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一 第一节 细胞增殖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 第一节细胞增殖(共56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 第一节细胞增殖(共56张PPT)

?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结果:
0.3cm
0.3cm
0.3cm
1cm
2cm
3cm
注:NaOH与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NaOH扩散的体积 扩散效率=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2.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试验流程:
时期
4N 染色单体的数量
2N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有丝分裂的意义
•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 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 状的稳定性。
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 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
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前后代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如骨胳肌 细胞,口腔细胞,神经细胞等,尚未分化的细胞才有细
胞周期。如受精卵,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动物的生发
层细胞,干细胞等。
时间: 上一次分裂结束
下一次分裂结束
分裂间期 (90%--95%) 2.阶段
分裂期 (5%--10%)
末期 后期 中期
前 期
子细胞

裂 期
思考:与有丝分裂的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线粒体: 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 成、染色体的运动等过程,需要消 耗ATP。
核糖体: 合成相关蛋白质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中心体: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1.洋葱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经四次有 丝分裂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染色 体( A )
4N
2N

高一生物教案:5.1《细胞增殖》(苏教版必修1)学生

高一生物教案:5.1《细胞增殖》(苏教版必修1)学生

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并,指出细胞周期的内涵;②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③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④比较各时期染色体行为,以及D N 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⑤描绘曲线图,解释D N 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2、能力目标:通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绘图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学习,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②有丝分裂各时期D N 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

[课时]3课时[回顾](1)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2)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哪里?(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如何?它们的成分是什么?(4)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是。

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产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细胞无丝分裂:少数细胞的分裂方式,产生的也是体细胞一、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引导自学]自学P80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细胞周期?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为一个细胞周期。

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长短是否相同?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长短。

3、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和两个时期。

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约占,分裂期约占。

4、细胞分裂间期是不是静止的?发生哪些变化?分裂间期完成的变化是: 和 。

[思考与总结]经过间期的复制:1、 D N A 数目有无加倍?2、染色体数目有无加倍?3、染色体发生了如何变化?4、如何对染色体进行计数?5、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 A 、a → a B 、 b → b C 、a → b D 、b → a(二)细胞分裂期(以动物细胞为例):细胞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可将其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引导自学]仔细观察P 81的图与文字,总结有丝分裂分裂期四个时期的特点:1、前期: 前期的主要变化特点是:1) 细丝状的染色质变为 ,每条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 2)核膜 ,核仁 。

高中生物 必修1 第6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高中生物 必修1 第6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两个子细胞。
1.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由图分析可知( C )
C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2.下列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间相差较大。间期占时间很长;
1.8 1.6 2 15.3 36.9 17.3
B.不同生物的不同种类细胞,细胞
周期长短不同。
35.3 15.3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 每个染色体都形成 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呈染色质形态
间期变化 间期变化 1.DNA进行复制,每个染色体上由一个 DNA分子变
,消失是 后期 。
核膜,核仁消失是 前期 ,重现是 末期 。
你注意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吗? 请注意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
前期
末期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观察上面前期和末期的两组图,动物 1.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植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 植物 :由两极直接产生。 细胞和植物细胞各有什么不同? 细胞隔开。 动物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 动物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裂。
胞形成,重新进入下一个细胞周
期)
思考:细胞壁的形成与什么细胞器有关?
染色体和DNA的复制都发生在 分裂间期 。
DNA数目加倍发生在 分裂间期 ,恢复成原
数目在 末期结束形成子细胞 。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 分裂后期 原数目在 末期结形成子细胞 。 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是 现是 前期 ,恢复成

2013版高中生物1.5.1《细胞增殖》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13版高中生物1.5.1《细胞增殖》课件(苏教版必修1)

答案:(1)a~h (2)有丝 后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 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形 ——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结果分析 【案例】(2008·江苏高考改编)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 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资料。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 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3)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4)特点:不同类的细胞, 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 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细胞增殖的方式、过程和意义 (1)方式:_有__丝__分__裂___、无丝分裂和_减__数__分__裂____。 (2)过程:包括__物__质__准__备___和__细__胞__分__裂___整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___生__长__、__发__育__、__繁__殖__、__遗__传_______的基础。 【点拨】(1)生物体的生长包括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增殖。生物体 大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不同。 (2)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是人为划分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析】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数目。图中的a~c为分 裂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 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粒分裂,细胞的 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 号是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 完全一样。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对应前 期、中期。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名师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名师教案

《第一节细胞增殖》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细胞增殖”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重要内容,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受精卵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重要基础。

分析本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教学实际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作为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作为教学重点,将细胞增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作为教学难点。

通过播放教师配音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微视频,明晰有丝分裂过程,再利用自制染色体模型让学生完成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到静态图像的转换,掌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并通过微视频播放教师制作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结构模型,示范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探究有丝分裂特定时期的结构特点,有效实现将微观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成为课堂的主体,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描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概述有丝分裂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与识别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培养图形辨析能力、基本的绘图能力;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的分析,提升学生科学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克服困难、合作探究的科学素质;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观察,认同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

三、教学过程3.1微课激趣,引入新课课堂伊始,播放教师配音的自制微视频:《人的胚胎发育》,导入新课:相信大家看了这个微视频后,都了解了我们人最初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小小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现在的我们的呢?引出细胞分裂。

设计意图:从每个人的发育开始,解释生命奥秘,微视频的应用直观、形象,点燃学生的兴趣点,贴近现实生活,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2目标引领,问题导学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设问导学的问题:(1)什么是细胞周期?分哪几个阶段?(2)分裂间期发生了什么?(3)纺锤体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出现和消失分别在哪个时期?(4)核膜、核仁何时消失,何时重新出现?(5)各时期有哪些主要变化?重点关注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变化。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 越,小细胞的 物质运输效率就 越低。
结论: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问题:
1. 限制因素就这一个吗?
2.细胞是越小越好吗?
巩固练习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中,3块
下列问题:
13块琼脂块中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的比值,理论上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B, C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结论
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多, 也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思考
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一.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实验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目的要求
通过探究细胞的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 原因。
材料用具
3cm×3cm×6cm的豆腐。解剖刀,防护手套,毫 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质量分数为0.1%的 NaOH溶液。
问题探讨
1.在浸泡琼脂块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时翻动琼脂块? 2.翻动琼脂块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3.浸泡琼脂块结束后,为什么要用纸巾吸干表面的NaOH 溶液?
4.我们用豆腐块做的这个替代实验是否也要注意这些?
2这个实验说明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是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3若某同学的实验结果与这个顺序不一致,试分析 可能的原因
二.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 繁殖、 遗传的基础。
2.细胞增殖的方式: 分裂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结果
豆腐 块的 边长 /cm
表面 积 /cm
体积 比值 NaOH /cm3 (表 扩散的

高一生物:第1节 细胞的增殖教案(参考文本)

高一生物:第1节 细胞的增殖教案(参考文本)

( 生物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一生物: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参考文本)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高一生物: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参考文本)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2个学生实验。

本节安排了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节应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

还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可事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两人一组,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同时学生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

最后通过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

强调细胞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

新苏教版 必修1 4.1 细胞增殖 课件(54张)

新苏教版 必修1  4.1 细胞增殖 课件(54张)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植物细胞有丝分 动物细胞有丝分


相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同 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点 a. 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
b. 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中去
不 前 由细胞两极 由两组中心粒发 同 期 发出的纺锤 出的星射线,形 点 丝形成纺锤 成纺锤体
子细 分胞
前期
裂 期
分分


期间
3.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
细胞
分 裂 分裂 合 思考
间 期 计 你能从该表总

结得出什么结 论?
小鼠十二指肠 细胞 13.5 1.8 15.3
蛙ab例..不不不单同同同倍种细。胞类胞体细的胚胞细细的胞细周3胞期5.周的3 期分1不裂.6同间。期3和6.分9 裂期的时间比
思考 染色体与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妙招
染色体数 = 着丝粒数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DNA数 = 线条数
怎样构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核DNA 含量、染色单体数变化的模型呢?
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2N,填写下表:
时期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的复制)的同时,细胞适度生长。
中心体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间期(初)
间期(末)
结果:
形成姐妹染色单体;DNA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
(三)分裂期
根据染色体数目形态的变化,分为四个时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怎样完成遗 传物质的平均分 配?变化的规律 如何?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导学案备写人:王瑞玲审核人:
课题:第一节细胞增殖3一1
学习目标:1、我能说出细胞的增殖方式;
2、我能说出细胞周期的划分;
3、我能掌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次批阅人:时间:
一、自主预习
(一)引桥知识
1、染色质与染色体在细胞不同时期形态不同;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
(二)预习导引
1、细胞大小与细胞生命活动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是生长的结果,其中包括和。

(2)大多数细胞的直径不会超过100微米,限制细胞大小的因素有
和。

2、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三种:、、减数分裂。

(2)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
(1)起止点:从一次结束开始,到为止。

(2)时期划分:和。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大约占90%~95%,大约占5%~10%。

4、有丝分裂
(1)发生范围:进行分裂的主要方式。

(2)分裂间期:主要完成和。

(3)分裂期:包括、、、四个时期。

(4)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
学习笔记
注意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先后顺序。

二、合作探究
1、 探究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期的各个过程的变化 (提示:分裂期以染色体行为变化为联系点)
三、拓展训练
完成课本P97题目1,2,3,9.
四、师生总结
五、课外实践 完成课本积极思维----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第二次批阅人: 时间:
图示
时期
特点
相关数目
前期 出现 、 ; 核仁、核膜消失 (膜仁消失显两体)
DNA 数目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 ;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形定数晰赤道齐) DNA 数目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染色体,并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 (点裂数加均两级) DNA 数目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末期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 。

;新的核膜、核仁出现;细胞中央向内凹陷。

(两消两显重出现)
DNA 数目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教、学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