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课件_1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件公开课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件公开课
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 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
分财2.富促。进—了《郑我和国下和西亚洋—非伟各大国的的和平经使济者交》流 和1友.据好材关料系一、。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
什么特点? 2.分析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实战3.
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
材1.料由二路上市舶丝—(绸—海之外王路贸介为易南主)《转之中变利外为最文海厚化,交上若流丝措史》 置绸得之当路,。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12..根原据因材:料(一1,)指政出府宋鼓朝励中海国外的对贸外易交发通展发 生(了2)什么经变济化重。心的南移 2(.根3)据路两则上材丝料绸并之结路合的所断学绝知识概括其变化 的(原4)因。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中意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两端,开展一带一 路合作天经地义。一条丝路把远隔万里的 两国联系在一起,跨越两千多年的中意友 谊里有着深深的丝路情缘。
中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跨越古今的一带一路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整合教材,知道不同历史时期在 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主要史实。 2.通过观察地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3.通过分析材料,认识丝绸之路的作用。 4.通过小组合作,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 特点。 5.通过对比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认识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知道对外开 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 “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 B. 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二、唐朝“海陆”发达
唐招提寺 《大唐西域记》

9年级 历史部编版 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

9年级 历史部编版 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

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历史课,以活动课的形式表示历史学科“溯源”的本质,同时又在世界史《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这一单元的结尾,要求紧密集合时事,可以说是升华本单元的点睛之笔,也是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本课通过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建议、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五个主要部分构成。

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课内容,先布置任务、设定目标,再根据建议进行活动过程,最后给整个活动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问题引领之下,得到任务驱动,实现教学目标。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以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为引子,通过追溯疫病的历史之源,既能回顾历史上数次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疫病史,又能引导学生思考当下我们如何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挑战与今后中国发展的机遇。

通过日常生活的变化导入,引出思考,人类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疫病;历史上的疫病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思考等三个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获得将现实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1.时空观念:了解历史上数次重大疫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知道疫病对世界格局的改变,如各国的国际地位因疫病改变的空间认识。

2.史料实证:运用官方数据与地图,展示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实际影响。

3.家国情怀:知道中国在对防控疫情方面做出的贡献,体现了大国担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探究人类历史上的疫病,以及这些疫病的发生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 难点:了解疫情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而知道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和谐共处的,要建立自然友好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从设置问题“新冠疫情改变着我们哪些生活?”导入,让学生讨论新冠疫情之后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如上学要戴口罩、量体温,经常要做大规模核算采样,参与志愿活动志愿抗击新冠疫情,出行访友、进出商场等场所都要出示健康码等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_6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_6

历史大本营
一、学习目标
1、记忆13—21课的基础知识。

2、掌握开卷考试的技巧和材料题的答题思路并会灵活运用。

3、通过“思维碰碰碰”环节,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二、导学过程
1、开卷小技巧。

学生默记默背,尝试练习。

(温馨提示:改掉原来盲目翻书的不良习惯)2、历史知识“小热身”。

(要求:1、读题后会迅速翻阅课本,做到“巧”翻书。

2、分层抢答,第一题每组的5—6号抢答;第二题每组3、4号抢答;第三题每组1、2号抢答。


3、巧问巧答。

(要求:先自己默读“小博士”的答题技巧,用笔勾画出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并与自己平时做题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成后师友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展示。


4、思维“碰碰碰”
(要求:自己先独立思考,整理答案,然后小组内统一答案,最先完成的一组到台前展示。


5、课堂回顾。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_15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_15

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本册书也是整个初中历史的最后一课。

这是一节活动课,主题是时事溯源,去探究时事的现状、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初中历史已经基本学完,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

对国家战略、国际关系比较感兴趣,关心时事、渴望了解当前的世界形势。

他们乐于思考,敢于争论,已经开始喜欢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

活动目标:1、通过时事溯源,了解相关史事的细节,分析相关史事发生的历史环境,提高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解释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3、通过掌握的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表述自己的观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次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课题,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活动建议:1、请同学们选择几件感兴趣的时事,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组织小组,选定搜集资料的方法,分工合作。

2、从网络、电视和报刊中寻找与时事相关的线索和评价,追溯时事的历史渊源。

3、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组员相互提问、辩驳,形成提纲。

活动重点、难点:资料的收集和筛选;资料的呈现方式的选择。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设计意图:直观展示时事。

)大屏幕展示习主席的话:“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

”师: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把握今天,企及未来。

所以,今天任何一件国际时事政治的背后,我们都可以通过历史的追究,找到它深刻的历史根源。

(设计意图:切入本课主题,追寻时事背后的历史根源。

)师:下面播放微课视频,进行历史名词的溯源,来了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名字的由来。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微课,清楚、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概念由来及设计理念)师:课前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溯源任务,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形式上也十分丰富。

很多同学把溯源资料交给了老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堂笔记活动课:时事溯源本课旨在通过历史视角,引导学生从时事出发,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深层因素,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1:课前启动1.1 导入时间: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并简要介绍相关情况和影响。

1.2 提问时间:10分钟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探究事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深层因素。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并加以引申拓展。

活动2:小组探究2.1 组建时间:5分钟根据学生人数和课堂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建议每组4-5人),并安排每组一个小组长。

2.2 分工合作时间:1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件社会事件,从丰富的资源中找寻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收集,并在规定时间内形成小组报告。

2.3 提交报告时间:5分钟要求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代表小组提交小组报告,充分展示小组成员的调查和分析成果。

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互动。

活动3:实地参观3.1 策划时间:1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前预先策划一次实地参观活动,并选择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地点进行考察和体验。

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安排交通、订票等相关事宜,并撰写实地参观报告。

3.2 实践时间:60分钟学生在实地参观中,通过观察、听取解说员讲解和亲身体验,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和体验历史文化氛围。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的历史知识和事件,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深刻含义。

3.3 总结时间:1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撰写实地参观报告,并进行汇报和总结。

同时也可以进行互动和分享,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活动4:课后延伸4.1 作业时间:1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作业可以是选读一篇历史文章,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或组织一个历史文化专题讲座等。

4.2 课后讨论时间: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群等方式,安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课后讨论。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件公开课(5)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课件公开课(5)

主要的军事合作
巴尔干冲突 冷战后第一个北约军事行动是1993年6月到1999年4月间的前南斯拉夫境内冲 突的介入。 9·11后 2001年10月4日,北约第一次援引条北约宪章第五条,认为9·11的袭击“应被 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2003年8月,北约进入阿富汗,开始了欧洲以外 的第一次行动。 导弹拦截系统
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 “自由国家”和“极权政 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 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 选择“自由制度”、抵抗 极权统治的力量。
二战货币金融混乱,通 货膨胀
左倾化倾向,革命浪潮,阶级 矛盾激化,法、意共产党迅速 发展
失业增加,天灾,饥荒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 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
北约存在的意义何在?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要继续控制欧洲。 北约创建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欧洲。欧洲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野心勃勃妄想充当领导 世界的角色。因此,美国军队绝对不能撤离欧洲,没有北约,美国靠什 么左右欧洲?左右不了欧洲,又怎能领导世界? •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欧国家不得不依靠北约,也就是依靠美国,来保证
自己的利益。 西欧国家早已意识到,欧洲的安全问题虽然不像过去那么严峻,但 没有美国参与,欧洲自己也解决不了。俄罗斯虽然眼前没有大的威胁, 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东山再起,欧洲将再度笼罩在俄罗斯的阴影之下。 因此,现实的道路只能是承认美国的主导地位,维持并扩大北约。 • 第三个原因,就是德国力图巩固和扩大他在欧洲的影响。 如果东欧参加北约,无疑为德国防范俄罗斯筑起一道屏障,德国也 从北约前沿变为北约中心,这当然是德国求之不得的。如果东欧加入北 约,将为德国的经济提供广大的市场,德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法 的总和,如果东欧加入北约,必将大大巩固和扩大德国在欧洲的经济政 治影响力,使德国最终主导欧洲事务成为可能。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是一节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当前时事,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时事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时事新闻的介绍,二是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挖掘。

教材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时事新闻也有一定的关注度。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闻背后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背后的历史,帮助学生建立起时事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生可能对活动课的形式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前时事,掌握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当前时事,掌握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条时事新闻,进行自主探究,了解新闻背后的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新闻背后的历史溯源。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历史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历史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4.原则: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 5.意义: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 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
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没有消除(主要因素)。 2.世界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悬殊的差别,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 碍。 3.地区冲突时有发生。 4.各种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存在。 5.走私贩毒、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疾病传播等。 二、发展中国家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 3.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5.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6.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三、全面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1.背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2.对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做一个负责 任的大国。 3.理念: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
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新的治理机制 (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地区层面 ①2001 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②2009 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 2015 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
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得益的平台。 (3)中国的贡献 ①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
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 国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就“巴黎圣母院起火”这一实事新闻,联系其相关背 景及思考,设计一张“溯源巴黎圣母院”的思维导图。
愿,每一段历史都能够被铭记!
谢谢
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
高丽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阿拉伯
宋元时期
波斯湾及非洲东海岸
造船业发达
指南针
政府支持
海上丝绸之路的声名远播 越南 印度尼西亚
泰国 柬埔寨 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 印度 ……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耀


明朝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的落寞
禁 海 令
漳宁 州波
十 三 行
广 州
1757 1684
*中国与多米尼加建交, 台当局大放厥词……
理所应当 天经地义
光明正大
“门户网站热搜榜” 关键时间点:2019年4月26日
关键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溯源
*一条源于征服的路
匈奴
联合大月氏 夹击匈奴
西汉初年 国力薄弱
西汉
汉武帝 张骞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 沟通
“门户网站热搜榜” 关键时间点: 2018年10月24日
港 珠 澳 大 桥 通 车
截至2018年10月,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 上里程最长、沉管 隧道最长、寿命最 长、钢结构最大、 施工难度最大、技 术含量最高、科学 专利和投资金额最 多的跨海大桥。
*仅仅是一座“了不起”的跨海大桥吗? *它的“背后”有什么?
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新疆及更远的地区
*一条成于互通的路
西域
西汉国力鼎盛
东西方往来大动脉
西汉 汉武帝 张骞
丝绸之路:从“征服”走向“合作”的道路

河西
西
中亚
欧洲

走廊

西亚
大秦
海上丝绸之路溯源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
西汉的强大
*航线一(近):山东——黄海 ——朝鲜、日本
西汉(汉武帝时期)
*航线二(远):东南沿海港口—— 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 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清朝—闭关锁国 (广州十三行)





天朝 大国

自卫 自御
故步 自封
合二为一?有何不同?
今天的“一带一路”
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
大国姿态 大国心态
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
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
“一带一路”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西汉
贸易沟通
征服之路 互通之路 丝绸之路
清朝——落寞 明朝——远播 宋元——扩展 西汉——开端
香港的回归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对香 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的分离
澳门的回归
*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1887年,签署《中葡 会议草约》、《中葡和 好通商条约》。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对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80年,珠海为首批经济特区
工匠 爱国 精神 之情
1997.7.1回归 联合声明
一国 两制
甲午中日战争—新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司
分 离
鸦片战争—香港岛
香港
一国 两制
我国首 批经济 特区
珠海
共同 携手 发展 共进
*溯源港珠澳*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手中的平板搜索相关关键 词,并合作完成一份“溯源港珠澳”的思维导图。
连接了哪些地方
连接了地or情
连接地方有何历史
连接背后
香港
珠海
澳门
香港的分离
甲午中日战争—《拓展香港界 址专条》—割占给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割占给英国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割占给英国
1999.12.20回归 联合声明
分离 澳门
“门户网站热搜榜” 关键时间点: 2019年4月15日
哥特式建筑
圣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耶稣
人性
*圆明园上热搜* #天道有轮回# #苍天饶过谁# #火烧圆明园#
巴黎圣母院大火,圆明园上热搜,这是爱国行为吗?
狂热偏激的爱国主义要不得 历史古迹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后回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