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51页PPT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若为亚急性,其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征象可
在72小时后出现
CT检查:内板与脑表面之
间高密度,等密度
或混合密度的新
月形或半月形影
29
(2)慢性硬膜下血肿
a
老年病人(脑萎缩) 轻微脑外伤或无脑外伤
桥静脉撕裂出血 硬膜下小血肿 形成包膜
新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肿再扩大 b
2
重点和难点
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观察和护理
3
一、头皮损伤(hematoma of scalp)
(一)头皮血肿
1 2 3 (二 ) (三 )
4
二、颅骨骨折(Skull fracture)
1、定义 2、分类: (一) 按部位分:颅盖骨与颅底骨骨折 (二) 按骨折形态分:线性与凹陷性骨折 (三)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
15
b禁止做腰穿,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c抬高头部,体位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三天。
d每日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2次,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 颅内。
e 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及从耳鼻腔滴药。 f 禁忌从鼻腔吸痰或插胃管。
16
g 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等动作,可引起脑膜炎。
h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口腔护理
部位发现了新血肿
多出现在24小时内,6小时内的发生率较高
33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
外伤后1小时
外伤后2天
34Biblioteka (四)1、非火器所致开放性颅脑损伤
2
35
(五)
1、病情观察 a、意识:传统的意识分类,
Glasgow昏迷评分法
在72小时后出现
CT检查:内板与脑表面之
间高密度,等密度
或混合密度的新
月形或半月形影
29
(2)慢性硬膜下血肿
a
老年病人(脑萎缩) 轻微脑外伤或无脑外伤
桥静脉撕裂出血 硬膜下小血肿 形成包膜
新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肿再扩大 b
2
重点和难点
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观察和护理
3
一、头皮损伤(hematoma of scalp)
(一)头皮血肿
1 2 3 (二 ) (三 )
4
二、颅骨骨折(Skull fracture)
1、定义 2、分类: (一) 按部位分:颅盖骨与颅底骨骨折 (二) 按骨折形态分:线性与凹陷性骨折 (三)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
15
b禁止做腰穿,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c抬高头部,体位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三天。
d每日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2次,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 颅内。
e 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及从耳鼻腔滴药。 f 禁忌从鼻腔吸痰或插胃管。
16
g 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等动作,可引起脑膜炎。
h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口腔护理
部位发现了新血肿
多出现在24小时内,6小时内的发生率较高
33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
外伤后1小时
外伤后2天
34Biblioteka (四)1、非火器所致开放性颅脑损伤
2
35
(五)
1、病情观察 a、意识:传统的意识分类,
Glasgow昏迷评分法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简介PPT

继发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目前是世界性 的难题, 是对神经系统的二次打击,可显 著恶化原发性损伤造成的损害,病情突然 加重,死亡率高。主要包括:弥漫性脑肿 胀、脑梗塞、迟 发性颅内血肿、脑疝 。
Morley EJ, Zehtabchi S . Mannitol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earching for the evidence.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52 (3): 298–300.
关于自由基清除剂
1、替拉扎特tirilazad被认为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美国 等对17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它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无显著疗效。 2、聚乙烯包裹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是另一种强大的 自由基清除剂。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Muizelaar报告PEG—SOD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有效。但随后美国29个中心对463例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伤后3个月随访结果 显示:1万U/kgPEG—SOD治疗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提 高7.9%,伤后6个月时提高6%,但其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剂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其他类型自由基清除剂疗效有待评价。
颅脑损伤患者不应使用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2.建议不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常规应用。
中枢性发热特点
1 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或体温突然下降。 2 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度可不对称。 3 中毒症状不明显。 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6 无感染证据。 7 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8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 无效,氯丙 嗪及冷敷有效。
第十一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幻灯片

因可能合并有其他脑损伤,要询问病人受 伤后的意识状况和有无其他不适。
护理评估
1 头皮血肿
多因钝器伤所致,使头皮内血管破裂, 而头皮仍保持完整,形成血肿。
皮下血肿
血肿位于皮肤表皮和帽状腱膜之间,因受皮下纤维 隔限制,血肿体积小,张力高,压痛明显。
帽状腱膜下 血肿
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出血弥散在疏松结缔组 织层内,血肿较大,易于扩散,触之较软,波动感 明显。
第十一章颅脑损伤病人的 护理幻灯片
优选第十一章第二节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头皮损伤:因外力作用使头皮完整性或皮 内结构发生改变,是最常见的颅脑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头皮血供丰富,伤后易失血,甚至导致休克。
头皮分层
护理评估
头皮损伤由直接外力所致,应了解病人受 伤的方式和致伤物的种类。
分类
按骨折部位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按骨折形态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线形骨折 凹陷性骨折
护理评估
询问病人受伤的过程,如致伤物的大小和速度, 作用于头部方向和骨折的性质和部位,当时有无 意识障碍及口鼻流血、流液等情况。
初步判断有无脑损伤和其他损伤。
护理评估
1 颅盖骨折
常合并有头皮损伤,含挫裂伤,头皮血肿。 若骨折片陷入颅内则可导致脑损伤,出现相应的 病灶症状和局限性疼痛。 若引起颅内血肿,可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 同时凹陷性骨折刺破静脉窦可引起致命大出血。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 肢体活动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护理措施
脑脊液外漏的护理
护理重点:防止因脑脊液的逆行导致颅内感染。
卧床休息,半卧位,头偏向患侧,促进漏口封闭,维持至停止漏 液后3~5日。 保持局部清洁通畅,每日2~3次消毒外耳道鼻腔、口腔,避免有 逆流发生。 严禁堵塞鼻腔和外耳道;禁止耳、鼻滴药、冲洗;严禁经鼻腔吸 氧、吸痰和放置胃管;禁忌作腰椎穿刺。 避免用力打喷嚏、擤鼻涕、咳嗽、用力排便,避免颅内压增高, 以防止脑脊液逆流。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护理评估
1 头皮血肿
多因钝器伤所致,使头皮内血管破裂, 而头皮仍保持完整,形成血肿。
皮下血肿
血肿位于皮肤表皮和帽状腱膜之间,因受皮下纤维 隔限制,血肿体积小,张力高,压痛明显。
帽状腱膜下 血肿
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出血弥散在疏松结缔组 织层内,血肿较大,易于扩散,触之较软,波动感 明显。
第十一章颅脑损伤病人的 护理幻灯片
优选第十一章第二节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头皮损伤:因外力作用使头皮完整性或皮 内结构发生改变,是最常见的颅脑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头皮血供丰富,伤后易失血,甚至导致休克。
头皮分层
护理评估
头皮损伤由直接外力所致,应了解病人受 伤的方式和致伤物的种类。
分类
按骨折部位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按骨折形态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线形骨折 凹陷性骨折
护理评估
询问病人受伤的过程,如致伤物的大小和速度, 作用于头部方向和骨折的性质和部位,当时有无 意识障碍及口鼻流血、流液等情况。
初步判断有无脑损伤和其他损伤。
护理评估
1 颅盖骨折
常合并有头皮损伤,含挫裂伤,头皮血肿。 若骨折片陷入颅内则可导致脑损伤,出现相应的 病灶症状和局限性疼痛。 若引起颅内血肿,可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 同时凹陷性骨折刺破静脉窦可引起致命大出血。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 肢体活动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护理措施
脑脊液外漏的护理
护理重点:防止因脑脊液的逆行导致颅内感染。
卧床休息,半卧位,头偏向患侧,促进漏口封闭,维持至停止漏 液后3~5日。 保持局部清洁通畅,每日2~3次消毒外耳道鼻腔、口腔,避免有 逆流发生。 严禁堵塞鼻腔和外耳道;禁止耳、鼻滴药、冲洗;严禁经鼻腔吸 氧、吸痰和放置胃管;禁忌作腰椎穿刺。 避免用力打喷嚏、擤鼻涕、咳嗽、用力排便,避免颅内压增高, 以防止脑脊液逆流。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颅脑损伤-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
头皮血肿的处理
① 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 ② 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后期可穿刺 抽出积血 ; ③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 ④ 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容 量不足时,可输血治疗。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1)深昏迷,昏迷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2)有 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
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1)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 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 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③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 折 (open fracture ) 与 闭 合 性 骨 折 (closed fracture)。
颅骨骨折分类 (图示)
颅盖骨折
大多系外力直接作用颅骨所致,可单发或 多发,发生率高,一般需要依靠X线摄片确诊, 但要警惕合并颅内出血及脑损伤。
注意合并症: 临床上颞骨骨折易并发硬膜外血肿; 枕骨骨折多并发额颞叶对冲性脑挫伤; 气窦处骨折易并发颅内积气。 颅盖线形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挤压性损伤
挤 压 性 损 伤 (crush injury)头部两侧同时挤 压所致脑损伤。如婴儿 的产伤,头颅变形引起 颅内出血。
挥鞭样损伤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头部运动落后 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
传递性损伤
如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传导 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颈交界处损伤(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jury),重者当场毙命。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_ppt课件

CT灌注、MR灌注加权成像、MR弥散加权成像、 MR波谱,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正电子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这些检查都是通过对 脑组织血流或细胞代谢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诊断 结论的,因此理论上能够在更早的阶段对脑梗死 存在与否作出判断。
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检查由于能直接观察到闭塞的血管,对早期脑 梗死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脑疝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疝患者的伤后反应包括生 理、病理生理及病理等的 最初反应,而且在不同类别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所产生的反应性变化 各有不同。心血管的功能变化早于其他生理变化,最初表现为心搏缓 慢和低血压,接着平均动脉压轻度增高,然后有呼吸不规律和呼吸短 暂停止期,最后丧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较严重的外伤患者意识 改变早于心肺功能的改变,而脑干损伤者表现为昏 迷及瞳孔反应丧失, 其中丧失平面较高者有动脉压的增高,丧失平面较低者表现为低血压。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病死率高、预后差。
治疗
保守治疗适应证:神志清楚,GCS 13~15分,CT 示脑挫裂伤轻,血肿体积<10 mL,环池、基底池 显示清楚,脑干无变形,中线无移位或移位<2 mm。
手术适应证:意识呈嗜睡至昏迷状态,双瞳孔等 大或不等大,GCS<12分,CT示脑挫裂伤灶位于 侧裂区或位于其他部位但合并脑内血肿,着力部 位有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10 mL,环池显示清 /不清,基底池显示不清,中线移位>3 mm。
手术时机
双侧瞳孔散大时间少于30 min者行手术治疗, 大部分可挽救生命。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 过3 h均死亡。脑挫伤致颅内高压及双侧瞳 孔散大持续1.5 h,则接近意识恢复不可逆 时间的极限。因此,在1.5 h内行开颅减压 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检查由于能直接观察到闭塞的血管,对早期脑 梗死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脑疝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疝患者的伤后反应包括生 理、病理生理及病理等的 最初反应,而且在不同类别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所产生的反应性变化 各有不同。心血管的功能变化早于其他生理变化,最初表现为心搏缓 慢和低血压,接着平均动脉压轻度增高,然后有呼吸不规律和呼吸短 暂停止期,最后丧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较严重的外伤患者意识 改变早于心肺功能的改变,而脑干损伤者表现为昏 迷及瞳孔反应丧失, 其中丧失平面较高者有动脉压的增高,丧失平面较低者表现为低血压。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病死率高、预后差。
治疗
保守治疗适应证:神志清楚,GCS 13~15分,CT 示脑挫裂伤轻,血肿体积<10 mL,环池、基底池 显示清楚,脑干无变形,中线无移位或移位<2 mm。
手术适应证:意识呈嗜睡至昏迷状态,双瞳孔等 大或不等大,GCS<12分,CT示脑挫裂伤灶位于 侧裂区或位于其他部位但合并脑内血肿,着力部 位有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10 mL,环池显示清 /不清,基底池显示不清,中线移位>3 mm。
手术时机
双侧瞳孔散大时间少于30 min者行手术治疗, 大部分可挽救生命。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 过3 h均死亡。脑挫伤致颅内高压及双侧瞳 孔散大持续1.5 h,则接近意识恢复不可逆 时间的极限。因此,在1.5 h内行开颅减压 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03
评估指标
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等方 面的指标。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估、观察评估 和测试评估等方法,对患 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评 估和记录。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计 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 高康复效果。
06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问题识别与评估
平稳搬运
做好记录
在搬运伤者时,应保持平稳,避免剧 烈晃动。
对伤者的急救过程和生命体征变化进 行详细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 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4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护理
颅内压增高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护理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和生命体征,尤其是颅内压的变化。一旦发现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抬高床 头、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等。
康复目标与原则
康复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回归 社会。
康复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全面康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康复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对 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 性训练等,以改善肢体功能。
焦虑和恐惧
颅脑损伤患者常常面临 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 为焦虑、恐惧和紧张等
情绪反应。
抑郁和绝望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 产生抑郁和绝望的情绪 ,对治疗失去信心,对
颅脑损伤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重程度和预后。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 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后。
预后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判断,为后续治疗和康复
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1 2
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方法
颅内压增高有关。
眼部症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眼部症状, 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
运动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偏瘫、 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CT扫描
颅脑损伤后,CT扫描是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发现颅内出血、骨折等异 常表现。
MRI检查
对于某些颅脑损伤,MRI 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 信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康复率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率较 高,但对于中度、重度和特重度患 者,康复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 护理。
02 颅脑损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昏 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冲击力、挤 压力和旋转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脑 组织受到压迫、出血或挫伤。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全 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颅脑损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 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后。
预后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判断,为后续治疗和康复
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1 2
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方法
颅内压增高有关。
眼部症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眼部症状, 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
运动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偏瘫、 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CT扫描
颅脑损伤后,CT扫描是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发现颅内出血、骨折等异 常表现。
MRI检查
对于某些颅脑损伤,MRI 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 信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康复率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率较 高,但对于中度、重度和特重度患 者,康复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 护理。
02 颅脑损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昏 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冲击力、挤 压力和旋转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脑 组织受到压迫、出血或挫伤。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全 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颅脑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