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

合集下载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连窝端。

把脸身上都捂严实,拿一个长棍,把蜂窝弄下来。

装进大的塑料代子里面,拿到安全地方烧掉。

把原来蜂窝的地方喷些杀虫剂。

防止还有残留。

这样就可以安全去除蜂窝。

1.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

体大身长毒性也大,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

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2.控制方法:(1)药物熏杀: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

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用高压水枪除蜂、或者火攻。

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喷射,(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胡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

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胡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胡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

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胡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胡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捕到胡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内,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借胡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将药粉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打开瓶盖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达到毁除蜂巢的目的。

2.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毒蜂蛰伤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毒蜂蛰伤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毒蜂蛰伤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1、在日常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注意蜂蛰伤的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戴面罩等。

2、不可乱捅马蜂窝或激惹蜂群,不要主动攻击马蜂,接触花草和树木时,要预先查看,发现蜂巢,要悄然走开,避免“打草惊蛇”,也不要猛跑,一面惊扰蜂群,引起尾追。

3、上山等野外活动时最好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因马蜂喜欢颜色鲜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常会吸引马蜂到人们的身体周围,很容易遭到攻击。

女士们野外活动时最好不洒香水,不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发精或除汗剂,以避免马蜂的攻击。

4、很多人都是无意间被马蜂蛰伤的,而且都是暴露部分被攻击了,所以经过蜂巢下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动它们,更不要跑,万一遭遇蜂群攻击,要立刻就地蹲下,用衣服护住身体的暴露部分,特别用衣服护住头部(马蜂喜欢攻击人的头部)。

5、被蜇伤后可以用肥皂水等先清洗伤口,将蜂刺用镊子取出来,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到附近的医院进行基本救治。

病情严重的,要赶紧送往具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医疗条件的医院。

胡蜂防治告家长书

胡蜂防治告家长书

《马蜂防治安全知识》各位家长:近期在我省多处山区发生马蜂蜇人致人死亡事件,我校现印发马蜂防治安全知识,希望各位家长高度重视,认真领会,近期做好学生的接送,教育学生上学途中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马蜂又称为“胡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毒针,在遇到攻击或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严重者可有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或致人死亡。

马蜂袭人的原因:被马蜂蛰中的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化妆品和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马蜂的预防:注意不要惊扰马蜂,出门带帽子;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野外作业时应避免惊扰蜂巢。

紧急处理:中毒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高川镇中心学校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碰到马蜂这些不速之客,我们该如何进行应对。

如果发现马蜂窝距离人群太近,最好联系消防,将其彻底清除。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马蜂窝都应该被捣。

马蜂对城市的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筑在树木上等离居住区较远的蜂巢,可以允许它的存在。

如果被蜇怎么办?
专家建议,最好赶快就医。

马蜂主要攻击方法是利用其产卵器,排泄出带有组胺、呈碱性的毒液。

由于马蜂视觉钝化,对于静止的东西不敏感,所以遭遇到马蜂的时候,要静止不动。

此外,马蜂对于黄绿色、红色不敏感。

当发现的马蜂窝较小的时候,可以直接摘掉。

因为小的马蜂窝马蜂数量只有几只。

当遇到大的马蜂窝的时候,就要请专门人员摘除。

被马蜂蜇了,会刺激到人的肌肉和神经。

产生的毒素会使肌肉红肿、麻痹;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的症状。

成年人被1至2个马蜂蜇没关系,要及时拿醋酸性的东西涂抹,但被蜇到特殊部位,比如眼睛要及时就诊。

小孩由于抵抗力弱,被马蜂蜇后要立即就诊。

遇到马蜂如何避免被围攻?被蛰时如何保护自己?

遇到马蜂如何避免被围攻?被蛰时如何保护自己?

遇到马蜂如何避免被围攻?被蛰时如何保护自己?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贵州贵阳的一位姓曹的男士的妻子和女儿双双毙命,而曹师傅自己也一直陷入昏迷当中,造成这种伤害的元凶不是人,而是一群马蜂,中秋节前曹师傅一家三口在摘板栗,结果被一群马蜂围攻,导致了这这场悲剧的出现。

近几年被马蜂围攻或者蛰伤的情况有很多,那么在我们外出遇到马蜂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避免被马蜂围攻呢?一旦被马蜂蛰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呢?一起来这篇指南看一下吧。

避免被马蜂攻击的方法:遇到马蜂不要捕捉并追赶在走路或者外出亦或是在家里的时候,发现有几只马蜂飞过来,千万不要找东西追着打这些马蜂,更不要跟在马蜂身后追赶,这样的动作很有可能会为你找来灾祸。

马蜂是群居的,几只马蜂出现在你面前,可能在不远处就会有很多的马蜂“隐藏”着,一旦这一只马蜂发出“求救”信号,引来更多马蜂的话,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说,绝对不要轻易的的捕捉或者追赶马蜂,不管是家里还是外边。

单独一只马蜂围着你转的时候保持安静马蜂几乎不会主动的攻击人类,只有在马蜂感觉到了受惊或者是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群起而攻之。

比如说在路上走路的时候,突然一只马蜂出现并且跟着你,这只马蜂被称之为巡逻蜂,说白了人家是出来巡逻的,查看是不是有敌情之类,你立刻对人家挥舞衣服或者其他物品打它,那么你就是马蜂眼中的“敌情”,人家能不群起而攻之?所以说,外出的时候一只巡逻蜂跟着你转,保持安静暂时不动,等马蜂飞走之后你要快速的离开此地。

绝对不要捅马蜂窝这是被马蜂蛰伤的一个重要原因,看见马蜂窝不但不躲开,还要想办法捅一捅,你把人家马蜂的窝都给捅了,让马蜂无家可归,人家不蛰你蛰谁?不过啊为了好玩,或者是找找马蜂窝里有没有蜂蜜之类而且捅马蜂窝,这是避免被马蜂围攻的最好方法。

被马蜂攻击后的自保方式:立刻蹲下身用衣服护住自己千万别想着被一群马蜂围攻的时候你能够快速逃跑,马蜂有翅膀会飞,难道比你两条腿飞的慢吗?如果不幸遭遇了马蜂的攻击,立刻用衣服包住自己的身体蹲在地上,尽可能让自己的身体缩进衣服里面去,对于一动不动的物体,马蜂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所以你应该能够逃过这一劫的。

关于马蜂防治安全教育

关于马蜂防治安全教育

关于马蜂防治安全教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马蜂防治安全教育2—3班肖鸣华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物业小区马蜂窝温馨提示

物业小区马蜂窝温馨提示

物业小区马蜂窝温馨提示尊敬的小区业主:近日,小区内发现了多处马蜂窝,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我们特别提醒大家在处理马蜂窝时要注意安全,以下是关于马蜂窝的温馨提示:一、认识马蜂马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树洞、地下或者屋檐等地方。

马蜂在巢穴外围筑成一层蜂窝,里面装有数十到数百只蜜蜂。

马蜂的刺非常锋利,一旦激怒,就会围攻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发现马蜂窝怎么办1. 发现马蜂窝后,切勿用手直接触碰或尝试驱赶马蜂,这样会招惹马蜂袭击;2. 如果马蜂窝在高空或者难以触及的地方,不要私自操作,应该联系专业的驱蜂公司处理。

三、自行处理马蜂窝的方法如果您发现马蜂窝位置较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 夜间处理:马蜂是夜晚休息的,所以可以选择在夜间处理马蜂窝。

使用马蜂喷剂,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尽量靠近马蜂窝,均匀地喷洒马蜂喷剂,等待马蜂不再活动。

2. 使用冷冻剂:冷冻剂可以将马蜂窝内的马蜂冻死,等待数小时后再进行清理工作。

3. 戴防护装备:在清理马蜂窝时,务必戴好防护面罩、手套等装备,以防止马蜂袭击。

四、防范措施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小区内的垃圾,避免食物残渣或者垃圾吸引马蜂;2. 定期检查:小区环境整洁干净,定期检查所有可能藏匿马蜂的地方,一旦发现马蜂窝,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 加强宣传:通过小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加强马蜂窝温馨提示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马蜂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紧急联系方式如果您在处理马蜂窝过程中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或者马蜂太过猖狂无法处理,请立即联系小区物业或者相关驱蜂公司,寻求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在小区生活中保持谨慎的态度,遇到马蜂窝的情况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希望小区的居民都能够快乐安全地生活在美好的小区环境中。

祝愿大家平安健康!小区物业公司时间:2023年10月20日。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蜂巢也还较小,可以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高压水枪: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喷射,将蜂巢打碎。

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马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取水毒杀: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马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但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诱杀: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马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
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
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控制方法
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
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射喷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

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用高压水枪除蜂、火攻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猛喷,将蜂巢打碎。

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事先需疏散周围群众,注意防火。

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马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

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马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

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马蜂
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大马蜂笨拙,可用小纱网拍轻轻按住,然后用镊子将它夹住,将毒性较强的农药糖液涂在马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们放走。

这些马蜂回巢后,其它马蜂就会来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

使用福建农业大学研制的“毁巢灵”,通过“自动敷药法”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捕到马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内,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借马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将药粉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打开瓶盖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达到毁除蜂巢的目的。

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马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马蜂的预防:
①注意不要惊扰马蜂,出门带帽子。

②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③不要在村庄附近养蜜蜂。

④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

⑤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⑥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⑦被蜂群攻击,
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⑧野外作业时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马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⑨野外调查时如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马蜂,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

⑩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发现马蜂巢穴,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报告消防部门处理。

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蛇药、息斯敏等)。

紧急处理:
马蜂腹部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毒液。

中毒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

若是马蜂蜇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