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故事-“一元钱”和一碗汤圆
一元钱的故事

一元钱的故事小时候,我对一元钱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那是我能够自由支配的第一笔零花钱。
记得那时候,每当父母给我一元钱的时候,我总是兴奋不已,因为我知道,我可以用它来买一支冰棍或者一袋糖果,那是我拥有的一切,是我自己的小财富。
一元钱,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整个世界。
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一元钱藏在了自己的小钱包里,然后偷偷跑到小卖部买了一根冰棍,那种满足感无法言喻。
那一根冰棍,不仅仅是一根冰棍,更是我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己的掌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元钱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我开始学会了自己挣钱。
那时候,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帮邻居家的大妈买菜,每次都能挣到一两块钱。
虽然这些钱并不多,但对我来说,那是我自己辛苦挣来的,是我劳动的成果,是我对生活的认真。
后来,我长大了,一元钱不再是我生活中的主角,但它却成为了我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象征。
我懂得了节俭,懂得了珍惜每一分钱,因为那是我辛苦挣来的。
我也懂得了努力工作,因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换来更多的一元钱。
一元钱,它并不只是一张纸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它教会了我珍惜,教会了我努力,教会了我对自己的尊重。
它是我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教会了我很多道理,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如今,当我看到一元钱,我会想起那个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对一元钱充满渴望的孩子。
我会想起那些辛苦挣来的一元钱,那些用心换来的一元钱。
一元钱,它不再只是一张纸币,而是我对生活的感悟,是我对自己的肯定,是我对未来的期许。
或许,一元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却是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它是我生活中最朴实的一部分,也是我对生活最真挚的态度。
一元钱的故事,是我成长路上最美好的回忆。
一元钱的故事

一元钱的故事初夏的中午,有着春天般的舒适、温暖,又透露着丝丝盛夏般的闷热,让人感到倦意连连······一天中午,小程像往常一样在入口发卡,一辆六轴货车驶来,小程熟练的按照流程操作,微笑—停车示意手势—判别车型—刷卡,“你好,请拿好通行卡!”司机拿好通行卡,“你好,小姑娘,还记得我吗?上次少找一元钱的那个。
”这句话,一言惊醒了还沉浸在倦意中的小程,几天前的那件事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那天,小程正在出口三收费,一辆四轴自卸车驶过来,小程按流程操作,“通行费25元”,司机在车上找了半天,最后拿出一张20元和五个一元的交给了小程(其中三张是纸币,另外两个是硬币),小程收过钱后迅速的打票、放行,该车走后小程小心的将这五个一块的放进了抽屉。
接着来了两辆六轴货车,小程刷过卡后,转体向司机报价,“请交通行费315元!”司机掏出350元交给小程,并询问:“白庙方向怎么走?小程微笑的回答:“前方路口左转。
”“谢谢!”“不用客气!”小程迅速的给司机打票、找零,把那五个一块的都找给了司机,随后抬杆放行。
接着小程收第二辆六轴货车,“请交通行费310元!”司机交给小程320元,小程拉开抽屉准备找司机十元,就在小程拿起十元钱的一刻,他愣住了,抽屉里竟然多出一元硬币。
小程当即想到是刚才找五块时少给司机一块硬币了。
现在车都走远了,怎么给司机师傅啊?这一元硬币现在怎么处理啊?怎么会这么粗心呢?唉······小程心理自责道。
不过,机灵的小程很快发现,这辆车跟前辆车从外观、入口站、车门上喷写的运输公司这些方面看,都非常一致,并且两辆车通行费相差无几,这让小程立即认定这两辆车应该是一起的。
于是,小程询问司机,“师傅,您和之前那辆车是一起的吗?”“是的,我们是一起的。
请问白庙方向怎么走啊?”“前方左转!”这下小程更加确信了她的猜想,于是说:“师傅,您帮我个忙好吗?之前那辆车我少找他一元硬币,既然你跟他一起的,你帮我把这一元硬币带给他好吗?我谢谢您了!”“没事的,小姑娘,这钱是小钱,我们不在乎的,无所谓的,不用带了,你拿去吧!”“这钱我不能要,该是谁的给谁,师傅您就受点累帮我带给他吧,谢谢你啦!”“好吧,小姑娘,看你这么坚持,我就帮你带给他。
一元钱的故事

一元钱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小明,他每天都会拿着一元钱,然后去商店里买零食吃。
那一天,小明像往常一样拿着他的一元钱来到了商店门口。
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商店里没有他最喜欢的糖果了。
他心里有点失落,因为他觉得只有那种糖果才最好吃。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破烂衣服的老人走了过来,他用颤抖的手伸出了一根香蕉,问小明:“小兄弟,能不能给我一块钱?我想买点东西吃。
”小明一看,心想这老人看起来真的很可怜,于是他把他手中的一元钱递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钱后,神情激动地对小明说:“谢谢,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明微笑着转身准备离开,但突然他看到商店门口摆着一种他从没有见过的糖果。
这种糖果看起来很精致,而且颜色非常漂亮。
他忍不住走过去细看了一下,发现这种糖果的价格恰好是一元钱。
小明当时就长时间地盯着那糖果,感到十分矛盾。
想着刚才给了钱的老人,他忽然想:哪怕我只能吃普通的糖果,但老人可能最需要这一元钱,希望上天保佑他的生活能因此变得更好一些。
于是他便将钱投入了捐赠箱,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小明离开商店,看到零钱包里没有多少钱了,心想只好改天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糖果。
但是,他从此以后每次经过那家商店,都会看到那种精致的糖果摆在第一排,心里充满梦想,也充满了优雅的幸福感。
小明发现,就算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尽管只是一元,但他能够用它去帮助其他需要的人,这让他觉得十分满足。
他开始不再以自己享受到的快乐为中心,而是去关心和关爱别人。
从此以后,他过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微小的善举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和生活。
这也值得我们一直牢牢记在心中。
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

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1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
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
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
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
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2禅师跟弟子一起歇息,他拿出一个西瓜,切成两半,跟弟子每人吃一半。
吃西瓜的时候,弟子问:“师父啊,既然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一定的意义,你跟我分享这个西瓜也是在教我什么道理吧?”禅师一言不发,继续啃西瓜。
弟子继续说:“你的沉默一定是隐藏着一个问题——我吃西瓜体会到的快乐到底在西瓜里还是在我的舌头上?”禅师还是什么也不说。
弟子继续兴奋地说:“既然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我想我已经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了:那种快乐是爱的行动,存在于我们中间,没有西瓜就没有快乐的载体,没有舌头……”“够了!”禅师打断他说,“真正的傻瓜是那些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试图花所有的.时间去阐释所有事情的人。
西瓜很好吃,这就够了,不要打扰我吃西瓜了。
”禅理小故事作文素材3道法已经成熟法常是马祖道一的得法弟子,后在浙江大梅山主持禅院,人称“大梅和尚”。
马祖听到法常当了方丈,就派了一个僧人去大梅山探问。
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

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哲理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
我欠乞丐一块钱阿潇在小吃店做事,有一天,他在体育馆门口等公交车回店里;身后蹲着一个乞丐,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衣着邋遢,面前摆着一个小碗,里面有些一块两块的零钱。
阿潇向来瞧不起这种人:正是壮年,不靠双手挣钱,却不顾脸面出来乞讨。
可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心情好,阿潇忽然想施舍钱给他,随手一掏,摸出一块钱,扔在他的碗里。
乞丐点点头,说:“谢谢!”阿潇没再看他,继续等车。
车子快要来了,阿潇打开随身带的包,谁知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他暗骂自己糊涂,昨天在家整理东西,把钱拿出来后忘了放进去,再摸身上,兜里全都是空的———刚才给乞丐的是他身上最后一块钱!这可怎么办,离店里还有十几公里路程呢,总不能走回去吧!他急得团团转,真是一钱逼死英雄汉哪,眼看着一连开走了三趟公交车,天也擦黑了。
忽然,阿潇把眼光对准了乞丐的碗,刚才扔进去的一块钱还在,出手时毫不在意,这时看着却成了宝贝,他不由再次打量那个乞丐,这次看清了:那乞丐的腿有毛病,是个跛子;眼睛也不大好,看人时眼有点眯着。
乞丐大概也注意到他了,对他说:“先生,是不是你坐公交车没散钱了…”阿潇心里一喜,连连点头。
乞丐说:“要多少?”阿潇说:“一块,就我刚才给你的一块钱就…就够了。
”乞丐从碗里拿出一块钱,笑嘻嘻地给了阿潇。
阿潇脸上一红,朝左右看了看,确信没人留意,这才走过去接了钱,正在这时,公交车来了,阿潇连忙挤了上去,可一上车就看到自动投币箱上写着一行字,说是夏天到了,从今天起车上开了空调,要加收一元钱。
阿潇傻眼了,这空调早不开晚不开,偏偏今天开,真是要命哪!司机见阿潇愣在那里,张嘴刚想说什么,阿潇不等他开口,就慌忙下了车,退回墙角,蹲下身子,真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
这时,有人轻轻在阿潇耳边叫:“先生。
”阿潇一看,又是那个乞丐。
乞丐问:“你是不是差一块钱不够坐车?”他见阿潇点了点头,就说,“我再给你一块钱,你坐车回家(店里)去吧!”阿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见他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一点捉弄人的表情,阿林知道他是诚心诚意帮自己的,心里很感动,还没来得及多想,乞丐已经把一块钱放在阿潇的手里了。
一元钱改变命运的故事

一元钱改变命运的故事时间:2009年下半年一个星期天。
地点:某省会城市人才交流中心。
人物:某非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财会专业)C。
C终于通过了毕业论文的答辩,毕业了。
像所有毕业生一样在长舒一口气后,就挤进了熙熙攘攘的就业队伍。
她虽是这座城市的原著居民,但父母亲是已届下岗的普通职员,她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可以借鉴依靠。
这是她参加的第三次人才交流会。
前二次她都没有下单,这次眼看又要落空。
不是挑剔,而是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高,会计专业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前置条件。
C属于那种比较刻板、专业意识特强、又特爱争强好胜的性格,有点“许三多”一根筋的顽强。
她是学生会委员,主动承担了学生会兼职会计职务。
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五花八门四处体验,而她却热衷自己的专业,在十多个单位财务室给别人打杂。
会计专业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常规业务虽谈不上熟练,但也熟记在心,同时在同学们追逐时尚过程中,她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领域,跨越书本知识对相关的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方面知识全方位涉猎,得出了会计专业应该与企业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结论,赋予它全新的内涵,这些在她的毕业论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她认为现代会计应该在提高企业预测、决策、控制、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功能。
她在专业领域里面有许多憧憬,渴望有一个发挥的平台。
C终于在一个招聘摊前住步。
其实她已经N次走过这个摊前,这是一家已有知名度的外企,要招收一名有经验的会计,“有经验”三字使她却步,但这家外企经营理念与她完全契合,这个摊位就像一块磁石吸引她一次次情不自禁靠上前去,这个热门岗位,驻足的人明显多于其他,报名表已经发出厚厚一叠,只为一个会计名额。
在人渐少的时候,C鼓足勇气,走进摊前,要求报名填表,面试官看她稚嫩学生态,看了推荐表后,婉转而坚决地拒绝了。
C执拗的性格立即显现,她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给她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面试官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个经验丰富人事干部。
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时间:2013-10-910:42:32 核心提示: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上人来人往,人们很好奇,一家庭主妇走了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和尚伸出了两个指头,主妇说:“2元钱?”和尚摇摇头,家庭主妇说:“那么是20元?好吧,好吧!我刚好拿回去压酸菜。
”小和尚听到:“我的妈呀,一文不值的石头居然有人出20元钱来买!我们山上有的是呢!”于是,小和尚没有卖,乐呵呵地去见师父:“师父,今天有一个家庭主妇愿意出20元钱,买我的石头。
师父,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吗?”禅师说:“嗯,不急,你明天一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博物馆去,假如有人问价,你依然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他还价,你不要卖,再抱回来,我们再谈。
”第二天早上,在博物馆里,一群好奇的人围观,窃窃私语:“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价值摆在博物馆里呢?”“既然这块石头摆在博物馆里,那一定有它的价值,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这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窜出来,冲着小和尚大声说:“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没出声,伸出两个指头,那个人说:“200元?”小和尚摇了摇头,那个人说:“2000元就2000元吧,刚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的哲理故事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的哲理故事
关于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的哲理故事
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的哲理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
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
2、今天给你1元,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
你会选哪一个?结果所有的同事都选择了1。
然而,选择1的,只能得到100万元。
而如果选择2,却能在第30天得到5亿多元!当我把这个结果说出来时,同事们都不敢相信:第一天仅有1元,每天也只是比前一天增加一倍,怎么到了第30天就积蓄到5亿多元呢?一些固执者甚至运用中学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验证,结果果然如此。
我想,这道选择题带给我们人生的启示是深刻的:不要企望一夜暴富,因为一夜暴富的财富总是有限的。
今天成功的起点再低,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今天比昨天努力一点,明天比今天努力一点,每天努力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人生成功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努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超越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理故事-“一元钱”和一碗汤圆
我家里穷,妈妈又下岗了,靠在菜市场上摆个摊子过日子,我从不敢伸手向妈妈要零用钱。
周六那天早上,我刚起床,妈妈就把两元钱塞进我的口袋里,一夜之间,她仿佛成了大富婆,挺阔气地说:“你想吃什么就到街上去买吧!”
我不是在做梦吧?我从口袋拿出钱来,看了又看,两元钱,真的是两元钱!我说了声“谢谢妈妈”,撒开腿就往外跑。
我跑出家门不远,就听到“卖汤圆啊卖汤圆”的叫声,循声望去,没见到卖汤圆的,却见对面街头蹲着一个小女孩。
她面前放着一只破碗,手里拿着一根竹棒子,一有人从她跟前走过,她就用竹棒子敲着那只破碗,乞求道:“好心的阿叔阿姨,给点钱吧!”
我禁不住走过去,看了看,是个盲女。
不由得想起了表哥曾经对我说过的话,现在有些残疾人在街头讨钱,其实是装出来的,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千万别上当。
那么这个小女孩是真盲还是假盲呢?我仔细地审视着她那双眼睛,似睁非睁,似闭非闭,不时微微地动一下,却不见目光,一有动静就侧着耳朵听,从表面上实在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这家伙装得倒像,我得想个法儿,揭穿她的庐山真面目。
我跑回家去,找来一张半旧的包书纸,用小刀把它裁成一元钱大小,对折起来,揉了揉,捏在手心里。
我不紧不慢地来到那小女孩跟前,她立即用竹棒子敲着破碗叫道:“好心的人,给点钱吧!”我把捏在手里的“一元钱”丢进她的破碗里。
她反应倒快,一下就把“钱”抓在手里,站起来,一连说了几声“谢谢”,转过身,用竹棒子点着地板,慢慢地朝街那头走去。
我朝她去的方向望望,那边有一个卖汤圆的小摊档。
这小女孩想去买汤圆?难道她真是盲人?我连忙跟在她后面,只见她走到那卖汤圆的阿婆跟前,问:“是卖汤圆的吗?”
她果真是去买汤圆,这回糟了!刹那间,我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当街曝光,又羞又愧。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人家是骗子,到头来自己反而成了个不
折不扣的骗子,而且骗的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小盲女,我还算是人吗?我正想上前要回我“好心施舍”的“一元钱”,可是,我一看,那“一元钱”已交到了卖汤圆的阿婆手上。
阿婆拿着那“一元钱”,又看看那小盲女,问:“小妹妹,你想吃汤圆?”
小盲女说:“不,买给我妈吃的。
”
“买给你妈吃的?”
“是呀。
”
“好,好!”阿婆一连说了两声“好”,收下了那“一元钱”,舀了满满一碗汤圆,装在一只塑料袋子里,提了提,似乎有点不放心,又加了一只袋子,这才交给小盲女,说:“小妹妹,拿着,路上小心点。
”
小盲女拎着汤圆走了,阿婆又拿出那“一元钱”,用手轻轻地抹了抹上面的皱纹,然后对折起来。
我再也不能犹豫了,急急上前,大声叫道:“阿婆,这不是钱,是一张废纸!”
“我知道。
”阿婆坦然地望了我一眼,把那张纸装进口袋里。
“您知道?”我指着小盲女的背影,不解地问,“那您为什么还把汤圆卖给她?”
“卖给她?不,我是送给她的。
”
“这……为啥啊?”
“孩子,你不知道。
我在这里卖汤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来我这里买汤圆的,不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年轻力壮的汉子,他们不是给自己的儿孙买的,就是给自己的妻子买的,只有刚才那个小女孩是给自己的阿妈买的。
”说到这里,阿婆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年纪小小的,眼睛又看不见,难得这一份孝心啊!”
我整张脸不由得像火一样烧起来,我的心仿佛被谁用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一阵尖锐的痛,细密的汗珠随即渗了出来。
我掏出一元钱,怯怯地说:“阿婆,我给您一元钱,您把那张纸换给我,好吗?”
“你想换我那张纸?”阿婆瞅着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呀?”
“这,这……那张纸是我的。
”
阿婆从衣袋里掏出那张纸,问:“这张纸明明是那个小女孩给我的,怎么是你的呀?”
我红着脸,将我怎样试探小女孩的事,在阿婆面前彻底坦白交代。
阿婆没责怪我,说我能承认错误还是个诚实的孩子。
她说:“这钱你就不必换了,我说过,那碗汤圆是我送给她的。
”
那“一元钱”我要不回来,心里实在愧疚。
望着阿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我想到了妈妈,阿婆在这街头上摆个小摊档,挣几个钱实在不容易啊,我怎么能让阿婆去吃这个亏呢?我想了想,说:“阿婆,我也买一碗汤圆,给我妈的。
”
“好,好!”阿婆又是一连说了两声“好”,给我舀了一碗汤圆,装在塑料袋子里。
我接过汤圆,顺手把两元钱塞给阿婆,像战场上战败了的逃兵,飞也似的跑了,阿婆在我身后叫喊什么,我半句也没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