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安全使用》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
15
3、氢气设备及管道 (10)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氢气管道及其连 接的法兰间宜互相跨接和接地。氢气设备与管 道上的法兰间的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11)氢气罐放空阀、安全阀和置换排放管道系 统均应设排放管,并应连接装有阻火器或有蒸 汽稀释、氮气密封、末端设置火炬燃烧的总排 放管。 (12)按照规定涂安全色,并设安全标志和标识。
13
3、氢气设备及管道 (6)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 汽车道路等,应穿过时应设套管。 (7)室内氢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 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氢气泄漏、 积聚或窜人其他地沟的措施。埋地敷设的氢气 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 m。湿氢管道应敷设在 冰冻层以下。
14
3、氢气设备及管道 (8)在氢气管道与其相连的装置、设备之间应 安装止回阀,界区间阀门宜设置有效隔离措施, 防止来自装置、设备的外部火焰回火至氢气系 统。氢气作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 时,每台(组)用氢设备的支管上应设阻火器。 (9)氢气管道、阀门及水封等出现冻结时,作 业人员应使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进行解冻,且应 带面罩进行操作。禁止使用明火烘烤或使用锤 子等工具敲击。
5
三、氢气安全使用技术 1、基本要求 (1)氢气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 含量不超过1%(体积)。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进风 口应设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设在上方。 (2)氢气有可能积聚处或氢气浓度可能增加处宜设置 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 设在监测点(释放源)上方或厂房顶端,其安装高度宜 高出释放源0.5 m~2 m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 m的净 空,以便对氢气浓度进行监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 m,室外宜 为15 m。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ppt课件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ppt课件
(1)切实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容易造成腐蚀、 破损的管道、阀门等,要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系统 检漏,并利用设备周期大检修之际彻底检修。
精选ppt
5
(2)在工厂防火防爆区内严禁明火,进入该区域人 员应穿防静电服或纯棉工作服;在该区域内严禁使 用手机等通信设备;防火防爆区内电气设施包括照 明灯具、开关应为防爆型,电线绝缘良好、接头牢 靠;防火防爆区内严禁存在暴露的热物体。
直接原因:
定冷水正走出水管道内有残留的氢气,在电焊 过程中导致管道内的残留氢气浓度大于4%后产生的
爆燃。
精选ppt
10
3、根本原因:
发电机内的氢气已经全部置换完毕,但在定冷水箱 内有少量的残留氢气存在,而动火作业的定冷水正走 出水管道内的水又全部被排尽,导致管道内也有少量 的残留气体。
4、危险源风险分析: A、发电机里的氢气会渗透到定冷水箱中,在定冷水 系统停运后,少量的氢气又会回到定冷水管道中;
精选ppt
21
2、事故原因:
由于在发电机检修时,制氢站到发电机内部 的氢管道未采取彻底的隔离措施,而该管道两道 阀门又不严密,使发电机内氢气达到爆炸浓度, 而检修工作中使用的日用电风扇的按键,在启停 特别是换档时,产生电火花,从而造成了发电机
内发生氢气爆炸。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13
1、事故发生、扩大和处理情况:
2008年4月13日8时10分,运行人员在对2号发电 机定子水箱上部排空管进行例行氢气检测时,发现氢 气含量较正常运行时增加,随后通知电气专业点检人 员确认。电气点检员到现场检测定子水箱上部排空管 处氢气含量在8%-10%(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其氢气含量 在0.8%左右)。点检员通知各部门电气专业相关人员 到现场确认,对气体收集器进行检查无气泡,气体检 氢仪未检测到氢气,但仍怀疑发电机内存在漏氢的可 能。生产技术部安排运行人员对2号发电机进行漏氢 量试验,并对发电机进行监视运行。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演示幻灯片ppt课件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演示幻灯片ppt课件
2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 消防安全措施:供氢站应按规定,在保护 范围内设置消火栓,配备水带和水枪,并应根 据需要配备干粉、二氧化碳等轻便灭火器材或 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4)高浓度氢气会使人窒息,应及时将窒息人员 移至良好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
6、消防与紧急情况处理 (2) 氢气发生泄漏并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应及时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不得熄灭 正在燃烧的气体,并用水强制冷却着火设备,此外, 氢气系统应保持正压状态,防止氢气系统回火发生。 *采取措施,防止火灾扩大,如采用大量消防水雾喷 射其他引燃物质和相邻设备;如有可能,可将燃烧设 备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穿防静电服进入现场,注意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1、基本要求 (1)氢气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
含量不超过1%(体积)。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进风 口应设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设在上方。 (2)氢气有可能积聚处或氢气浓度可能增加处宜设置 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 设在监测点(释放源)上方或厂房顶端,其安装高度宜 高出释放源0.5 m~2 m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 m的净 空,以便对氢气浓度进行监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 m,室外宜 为15 m。
(13)氢气管道的施工及验收符合下列规定: *长距离埋地输送管道设计、安装时宜做电化学
保护措施,吹扫前宜做通球处理。电化学保护 宜每年检测一次并存档备案。
17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氢气的使用和储存安全

氢气的使用和储存安全
《氢气的使用和储存安全》
2023-10-31
目 录
• 氢气使用和储存概述 • 氢气的使用 • 氢气的储存 • 氢气泄漏的预防与处理 • 氢气使用和储存的法规与标准 • 氢气使用和储存的事故案例分析
01
氢气使用和储存概述
氢气简介
氢气的性质
氢气是一种双原子气体,具有轻、易燃、易扩散和 易压缩的特性。
案例二
某实验室发生氢气爆炸事故
原因
操作人员不规范,导致氢气与空气 混合并遇火源
教训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规范操作意识
氢气储存的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气体公司发生氢气储 存罐爆炸事故
教训
加强储存罐维护和检测 ,确保压力释放装置有 效
原因
加氢站操作失误,导致 氢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
原因
储存罐腐蚀、压力过高 导致爆炸
行业标准
各行业对于氢气使用和储存的相关标准,如汽车用氢气使用规范 、化工行业用氢气安全标准等。
企业氢气使用和储存的规章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规定
企业对于氢气使用和储存的相关内 部管理规定,如氢气设备安全操作
规程、氢气储存安全责任制等。
企业操作规程
企业对于氢气使用和储存的相关操 作规程,如氢气充装操作规程、氢
03
美国氢气使用和储 存标准
美国对于氢气使用和储存的相关 法规,如危险品运输法规、氢气 储存设施建设标准等。
我国氢气使用和储存的法规与标准
氢气使用和储存的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的氢气使用和储存相关规定,如氢气输送管道规范 、氢气储存设施设计规范等。
地方性法规
各地方对于氢气使用和储存的相关规定,如城市燃气管理条例、 加氢站建设标准等。
氢气的制取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共26页文档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共26页文档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Hale Waihona Puke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氢气安全使用

氢气安全使用

灭火器材或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但应注意先堵漏(同时喷水
冷却容器)再灭火。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
技术研究部
气体泄露,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火情隐患,通 风现场;若泄露源为钢瓶而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空旷安全处 修补或放空 液体泄露,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火情隐患,堵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2.1类中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技术研究部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氢气,可发生窒息,主要症
状是头痛、头晕、疲劳、气急、肌肉运动失调、恶心、呕吐、丧 失意识,导致死亡。液氢接触可引起冻伤。 燃爆危险:易燃、易爆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急救措施
技术研究部
爆炸下限(V/V):4.0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理化特性
溶解性:极微溶于水、乙醇、乙醚
技术研究部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制造甲醇、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合
成及金属矿物还原剂,以及作火箭原料等
其他理化性质:氢气除了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还能
与氧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5-94.3%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氢气系统运行安全要点
技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部
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 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氢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符
合有关的检验要求,才能投入使用 氢气系统吹洗臵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臵换法或 注水排气法 防止明火和其他激发能源。禁止使用电炉、电钻、火炉、喷灯等一

《氢气安全使用》PPT课件

《氢气安全使用》PPT课件

➢ 加氢系统的氢气中氧含量不得超过0.5%
➢ 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 禁负压
➢ 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 使用明火烘烤
➢ 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 性气体防爆检测仪,禁止使用明火
➢ 不准在室内排放氢气;吹洗置换,放空降压,必须通过放空管排放;
技术研究部
加氢实验室设施
➢ 加氢实验室的建造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加氢实验室内严禁烟火、明火
➢ 仪器、设备的安装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必须装备有效的排风设备,确保通风良好
加氢操作人员
➢ 加氢操作人员事先必须经过相关训练
➢ 加氢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高压釜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疏忽大意
➢ 加氢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修、维护高压釜及其附属设备
技术研究部
急救措施
➢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施行人工呼吸, 呼吸困难给输氧,使患者保暖、休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 苏术;就医
➢ 皮肤接触:接触液氢,用温水浸泡患处,就医
.
6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遇火星、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氟、氯等卤素起猛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本品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在屋顶,不 易排出,遇火星时会引起爆炸。
.
8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防护措施与储存
➢ 防护措施:①严禁烟火 ②穿戴清洁完好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 眼睛;选用适当的呼吸器 ③开闭氢气阀门要缓慢 ④禁止穿钉子 鞋进入有氢气的现场 ⑤严禁敲打氢气管道 ⑥有氢气场所的电器 设备必须防爆

氢气ppt

氢气ppt

氢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a)可燃性 b)还原性 a)药品
4)制取
b)反应原理 c)发生装置
2020/11/27
22
d)收集装置
总结(顺口溜)
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 由黑变红把灯撤,试管冷却再停氢。 先点(加热)后通(H2)会爆炸, 先停(H2)后撤(灯)要氧化.
2020/11/27
2020/11/27
9
氢气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态下 1. 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小 3. 难溶于水
七、氢气的用途
性质
了解了氢气的一 系列性质与用途 ,我们应该如何 制取氢气呢?
用途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可燃性 还原性
充气球 高能燃料 冶炼金属
2020/11/27
11
氢气的制取
一、如何选择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有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
较慢
适中 很快
(1) 从以上实验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_②__组药
品最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H2。
2020/11/27
13
三、实验室制法
1、药品: 锌粒(Zn)和稀硫酸(H2SO4)
2、反应原理:
Zn+H2SO4
固体


不加热
ZnSO4 + H2
未来的新能源---氢气
授课对象:豆村中学初三1班 设计者:杨燕平 专业班级:09化学1
氢气爆炸
2020/11/27
美丽氢气球
2
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一.氢气的燃烧
1.氢气燃烧时跟什么物 质发生反应?生产什么 物质?发生什么反应? 2.反应现象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施行人工呼吸, 呼吸困难给输氧,使患者保暖、休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 苏术;就医
➢ 皮肤接触:接触液氢,用温水浸泡患处,就医
6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遇火星、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氟、氯等卤素起猛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本品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在屋顶,不 易排出,遇火星时会引起爆炸。
➢ 灭火: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或卤素灭火剂等轻便 灭火器材或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但应注意先堵漏(同时喷水 冷却容器)再灭火。
7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泄漏应急处理
➢ 疏散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 ➢ 气体泄露,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火情隐患,通风
现场;若泄露源为钢瓶而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空旷安全处修补 或放空 ➢ 液体泄露,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火情隐患,堵漏 或将容器移至安全处,让液体挥发殆尽
技术研究部
3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理化特性
➢ 溶解性:极微溶于水、乙醇、乙醚
➢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制造甲醇、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合 成及金属矿物还原剂,以及作火箭原料等
➢ 其他理化性质:氢气除了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还能 与氧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5-94.3%
4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 严禁氢气、氧气(空气)与加氢催化剂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内;必须 进行多次氮气、氢气置换,置换操作完成前不准启动搅拌
➢ 操作中对化学危险物品须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碰摔、震动 ➢ 每日上班首先启动风机换气,下班要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
12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氢气系统运行安全要点
➢ 加氢系统的氢气中氧含量不得超过0.5%
9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
➢ 工程控制:提供机械通风。 ➢ 呼吸系统防护:采用自给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采用化学安全防护镜。 ➢ 手 防 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稳定性和反应性
➢ 稳定性:稳定 ➢ 禁配物:强氧化剂、氟、氯。 ➢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技术研究部
10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 氢气系统吹洗置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置换法或注 水排气法
➢ 防止明火和其他激发能源。禁止使用电炉、电钻、火炉、喷灯等一 切产生明火、高温的工具与热物体;不得携带火种进入禁火区;选 用铜质或铍铜合金工具;穿棉质工作服的防静电鞋
14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氢气着火应对措施
➢ 切断气源 ➢ 冷却、隔离,防止火灾扩大 ➢ 保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以防回火 ➢ 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11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加氢操作人员
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工作服、 橡皮围裙、橡皮袖罩、橡皮手套、长筒胶靴、防毒面具、滤毒口罩、 纱口罩、纱手套和护目镜等;操作前应检查用具是否妥善,穿戴是 否合适;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或消毒,存放于专用箱柜中
➢ 使用加氢催化剂要严格执行制备、贮存、使用和处理的各项规定; 催化剂用量不得任意加大
➢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嗅气体。 ➢ 熔点(℃):-259.2 ➢ 相对密度(水=1):0.07(-252℃,液体) ➢ 沸点(℃):-252.8 ➢ 相对密度(空气=1):0.07 ➢ 燃烧热(kJ/mol)241.5 ➢ 引燃温度(℃):400 ➢ 临界温度(℃):-239 ➢ 临界压力(MPa):1.30 ➢ 爆炸上限(V/V):75.0 ➢ 爆炸下限(V/V):4.0
加氢实验室设施
➢ 加氢实验室的建造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加氢实验室内严禁烟火、明火
➢ 仪器、设备的安装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必须装备有效的排风设备,确保通风良好
加氢操作人员
➢ 加氢操作人员事先必须经过相关训练
➢ 加氢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高压釜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疏忽大意
➢ 加氢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修、维护高压釜及其附属设备
➢ 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 禁负压
➢ 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 使用明火烘烤
➢ 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 性气体防爆检测仪,禁止使用明火
➢ 不准在室内排放氢气;吹洗置换,放空降压,必须通过放空管排放;
8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防护措施与储存
➢ 防护措施:①严禁烟火 ②穿戴清洁完好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 眼睛;选用适当的呼吸器 ③开闭氢气阀门要缓慢 ④禁止穿钉子 鞋进入有氢气的现场 ⑤严禁敲打氢气管道 ⑥有氢气场所的电器 设备必须防爆
➢ 储存:隔热储存,严禁烟火;避免接触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 氟、氯等物质;储存处应配备防爆电器设备。
➢ 灭火: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或卤素灭火剂等轻便灭 火器材或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但应注意先堵漏(同时喷水冷却 容器)再灭火
技术研究部
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2.1类中易燃气体 ➢ 侵入途径:吸入 ➢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氢气,可发生窒息,主要症
状是头痛、头晕、疲劳、气急、肌肉运动失调、恶心、呕吐、丧 失意识,导致死亡。液氢接触可引起冻伤。 ➢ 燃爆危险:易燃、易爆
5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急救措施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2004-08-11
1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简述
技术研究部
➢ 加氢反应原料,使用要求其纯度,≥99.0%(V%) ➢ 英文名称:Hydrogen ➢ CAS号:1333-74-0 ➢ 分 子 式:H2 ➢ 分子量:2.02 ➢ 危 编 号:21001
2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理化特性
室内放空管的出口,应高出屋顶2米以上 ,放空管应采取静电接地,
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
13
氢气安全使用规程
技术研究部
氢气系统运行安全要点
➢ 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 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氢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符 合有关的检验要求,才能投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