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合集下载

厦门大学图书馆各项收费标准一览表

厦门大学图书馆各项收费标准一览表
技术处理费
7
遗失文献
书刊市场估计×10-50倍
解放前文献、珍本、善本、线装书
书价×20-30倍
解放后至1984年文献(含1984年),最低50元
书价×10-20倍
1985年至1994年文献(含1994年)最低50元
书价×2-5倍
1995年以后文献,最低50元,复本1本的文献,最低100元
8
偷窃文献
参照遗失文献赔偿标准,另加50元赔偿金
酌情停止借阅权限并通报院系
9
滞纳金
0.20-1元/天
按借阅方式不同处理
10
恶意破坏图书馆计算机系统
50-500元
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交司法处理
11
馆内吸烟
50-200元
报送院系
说明:
①遗失多卷书、连续出版物按全套全年总价值计算后依照遗失文献处理方法处理;
②书刊赔偿的具体倍数依馆藏复本多少计算;
③凡赠送或交换等未标价的书刊资料,先进行估价再按以上所规定栏目倍数赔偿;
④外文图书书价:比照市场价格,再依照遗失文献处理办法处理。
厦门大学图书馆各项收费标准一览表
项号
项目名称
收费(赔偿)标准
说明
1
科技查新
600元/项
国内查新
600元+DIALOG国际联机检索实际费用/项
国内查新
1000元+DIALOG国际联机检索实际费用/项
国内外查新
2
资料检索
中文3元/篇,外文5元/篇
资料检索
0.50元/A4页
参考咨询资料查阅打印
0.30元/A4页
参考咨询资料查阅复印
3
社会办证
15.00元/月

乡村图书馆合作共建模式: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经验

乡村图书馆合作共建模式: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经验

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援建历程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Library of Xiamen University,
• 1.组建志愿团队 • 1. Establish volunteer’s teams • 2.项目定位与图书馆员的任务 • 2. pro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task of librarians • 3.项目运作模式 • 3. Project operation • 4.项目评价与分析 • 4. Project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更没有文化设施 • it is a centre of educating civilian .
• It located for the second floor houses faced for vegetable market.
• This place have lots of people .There are not public places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者的反馈,不定期与各馆负责人联系,有 选择地邀请乡村图书馆馆长来参观访问。 • 深入研究项目运营模式,参照国内外民间 组织进展,对后续项目的运作提出建议。
the task of library and librarians
• Construct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business model • Focus on feedback. Understanding it’s Operating
activities, salon discussions. It is a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Workers and enrich the lives of workers.

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张影(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在当前馆藏资源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开展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研究,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及网站调查,从主页相关栏目设置、建设内涵、传播途径、共享方式及服务策略5个方面揭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馆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力度不够、传播渠道不畅、共享效果不佳、特色服务不深入等问题。

提出加大建设力度、拓展传播途径、加强协作共享、完善特色服务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传播服务[分类号]G2521引言高校图书馆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科特色等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保存了大量高质量的稀有文献,建立了各自的特藏资源。

这些资源或具学校办学和学科特征,或有特定地域和行业优势,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或体系。

众多学者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进行了研究,包括特藏资源的概念内涵、建设意义、数字特藏建设[1]、自建数据库[2-3]、红色文献[4-5]、合作与共享[6-9]等各个方面。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因此,有加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笔者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各图书馆网站主页特藏资源的栏目设置、建设内容、传播途径、共享方式和服务策略5个方面开展调研,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对策及建议。

调研时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5月8日。

2样本图书馆网站调查依据图书特藏资源栏目设置、建设内容等5个内容的11项指标,笔者调研了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其中东北大学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因此,选取其余41家图书馆作为调查样本(见表1)。

表1样本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现状一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图书馆主页栏目设置与否建设内涵资源类型建设内容资源来源传播途径阅读推荐/培训讲座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共享方式馆外网页链接合作共建服务策略常规服务文化服务特色服务*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第七届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21-026-B)的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form practice of Xiamen University Library’s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is paper
proposes a feasibl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which both BSC and KPI are
本文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厦大馆的实践分析和设计以bsc和kpi相结合的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意在结合发展目标采取恰当的方法还原绩效考核的本质论证bsc与kpi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高校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助益高校馆绩效考核的改革与创新
工作探索
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陈丽娟,陈 滨,刘海霞
2017 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 A 类世界
标采取恰当的方法还原绩效考核的本质,论证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后,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BSC 与 KPI 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高校馆的可
的“两个百年”战略目标和“三步走”战略部
行性和有效性,助益高校馆绩效考核的改革与
署,提出“完善建立以贡献度、保障度、有效


通过厦门大学图书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实践,探讨 BSC 与 KPI 相结合的高校图书馆绩
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绩效回报预期和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力图探索更科学的绩效考核
方法,实现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创新,助推“双一流”建设下的高校重大战略目标实现。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引用本文格式
关键绩效指标
究不断深入,BSC 和 KPI 被越来越多应用到高校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实践探讨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实践探讨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实践探讨作者:周红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4年第02期摘要:特色馆藏是一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标志性馆藏,其概念演变经历了从珍稀性文献收藏到专题性文献收藏的历史过程。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在经历了对珍稀性特色馆藏的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后,以服务高校特色学科研究为导向的专题性特色馆藏建设将成为未来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专题性特色馆藏的建设实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区域研究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是图书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源的集合。

特色馆藏可分为珍稀性特色馆藏与专题性特色馆藏两大类型。

珍稀性特色馆藏包含那些稀缺、有价值以及真正独一无二的资料,主要为稀有图书、珍贵文献资料以及档案资料。

专题性特色馆藏一般围绕某个指定的专门性领域或学科而建立,具有一定的收藏规模,服务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的文献占有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图书馆业发展较早的美国,其研究型图书馆特色馆藏概念在经历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后,基本内涵从最初的“珍稀图书”过渡到今天完整意义上的特色馆藏——珍稀性文献与专题性文献二者并存。

正是高校学科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客观上要求大学图书馆提供研究所需的专题性资料,从而带动了相关文献的收藏。

专题性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研究型图书馆的重视,最终成为现今意义上的特色馆藏。

目前,专题性馆藏与珍稀图书一样被统称为“特色馆藏”揭示于美国各大学图书馆的网页上。

美国研究型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演变过程,也较大程度上体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历史中。

20世纪末前后,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和教育经费的大幅增长,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开始了对馆藏珍稀图书(包括手稿、档案性资料等)的整理、出版以及数字化,专门性的管理部门也开始出现。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馆藏资料评析 ——兼论当代中国东南亚历史研究的变迁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馆藏资料评析 ——兼论当代中国东南亚历史研究的变迁

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1期·研究动态·2345670189:;;<=>?@ ———兼论当代中国东南亚历史研究的变迁高艳杰 张长虹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南洋院图书馆”)是全球馆藏东南亚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机构之一,亦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

作为联结中国早期“南洋研究”与当代“东南亚研究”的重要载体,南洋院图书馆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人对东南亚认知和关注点的演变。

时至今日,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遍地开花,但基础研究仍很薄弱。

梳理和挖掘南洋院馆藏资料,既有助于厘清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发展脉络,亦有利于反思中国的东南亚历史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术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一、南洋院(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及馆藏资料的来源 中国与东南亚交往历史由来已久,古籍中不乏关于“南洋”的记载,《汉书·地理志》就已经有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记录,此后从三国时期的《吴时外国传》《南州异物志》到唐宋时期的《大唐西域记》《岭外代答》再至元明清时期的《真腊风土记》《东西洋考》,中国古代文献中涉及东南亚的叙述愈加翔实和细致①。

近代以来,随着上海暨南大学于1927年设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以及国民政府在1942年建立南洋研究所,中国的东南亚研究进入系统发展阶段。

1945年末,出身于书香世家的陈盛明兄弟以近代兴建的家族私立图书馆“起斋图书馆”为依托,在泉州酝酿创办以东南海疆和南洋侨居国为题材的资料馆,并组建“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筹备处”。

后出于资金等问题的考虑,陈盛明将资料馆地址迁至厦门,于1946年5月5日正式成立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

解放战争时期,陈氏兄弟利用馆中资料完成了多部侨情、侨史资料汇编。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闽籍华侨事情(1926.5—1949.3)》《侨汇统计(1935.10—1950.9)》《菲律宾华侨人物志(1936.5—1948.8)》《菲律宾华侨情况(1946.6—1951.6)》等。

厦门大学图书馆危机应对的历史启示与实践——以内迁长汀为例

厦门大学图书馆危机应对的历史启示与实践——以内迁长汀为例

2021年第2期厦门大学图书馆危机应对的历史启示与实践以内迁长汀为例Ѳ徐文蕾∗㊀㊀摘要㊀以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危机应对事例为研讨对象,通过搬迁历程㊁在汀发展以及胜利复员三个方面的回顾,追溯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这一历史事件,归纳分析与此紧密关联的一系列举措,探寻其中蕴含的应急管理之道.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是危机应对的成功案例,给当下新冠疫情的应对提供诸多启益,无论是应急预案的制定㊁应急服务的开展,还是应急人文关怀的关注,都可以溯本求源,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应急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㊀厦门大学图书馆㊀内迁长汀㊀危机应对分类号㊀G 259D O I ㊀10.16603/j.i s s n 1002-1027.2021.02.0161㊀引言因遭遇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厦门大学图书馆被迫随学校西迁长汀,事件全过程可被视为高校图书馆较为成功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典范案例.首先,学校对当时日军入侵的情势做出了准确判断,为图书馆紧急情况下规避㊁迁移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周密预案,进而把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其次,甫一迁至新址长汀,图书馆即充分发挥了 心脏 功能,迁徙与复用之间的时间差极尽其短;第三,厦门大学图书馆于抗战胜利后回迁复员,一时千头万绪却有条不紊,体现出了快速高效的处置力度.厦门大学图书馆迁汀经历联结着国运校史,虽然渐渐成为一段少为人知的往年旧事,但鉴于厦门大学特殊的校情㊁馆况,特别是新形势下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㊁网络攻击以及疫病暴发流行等不确定㊁难控制的特点,那段过往历史依旧可以为图书馆人提供历久弥新的宝贵经验.本文即以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为探讨主题,在致敬先行者的同时,深入挖掘它留给图书馆界的有益启示,以期为当下 抗疫战争 及未来图书馆的应急管理提供借鉴.2㊀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详情2.1㊀内迁长汀过程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到任校长萨本栋依据«大学组织法»及现实需要进行了行政集中,使学校各部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他认为现在不是一个推诿责任的时代,所以事无大小,我都要亲为或与闻 [1].而 图书一项,实为大学命脉所寄 [2],格外受萨本栋重视.在厦门大学收归国立的过程中,内部行政人员多有更换,图书馆主任俞爽谜亦离职而去.萨本栋接手厦门大学后,为一时之计,紧急新聘一批职员,图书馆继任主任曾郭棠代行主任一职,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图书馆的内迁规划部署可以说是由学校特别是校长萨本栋统筹实施.萨氏心思缜密,甫一获知旅厦日本侨民撤退信息,即饬属将图书㊁仪器㊁标本等,以迅速等手段陆续装箱借备万一 [3].日军侵袭厦门后,厦门大学因校区处在敌我争锋的要冲,暂时迁至 万国公地 鼓浪屿,重要图书资料等一并移入.其时,国内高校大多西迁或计划迁徙西北,萨本栋秉承校主陈嘉庚的办学宗旨,以延续东南文脉为大任,在科学分析抗日局势的情况下,最终择定福建㊁广东和江西三省交界的长汀为迁避之所,利用崇山峻岭的掩护全力办学.档案资料显示,选址长汀后,萨本栋于1937年11月至翌年1月先后四次召集专题会议,详尽讨论包括图书搬运等在内的迁校议题[4].后续事实证明,这样的规划与部署,为图书设备的保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221大学图书馆学报J o u r n a l o fA c a d e m i cL i b r a r y∗徐文蕾,O R C I D :0000G0001G8142G024X ,邮箱:w l x u b b @x m u .e d u .c n.2021年第2期客观条件.1937年12月,厦门大学图书馆随学校迁往长汀, 当年厦门到长汀,要渡过鹭海㊁九龙江及十几条溪流,越过多座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土匪出没[5].学校最初筹划全体师生与绝大部分已经装箱的图书等物品同时起程,但后来由于车辆㊁交通等原因,只能把紧要及急需书籍先行运送,其余部分则暂时存放于鼓浪屿㊁漳州和龙岩等处,然后陆续分批次外运至新校区.其中经漳州暂存的图书仪器计有1000多箱,为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 萨本栋先后给第七十五师司令部㊁水警第二大队部㊁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署㊁厦门海关监察署㊁厦门海关税务司㊁厦门警务司令部等十余个部门亲笔发函,请予以签发通行证并予以随行保护 [6].良苦用心换来较少失损,根据迁汀后图书馆方面的统计, 图书之不及搬运者,约计中文8000余册,西文3000余册 [7].相较之下,平㊁津㊁京㊁沪各地之机关学校,均以变起仓促,不及准备,其能将图书仪器设备择要移送内地者,仅属少数,其余大部随校舍毁于炮火,损失之重,实难计数[8].更有高校图书馆西迁途中因遭遇敌机轰炸,仅珍善本书籍损失就多达万册以上者[9].国难危情面前,厦门大学图书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损失较少,诚如陈嘉庚所言, 比之他省诸大学迁移,书物有丧失殆尽者则为幸多矣 [10].2.2㊀长汀时期馆藏建设与读者服务厦门大学图书馆初创之时虽有些先天不足①,但在校长林文庆的一贯重视下,经由裘开明㊁俞爽谜等专业人士前后相继开拓经营,1935年前后已获长足发展, 西文书籍,刊物之完善,据说为国内各大学图书馆所罕见 [11].又因迁移过程中损失轻微,因此具备了良好的馆藏基础.迁汀后一段时间,图书馆主任改由校秘书杨永修兼任,除了按旧例成立图书委员会外,又增设学生用书用具探划委员会,协同选购图书,处理馆务.1939年图书馆内部分设订购股,专门处理中外书刊订购事宜[12].1941年,仿效清华大学 教授治校 成例,设立以法商院院长冯定璋教授为主席,图书馆主任和其他教授为委员的学生用书划购委员会,进一步提高馆藏质量[13].经费方面,学校不仅列有图书专项经费,还设法争取各种补助款项.迁汀之初,此前中英庚款委员会补助私立厦门大学的四万元即悉数购置图书㊁订阅期刊.1940年秋,又在外汇㊁运输等极为艰困的情况下,购买中外文图书3000余册.翌年,学校争取到中英庚款委员会及教育部补助约国币46万元,其中一部分亦用来购置图书[14]. 那时在厦大图书馆里,可以看到英㊁美㊁法㊁德等国的一些期刊和西欧当年出版的图书,这使得来校参观的学者们赞叹不已[15].著名学者浦江清1942年参观了长汀厦大图书馆,他在日记中写道, 西文书,凡语言㊁文学㊁哲学㊁历史㊁医学㊁生物皆富,物理㊁化学㊁数学书亦可,而关于中国文学之书籍亦多,出意料之外. 亚里斯多德有最新之英译本[16].民国行政院政务处长蒋廷黻视察厦大后认为,长汀之厦门大学已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17].这其中,图书馆的因素不可或缺.厦门大学图书馆在建校第二年走上正轨,制定章程,编制目录,办理借阅.1926年馆务进一步开展,1935年读者服务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②.毋庸讳言,内迁长汀给图书馆带来了多方位的影响,到汀伊始,图书馆仅设有书库㊁阅览室和杂志室,馆员人数也有相当程度的缩减③.随后馆舍面积迅速增辟,阅览环境大为改善.新阅览大厅建成后,分设文法㊁理学院㊁工商及西文杂志等四个阅览室.馆员也克服诸多困难,为全校读者提供必需的文献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能按时补充前沿性资料.对于这一点,萨本栋在接受采访时亦毫不讳言自豪之情, 尤以一百二十种之西方杂志,始终能源源寄到,供诸参考浏览,此恐为内地任何大学所不及 [18].因此,图书馆成为绝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的光顾之所,以至常常开馆即告满座, 后至者往往向隅 [19](85).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读者服务,如对普通读者延长开放时间,每天7点开馆,全日开放;调整借阅规则,每本书只能借阅1小时,后面无人借阅才可以续借[20];321①②③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时,图书馆只是隶属于教务处的 图书课 ,藏书不过500余册,第二年始独立而为 图书馆 .1926年图书馆设办公室㊁阅览室和书库等三部分,其中阅览室分学生阅览室㊁教员研究室和阅报室,书库包括中西文书库.1935年俞爽谜入主图书馆,秉持 图书馆是活用的而非保管的 的理念,在读者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2辑)和«厦门院系馆所资料简史»皆提及迁汀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人数,一说为9人,一说为11人,而据厦门大学1938年度教职员名录,图书馆职员加主任共6人,因此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说法,大幅度的人员缩减都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第2期为便利教授研究,特辟中国文学㊁历史㊁教育㊁商业㊁经济五个研究室;编制«国立厦门大学教育系各科战时补充教材研究参考书目及论文索引»,为教学提供精准服务;采购战时读物,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特定时间面向长汀当地民众开放图书馆,服务当地,开启民智.在这前后或同时,计划整顿书库;弃用造成较多讹误的王云五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采用更适应中国图书馆界的皮氏编目系统,重新编制图书目录,等等[19](86).凡此种种,足见厦门大学图书馆于战事危情下的从容应对,体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水准.2.3㊀抗战胜利后复员与回归抗战胜利后,厦门大学图书馆在学校的部署下,积极参与到复员回迁筹划实施工作中.厦门大学在接获胜利消息数日后即改应变委员会为复员委员会,又在厦门设立驻厦复员办事处,并特别将1945学年设为 复员年 ,一切工作以复员为中心.学校一方面成立了留存鼓浪屿厦大校产清查委员会,清查包括图书在内的各类校产;另一方面,专门设置图书馆复员工作组,由教务长谢玉铭担任召集人,时任图书馆主任陈贵生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负责整理长汀校区图书馆图书资料,准备回迁厦门本部校区;此外,还计划复员前后继续大量征购中外书刊,充实馆藏资源.由于厦门大学本部校区当时仍被用作日本战俘集中营,加之校舍损毁严重,因此一年级新生先行于鼓浪屿开课,学校暂时借用英华中学百友楼,设立图书馆鼓浪屿分馆,以保证所有读者都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文献资料借还阅览服务[21].与此同时,学校又派员到有关单位,清查㊁回收厦门沦陷期间散失的图书资料,但因战火殃及,前此留存的图书大都毁损,报纸则损失殆尽.1946年6月,厦门大学图书馆复员返厦正式启动,当时«江声报»㊁«中央日报»(福州版)①等报纸对这一过程皆有报道.厦门大学与漳龙汽车公司签订合约,专派卡车五百五十辆搬运仪器图书.由于当时长汀通往漳州的公路只修到水潮,故学校决定将整个运程分成陆路 溪流 海路三段进行,而在陆路与溪流之间一段路程,还需要雇用挑夫周转.为处理交接运送事宜,厦门大学特在水潮与漳州两地设立复员接运站,由校长汪德耀聘任学校教师数人分别担任两个接运站的主任和指导员,指定学生数人为助理员,凡图书等自长汀运达水潮㊁漳州时,凭总务处或长汀办事处运单点收,如有件数不符㊁封条脱落或破损之类情况发生,责成押送承运人员,并立即报告长汀主管机构[19](222).接运办法制定详密,运送过程中虽水陆辗转,几经周折,最终陆续抵达厦门校区,以群贤㊁集美两楼为书库和阅览室,复员工作至此完成.统计数字显示,当时藏书量总计9万余册,书籍种类和藏书结构比之迁汀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复员结束不久,厦门大学图书馆即向重庆㊁上海和海外订购中文报纸杂志100余种,英㊁法㊁德三国著名杂志刊物近300种,重要图书1500余部,以及其他教学参考用书等若干[22],全力投入到支持教学与科研之中.截至1946年底,中西文图书杂志总数已有95875册之多[23].3㊀厦门大学图书馆危机应对启示与实践②3.1㊀制定应急预案,系统应对危机2006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F e d e r a t i o n o f L i b r a r y As s o c i a t i o n s 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F L A )保存保护中心发布了«灾害预防手册»[24],哈佛大学㊁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图书馆则根据不同的危机制定了具体解决方案[25],这说明,制定应急预案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这一领域普遍存在薄弱环节.厦门大学图书馆曾有内迁长汀的宝贵经历,当时虽无应急管理的概念,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个几近完美的范例而存在.世易时移,如今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特别是厦门大学 一校两国三地四馆 ③的特殊格局,在应急管理方面平添许多变数.因而,在长汀经验基础上,制定系统的应急预案势在必行.具体而言,预案首先应与学校相关部门无缝对接,这样危机发生时才有可能争取到最大的支持.纵观内迁长汀以至复员返厦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图书馆一直与学校同荣辱共进退,无论是内迁前的图书文献装箱发运,还是在汀期间的馆舍改造㊁421①②③1941年由«福建民报»改名而来.本章节未标注数据和内容参见知网 202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 课程:图书馆疫情期间的运行与服务 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主讲人,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所谓 一校两国三地四馆 ,是指厦门大学独特的分校(区)制度,厦门本部与马来西亚分校㊁漳州嘉庚学院分属两个国家,三个地方;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㊁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与嘉庚学院图书馆呈鼎足之势,隶属于本部总馆或保持业务往来.2021年第2期馆藏建设,抑或返厦前后图书资料的再次整理搬运,图书馆的运作都嵌入到学校的总体规划之中.这是此次危机应对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它给后来者的重要启示.而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图书馆应对危机的平台已经从所在学校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图书馆界,图书馆单打独斗的时代成为过去,图书馆及相关行业联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厦门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成员馆㊁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及福建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在制定预案时还应充分参考其他机构图书馆尤其是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危机预案,以便联合起来提高危机处理的工作效率.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厦门大学图书馆从元月24日起先后召开4次馆长办公会议,紧密配合学校防疫计划,并视疫情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包括指定专门人员提前采购防疫物资;关闭图书馆所有边门,只留一个进出通道,所有人员体温检测入馆;本着 图书馆暂时关闭,服务永不停止 的原则,与C A R S I 平台㊁数据库商㊁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机构密切合作,推出以线上为主的教学科研服务;利用疫情客观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空档期,加强内部建设,组织人员进行图书除尘㊁消毒㊁清点和维护,等等.这些措施,既保护了员工,也获得读者好评.厦门大学图书馆已在网页公布了消防细则,跟厦门市消防局亦屡有合作活动,防台风预案也在历年 台风季 的考验中逐步完善①,经过此次疫情的冲击,危急意识深入人心,目前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整合起来,吸取相关机构的有效经验,制定一个综合而又全面的危急预案,并在危机发生时及时寻求多方支持,系统应对危机.3.2㊀培养应急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模式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急服务是应急管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汀厦大图书馆外在环境极端艰困,但仍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不仅在当时好评不断,其后更化作鲜活的记忆,在不同的场合被频频提起, 尤其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更非疏迁西南各大学所能望其项背[26].以长汀时期校友刊物«厦大通讯»文章为基础的词频统计显示,图书(馆)成为校园设施类高频词,远高于其他同类词语[27],可见当时厦门大学图书馆认同度之高.厦门大学 南方之强 的美誉即由长汀时期叫响,图书馆无疑是一个加分项,应急服务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但在科学技术昌明进步,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㊁个性化的今天,长汀那种传统的单纯纸本文献服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服务模式的多元化㊁服务内容的高科技含量成为新常态,应急服务标准也因此水涨船高,相应地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虽在中国被有效遏制,但却于欧美等国家地区肆虐逞凶,如何让文献传输㊁课程直播及各种服务跨越千山万水,及时抵达图书馆的使用者,一时成为前所未有的考验.厦门大学图书馆响应学校要求,首先在图书馆原有M o o d l e 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升级,推出S P O C 平台;同时组建平台服务推广小组,先后发布三版平台使用手册,并开展线上培训,小组成员则加入学院教师网络授课技术支持群,即时解答平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协助学校如期开设研究生课程.开课以来,日均使用量超过4000人次.其次,利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已有品牌 i 学堂 ,推出专题系列讲座«文献检索与论文编辑»,每期除主讲人外,另设2到3名助教,协助教学活动全方位开展,主题包括馆藏文献的检索与获取㊁文献管理软件导用㊁毕业论文编辑与排版,既回应各专业学生的共同需求,又密切契合特定阶段的毕业生群体需要[28].最后,闭馆之初即面向所有读者推出纸本文献预约外借服务,网上申请,指定地点统一办理外借手续,在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与接触,至4月21日已为400名读者外借图书近4000册.这些线上服务为主的措施,拓展了应急服务模式,图书馆因此主动出击到了教学前线,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显而易见,以上种种已经全面展示了未来应急服务的新领域㊁大方向.3.3㊀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危机人文关怀如果说 图书馆之所以能成为图书馆,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至今,在社会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坚不可摧的图书馆人文关怀 [29].那么,在应急管理期间,高校图书馆尤其需要践行人文关怀.因为危机发生后,研究人员或团体对相关文献信息特别是二次㊁三次文献的需求应时而生,以研究攻关或为决策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多数普通读者,无论是舍图书馆无他的刚性需求还521①厦门大学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每年5 10月台风季,都会有强风暴雨,这是图书馆自建馆以来一直需要面对的危机.2021年第2期是危机压抑下的心理需要,都亟须得到有效的回应.对前者,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敏锐的职业眼光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素养,先行收集㊁整理㊁加工文献资料,以便专题研究;对后者,如何精确识别这些缓急不一的文献需求,并给予相应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应急管理的重点所在.如前所述,长汀时期的厦大图书馆在这方面已有所践履,如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教授研究室,延长开放时间等.受惠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文关怀突破时空限制呈现出别样的时代色彩.在这次 抗疫战争 中,厦门大学图书馆为尽可能照顾到读者的不同需要,推出了一系列线上服务,除前面所述协助研究生教学㊁专题讲座外,同时开展线上文献传递㊁科技查新㊁成果证明与知识产权服务,以满足读者特别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应急需求.数字资源方面,与信息网络中心合作,在全力保障校外V P N 访问图书馆资源的前提下,通过2019年加入的C A R S I 平台开通C A R S I 认证服务,让校外读者使用厦大身份即可直接访问12个主要常用数据库,此举走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前列①,给因疫情滞留天涯海角的读者带来诸多便利.不仅如此,还开创性地推出了 数据库问题申报 特色服务,建立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读者的文献获取问题.而数据库试用与读者推荐服务,在特殊时期有效地拓展了图书馆资源,也直面读者需求,反馈良好.最后,图书馆还联合研究生院㊁教务处,持续推送 战 疫 书单 [30];与超星数字图书馆共同推出21天共读之旅 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活动自有品牌 书香满园庭 亦从线下转为线上,与读者一起走入心灵之旅,共克时艰.但总体而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深度文献服务仍显不足,对在职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干预亦尚未正式提上工作日程②.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危机预案即提出要重视灾难发生时员工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31],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危机人文关怀才名副其实,也应成为厦门大学图书馆勉力追求的目标.4㊀结语综上所述,厦门大学图书馆在危机应对方面拥有可资借鉴的辉煌历史,从被迫内迁到胜利复员,时间长达八年之久,于艰困之中倾力助学,浴火重生,在图书馆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图书馆在危机应对中的角色定位,还是危机期间的读者服务,都可以给后来的应急管理以有益启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局势会更加复杂多变,厦门大学图书馆如何基于校情馆况,超越昔日的荣光,既有赖于长久以来的资源积累,更取决于现在开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即制定全面系统的应急预案,培养应急服务能力,注重应急人文关怀,如是则再度书写华美篇章可以期待.参考文献1㊀周辨明.厦大迁汀两年来之变化[J ].唯力旬刊.1939,2(7-8):37.2㊀萨本栋致中英庚款负责人杭立武函件.续请中英庚款[A ].厦门大学档案馆,卷宗目录号:040-56.3㊀旅汀厦门大学同学会出版委员会编.一年来的本校[J ].厦大通讯,1939,1(1):5.4㊀厦门大学校务会议记录(一).请拨迁移补助费[A ].厦门大学档案馆,卷宗目录号:055-20.5㊀洪永宏.厦门大学校史:1921-1948(第一卷)[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61.6㊀石慧霞.萨本栋传 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70.7㊀厦门大学同学会出版委员会.母校迁汀之后之图书馆[J ].厦大通讯,1940,2(3-4):15.8㊀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0.9㊀李超.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摧残[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96(2):12-15.10㊀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 ].新加坡:南洋出版社,1946:263.11㊀郑廷璋.对于本校图书馆之几点意见与愿望[G ]//国家图书馆.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第20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25-128.12㊀陈营,陈旭华.厦门大学组织机构沿革暨教职工名录[G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5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8.13㊀孙敦恒.萨本栋传[G ]//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44.14㊀洪永宏.厦门大学校史:1921-1948(第一卷)[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05.15㊀蔡启瑞,黄厚哲,陈碧玉,等.萨本栋与厦门大学[G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资料丛刊:第8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46.16㊀浦江清.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M ].北京:三联书店,1999:199-200.621①②厦门大学是继北京大学之后第二所开通C A R S I 认证服务的高校.厦门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针对本馆离退休人员特别是空巢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参见随会系统直播:厦门大学图书馆战疫 专题微党课,h t t p s ://p r i v a t e .s u i m e e t i n g .c o m /s h a r e /j/183783409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所在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所在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所在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成熟为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科研活动的需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作为提升图书馆功能的手段越发凸显,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之初就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图书馆之间相互分享资源,以达到提升服务的目的。

图书馆使用最少的经费提供最大化的服务,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图书资源,“共享的资源可以是实物、人员或资金,包括馆藏资料、图书馆目录、工作人员的专长、存储设施和计算机等设备。

”[1]文献资源共享的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在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概念上提出的,更加广泛的提出了文献资源共享的范围,可以是人类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文献总和,是物化后信息和知识的存在形式。

各个文献资源系统都可以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活动,从各个层面发挥文献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而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效率也有明显的改变。

信息资源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在网络和通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图书馆是一种趋势和必然,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公益性和惠民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发展水平;能够使更多的用户得到平等的待遇和方便;可以节约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使信息流通更快,更通畅,人们的交流更加互通有无。

1.满足现代读者对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图书和信息资源的需求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丰富和“无纸化”办公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使用电子阅读器,这类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方便、快捷,并且很多还有联想功能,把相近或者相关的信息推送给用户,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或者更多的有用信息。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向是图书馆界秉承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功能就是提供信息资源为读者或用户所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划性文件,目的是为图书馆馆藏的维护和发展提供政策框架。

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用以保证馆藏发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最终使馆藏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

本政策由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委员会制订并监督实施。

一、前言厦门大学是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含55个系),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1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9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九五”“211工程”建设,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

至2010年,规划在校学生35000人以上,其中本科生20000人以上,硕士生15000人以上,博士生2000人以上,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00人以上。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生均藏书量的要求,到2010年,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藏书总量应达到450万册以上的规模。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厦门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厦门大学图书馆相应地力求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图书馆。

其馆藏发展活动应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馆藏的有机协调发展,也涉及区域性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馆藏合作与信息共享活动的参与和推动。

二、馆藏发展的目标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目标是:1、配合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以研究性馆藏为核心的研究型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

2、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馆藏,形成有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3、促进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充裕、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中心。

三、馆藏发展的基本原则1、馆藏发展必须以学校的发展方向、目标、价值和重点为归宿。

2、馆藏发展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3、图书馆必须保持和加强特色化资源的建设。

4、馆藏发展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综合考虑资源的本身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以确定馆藏复本。

6、注意电子文献和印刷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7、图书馆支持学术自由的基本立场,不歧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政治观点的学术资源的收藏。

8、不收藏不符合大学用户需求层次的出版物。

9、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四、馆藏级别的划分l特色收藏:对一些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学科专业或专题资源要全品种收藏,形成完整的特色馆藏。

本馆藏级别代码为5。

l研究级收藏:主要指有关某一学科或研究专题的科研专著、研究报告、发明成果、科学实验结果等一些重要的学术性参考资料,此外还包括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性期刊、专业性的学科索引材料等等。

研究级收藏是构成我校图书馆的核心馆藏,是重点采选领域。

本馆藏级别代码为4。

l学习级收藏:满足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所需的专业性资源以及相关的学习参考性资源,一般是指有关某一学科的基础性资源。

在学术深度上要低于研究级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学科的基础性论述、专业基础性期刊、与学科有关的参考性工具等。

本馆藏级别代码为3。

l基础级收藏:属于选择性收藏的范围,主要指用于对某一学科的介绍性和定义性文献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工具类文献资源,包括字典、百科全书、调查资料等。

本馆藏级别代码为2。

l少量收藏:对一些图书馆收藏学科范围以外的学科领域,可以少量选择性收藏,这一级别的收藏必须要严格界定,而且要随着学校学科的变动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馆藏级别代码为1。

五、馆藏发展组织1、馆藏发展委员会馆藏发展委员会是本馆馆藏发展的指导和咨询组织,由馆内具有高级馆员组成,由馆长和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任正副委员会主任。

负责指导、组织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研究,制定或修正采访原则、规划、条例和经费预算,协调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馆内部门、院系和其它图书馆的关系,督促有关业务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系统的各项功能。

本委员会向学校图书情报委员会负责。

2、馆藏发展工作相关部门文献采访和典藏任务主要由采访部承担;馆藏组织由编目部承担;实体馆藏布局、管理、剔旧和保护由流通部、报刊部和保存部门共同承担,其中剔旧任务由典藏组负责组织实施;虚拟馆藏布局、管理和维护任务由技术部承担;馆藏评价由学科馆员承担。

各部门和相应工作人员应积极合作,协调活动,并加强同校内各院系的联系和调研工作。

3、馆藏采选人员:本馆采选人员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科馆员承担,采选人员必须还具备以下相关知识:充分掌握学校教学科研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重点收藏与本校当前或未来学科专业目标、课程设置、科研项目相关的信息。

与自己所负责学科的院系专业等基本用户群保持密切联系,跟踪他们最新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文献采购的计划和目标。

深入了解相应学科馆藏与其目标的完备程度、匹配程度和使用状况,根据现有的馆藏情况确定特定资源的采选力度。

对馆藏丰富的资源必须避免出现过度冗余;要加强对馆藏不足的文献的采选;对一些价格昂贵的文献,一般应先考虑馆际合作或共享等其他获得方式。

密切关注出版信息和书评信息,了解出版动态,分析发行状况,保证必备学术出版物的及时采进。

对于未由正常发行渠道购入的学术出版物,必须设法获得。

六、文献采选的一般原则1、文献采选的质量标准: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性、创造性、作者或编辑者的权威性、资料价值等综合因素作为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

2、价格因素:决定采选的主要因素是出版物的学术价值,价格有时是采选与否的重要因素。

但采选文献时在考虑其本身价格的同时,对前期采购费用和后期加工费用都要充分考虑,尤其是对免费资源更要考虑其其他费用情况。

3、复本标准:厦门大学图书馆中文文献实行低复本政策,原版英文文献实行零复本政策;所有复本的采选在充分考虑文献本身质量的情况下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前提;同一种文献在同时存在电子版与印刷版时,尽可能根据使用情况只选择保留一种版本。

4、同一种文献的版本选择标准:学术性期刊的采选实行电子版优先;图书仍以印刷型图书采购为主,加强电子图书的采购。

原则上同一种文献不允许存在两种形式的版本。

七、文献采选方式1、购买:购买(含租用)是国内外出版物的主要采选方式。

按馆藏发展政策所规定的采访原则、复本标准购买馆藏文献。

文献采选信息收集:必须设法从各方面获得各学科、各主题、各文种、各国家、各发行渠道、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以扩大文献选择的范围。

对权威、常用、适用的文献信息报道应搜集齐全。

同时,接受出版商、发行商提供的信息和读者的荐购信息。

采选渠道选择:电子资源外的纸质资源尽可能实行招标采购、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以参加采购团等方式进行集团采购、对师生推荐的重要文献实行临时性采购。

采选制度:厦门大学图书馆文献采选实行中外文不同的采选制度,其中中文文献实行学科馆员采选制度,是学科馆员为主,师生推荐为辅的选书制度;外文图书实行院系专家选书制度,专家选书为主,学科馆员调控为辅的选书制度;数据库实行参考馆员会议集体决策方式采购。

2、出版物交换:出版物交换是采选工作的重要方式,分为国际交换和国内交换。

交换工作应本着“以我所有,换我所需”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执行我国对外文化协定的有关条款,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献信息单位建立良好的出版物交换关系,重点交换国外有价值的,特别是通过贸易渠道难以买到的出版物,以补充馆藏。

我馆侧重于交换大学(学院)、研究所、国际权威组织的出版物,交换资料包括学报、科学报告、年鉴、公报、简讯、年度报告、和图书等。

我馆提供交换的资料以本校出版的刊物和福建省地方文献为主。

开展国内交换工作,重点补充我馆缺藏的普通古籍、民国时期出版物、地方文献、非公开发行的连续性出版物及其它各类国内文献。

3、征集或接受捐赠:本馆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文献。

受赠应建立专门的捐赠档案,列明捐赠者、捐赠品名及数量、价值。

文献一经接受,其产权即归厦门大学图书馆所有。

我馆征集的文献主要包括:个人藏书、机构藏书、政府出版物、方志家谱资料、文史照片、手稿及其它特藏文献和有价值的文献等。

征集文献可以列支一定的图书购置费。

凡接受属于入藏范围的受赠文献,均应办理捐赠手续、建立档案资料并回复赠书卡以示感谢。

珍贵文献和价值较高、数量巨大的文献,应颁发荣誉证书或举行赠书仪式。

一般受赠文献不设专架。

做好捐赠文献的复选工作。

不入藏文献应尽可能转赠其他图书馆收藏,让其发挥应有效益。

4、文献复制:为了教学的“合理使用”需要,可以通过复制方式保存本馆缺藏文献。

对于通过其它采选方式不能获得的本馆缺藏的各类文献,可采用复制的方法代替文献原件入藏。

通过复制补藏的文献主要限于保存本和教学参考书。

根据文献类型、保存时间等选择最优复制方式。

对于利用率高的教学参考书一般采取数字化扫描方式,限制在校园网内使用。

5、呈缴:建立健全校内出版物的呈缴制度。

以下为呈缴的范围:本校学者出版的各种图书;如《厦大文库》。

本校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供一份纸本,另提供一份电子版给图书馆的电子学位论文系统。

本校编辑出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期刊;本校资助的学术会议或学术讲座资料;本校资助的科研成果或教学课件;本校人员发表的论文或工作文稿。

该项由作者直接提交《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6、其它方式。

八、经费分配和控制1、经费来源主要有校拨事业经费(含“211工程”专项经费、“985工程”专项计划经费)和教育部“文科研究生专款”。

图书馆经费占学校年度事业经费的5%左右。

5、经费分配:根据历年经费计划和使用数据,以及本年度采访计划、师生人数(特别是教师、研究生人数)增减、学科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增减、馆藏点变动情况、馆藏利用调查和读者建议、各类型文献出版发行情况、涨价幅度和其它影响因素分配经费。

经费额度使用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要保证本校各学科文献的系统发展,又要适当向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倾斜。

表一:不同类型文献经费分配比例表二:同类型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经费分配比例3、经费控制经费预算:采访部门主任根据上一年经费使用情况制订当年的经费预算计划,作为当年经费使用的依据。

财务审批:超过500元的单套高码洋中文图书由主管副馆长审批;所有外文图书和中外文期刊订单都需由部主任审核、报主管副馆长审批;数据库订单需经参考馆员会议讨论通过,由主管副馆长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