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增殖》文字素材3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 课件 优秀课件资料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 课件  优秀课件资料
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意义: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
小结:
概念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间期
过程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特点、意义
末期
巩固练习
1.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 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是1:2:2时,该细
A 胞所处时期是( )
(二)分裂期—前期
纺锤丝
染 色 体
着丝点
主要变化:(膜仁消失显 两体)
①染色质螺旋缩短变粗变 成染色体
②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 成纺锤体
③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 体中央
(二)分裂期—中期
前期
中期
(二)分裂期—中期
主要变化:(形定数
晰赤道齐) ①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 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稳定, 数目清晰
(二)分裂期—后期
中期
后期
(二)分裂期—后期
主要变化:(点裂数加均两极)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 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 倍
(二)分裂期—末期
1.细胞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有 哪些主要变化?
后期
2.两个子细末胞期是怎么分开的?
(二)分裂期—末期
核仁
核膜
间期(开始)
染色质
间期(结束)
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染色质的复制)
②结果:细胞中DNA数目加倍,染色体 数目不变,呈染色质形态。(每条染色 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二)分裂期 ①前期
1.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核膜、核仁有什么变化?

高一生物 5.1《细胞增殖》素材(苏教版必修1)

高一生物 5.1《细胞增殖》素材(苏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由W Feming 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

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低等植物。

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过程】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五个时期:间期(intereta 期(分裂期)——此时染色体真正开始分裂。

在间期结束时,DNA以染色质的状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运作正常。

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

高等植物的纺锤体直接从细胞两极发出,高等动物及某些低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而行成的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细胞核分解,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

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但其实赤道板是人为虚拟的,在细胞分裂中期是不可见的。

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单染色体,每一条向不同方向的细胞两极移动。

注意:生物种类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

例如,黑腹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人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洋葱的细胞内有8对共16条染色体,水稻有12对共24条染色体。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丝,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3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3

细胞增殖
一、教学目的: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B:识记)。

(二)细胞周期内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及有关细胞结构的变化(D:应用)。

(三)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A:知道)。

二、教学重点: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用具:
有丝分裂过程的计算机动画课件;植物细胞结构的计算机动画课件;细胞周期图的投影片;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表格的投影片;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对比表格的投影片。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与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绘图相结合。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最新-高中生物 第一节 细胞增殖知识导航 苏教版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 第一节 细胞增殖知识导航 苏教版 精品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一节细胞增殖思维激活1.老鼠每天都在磨牙,一天不磨牙,老鼠就会“笑口常开”合不上嘴啦!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老鼠的牙根部细胞具有连续分裂的能力,属于有丝分裂,导致老鼠的牙根部每天都在不断长长,所以老鼠一天不磨牙,牙长长后,就会“笑口常开”合不上嘴了。

2.我们经常挠头皮,掉下了很多皮屑,实际上是头部皮肤的表皮细胞,我们经常挠头皮,可是为什么头皮还是原样?提示:皮肤的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由生发层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角质层是已死亡的表皮细胞(皮屑),生发层具有连续分裂的能力。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加入某种药物后发现形成的植物细胞是多细胞核细胞,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加入的某种药物抑制了细胞内高尔基体合成分泌纤维素的功能,使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上不能形成细胞板,从而不能形成细胞壁和子细胞,形成多细胞核细胞。

自主整理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意义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2.过程: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三、有丝分裂1.分裂细胞: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分裂过程(1)间期:特点: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结果:一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期①前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核膜、核仁消失。

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

④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两个核膜、核仁,形成两个子细胞核。

3.有丝分裂的特征:亲代细胞染色体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一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增殖知识点.doc

高一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增殖知识点.doc

高一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增殖知识点高一生物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点,生物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需要大家经常回顾才能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一生物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增殖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同点:都有DNA复制)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

例蛙的红细胞。

原核细胞,如细菌:二分裂。

(不属无丝分裂)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2. 什么是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变化为:前期:(1)核仁解体、核膜消失(2)形成纺锤体(3)出现染色体。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1)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要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

当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有两种形态,细丝状的染色质形态和短粗的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在前期高度螺旋化,转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有在后期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

因此,前期和末期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的转化,而中期和后期只有染色体一种形态。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为2N)高一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增殖知识点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一生物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3版高中生物1.5.1《细胞增殖》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13版高中生物1.5.1《细胞增殖》课件(苏教版必修1)

答案:(1)a~h (2)有丝 后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 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形 ——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结果分析 【案例】(2008·江苏高考改编)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 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资料。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 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3)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4)特点:不同类的细胞, 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 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细胞增殖的方式、过程和意义 (1)方式:_有__丝__分__裂___、无丝分裂和_减__数__分__裂____。 (2)过程:包括__物__质__准__备___和__细__胞__分__裂___整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___生__长__、__发__育__、__繁__殖__、__遗__传_______的基础。 【点拨】(1)生物体的生长包括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增殖。生物体 大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不同。 (2)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是人为划分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析】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数目。图中的a~c为分 裂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 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粒分裂,细胞的 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 号是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 完全一样。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对应前 期、中期。

高一生物 必修1(苏教版)第5章第一节细胞增殖(共30页)

高一生物 必修1(苏教版)第5章第一节细胞增殖(共30页)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E
末期
F
4 4→8 0→8
4 8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8
8
8
4
4 0
8
0
染色单体数目
归纳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各时 期的数量变化
间期
前期
染色体 DNA分子 染色单体
2n 2a-4a 4a 0-4n 4n
2n
中期 2n 4a 4n
后期 4n 4a 0
末期 2n 2a 0
画出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前期
赤道板
(2)中期
前期
中期
①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
中央的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见
中期
后期
1条染色体 (含两个染色单体)
2条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中期 (3)后期
后期
①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②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看视频
【实验分析】
1、怎样培养洋葱根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 题?
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 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2、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解离的目的是什 么?解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离后细胞是否仍 保持活性?
辨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复制 aa’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1 1
1 2 2
2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一节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
构成纺锤体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
纺锤体
末期:
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
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
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
2、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