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研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研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研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立足课改挖掘资源优化教研——基层中学物理教研活动探新.《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3期.赵光明.[2].实现校本教研核心价值的探索以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教研组为例谈校本教研的开展.《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年1期.徐锐.[3].保护孩子弥足珍贵的创造力专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宁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年10期.赵媛.张鹏.[4].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学水平——义乌中学物理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体会.《物理教师》.2006年1期.王超良.[5].多维度创新模式下中学物理校际联合集备策略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刘艳辉.[6].关于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在教研方面的调查报告——以赣州地区中学为例.《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年11期.陈琪.钟晓青.[7].例谈中学物理主题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21期.胡晓旭.唐彩云.[8].中学物理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中学理科园地》.2013年6期.吴寒平.[9].浅论中学物理教学管理.《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9期.王强.[10].“精益求精”提高课堂效率——观摩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有感.《物理通报》.2011年7期.谢忠民.肖发平.二、中学物理教研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被引次数:8作者:董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2].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姜涛.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纸笔试卷编制的研究与实践.被引次数:1作者:陆李杨.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研究:基于教育科研.被引次数:1作者:贾丽芳.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5].中学优秀物理教师成长的叙事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孟凡森.学科教学(物理)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6].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自主学习与网站开发研究.作者:赵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7].备课组活动对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作者:胡怡婷.学科教学(物理)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李佳.科学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9].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李红娜.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李兰.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中学物理教研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考物理高效复习之我见.史津宇,2012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2]悄然进行的变革通过区域教研促进教师实验素养的提升.桑嫣,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3]课堂教学用资料型多媒体管理系统.刘玉良.王健生,1998“新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国际会议[4]中学物理解答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讨论.刘霁华,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5]高初中物理“台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曹开铮,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6]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考核.孔庆东,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7]校本课程中实施问题式教法的探索.冯小秋,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8]探究性教学的“魂”独立的思考,探索的实践.陶昌宏,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9]三维目标的整合性研究.史献计,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10]因材施教唯实是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观察与思考.徐梓让,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中学物理教师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师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师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新课程下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3期.李春密.徐月.[2].从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看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大学物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0年7期.赵凯华.[3].浙江省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调查与探析.《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黄晓.胡炳元.[6].谈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新课程·下旬》.2015年7期.林亦静.[7].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学园》.2013年31期.黄素芝.[8].中学物理教师创新素养的培养机制和路径分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4期.杨安新.王瑜.[9].中学物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亚太教育》.2015年11期.景阳洲.[10].中学物理教师专业能力的学科解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物理教师》.2013年10期.陈建.二、中学物理教师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物理教师重构教材内容的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7作者:张正严.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06(学位年度)[2].辽宁阜新市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乔颖.高等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提高策略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学物理教师为例.作者:钟宁.学科教育(物理)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师科学本质观的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邓华.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5].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结构及养成.被引次数:9作者:胡晓娟.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6].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被引次数:10 作者:廖妍.学科教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7].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李兰.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8].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作者:郭雅洁.物理学苏州大学2015(学位年度)[9].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作者:潘尧.学科教学(物理)苏州大学2014(学位年度)[10].面向新课程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孔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物理教师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hePhysicsTeacher:ThePhysicsFirstCurriculumforHighSchool:DoChe mistsEvenKnowThisIsHappening?.RoyW.Clark《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4[2]ContextDependenceofTeacherPracticesinMiddleSchoolScience. NoahS.PodolefskyKatherineK.Perkins2012[3]LearningPhysicswithDigitalGameSimulationsinMiddleSchoolScience. JaniceL.AndersonMikeBarnett《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SCI.20136[4]AffordancesofPlayforStudentAgencyandStudentCenteredPedagogy. NoahS.PodolefskyDannyRehnKatherineK.Perkins2014[5]EducationallightPOD:Anactivityformiddleandhighschoolstudentsto exploretheprinciplesofanalogtransmissionusingphotoacousticmodulationo ffluorescence.Echevarria,L.Hernandez,F.E.《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7[6]TeacherandCurriculumFactorsthatInfluenceMiddleSchoolStudents'S enseMakingDiscussionsofForce/Motion.CodySandifer2005[7]ThePhysicsTeacher:Sliders,Staircases/andSeduction.RoyW.Clark《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52[8]2010GeoffreyG.Eichholzoutstandingscienceteacheraward..KaySE《HealthPhysics:OfficialJournaloftheHealthPhysicsSociety》,被SCI收录SCI.20106[9]MIDDLESCHOOLTEACHERS'USEANDDEVELOPMENTOFENGINEERINGSUBJECTMATT ERKNOWLEDGE.MorganHynesDavidCrismondBarbaraBrizuela2010[10]Apilotstudytoexaminetheeffectsofanutritioninterventiononnutri tionknowledge,behaviors,andefficacyexpectationsinmiddleschoolchildren ..Fahlman,MMDake,JAMcCaughtry,NMartin,J《Thejournalofschoolhealth》,被SCI收录SCI.20084四、中学物理教师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师提高信息素质的途径.史雯.许勤,2008陕西省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素质教育对中学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余兆辉.尹为民,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3]21世纪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裴广民.裴广云,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4]提高中学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思考.滕道华,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5]论中学物理教师的课程意识.袁海泉,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6]从调查看中学物理教师对量子力学.侯丽梅,2002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7]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孟桂菊.杨昌权.兰智高.第九届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学术交流会[8]小课题大作为基于教研组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杨双伟.史艺,2012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9]浅谈创新教育对物理教师的要求.宁祥兴,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10]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王明彦,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在物理学论文中,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研究者对文献信息获取、吸收、利用的能力和研究创新水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杨力. 现代光学制造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 郑玉权,等.星载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选择与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17( 11) :2629 -2637.[3] G R Lemaitre. Astronomical optics and elasticity theory[M].New York: Springer, 2009.[4] Seok-Hwan O. Immersion Lithography: Now and the Future[C]. The 3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Immersion Lithography. Japan, 2006.[5] 段萌. 非球面光学系统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J].航空兵器,2007, 4: 19-21.[6] 潘君骅. 光学非球面的设计、加工与检验[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7] 王权陡. 计算机控制离轴非球面制造技术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1.[8] Robert A. Jones. Fabrication of a large, thin, off-axis aspheric mirror [J]. Optical engineering,1994, 33:4067-4075.[9] Jerrold Zimmerman.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manufacturing optics in thetwenty-first century [J].SPIE, 1994.[10] Ajay Sidpara.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a perfect solution to nanofinishing requirements[J]. Optical Engineering, 2014, 53(9): 092002.[11] 辛企明. 近代光学制造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12] W.J. Rupp.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surfaces during the grinding process [J]. AppliedOptics, 1965, 4(6):743-748.[13] 刘振宇,罗霄,邓伟杰,等. 大口径非球面的组合加工[J]. 光学精密工程,2013,21(11):2791-2797.[14] 罗霄.采用平转动应力盘技术加工超大口径非球面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1.[15] 刘振宇. 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组合加工技术驻留时间算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梁瑞冰,孙琪真,沃江海,刘德明.微纳尺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折射率传感的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1(10)[2]钱银博.基于SOA的长距离无源光网络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3]赵攀,隋成华,叶必卿.微纳光纤构建M-Z干涉光路进行液体折射率变化测量[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03)[4]李宇航,童利民.微纳光纤马赫-泽德干涉仪[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02)[5]刘盛春.基于拍频解调技术的光纤激光传感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1[6]高学强,杨日杰.潜艇辐射噪声声源级经验公式修正[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7(03)[7]胡家艳,江山.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力补偿及温度增敏封装[J].光电子·激光.2006(03)[8]牛嗣亮.光纤法布里-珀罗水听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9]曹锋.新一代周界防入侵软件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10]唐天国,朱以文,蔡德所,刘浩吾,蔡元奇.光纤岩层滑动传感监测原理及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02)[11]詹亚歌,蔡海文,耿建新,瞿荣辉,向世清,王向朝.铝槽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增敏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4(08)[12]孙运强.激光内通道传输的气体热效应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13]刘浩吾,吴永红,丁睿,文利.光纤应变传感检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试验[J].光电子·激光.2003(05)[14]邓磊.OFDM技术在无源光网络及光无线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5]胡家雄,伏同先.21世纪常规潜艇声隐身技术发展动态[J].舰船科学技术.2001(04)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三)[1] Zhang Xuejun.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of two off-axis aspherical mirrors [J]. SPIE, 2001,4451:118-125.[2] 郑立功,张学军,张峰. 矩形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数控加工[J].光学精密工程,2004,12(1):113-117.[3] 邓伟杰. CCOS 的控制模型及控制参量求解算法[D]:[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4] D.Ketelsen, W.Davison, S.Derine, W.Kittrell. A machine for complete fabrication of 8-mclass mirrors [J]. SPIE, 2199:651-657.[5] P. Beraud, J. Espiard, R. Geyl. Optical figuring and testing of the VLT 8.2-m primary mirrors[J]. SPIE, 1995, 2536, 413-420.[6] H.M.Martin, etc. Progress in the stressed-lap polishing of 1.8m f/1 mirror [J]. SPIE, 1990,1236:682-690.[7] H. M. Martin, R. G. Allen. Manufacture of the second 8.4 m primary mirror for the LargeBinocular Telescope [J]. SPIE, 2006, 6273:62730C1-62730C10.[8] Lubliner Jacob, Nelson Jerry. Stressed-lap Polishing of 3.6m f/1.5 and f/1.0 mirror [J]. SPIE,1991, 1531:260-269.[9] Bryan K.Smith, J.H.Burge, H.M.Martin. Fabrication of large secondary mirrors forastronomical telescopes [J].SPIE, 1997, 3134.[10] 谌桂平,杨力. 计算机数控应力盘面形研究[J]. 光电工程, 2000, 27(3):20-23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四)[1]孙运强.激光内通道传输的气体热效应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2]赵兴涛.掺镱、亚波长空芯及新型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3]杨春勇.GMPLS智能光网络中波长路由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4]许荣荣.光纤环形腔光谱技术与传感应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5]张磊.基于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效应的超宽带可调谐光源[D].清华大学2014[6]王超.基于高频等离子体法制备掺镱微结构光纤及其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7]林桢.新型大模场直径弯曲不敏感单模及少模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8]苏伟.新型光子准晶光纤及石英基光纤的微观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9]许艳.基于飞秒光频梳的绝对距离测量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0]钱新伟.PCVD单模光纤高速拉丝工艺与光纤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1]刘国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12]常宇光.光纤射频传输(ROF)接入系统及无线局域网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3]张雅婷.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14]张小龙.同轴电缆接入网信道建模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15]张传浩.电信级以太无源光网络接入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物理教育文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物理教育文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物理教育文献论文3000字(一):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物理科学史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以“单摆”这节的科学史教学为例,探索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指出科学史教学是渗透科学本质教学的重要素材,实现核心素教学落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科学本质教育科学史教学教学策略1科学本质教育的内涵“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界关注的核心问题。
科学教育应努力体现科学本质已成为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的历史和科学本质”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则从科学所看到的世界、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3个领域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科学重视探究,以实证为判断准绳;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需要合乎逻辑的推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与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1]。
近年来,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正被广泛教育者所接受。
理解科学本质已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不仅要学会用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获得诸如力学、热学、运动学等物理学知识,还要通过物理学习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联系[2]。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现教科书中“单摆的计算公式”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来的,这公式的提出离不开几十年几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
其间,有基于自然观察的逻辑与想象,有基于技术运用的科学观察与推断,有基于观测数据的审辨与建模。
现以“单摆”一节为例,谈谈如何在高中物理科学史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
2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科学史教学案例分析2.1通过观察事实,抽象科学模型科学揉合了逻辑与想象,但教材中碎片式的科学史事实无法帮助学生获取准确信息,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体系。
中学生物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生物理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生物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及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6年1期.赵欣.续佩君.[2].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讨.《速读(上旬)》.2015年4期.熊治君.[3].中学生物理学习适应性调查及其对策研究.《教育导刊(上半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9期.张建奋.[4].中学生物理学科问题分类表征层次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张金宝.李晓晓.阴国恩.[5].中学生物理竞赛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高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7期.韩斌.[6].影响中学生物理成绩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中学物理(初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0期.罗元辉.任银拴.陈秀霞.[7].中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自我评价体系的建构.《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1期.李春密.闪芳芳.[8].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青年文学家》.2010年7期.梁良.[9].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的修订及调查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郭龙健.申继亮.姚海娟.[10].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六题之简明解答.《中学物理(高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8期.李卫平.二、中学生物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研究.被引次数:27作者:郑英娟.课程与教学论(物理)陕西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调查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李赛丽.课程与教学论天津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3].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图式激活的差异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祝令健.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4].中学生物理元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张中英.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聊城大学2007(学位年度)[5].贵州省中学生物理学习策略及其归因研究.作者:骆远征.课程与教学论贵州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学生物理学科问题分类能力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金宝.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天津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7].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初探.作者:邢锦明.学科教学(物理)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8].运用原始问题促进中学生物理思维品质发展的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付兴锋.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9].中学生物理语言智能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马淑春.教育·学科教学(物理)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10].中学生物理能力的评价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惠永.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中学生物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表征差异及其成因探析.廖伯琴,1999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2]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消除.李桂芬,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3]“研究性学习”与“启步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思慧,20122012年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4]《物理新教材DIS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IS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张溶菁,2010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5]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探究.王铁云.琚爱堂,2012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6]大学物理实验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董敬敬.郑志远.张自力.樊振军.董爱国.高华,2013东北地区第二届高等学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7]大学物理实验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董敬敬.郑志远.张自力.樊振军.董爱国.高华,2013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8]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教学评价机制探讨.陈红雨.殷立明,2013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9]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孙红辉.袁俊杰.张清华.李爱君,2012陕西省物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10]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生命价值的缺失与重构策略.程琳,2010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精选3篇)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一、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老师很多老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仍旧崇尚题海战术。
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悉的掌握公式以及定义,便会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掌握公式及定义。
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加深学生们对公式及定义的理解,同时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发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单一无创新,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缺乏表现自我的空间,学生们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高度的模仿或者机械的记忆,对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物理课堂上缺乏激情,不利于物理的学习。
最后,老师忽略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包含大量实验的学科,然而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很少做物理实验。
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老师通常是用语言苍白的叙述,对重点现象以及实验步骤让学生们做笔记然后进行背诵。
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并不理解。
学生无法直观的通过实验发现现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物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
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所有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老师不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物理相关的概念、定理和一些非常重要定律掌握的不到位,模棱两可,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困难,学习们学习的情绪不高,成绩很难提高。
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主导的作用,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老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物理教学目的,通过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环节,发散学生们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主动的参与课堂的讨论。
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2014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物理教师》.2015年2期.张海龙.马亚鹏.[2].2013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物理教师》.2014年4期.张海龙.马亚鹏.[3].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42期.刘小荣.[4].中学物理素质教育探析.《青年与社会》.2013年24期.陈明领.[5].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评价初探.《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1期.饶文君.[6].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评价初探.《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年12期.郑民生.[7].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期.包长忠.[8].2015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物理教师》.2016年2期.张海龙.马亚鹏.[9].试论中学物理教育的美学要求.《中学物理(初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2期.赵萍萍.王较过.二、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物理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张天霞.学科教学·物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5(学位年度)[2]基于激励策略培养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作者:厉晶晶.学科教学(物理)河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研究:基于教育科研.被引次数:1 作者:贾丽芳.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4].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被引次数:3作者:简觉民.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5].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近代物理学思想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白利燕.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6].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被引次数:15作者:程传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7].高师《中学物理论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作者:王冉.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8].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相关概念教学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陈晓瑜.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四川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9].新课程下大中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马书云.课程与教学论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10].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任振江.课程与教学论宁夏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朱晓洪,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2]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的整合.胡秀珍,2003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3]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孟桂菊.杨昌权.兰智高.第九届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学术交流会。
初中物理论文参考范文

初中物理论文参考范文初中物理论文范文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是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把实验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体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互动合作交流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一、要更新实验教学理念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提升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与传统教学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中考成绩转的唯分数论是有区别的.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依据教材实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是一个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是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觉动手、动脑的过程,能够构建有效课堂,达到教学目标.2.实验教学注意事项.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实验所用仪器,学生初次接触,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仪器,对于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必须及时跟进给予适当的指点.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谨慎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尊重事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确保达到实验教学效果.二、趣味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新课标要求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投学生所好,添加学生感兴趣的材(笑)料,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入实验活动的兴趣,而且学生对需要验证或者揭示物理规律的认识也是深刻的.例如,在做水的不善于传热实验时,笔者先拿出来试管和一条小金鱼,并当着学生的面把鱼放进试管,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当试管里的水沸腾时,鱼还在管底部畅游.看到这一现象,学生惊呆了,于是笔者接入正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探究实验教学新时期素质教育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为此,教师必须创新实验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让学生不但在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有所变化,而且让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增强,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也是新鲜的.例如,在讲电路的连接方法时,笔者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成为发现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家或学者.首先,让学生分组实施实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互学互帮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帮助学生找出实验的要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再次,对两个灯泡的点亮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方案1:要求两盏灯都亮.教师分发电子元件和电路图给学生,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进行实地组装,然后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串联连接方法.方案2:改变电路后一盏灯亮.这时学生有些乱了阵脚,有的学生连接成了并联电路,有的学生连接成对其中一盏灯短路的电路.笔者此时没有表态,而是让学生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把电路画出来,然后让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说明他们连接的电路与串联电路有什么区别.最后笔者组织互动交流,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联和串联电路都可只让一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了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而且加深了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和运用.四、拓展实验教学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小实验进行拓展性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课外活动和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讲液压机前,笔者从实验室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实验教学奠定基础.总之,物理实验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初中物理论文范文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分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现象、和他人对话、反思自我,从而达到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目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从构建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两方面,鼓励学生良性竞争,让思维敏捷、个性迥然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所获得的体验及认知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过程,学生能全面认识物理事实的多样性.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适合时代发展与要求,深入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内容以传授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略了学生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外,由于各种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导致许多物理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业绩,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课程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脱离联系,违背了从生活走到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的课程理念.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科学.虽然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比较接近,但是主要进行定性的分析,在逻辑方面对学生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想象能力、拓展能力.例如,在学习密度知识时,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直接讲述物质密度的定义、单位、含义,以及对物质密度的理解、运用密度知识进行运算,等等.重点让学生记住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并结合一些例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掌握了密度知识的应用,而对于为什么要引入密度这个概念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全然不知.这种教学方式脱离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1.注重课堂导向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以高效的提问方式实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仔细斟酌设置的问题,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设置,引导学生探讨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进行扫雷式的交流,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巧妙地将学习内容糅合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引入,询问学生自然界中有哪些物体会发光.肯定有些学生会说到太阳,也肯定会有学生说月亮.教师出示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你们觉得刚才哪些同学说的是光源,而哪些不是呢在教师巧妙的提问中,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往往有顿悟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搭建教学反馈平台合作不仅是指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改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新一代学生更喜欢从互联网中获取图文并茂的知识,同时学生创造的一些物理记忆方法或理解方式对教师的教学也起着促进作用.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制作净化水的简易装置,拍成图片,教学中教师用PPT展示学生的成果,并由学生汇报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这种合作+探究的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搜索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三、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比竞争型、个人形式学习模式更高的学术成就,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人际交往的合作方法.通过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知识的探究者,为学生日后成才打下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探究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正在被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合作+探究教学内涵、改革教学方式,跟随时代潮流,减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代沟.在教学活动的各层次、各环节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物理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8期.邢红军.陈清梅.
[2].试论低成本实验在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范增.吴桂平.
[3].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9期.曾志旺.
[4].西藏中学物理教学成就、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凯.
[6].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科教文汇》.2009年23期.王杰.尹钊.
[8].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12期.张启.
[9].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
《教育界》.2015年33期.叶秋香.
[10].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现代化的思考与分析.
《教师》.2014年11期.刘连军.
二、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33
作者:李沐东.教育·教育技术学上海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26
作者:吴海荣.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
[3].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26
作者:范良兰.学科教学·物理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4].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唐忠敏.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被引次数:11
作者:吴芳.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6].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13
作者:沈兰.学科教学(物理)华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7].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研究.被引次数:21
作者:李远俊.学科教学·物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2(学位年度)
[8].电脑游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
作者:张莉娟.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9].中学物理教学中网络演示课件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作者:曲婷婷.学科教学(物理)上海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10].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被引次数:14
作者:李永兰.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三、相关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Humanizingtheteachingofphysicsthroughstorytelling:thecaseofcur rentelectricity.
YannisHadzigeorgiou《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61
[2]Enhancingmechanicslearningthroughcognitivelyappropriateinstruc tion.
FernandoEspinoza《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
[3]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iddleSchoolPhysicsOpticalSimulati onExperimentPlatform. XiangchunMaShaochunZhongDaXuChunhongZhang2010
[4]Educatingmiddleandhighschoolstudentsinspaceoperations:thesimul ationapproach.
Mollaghasemi,M.Georgiopoulos,M.Donnelly,A.Cope,D.Steele,M.2004
[5]SpaceScienceNews:fromarchivetoteachingresource,thesecretlifeof newspapers.
BillyMcCluneRuthJarman《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
[6]UtilizationofHandsOnandSimulationActivitiesforTeachingMiddleSc hoolLunarConcepts.
ReniB.RosemanDyanL.Jones2014
[7]ReflectionsfromaFresnellens.
DavidKeepor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1
[8]JuniorHighSchoolPhysics:UsingaQualitativeStrategyforSuccessful ProblemSolving.
RoniMualemBatShevaEylon《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20109
[9]Catchingthemyoung!.
JVPottsAWPot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5
[10]Teachingphysicswithangrybirds:Exploringthekinematicsanddynami csofthegame.
Rodrigues,M.Sime?oCarvalho,P.《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134
四、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毕传平,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2]高质量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根基于精细化的课堂教学基于教学一线调研的案例分析.
汪根龙,20122012年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
[3]解读物理课程标准实施探究式教学——新课标下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研究.
方丽梅,2011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
[4]中学物理教学的本真概念、规律、方法.
吴少辉,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5]中学物理教学的“三讲”与“三动”.
蒋敦武,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6]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探究.
曹海静.陈中华.朱燕艳,2009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
[7]类比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孙哲,2008陕西省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8]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刘培姣.殷勇,2015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9]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郭培萍,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10]巧用Visio2007软件进行中学物理制图.
吴登选,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