 士可利用 P A扫 D 描患者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患者身份 的确认 ,在为患者进行床 旁护理操作治疗时 ,用 P A对患 者腕带进 行扫描 ,核 对患者 D 的身份 。同时每位 患者腕 带上 都有属 于一 个专 属 自己的条形 码 ,如出现 同名 同姓住院患者 ,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对患者腕带 进行扫描确认身 份 ,如果 核对 信息 匹配确 认 ,P A屏 幕上会 D 显示 “ 执行成功” ,若治疗项 目与患者身份错误是 ,P A将 自 D 动 出现震动 ,屏 幕上 会显示 “ 医嘱与病人 不匹配 ” 的信息提
示 ,确 保 了护 理 工 作 的安 全 ,真 正地 做 到 了 “ 查 七对 ” 三 。
示绿色 ,三级护理显示 白色 ,0代表新人院患者 , + 代表手术
患 者 ,★代 表 患 者 今 日还 有 未 用 完 的 药 物 ,▲ 代 表 欠 费 患 者 ,
T代表体 温高 于 3 .  ̄ 7 5C,方便 了医护人 员 的查 询,也处 处提 醒医护人员 按照 病情进 行观察 ,及 时发 现 问题 ,及时解 决问
2 移 动 护 士 工 作 站存 在 的 缺 点
・
2 1 虽 P A轻便体 小 ,但 不适合 长 时问 随身携 带。如 果将 . D P A佩戴 于腕部 ,体 积就会 相对较 大 ,对 手部活 动有一 定影 D 响 ,会对 护理治疗 操作 中带来 一些不便 ;因临床使 用的 P A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发表时间:2018-11-19T11:04:29.8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曾媛
[导读] 讨论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方法: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选取我院在临床治疗的患者100例
曾媛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呼吸科云南昆明 650244
摘要:目的:讨论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方法: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选取我院在临床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分为两组,其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实验组,不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结论:在临床护理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移动护士工作站;临床护理;应用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数字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医院中逐渐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极大方便护理人员的工作。
本文中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选取我院在临床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分为两组,其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实验组,不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对照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选取我院在临床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分为两组,其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实验组,不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中具有24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55岁,85岁),平均年龄在(67.9±5.1)。
对照组中具有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56岁,84岁),平均年龄在(68.1±4.2)。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不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在此不做赘述。
在实验组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
在移动护士工作站中具有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医嘱执行等。
1.2.1信息查询
移动护士工作站中包括患者的各项信息,主要有姓名、床号、入院日期、住院号列表等。
1.2.2医嘱执行
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显示患者的全部的医嘱信息,比如输液巡回,药物交接,输液执行情况等。
可以分类显示单个患者的医嘱的情况,生命体征的实时采集情况等,能够让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进行共享。
护理人员可以随时根据医嘱进行护理工作。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对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实行分析统计,其中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达;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测,例数以及百分比表达。
如果检验中出现P<0.05,表示具有较大的差别。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情况
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3 讨论
移动护士工作站是一种以医院中现有的HIS系统为基础,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平板电脑进行连接,能够指标患者手腕部的二维码,从而自动识别患者[1]。
其中具有医生的医嘱,各种治疗项目的查询、核对、执行等,能够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2]。
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正确的执行医嘱,便于护理人员识别患者的身份,从而防止患者出现差错,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优化管理,从而提高整天的护理质量[3]。
在临床上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减少录入错误的发生率,各种信息都有处可查,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护理的效率,减少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智能化[4]。
本文研究中选取50例临床治疗的患者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选取50例临床治疗的患者不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
根据研究发现,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小于不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小于不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大于不实行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法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陈冰等[5]研究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及可行性。
综上,在临床护理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和
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李萍,贲艳丽等.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9):3222-3224.
[2] 王琰荔,周萍,杜伟丽等.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0):54-57.
[3] 吴红亮,姚海霞,张静等.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质控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5,(13):1594-1596.
[4] 王玲玲,李萍,贲艳丽等.移动护士工作站使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2):2689-2691.
[5] 陈冰,刘东霞.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