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公式解析(doc 11页)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

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

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在医学统计学中,符号和公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表达和传递统计学概念、方法和结果。

了解这些符号和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是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医学统计学符号和公式。

一、描述性统计符号1. 样本均值:用x表示,表示样本中各个观察值的平均数。

2. 总体均值:用μ表示,表示总体中各个观察值的平均数。

3. 样本标准差:用s表示,表示样本数据与其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4. 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表示总体数据与其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5. 样本方差:用s^2表示,表示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6. 总体方差:用σ^2表示,表示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

7. 样本协方差:用sxy表示,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8. 总体协方差:用σxy表示,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9. 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10. 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二、推断统计符号1. 样本容量:用n表示,表示样本中观察值的个数。

2. 总体容量:用N表示,表示总体中观察值的个数。

3. 统计量:用T表示,表示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指标。

4. 标准误差:用SE表示,表示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估计误差。

5. 自由度:用df表示,表示样本数据中独立和能够随机变化的观察值的个数。

6. 置信区间:用CI表示,表示对总体参数的一个估计区间,给出了一个置信水平下的估计结果。

7. 假设检验:用H0和H1表示,分别表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8. 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表示拒绝原假设的临界点,通常设置为0.05。

9. P值:表示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概率,通常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

三、统计学公式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x= (x1 + x2 + … + xn) / n2.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sqrt((Σ(xi - x)^2) / (n - 1))3. Z分数的计算公式:Z = (x - μ) / σ4. 标准误差的计算公式:SE = s / sqrt(n)5. t分数的计算公式:t = (x - μ) / (s / sqrt(n))6. 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CI = x ± (Z * (s / sqrt(n)))7.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r = Σ((xi - x) * (yi - ȳ)) / sqrt(Σ(xi - x)^2 * Σ(yi - ȳ)^2)以上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和公式,它们在研究、分析和解释医学数据和结果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简洁版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简洁版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简洁版1. 平均数(Mean):一组数据的平均值,通过将所有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

公式:X̄=ΣX/n其中,X̄表示平均数,ΣX表示所有数据的总和,n表示数据的个数。

2. 中位数(Median):一组数据的中间值,将所有数据按升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是中间的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3. 众数(Mode):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4.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计算每个数据值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公式:σ=√(Σ(X-X̄)²/n)其中,σ表示标准差,Σ(X-X̄)²表示每个数据值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和,n表示数据的个数。

5. 方差(Variance):标准差的平方。

公式:σ²=Σ(X-X̄)²/n6.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相关系数的值介于-1和1之间,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0表示无线性相关。

7. t检验(t-test):用于比较两组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8.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用于比较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9.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用于预测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根据这个关系进行预测。

10.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用于分析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时间关系,常用于研究患者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第一篇: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完整word版)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

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

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

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卫生统计学第十一章相对数分析详解演示文稿

卫生统计学第十一章相对数分析详解演示文稿
:利用标准年龄别死亡率与相互比较的两组 年龄别人口数计算求得的死亡率
选用间接法的条件:
有被比较的两组资料的各年龄别人口数及总 死亡率(或数)
已知作为标准的某一人口各年龄别死亡率及 其总死亡率
常用于:实际各年龄组死亡率未知时
第24页,共32页。
计算步骤:以P145表1-12为例
1、将各年龄组标准死亡率分别乘以各县相 应年龄组的人口数,得出各年龄组预期死亡 数nipi
第7页,共32页。
有些教科书中的分类:三类
频率型指标:
近似地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某事 件发生的个体数/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数)*K, 是频率或概率的近似
强度型指标:
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强度是单位时段内 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数时间))*K
2、各年龄组预期死亡数相加,得预期总死 亡人数Nipi,将预期总死亡数除以标准总人 口数,得出直接标化率
采用标准人口构成比时,计算见P144表11
选用直接标化的条件:
有被比较的两组资料的年龄别死亡率资料 有标准人口构成或构成比
第23页,共32页。
(二)间接法indirect standardization
第8页,共32页。
相对比型指标:
指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和B之比。它表示相 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个单位。=A/B
第9页,共32页。
常用指标:
1、对比指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之比。 如性别比、某指标随时间的变化
2、关系指标:指两个有关的、但非同类事 物的数量比。如医务从员与床位比、
第4页,共32页。
常用率有: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时点和期间患病率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发病率morbidity rate, incidence rate 死亡率death rate, mortality rate 病死率fatality rate 治愈率cure rate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

医学统计学公式整理1. 平均数(Mean):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所有观察值之和除以观察值的个数。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μ = (x1 + x2 + ... + xn) / n。

其中,μ表示总体均值,x1,x2,...,xn表示样本数据,n表示样本容量。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对于有奇数个数的数据,中位数是中间的那个数;对于有偶数个数的数据,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3. 众数(Mode):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4. 方差(Variance):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σ^2 = ( (x1-μ)^2 + (x2-μ)^2 + ... + (xn-μ)^2 ) / n。

5.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σ = sqrt( ( (x1-μ)^2 + (x2-μ)^2 + ... + (xn-μ)^2 ) / n )。

6. 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相对风险是比较两个暴露组之间罹患其中一种疾病的风险大小的指标。

计算方式为:相对风险=(发病率在暴露组中的比例)/(发病率在非暴露组中的比例)。

相对风险大于1表示暴露组的风险大于非暴露组,相对风险小于1表示暴露组的风险小于非暴露组,相对风险等于1表示两组风险相等。

7. 绝对风险差(Absolute Risk Difference):绝对风险差是比较两个暴露组之间发病率差异的指标。

计算方式为:绝对风险差=(发病率在暴露组中的比例)-(发病率在非暴露组中的比例)。

绝对风险差大于0表示暴露组的发病率高于非暴露组,绝对风险差小于0表示暴露组的发病率低于非暴露组,绝对风险差等于0表示两组发病率相等。

8.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atio):相对危险度是比较两个暴露组之间发病率的相对大小的指标。

医学统计学计算公式索引

医学统计学计算公式索引

相对数公式(3.1)公式(3.2)公式(3.3)χ2检验公式(3.4)理论频数公式(3.5)χ2基本公式公式(3.6)χ2自由度ν=(R-1)(C-1)公式(3.7)χ2校正的基本公式公式(3.8)四格表专用公式公式(3.9)四格表校正公式公式(3.10)2×k表专用公式公式(3.11)公式(3.12)R×C表通用公式中位数公式(4.1)当n为奇数时公式(4.2)当n为偶数时公式(4.3)频数表上计算公式(4.4)百分位数公式(4.5)频数表上计算算术均数公式(4.6) χ=(1/n)∑X公式(4.7) χ=C+(1/n)(Xi-C)公式(4.8) χa=Xa-1+(1/n)(Xa-Xa-1) 公式(4.9) χ=(1/n)∑fX几何均数公式(4.10)公式(4.11)四分位数间距公式(4.12) Q=P75-P25均差公式(4.13)标准差公式(4.14) 样本标准差公式(4.15) 递推计算公式(4.16) 直接计算公式(4.17)变异系数公式(4.18) CV=S/X×100%,X>0 正态曲线公式(5.1) 正态曲线方程(5.2) 正态离差(5.3) 标准正态曲线(5.4) 正常值范围X±uαs标准误(6.1) 理论标准误(6.2)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6.3) 率的标准误(6.4)t分布(6.5)总体均数的估计(6.6) 95%可信区间X-t0.05,νSχ<μ<X+T0.05,ν Sχ (6.7) 99%可信区间X -t0.01,ν Sχ<μ<X+T0.01,ν Sχ 总体率的估计(6.8) 95%可信区间P-1.96Sp<π<P+1.96SP< p> (6.9) 99%可信区间P-2.58Sp<π<P+2.58SP< p> t检验公式(6.5)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公式(7.1)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自由度ν=n1+n2-2 公式(7.2) 合并方差公式(7.3) 两均数相差的标准误公式(7.4) t检验u检验公式(7.5)两均数相关的标准误u检验公式(7.6)两样本率比较公式(7.7)公式(6.4)正态性检验公式(7.8) w检验公式(7.9) 偏度系数公式(7.10)公式(7.11) 峰度系数公式(7.12)公式(7.13) g1的抽样误差公式(7.14) g2的抽样误差公式(7.15) g1的u检验u1=g1/Sg1 公式(7.16) g2的u检验u2=g2/Sg2 两方差齐性检验公式(7.17) F=S12/S22,S1>S2方差分析公式(8.1) 总离均差平方和公式(8.2) 组间离均差平方和公式(8.3) 组内离均差平方和公式(8.4) 总变异自由度ν总=N-1公式(8.5)组间变异自由度ν组间=k-1 公式(8.6) 组内变异自由度ν组内=N-k 公式(8.7) F检验F=组间均方/组内均方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公式(8.8) 最小显著相差Dα=t,νSA-B公式(8.9) 两均数的标准误公式(8.10) 平均例数i=1,2,…,k 公式(8.11) 标准误多个方差齐性检验公式(8.12)公式(8.13)直线相关公式(9.1) 直线相关系数公式(9.2) 离均差积和公式(9.3) 相关系数t检验直线回归公式(9.4) 直线回归方程γ=a+bx 公式(9.5) 回归系数公式(9.6) 截距a=γ-bχ公式(9.7) 回归系数t检验公式(9.8) 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公式(9.9) 标准估计误差公式(9.10) 估计误差平方和公式(9.11) 两回归系数相关的t检验公式(9.12) 两回归系数相差的标准误公式(9.13) 两回归系数的合并方差符号检验公式(10.1) 成对资料比较,ν=1公式(10.2) 秩号的中位数公式(10.3) 两组符号检验,ν=1公式(10.4) 两组符号检验秩和检验公式(10.6) 成对资料比较,ν=组数-1公式(10.6) 两组资料求较小R'R'=n1(n1+n2+1)-R 公式(10.7)两组资料比较公式(10.8) 多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比较公式(10.9) 多组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的比较公式(10.10) 多组秩和的两两比较秩相关系数公式(10.11)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参照单位分析公式(10.12) 平均R值公式(10.13)R的标准误公式(10.14)R的95%可信限样本含量的估计公式(11.1) 两个率比较所需例数,1-β=0.5,α=0.05 公式(11.2) 大样本成对资料比较均数所需例数n=4S2/X2,1-β=0.5,α=0.05 公式(11.3) 小样本成对资料比较均数所需例数,1-β=0.5。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第⼀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1、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其结果的⼀门学科。

2、个体:研究的基本观察单位。

3、变量:⽤于观察研究对象的指标。

4、观察值:个体变量的数值。

5、资料:⼜称为数据,由变量的观察值构成。

变异:个体观察值之间具有的差异。

变异和同质是对统计学数据的要求!变异是统计学研究的真正对象!统计学是研究变异规律的科学!同质: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变异在允许范围内。

异质: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变异超出允许范围。

⼀、总体、抽样、样本、参数、统计量总体:同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研究对象。

总体同时具有同质和变异两个特点。

有限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量是有限的。

⽆限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量是⽆限的。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样本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

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

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

抽样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性;原则:代表性: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特征。

随机性: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率被抽样。

随机性是代表性的保证;⽣活中随机性的例⼦(思考题);计量资料:由连续变量的观察值构成的资料。

对每个观察对象的观察指标⽤定量⽅法测定其数值⼤⼩所得的资料,⼀般有度量衡单位,例如年龄、⾝⾼、⾎糖。

计数资料:由离散变量的观察值构成的资料。

先将观察对象的观测指标按性质或类别进⾏分组,然后计数各组的数⽬所得的资料,例如性别、患病、⾎型。

等级分组资料:由等级变量的观测值构成的资料。

具有计数资料的特征,同时⼜具有半定量性质的资料,例如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3种设计类型: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

三、抽样误差、概率和⼩概率事件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的原因;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概率P :表⽰某事件发⽣的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习惯将P ≤0.05或P ≤0.01的事件称为⼩概率事件,表⽰该事件发⽣的可能性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公式解析(doc 11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相对数
公式(3.1)
公式(3.2)
公式(3.3)
χ2检验
公式(3.4)理论频数
公式(3.5)χ2基本公式
公式(3.6)χ2自由度ν=(R-1)(C-1)
公式(3.7)χ2校正的基本公式公式(3.8)四格表专用公式
公式(3.9)四格表校正公式
公式(3.10)2×k表专用公式公式(3.11)
公式(3.12)R×C表通用公式中位数
公式(4.1)当n为奇数时
公式(4.2)当n为偶数时
公式(4.3)频数表上计算
公式(4.4)
百分位数
公式(4.5)频数表上计算
算术均数
公式(4.6)χ=(1/n)∑X
公式(4.7)χ=C+(1/n)(Xi-C)
公式(4.8)χa=Xa-1+(1/n)(Xa-Xa-1)
公式(4.9)χ=(1/n)∑fX
几何均数
公式(4.10)
公式(4.11)
四分位数间距
公式(4.12)Q=P75-P25
均差
公式(4.13)
标准差
公式(4.14)样本标准差
公式(4.15)递推计算
公式(4.16)直接计算
公式(4.17)
变异系数
公式(4.18)CV=S/X×100%, X>0 正态曲线
公式(5.1)正态曲线方程
(5.2)正态离差
(5.3)标准正态曲线
(5.4)正常值范围X±uαs
标准误
(6.1)理论标准误
(6.2)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6.3)率的标准误
(6.4)
t分布
(6.5)
总体均数的估计
(6.6) 95%可信区间X-t0.05,νSχ<μ<X+T0.05,ν Sχ(6.7) 99%可信区间X-t0.01,ν Sχ<μ<X+T0.01,ν Sχ总体率的估计
(6.8) 95%可信区间P-1.96Sp<π<P+1.96SP< p> (6.9) 99%可信区间P-2.58Sp<π<P+2.58SP< p> t检验
公式(6.5)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公式(7.1)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自由度ν=n1+n2-2 公式(7.2) 合并方差
公式(7.3) 两均数相差的标准误
公式(7.4) t检验
u检验
公式(7.5)两均数相关的标准误
u检验
公式(7.6)两样本率比较
公式(7.7)
公式(6.4)
正态性检验
公式(7.8) w检验
公式(7.9) 偏度系数
公式(7.10)
公式(7.11) 峰度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