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稀油站的运行安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稀油站是指为储存、运输和处理稀油的设施,包括油罐区、输油管道、加油设施等。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稀油站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四条稀油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并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第五条稀油站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要求,熟悉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能够娴熟操作设备,保障生产安全。

第六条稀油站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稀油站操作规程,具有相应的技能和证书,并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工作。

第七条稀油站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并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研究和应用。

第八条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一经发现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人员安全第九条稀油站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当经过健康检查并持相应的证件上岗。

第十条所有人员进入稀油站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服等。

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入工作区域。

第十一条稀油站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作业操作规程,掌握紧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在作业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第十三条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四条所有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和操作方式。

第三章设备安全第十五条稀油站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十六条所有设备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操作。

第十七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

第十八条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九条设备检修时必须停机,并采取相应的封锁、告知和警示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二十条设备维护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结构和参数。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型号:GXYZ-63BF公称流量:63L/min公称压力:0.6MPa过滤面积:0.4m2换热面积:12m2进水温度:30℃进水压力:0.3MPa冷却水耗量:9m3/h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过滤精度:0.05mm供油温度:≤42℃站内油箱容积:1600L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5.5kW×2 380V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31.5MPa 油压调节范围:3.5-14MPa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油压调节范围:0.1-0.4MPa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二、供货范围: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

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0.4Mpa,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0.4Mpa,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

为保证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稳定,防止因供油压力过高,使润滑点处产生润滑油外漏现象。

稀油站说明书

稀油站说明书

1.用途XYZ200-L立式稀油站是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设计制造的,为ZGM95型磨煤机用SXJ140型立式螺伞-行星减速机配套的专用润滑装置,用于润滑减速机中的齿轮和轴承,起到润滑、冷却和清洗的作用。

2.工作原理稀油站在正常工作时,电机螺杆泵将润滑油从磨煤机减速机下箱内吸出,送入加热器,经管路进入双室过滤器的一个滤筒,再沿管路进入冷却器,然后被送到各个润滑点,润滑油经过润滑部位后汇集于减速机下箱,再经电机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往复,使润滑油在系统中循环,确保系统各部位的正常润滑。

3.结构特点XYZ200-L立式稀油站由电机螺杆泵、电加热器、双室过滤器、冷却器以及阀门、管道、仪表和底座等组成。

所有零部件均安装在底座上组成整体式结构,稀油站无自带油箱,减速机下箱体就作为稀油站的油箱。

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如下:3.1电机及三螺杆泵:立式,配双速电机,带安全阀。

驱动采用YD160M-8/4 V1型双速电动机,其功率为5.0/7.5kW,对应转速为720/1450 r/min。

若稀油站启动时油温<25℃时,先令电机720r/min运转,直到油温达到28℃时,再改用1450r/min运转。

油泵上装有对油泵和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阀的调节压力为0.63MPa,可保证安全运行。

3.2电加热器:带纵向折流。

纵向折流板将加热管分隔为三个区间,油和加热管间的相对流速增加,可避免因油流死角导致的油温过高区;加热管温度均衡减少了结炭现象;同时采用了能放尽空气的放气结构,保证油加热管温度最高的上部能浸入油液中;这些都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顶罩部分的温升,并且油液不易氧化变质,延长了油液的使用寿命。

3.3双室过滤器:采用纵向导流和上下磁过滤结构,带三位六通换向阀。

油液由换向阀进入过滤器中部后,由导向套引入下部,先均匀地经过下部磁过滤装置并由下而上均衡地通过滤网,再同样均衡地流过上部磁过滤装置,最后经换向阀进入下一个循环装置。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稀油站是一种用于储存和处理稀油的设施,由于其涉及到可燃和有毒化学物质,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稀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1. 教育和培训:所有进入稀油站工作的员工都应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操作规程的要求、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理方法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等等。

需要定期检查员工的培训情况,并进行复习和更新。

2. 个人防护装备:在稀油站工作期间,所有人员都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安全鞋、防化面具、安全帽等等。

这些个人防护装备应保证其正常运作并得到适当维护。

3. 灭火设备和应急设备:稀油站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自动喷淋系统等灭火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应设置应急通风设备以确保场内空气质量,如有必要,还应设置应急淋浴、眼镜洗和急救箱等设备。

4. 管理气体:在稀油站中,涉及到大量的可燃气体,如甲烷、乙烷等。

因此,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气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包括对气体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气体的安全存储和处理。

5. 设备维护和检修:稀油站内的设备和管道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设备应遵循制造商的操作和维护手册,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维护计划。

同时,应建立设备巡检和维护记录,记录每次巡检和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6. 防火措施:稀油站中的油气混合物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禁止吸烟和明火进入工作区域、定期检查和清理设备和管道、确保电气设备符合要求、提供有效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设备等。

7. 废弃物处理:在稀油站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这包括但不限于:将废弃物分门别类、使用密闭容器存放可燃废物、定期清理和清洗储存区域、委托专业公司处理特殊废物等。

8. 紧急情况处理:对于突发的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等,应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清楚应对的步骤和程序。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篇: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本规程同时适用于各车间设置的油库及油料管理人员)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矿山一般安全规程。

2、所有进入油库的车辆、人员必须执行门卫登记制度。

3、油库、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静电服或纯棉服,禁止穿带有铁钉及铁掌的鞋。

3、油库内的电气设备、设施、储罐等必须装设可靠的接地保护线和避雷装置,并保持完好,定期测试,主要岗位、地点必须设置明显醒目的安全标志,设备、管道及仓库地面必须保持整洁干净无油垢。

4、存放油料仓库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控制开关、照明、电话等必须使用专用防爆型。

5、各种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等必须齐全,摆放到指定地点,禁止挪用,禁止在油库区内吸烟和动用明火。

6、任何进入油库(加油站)的车辆必须熄火后,方可进行加油或装卸作业,加油员必须亲自操作加油枪,禁止在加油和装卸油料时使用手机、无线通讯器材。

7、接到油料局车或油罐车调运指令后,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接车准备工作,检查所有的设备、设施等全部正常后,方可将油车调入油库区。

8、进入油库的油料局车与电机车之间必须挂接二节以上的隔离车,车辆对正卸油位置后,必须将铁鞋按规定卡放到车轮下,防止溜车。

9、电机车及隔离车开出油库后,必须切断油库铁路直流线电源开关。

10、局车卸油前或油罐车装油时,油料局车和铁路直流线必须接挂好可靠的接地线,各种管道接头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鹤管必须放到油罐底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11、卸油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禁止用铁制金属物件击打其它物件,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禁止擅自离开。

12、油料卸完后,必须将局车上的孔口盖板关严,管道阀门关闭紧密,切断设备的电源,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调度将局车调出。

13、电机车及隔离车与局车挂接牢靠后,方可拆除接地线和铁鞋,将作业现场清扫干净,大门关好。

14、遇有大风、暴雨、雷雨天气禁止油料装卸作业。

高低压稀油站使用注意事项

高低压稀油站使用注意事项

高低压稀油站使用注意事项1、高低压稀油站,漏油箱,高位油箱,高位轮毂油箱上的磁翻板液位信号器上千万不可用磁铁来划,以免弄乱了磁性及发出错误信号,信号一乱就不能自动控制。

就算磁翻板上显示不正确(一段红、一段白)也不能用磁铁来划,一般来说翻板显示不正确但是发出来的开关信号也是正确的(开关信号是通过磁浮子发出,发讯器接收磁信号并发出开关信号,与磁翻板的显示无关)。

2、漏油箱的油泵不能打上油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排气,排气必须两人通过对讲机才能进行。

排气方法为先关掉漏油泵出口上方的截止阀,然后拆掉管路上的压力表,辅机柜旁的人员手动点动漏油让气从压力表接口处排掉,只需要点动一下即可。

排气后装上压力表,打开截止阀后就能使漏油泵打得上油。

手动启动泵油时不能使漏油箱的油位打得过低,油泵管口抽进空气后又得进行再一次排气。

每次开机前都要检查漏油泵是否打得上油,油位不能过低。

磁翻板上共有三个发讯器,最高为报警信号在柜上显示为3.0,中间为油泵启动位置信号柜上显示为2.2,最低为油泵停泵位置柜上显示为2.3。

巡检时注意观察辅机柜上信号,及漏油泵上液位位置。

漏油箱的油为调速器控制浆叶开关的受油器渗漏进油箱的油,漏油箱满后打油到高位轮毂油箱,高位轮毂油箱满后再溢回调速器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

3、高低压稀油站上的润滑油泵共有两个,开机前都应该检查两个泵是否能够打得上油。

如果不能打上油就必须进行排气,两个油泵口都装有排气阀,打开排气阀手动开启润滑油泵就能排气,排气时最好用盆放在排气阀下方接油,能打得上油的润滑泵因为压力大,声音会特别的响。

润滑油管路上装有两个滤油器可以切换使用,当压力差过大时会有报警信号,当压力差超过0.3Mpa时就必须进行切换,切换时必须停泵。

滤油器的滤芯可以拆出清洗,在滤芯下方有一个螺钉松开后可将滤芯片拆出进行清洗,洗净后再原样装回固定,用压缩空气进行吹净。

高压油泵不用进行排气,但是油脏后也会有压差报警,也需要拆出滤芯进行清洗,但是此滤芯不易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更换。

无高压泵稀油站电控技术要求

无高压泵稀油站电控技术要求

低压稀油站控制箱技术要求一、为适应水泥厂的实际情况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稀油站控制箱的控制应采用小型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以确保稀油站的可靠运行。

二、稀油站控制箱应具有两种控制方式。

1、集中控制:由中央控制计算机(DCS)进行远程控制。

2、机旁控制:在控制箱上可单机开停每一台设备(如电机、加热器等),也可以按程序以机旁自动方式开停油站。

三、控制箱与DCS系统及高压柜设备的接口信号:1、控制箱与DCS系统控制接口1.1控制箱应接收的DCS系统输入信号1路:1.1.1、DCS驱动:闭合起动油站,断开停油站。

1.2、控制箱应输出到DCS系统的信号7路:1.2.1、备妥:允许稀油站远程(集中)起动信号。

1.2.2、#1低压油泵运行。

1.2.3、#2低压油泵运行。

1.2.4、加热器运行。

1.2.5、允许磨机启动:稀油站温度压力等均正常满足开磨条件。

1.2.6、报警:稀油站非停磨信号。

(输出信号要求:报警时接点闭合,无报警时接点断开。

)a、油位高。

b、油位低。

c、油温高。

d、油温低。

e、过虑器堵塞。

f、油压低。

g、油泵过载。

1.2.7、故障停主机:稀油站状态不满足磨机运行条件时强制停主机。

(故障输出信号要求:故障时接点闭合,无故障时接点断开。

)a、油压过低。

b、回油管油断流。

c、油位过低。

以上所有开关量接点均应为无源接点,接点容量不小于2A,220V AC。

1.3、控制箱需要输出到DCS系统的模拟量:1.3.1、稀油站油箱温度:要求4~20mADC信号。

1.3.2、稀油站供油温度:要求4~20mADC信号。

1.3.3、稀油站低压压力:要求4~20mADC信号。

2、控制箱与高压柜设备接口2.1.控制箱给高压开关柜的有2路:2.1.1允许磨机启动:稀油站温度压力等均正常满足开磨条件。

2.1.2故障停主机:稀油站状态不满足磨机运行条件时强制停主机。

(故障输出信号要求:故障时接点闭合,无故障时接点断开。

)以上所有开关量接点均应为无源接点,接点容量不小于2A,220V AC。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型号:GXYZ-63BF公称流量:63L/min公称压力:0.6MPa过滤面积:0.4m2换热面积:12m2进水温度:30℃进水压力:0.3MPa冷却水耗量:9m3/h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过滤精度:0.05mm供油温度:≤42℃站内油箱容积:1600L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5.5kW×2 380V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31.5MPa 油压调节范围:3.5-14MPa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油压调节范围:0.1-0.4MPa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二、供货范围: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

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0.4Mpa,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0.4Mpa,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

为保证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稳定,防止因供油压力过高,使润滑点处产生润滑油外漏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低压稀油站




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
型号:GXYZ-63BF
公称流量:63L/min
公称压力:0.6MPa
过滤面积:0.4m2
换热面积:12m2
进水温度:30℃
进水压力:0.3MPa
冷却水耗量:9m3/h
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
过滤精度:0.05mm
供油温度:≤42℃
站内油箱容积:1600L
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
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5.5kW×2 380V
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31.5MPa 油压调节范围:3.5-14MPa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
油压调节范围:0.1-0.4MPa
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
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
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
二、供货范围:
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
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

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0.4Mpa,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0.4Mpa,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

为保证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稳定,防止因供油压力过高,使润滑点处产生润滑油外漏现象。

在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口设计安装了压力调节阀,其主要作用为:可根据各润滑点对供油压力的需要,设定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压力,一般供油压力为0.15-0.25Mpa。

2、采用双油泵设计:稀油站安装了两台油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可相互转换成互为备用。

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油泵运行,发生故障油压下降,备用油泵自动启动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连续供送润滑油。

润滑油系统在运行中因故障油压下降达到0.12MPa时,备用油泵自动启动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此时需人工检查设备状态,无问题后手动停止泵用泵,否则需对设备进行检修。

如备用油泵启动运行后,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达到0.08MPa时,发出低压报警信号,提示主控室采取措施,对整套润滑系统进行检修。

3、采用双筒过滤器:过滤器有两个过滤筒,一个过滤筒工作,另一个过滤筒备用。

当工作筒由于杂质的沉积压差达到0.15MPa时,压力变送器发出报警信号,即可转动换向阀换向,使备用工作筒投入工作,即可取出滤芯进行清洗和更换滤芯。

4、油箱液位控制:油箱液位控制采用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

当油箱液位因某种原因不断下降或上升,都有具体数值显示,达到设计规定的液位时,发出液位异常报警信号。

5、油箱加热控制: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作业时,应对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处理。

润滑油的温度一般应在30℃左右,以保持油的流动性,提高油泵的吸入性。

否则整个系统的控制因润滑油温度低、油的粘度增加而发生故障。

本油站采用电热元件加热。

加热方式比较剧烈,有时会使油质发生裂化反应,降低粘度并生成胶质沉淀。

因此必须先启动油泵,使油箱内的润滑油产生流动,并能缩短加热时间。

并通过温度继电器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启动和停止。

6、启动高低压稀油站系统时:先按动“润滑泵启动”按钮,润滑泵运转十秒钟后,再按动“高压泵启动”按钮,关闭高低压稀油站系统时:先按动“高压泵停止”按钮,高压泵停止运行延时十秒后,润滑泵才能停止运行。

四、电器控制与工作原理:
1、本系统设置机旁电控箱,所有控制连锁均在电控箱中实现。

信号进控制箱,经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DCS系统监控,本电控柜不含双电源。

2、电控箱、接线箱防护等级IP56,采用双层结构,带防雨罩,电气控制内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指示灯等元器件采用正泰(标准型)。

3、油站电机国产电机产品。

本系统采用手动控制和中控室DCS系统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设有四台油泵,两台低压泵,两台高压泵。

两台低压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

低压泵可以手动和DCS控制!高压泵可以手动和DCS控制!
电加热器投入使用后,通过温度变送器信号,经过数显仪转换,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启动停止!
设备:本体颜色:75B05海灰色(GSB05-1426-2001)
五、稀油站供货明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