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重复的成语

合集下载

形容重复的成语

形容重复的成语

1.千篇一律:形容文章、言语、事物等毫无新意,全都一样。

2.重蹈覆辙:形容重复犯错误,不听劝告,一错再错。

3.循规蹈矩:形容墨守成规,不肯创新,只按常规办事。

4.反反复复:形容反复不断地做同样的事情。

5.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6.繁复冗长:形容重复且冗长。

7.翻来覆去:形容反复翻动或讨论。

8.老调重弹:形容重复说同样的话,反复强调同样的观点。

9.重峦叠嶂:形容山峰、山脉等层峦叠嶂,连绵不断。

10.重复繁琐:形容重复且繁琐。

11.反复无常:形容反复变化,没有恒定。

容易重复语意的成语

容易重复语意的成语

【破天荒】小明破天荒地第一次获得第一名。

【潜台词】他的话中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难言之隐】我其实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南柯一梦】这只是一场南柯一梦。

【相形见绌】小明就显得相形见绌。

【如芒在背】老师的目光让他感觉好像如芒在背。

【方兴未艾】我们的事业正方兴未艾。

【芸芸众生】他们欺骗不了众多的芸芸众生。

【津津乐道】小明津津乐道地说:“真好玩。


【妄自菲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

【生灵涂炭】战争让百姓生灵涂炭。

【自惭形秽】小明感到自惭形秽。

【任重道远】我们要担负起任重道远的责任。

换成我们的责任任重道远,行不行
【眼花缭乱】精彩的场面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耿耿于怀】他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莘莘学子】
众多的莘莘学子走出考场。

【民不聊生】封建统治者让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哀鸿遍野】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日臻完善】这门技术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接踵而至】他们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闻名遐迩】这种特产海内外闻名遐迩。

【责无旁贷】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安居乐业】政府要让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贻笑大方】他的举动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扪心自问】小明这几天都在扪心自问地自责。

[工作]语意重复的成语

[工作]语意重复的成语

第一类:语义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11.【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无旁贷的责任”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14.【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

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容易出现语义重复的成语

容易出现语义重复的成语

容易出现语义重复的成语1、感激涕零:涕,泪,零,落。

感激得流下了眼泪。

形容非常感激。

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2、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

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能用作“心里一直~”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

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4、无地自容:容,容下。

没有地方可以藏身。

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5、任重道远:任,负担。

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6、★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7、★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8、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

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

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

不能用作“众多的~”。

9、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0、★自惭形秽:惭,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11、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2、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13、★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

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4、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15、当务之急: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16、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17、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语义重复的成语

语义重复的成语

语义重复的成语:遍体鳞伤满身都是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伤势重。

[近]体无完肤。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例句:他已被打得遍体鳞伤,被好心人送进了医院。

近义: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皮开肉绽满目疮痍百孔千疮反义:完好无损完好无缺毫发未伤知识拓展:1.抱残守缺:①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②有时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2.按兵不动:①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②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按部就班:现在有褒贬两种色彩:①按照一定的条理、顺序做事;②按照惯例、老规矩办事,不知变通。

4.暗度陈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从侧面迂回袭击;②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5.黯然失色:①事物失去了它原有的色泽、光彩;②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6.百花齐放:①各处鲜花一起开放,形容繁荣的景象;②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7.不识时务:①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的潮流;②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8.不一而足:①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②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事或不止出现一次,无法一一列举。

9.步步为营:①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

形容进军谨慎,防备严密;②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10.晨钟暮鼓:①佛教规矩,寺里早上敲钟,晚上打鼓;②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1. 摧枯拉朽:①摧折枯草朽木,形容轻而易举;②也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

12.登峰造极:意思是到了极点,它有褒贬双重感情色彩;①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②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13.高山流水:①比喻知已或知音;②也比喻乐曲高妙。

14.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语文学科高考易错成语——容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及其关键词举隅

语文学科高考易错成语——容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及其关键词举隅

(六)最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及其关键词举隅171.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地笑.了)172.贻笑大方(让.人贻笑大方)173.责无旁贷(责无旁贷的责任..)174.莘莘学子(广大..的莘莘学子)175.难言之隐(难言之隐的苦衷..)176.妄自菲薄(妄自菲薄自己..)177.恍然大悟(忽然..恍然大悟)178.真知灼见(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179.弥足珍贵(更加..弥足珍贵)180.遍体鳞伤(全身..遍体鳞伤)181.记忆犹新(至今还.记忆犹新)182.变本加厉(更加..变本加厉)183.芸芸众生(广大普通....的芸芸众生)184.生灵涂炭(使人民..生灵涂炭)185.民不聊生(老百姓们....民不聊生)186.相形见绌(显得..相形见绌)187.当务之急(目前..当务之急的事情)188.溢美之词(过分..的溢美之词)189.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

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190.任重道远(比喻既负担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七)必须在否定语境使用的成语(非否定“不嫁”的成语) 191.吹灰之力——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192.等闲视之——指不重视,看得很平常。

一般说“不可等闲视之”。

193.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一般说“不可等量齐观”。

19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一般说“不能混为一谈”。

195.天高地厚——通常指事物的复杂性。

一般说“不知天高地厚”。

196.同日而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

一般说“不可同日而语”。

197.无时无刻——通常表示永远不间断之意。

一般说“无时无刻不”。

198.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梁,通常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说“难以望其项背”。

199.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放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常见“成语赘余”

常见“成语赘余”
21.一场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一梦”与“一场”重复
22.好像如芒在背
如芒在背: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如”与“好像”重复
23.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的问题
当务之急:当前应办理的最紧要、最急迫的事情。与“目前”“问题”重复
24.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形形色色: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与“各种”重复
闻名遐迩: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遐迩”与“海内外”重复
14.众多的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与“众多”同义
15.三令五申地强调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
16.一天天臻完善
日臻完善:一天天地达到完善。“日”与“一天天”重复
17.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32.耿耿于怀,至今难忘
耿耿于怀: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至今难忘”已含在其中
33.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历史上”重复
34.忽然觉得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猛然醒悟的样子。“恍然”与“忽然”重复
35.特别穷凶极恶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狠残暴。“穷”“极”与“特别”重复
36.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2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与“说”重复
26.一览无余地看到
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览”与“看到”重复
27.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不虞:没有预料。与“没想到”重复
28.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容易重复累赘的50个成语

容易重复累赘的50个成语

容易重复累赘的50个成语
(括号内的内容多余,应删去)
1.出乎意料(之外) 2.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3.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 5.刻骨铭心(地难以忘记) 6.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7.满腹经纶(的才华) 8.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9.三令五申(地强调) 10.习以为常(的习惯) 11.一览无余(地看到) 12.责无旁贷(的责任) 13.(广大灾民)哀鸿遍野14.(感到)爱莫能助15.(浑身)遍体鳞伤16.(一起)并驾齐驱
17.(突然)不期而遇18.(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19.(亲眼)耳闻目睹20.(正)方兴未艾
21.(各自)分道扬镳22.(忽然)恍然大悟23.(还)记忆犹新24.(独自)孑然一身
25.(值得)可歌可泣26.(迅速)立竿见影
27.(令人)利令智昏28.(到处)漫山遍野
29.(突然)茅塞顿开30.(更加)弥足珍贵
31.(劳苦大众)民不聊生32.(一天天)日臻完善33.(好像)如数家珍34.(说得)闪烁其词
35.(众多的)莘莘学子36.(百姓)生灵涂炭37.(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38.(自然地)水到渠成39.(几天几夜)通宵达旦40.(自己)妄自菲薄41.(替他)为虎作伥42.(觉得)习以为常
43.(显得)相形见绌44.(各种)形形色色
45.(人为)蓄意破坏46.(背地里)阳奉阴违47.(从此)一劳永逸48.(过分)溢美之词
49.(许多)芸芸众生50.(感到)自惭形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语义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11.【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无旁贷的责任”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14.【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

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泛指众多的读书人。

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17.【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

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18.【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

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

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众所周知】:周,普遍、全。

大家都知道。

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1.【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22.【不虞之誉】:虞,预料。

出乎意料的称赞。

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事务。

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

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无地自容】:容,容下。

没有地方可以藏身。

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25.【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

悟,明白,觉醒。

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

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任重道远】:任,负担。

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

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

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

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

不能用作“正~”30.【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

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

原为佛教语。

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

不能用作“众多的~”31.【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

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能用作“心里一直~”32.【感激涕零】:涕,泪,零,落。

感激得流下了眼泪。

形容非常感激。

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

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34.【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

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

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

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

35.【利令智昏】:36.【分道扬镳】: 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37.【孑然一身】: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38. 【民不聊生】: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39. 【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已含在其中。

40.【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感染、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41【一览无余】览:看的意思。

(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已含在其中。

.42.【日臻完善】日:一天天。

(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

日,一天天,与“一天天”重复。

)43.【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44.【通宵达旦】。

几天几夜通宵达旦。

(通宵达旦:一夜到天亮。

与“几天几夜”重复。

)初中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一、判断下列的文言句式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5、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9、师不必贤于弟子。

10、君何以知燕王。

二、句式练习1、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B.夫晋,何厌之有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何恃而往臣实不才,又谁敢怨3、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三、找出词类活用的情况1、渔樵于江渚之上。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人皆得以隶使之。

4、而相如廷叱之。

5、今王鼓乐于此。

6、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8、沛公军霸上。

9、朝济而夕设版焉。

10、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四、2013年高考试题中的名句1、(全国大纲卷)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山东卷)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 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3、(江苏卷)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4、(浙江卷、福建卷)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5、(湖北卷)雁阵惊寒,____________ _。

(王勃《滕王阁序》)6、(广东卷)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

(李密《陈情表》)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清]全祖望《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

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

姚氏,故杭之右姓。

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

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

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

”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

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

一方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心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面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

”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

”殡葬皆出其手。

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

”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

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

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

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

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

然敬恒卒以贫死。

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

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