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ppt课件

颅脑损伤ppt课件

二、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脑挫裂处,脑表面大血管破裂处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与诊断:此种血肿的患者一般脑挫裂伤 重,因而原发损伤(脑挫裂伤)常重于硬膜外 血肿,常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血肿的部位常与脑挫裂伤的部位一致,症状与 其他类型颅内血难以区别,亦不能合并其他类 型血肿。
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检查可确诊。
颅底骨折X线拍片时只有三分之 一颅底骨折成阳性,三分之二的颅 底骨折拍片显示不清。CT扫描对诊 断有帮助。
9/21/2024
15
颅底骨折的治疗
绝大多数颅底骨折无需特殊 治疗,主要治疗脑损伤,但有脑 脊液漏者,绝不可填塞,不可冲 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对没有 自愈的脑脊液漏可采用手术封闭 漏口,骨折片压迫颅神经时可进 行手术减压。
1.脱水剂的应用
2.脑脊液持续引流
3.冬眠低温疗法
4.激素疗法
9/21/2024
28
(三)手术治疗
对开放性颅脑损伤争取在12小时 内清创使其变为闭合性损伤,修 复硬脑膜。
对颅内血肿应争取在脑疝放生前 清除血肿。
9/21/2024
29
(四)神经营养药
细胞色素C(15-20mg)辅酶 A(50u)
18
(二)间接损伤
1.传递性损伤:如双足或臀部着 地,外力通过脊柱作用于头部,所 致的脑损伤。
2.甩鞭样损伤: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3.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 ↑→脑损伤。
9/21/2024
19
二、脑损伤的类型、病理与临床表现
(一)脑震荡
病理:脑震荡后脑组织肉眼和镜下观察无病 理改变。
三.头皮撕脱伤
指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 膜一并撕脱所致,往往伤口出血多, 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颅脑损伤-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颅脑损伤-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
头皮血肿的处理
① 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 ② 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后期可穿刺 抽出积血 ; ③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 ④ 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容 量不足时,可输血治疗。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1)深昏迷,昏迷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2)有 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
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1)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 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 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③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 折 (open fracture ) 与 闭 合 性 骨 折 (closed fracture)。
颅骨骨折分类 (图示)
颅盖骨折
大多系外力直接作用颅骨所致,可单发或 多发,发生率高,一般需要依靠X线摄片确诊, 但要警惕合并颅内出血及脑损伤。
注意合并症: 临床上颞骨骨折易并发硬膜外血肿; 枕骨骨折多并发额颞叶对冲性脑挫伤; 气窦处骨折易并发颅内积气。 颅盖线形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挤压性损伤
挤 压 性 损 伤 (crush injury)头部两侧同时挤 压所致脑损伤。如婴儿 的产伤,头颅变形引起 颅内出血。
挥鞭样损伤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头部运动落后 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
传递性损伤
如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传导 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颈交界处损伤(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jury),重者当场毙命。

脑损伤PPT课件

脑损伤PPT课件

2
1.接触力:物体与头部直接碰撞而导 致的脑部组织局部损伤,可无早期昏 迷。
2021/6/16
3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 加速运动,使脑组织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 相撞,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
扯而导致多处或弥散性损伤
(临床上由于现在车祸和建筑工地坠落伤较多
而最常见)伤后常有早期昏迷,可分为冲击伤 和对冲伤,由于颅底凹凸不平故枕部着地的 患者最容易导致对冲伤,表现为额叶,颞叶 脑挫伤。
(一)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 由利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脑挫裂 伤或血肿主要由接触力所致,其脑 挫裂伤和血肿常局限于着力点部位; 由钝器伤所致者,除着力点的开放 性脑损伤外,尚可有因惯性力所致 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和血肿存在。
2021/6/16
49
2021/6/16
50
(二)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 除具有非火器所 致开放性脑损伤 的特点外,尚有 弹片或弹头所形 成的伤道(图196)特点。X线及 CT对诊断有很大 帮助。
2021/6/16
4
损伤机制
受力侧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 对侧者成为对冲伤
2021/6/16
5
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 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及 原发性脑干损伤等。 • 继发性脑损伤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 脑受损病变,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2021/6/16
2021/6/16
27
• 神经系统体征 :一般在早期较少出现神经 系统阳性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 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伤后立即出现肢 体偏瘫,失语等均为原发性脑损伤所致。 瞳孔问题:血肿增大后可先出现小脑幕切 迹疝,再出现枕骨大孔疝,故瞳孔变化大 多先同侧瞳孔散大,继而出现双侧瞳孔散 大。(临床上应与动眼神经,视神经损伤 后的瞳孔改变相鉴别)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4、拔管后24—48小时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长期带管者何时更换气管套管?
长期带管使创面发生溃疡出血、肉
芽组织增生,甚至疤痕,造成拔管困难。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脑损伤的概述、发病机理
2、熟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原则 、掌握临床监测与护理
一、概述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 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
损伤性疾病。发生率次于四肢居第二位,但由于
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居第一位。
(1)中枢性体温升高:常见于脑干及体温调节中 枢受损,以物理降温为主 (2)周围性体温升高:感染引起,药物及物理降 温
2、脉搏:评估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区 分异常脉搏。脑疝的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 到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 3、呼吸: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 形态,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呼吸停顿。 当脑疝发展至中期时,呼吸深而慢,到了晚期 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
(五)特殊监测
1、 CT检查:
动态CT检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迟发 性血肿,观察血 肿的变化,有助 于及时制定诊治 方案,判断疗效。
2、颅内压监测:
(1)监测的目的
1)了解颅内压的变化 2)作为手术指征的参考 3)判断预后 (2)监测的方法
六、昏迷病人的护理:
(一)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五)脑脊液漏:颅底骨折所致
(六)外伤癫痫: 1、早期:伤后1个月以内 2、晚期:伤后1个月以上
(七)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5%—10%, 呼吸困难、咳出血性泡沫痰、肺部满布水泡音; 血气分析显示PaO2 降低和PaCO2升高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性骨折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医学颅脑损伤的急救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

医学颅脑损伤的急救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
行凝血机制检查。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原因:锐器伤、钝器伤
注意:①有无失血性休克 ②有无异物、骨折或骨折片、脑组 织、脑脊液外溢
处理:①清创 ②抗炎、预防破伤风 (TAT)
三、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
头皮撕脱伤: 头皮大片撕脱,常可致疼痛或失血性休克。 治疗:
头皮损伤
一、头皮血肿 (Scalp hematoma)
原因:碰伤、钝器伤
分类: a. 皮下血肿(subcutaneous hematoma) b. 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 hematoma) c. 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
处理: 1. 血肿小,1-2周可自行吸收. 2. 血肿大,加压包扎,4-6周吸收,必要时穿刺. 3. 注意有无颅骨、脑组织损伤,可行CT、X片 4. 注意有无凝血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
颅脑损伤的损伤处理 脑损伤的急救及护理
概述: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等事
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 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常与身 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颅脑损伤可分 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虽皆 可单独发生,但须警惕其合并存在;其中, 对预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 理效果。
凹陷骨折(depressed fracture) 与外界是否相通:开放性骨折 (open fracture)
闭合性骨折 (closed fracture)
前 颅 底 骨 折

中 窝 骨 折
后 颅 窝 骨 折
护理措施
防止颅内感染 保持清洁 记录脑脊液外漏量 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 严禁为脑脊液鼻漏者从鼻腔吸痰或放置胃管 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堵塞 应用抗生素

颅脑损伤的查房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查房ppt课件

脑电图:了解脑功能情况,如癫痫、脑功能障碍等
脑脊液检查:了解颅内感染情况,如脑膜炎、脑炎等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病情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意识水平,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反射、感觉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检查了解颅脑损伤的部位、程度和并发症
颅内感染
病因: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
01
症状: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等
02
诊断: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3
治疗: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04
癫痫持续状态
定义: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治疗方法,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时间、治疗频率、治疗剂量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跟踪随访
01
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02
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定期进行随访
03
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
04
结果分析: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3
颅内血肿的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颅内血肿的诊断: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
05
颅内血肿的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06
颅内血肿的预防: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等疾病
脑血管痉挛
病因:颅脑损伤后,血管壁损伤,导致血管痉挛

闭合性颅脑损伤ppt课件

闭合性颅脑损伤ppt课件
2.间接损伤: 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以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颅底致伤; 胸部挤压伤时并发的脑损伤:系因胸部受到猛烈的挤压时,骤然升高的胸内压沿颈静脉传递到脑部致伤。 旋转性损伤(injury of rotation):暴力作用的方向不通过头部的中心,常使头部产生前屈、后伸、向左或向右倾斜的旋转运动,脑损伤情况,除包括脑表面与颅骨内面因运动启 动的先后不同产生摩擦致外伤,脑组织深层与浅层之间运动速度快慢不同,大脑半球的上部与下部,前部与后部,左侧与右侧的运动方向不同,致使脑内部结构产生 扭曲(distorsion)和剪切(shear strain)性损伤。 甩鞭式损伤:这种损伤常发生在颅颈交界处。
(3)挤压伤:squeeze or crush injury):两个相对方向的暴力同时作用于头部而致伤,见于头部在两物体中间受挤压,例如,头在两扇门或拉门与门框之间受挤压,婴儿头被产钳或工人头 被机械钳所夹挤等。另外,倒地时头部被车轮轧过亦属此类损伤性质。当暴力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向颅腔中心集中时,除两着力部位由于颅骨变形或骨折造成脑损伤 外,脑的中线结构损伤亦较严重。脑干受到两侧暴力作用的挤压向下移位,中脑嵌于小脑幕裂孔和延髓嵌入枕大孔而致伤。此外,当两颞部受挤压时,暴力可以从两 颞向颅底中部集中,继而又沿蝶鞍和斜坡两侧的裂隙和骨孔呈弓形分散,造成颅底多发性骨折,可以产生多条颅神经、交感神经和颈内动脉等结构损伤。临床症状表 现为一侧或两侧多发性颅神经(II~XII)损伤,以及Horner综合征和偏瘫、四肢瘫等。
外伤所致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原因
脑外伤后早期颅内压增可能由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 1、 脑体积增加:外伤后脑水肿。 2、 脑脊液量的增加: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 3 、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导致充血性脑肿胀。 4.、颅内占位性病变:血肿、较大块的异物进入脑内。 5、颅腔狭小:凹陷性颅骨骨折。 6、大的静脉窦栓塞。 7、通气障碍:高碳酸血症导致脑血管扩张→充血性脑肿胀。 8、去脑强直所致全身肌张力增高。 9、外伤后癫痫持续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 ❖气道、呼吸以及循环
2020/12/5
27
评估
❖ 头颅CT扫描将明确结构性损伤的程度 ❖ 进行一系列检查明确脑损伤的可能后遗症是必不
可少的 ❖ 体检的任何变化是病情恶化的敏感指标,应立即
进行彻底的再评估 ❖ GCS评分
2020/12/5
28
评估
GCS评分
运动 6 按吩咐动作
5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 4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 3 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 2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 1 无反应
21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A 脑外伤 B 脑出血 C 蛛网膜下腔出血 D 缺血性卒中 E 缺氧性损伤 F 代谢异常,感染,癫痫发作 G 脑死亡标准和器官捐献
2020/12/5
22
脑外伤治疗原则
❖ 气道、呼吸 ❖ 循环支持,防止低血压,维持收缩压>90mmHg ❖ 避免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SPO2<90% ❖ 床头抬高30-45度。 ❖ 保持颈部和躯干成直线,以防颈内静脉受压 ❖维持PCO2 35-40mmHg。不建议预防性应用过
7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脑水肿 血管痉挛 低血压 癫痫
高热
低灌注
低氧
2020/12/5
氧供减少
耗氧增加
氧供与氧需平衡失调
8
颅高压
颅内压:脑组织、脑脊液及血液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0.7-2.0kpa/70-200mmh20/720mmhg)
颅内高压: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容积增多,使颅内 压超过20mmhg,损伤随之发生 。
度通气。
2020/12/5
23
脑外伤
❖ 充分镇痛镇静处理,不建议常规使用肌松剂。 ❖ 监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70-80mmhg ❖ 甘露醇降颅压,有效剂量为0.25一1.Og/
kg,间断给药,可配合应用速尿 ❖ 不建议常规使用巴比妥控制颅内压,只有在其他
降颅压治疗无效且循环稳定的情况下使用
A 脑外伤
语言 5 正常交谈
4 言语错乱 3 只能说出单词 2 只能发音 1 无发音
睁眼 4 自发睁眼
3 语言吩咐睁眼 2 疼痛刺激睁眼 1 无睁眼
2020/12/5
29
评估
❖出现脑损伤进行性扩大并伴有脑中线移位, 应立即请神经外科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手 术和介入治疗。
外科评估
❖ 神经外科会诊: 1. 颅内病变进展快 2. 开放或压缩性的颅骨骨折,或急性脑室梗阻 3.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进入第四脑室 4. 脑脊液漏 5. 非外伤性疾病,如自发性脑出血,巨大的脑 肿瘤,或脑脓肿,如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提示 预后不良(中线移位,脑室闭塞,脑干或大脑基 底池受压)
LOGO
脑损伤
主要内容
1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2 颅脑损伤管理原 则
3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4
脑损伤评估
2020/12/5
2
主要内容
1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2 颅脑损伤管理原 则
3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4
脑损伤评估
2020/12/5
3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损伤机制












2020/12/5
4
原发性脑损伤的共同机制
❖ 颅内出血破入脑室 ❖ 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中动脉) ❖ 爆发性肝衰竭 ❖ 脑梗塞/脑缺血出现脑水肿加重
2020/12/5
13
低灌注:
2020/12/5
14
低灌注:
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脑血流量(CBF)=
脑血管阻力(CVR) 脑灌注压 (CPP) (正常值: 70 ~90mmHg)
血管阻力 (CVR) (正常值:1.2~2.5mmHgxmin/ml)
17
颅脑损伤的管理基本原则
❖ 关键是氧供和氧需之间的平衡
❖ 目标是防止继发性损伤
❖ 避免和尽早治疗发热,癫痫发作,燥动和焦虑, 减少氧需
2020/12/5
18
增加氧输送❖ 确保全身氧输送:充来自的氧合,血红蛋白,以及 心输出量。
❖ 确保合适的血压。
❖ 不要预防性或常规进行过度通气。
❖ 确保容量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立即给予尼莫地平。
难防止 不可逆
1
外伤
2
缺血
3
炎症
4
5
压迫 代谢异常
2020/12/5
5
继发性脑损伤机制
1
低灌注
2
缺氧
3
电解质或 酸碱改变
可防治 可小化 可逆转
4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形 成
2020/12/5
6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脑水肿 血管痉挛 低血压 癫痫
高热
低灌注
低氧
2020/12/5
氧供减少
耗氧增加
氧供与氧需平衡失调
2020/12/5
19
避免异常的氧需
❖ 防治发热。目标是正常体温。 ❖ 避免癫痫发作。 ❖ 避免焦虑,躁动或疼痛。 ❖ 避免寒战 ❖ 减少刺激,特别是在头72小时内
2020/12/5
20
主要内容
1
学习目的
2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3 颅脑损伤管理原则
4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5 脑损伤评估
2020/12/5
2020/12/5
31
总结
❖ 脑损伤存在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首诊医生的主 要目标是预防继发性脑损伤。
❖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的最主要机制是低血压和缺氧。 ❖ 提高氧输送和降低氧耗是治疗脑损伤的基本原则。 ❖ 对病情及时到位的评估,有外科情况及早干预。
2020/12/5
32
总结
❖ 血压管理是倚赖脑损伤。但是,过度的低血压可 能导致继发性缺血。
2020/12/5
9
颅高压
2020/12/5
10
颅高压
❖颅内压升高会压迫动脉,减少脑血流,它 对脑组织局部和整体性的氧供有重要影响
2020/12/5
11
监测部位选择
2020/12/5
12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
❖ 严重颅脑损伤(Glasgow评分<8分)以及CT 扫描有异常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昏迷或临床表现出现恶 化
❖ 脑损伤患者应避免过度机械通气。但脑疝或没有 其他原因导致神经系统症状恶化时,应给予甘露 醇和过度机械通气。
平均动脉压 (MAP)(正常值: 50 ~150mmhg)
2020/12/5
15
低灌注:
❖脑血流量的自我调节通过脑血管平滑 肌的舒张和收缩改变血管阻力来实现, 受脑灌注和脑代谢直接影响
2020/12/5
16
主要内容
1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2 颅脑损伤管理原 则
3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4
脑损伤评估
2020/12/5
❖ 积极控制发热,维持体温在正常水平 ❖ 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 ❖ 评估和治疗凝血障碍 ❖ 损伤7天内给予营养并达到全量的热量需求 ❖ 颅脑损伤病人中不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
2020/12/5
25
主要内容
1
神经系统损伤机制
2 颅脑损伤管理原则
3 各种脑损伤诊治原则
4
脑损伤评估
2020/12/5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