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剖面上断层的解释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及解释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及解释论文提要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较复杂的地质现象,我国华北、苏北、江汉、南海北部湾盆地等地区断层都相当发育,断层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与油气形成、分布、富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解释断层就成为地震资料解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正文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主要特征: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由于断层规模不同可表现为反射标准层错断和波阻系的错断,在断层两侧波阻关系稳定,波阻特征稳定,这一般是小型断层的反映,其特点是是断距不大,延伸较短,破碎带较窄。
2.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阻间隔突然变化,在断层的下降盘地层变厚,而上升盘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这种情况往往是基底大断层裂的反映,其特点是断距大,延伸破碎带宽,这种断层对地层厚度起着控制作用,一般是划分区域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3.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这是由于断层错动引起的两侧地层产状突变,或是断层面的屏蔽作用和对射线的畸变造成的。
4.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一般这是小断层的反映,但应注意这类变化有时可能是由于地表条件变化或地层岩性变化以及波的干涉等引起,区别他们要综合考虑上下波阻关系进行分析,对于地表条件引起的同相轴扭曲常表现为对不同深度的同相轴都是一样的影响。
5.异常波的出现这是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在时间剖面上反射层中断处往往伴随出现一些异常波如绕射波,断面反射波它们一方面使记录复杂化另一方面成为确定断层的重要依据一、断层模型的剖面特征(一)水平地层中的断层图一所示是水平地层中直立断层、倾斜正断层、倾斜逆断层的断层模型和叠加剖面上的反射同相轴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震反射剖面特征与实际模型基本一致,断层棱点处出现绕射波。
(二)倾斜地层中的断层当断面倾斜时,断面反射波向其下倾方向偏移有以下几种情况:正向断层和反向断层上下盘地层倾向与断面倾向一致称为正向断层,上下盘地层倾向与断面倾向相反称为反向断层,在水平叠加剖面上,正向断层的两盘的反射和断面波都向下倾方向偏移,反向断层的两盘反射向断面波相反方向偏移,(图一)绕射波的极小点对应真实地层断点位置,断盘反射波在断点处与绕射波向切,断面反射相对地下真实地层的断面位置总是向下倾方向偏移。
浅谈一种常见地质现象—断层

浅谈一种常见地质现象—断层论文提要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对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它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认识各种断层,研究它的性质、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成因,有助于利用它有利于人类的一面,避开它不利于人类的一面。
断层除了找矿物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有密切关系外,和石油地质也有紧密的联系,它的一方面可以起到聚集油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会破坏已经形成的油气藏。
野外观测是研究断层的主要途径,它包括发现和判别断层存在的标识;确定断层的性质和类型;测量断层的产状要素;查明断层的发育和形成时期;研究断层和矿产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正文一、断层的定义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
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地壳中岩石的断裂。
地壳的挤压力或张力使断裂两侧的岩块发生相对位移.断层的长度可由几公分到数百公里,沿断裂面(断层面)的位移也可由不到1公分到数百公里。
位移往往分布在由无数单个断层组成的断层带内,断层带可宽数百分尺。
断层分布不均匀,在某些大区域内一个断层也没有;而一些地区则被各样大小的无数断层所切割。
断层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倾斜的。
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
二、断层存在的标识(一)断层的重复与缺失由于断层作用破坏了地层的正常层序,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它一般是走向正断层或逆断层造成的(如图1所示).(二)构造的不连续主要表现为岩层、岩脉、矿层、褶曲轴线等在延伸方向上突然中断或错开,这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
(三)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1、擦痕:是断层两侧的岩块相对滑动和摩擦留下的痕迹,是断层运动过程中由被压碎的岩石细颗粒在断层面上碾磨划而成的。
2、破碎带及构造岩:断层破碎带是由于断层两盘岩石的相互挤压、错动中常使断层面附近的岩石被挤压搓碎,形成与断层面平行的破碎带。
断层解释

第二节 断层解释
此外,由于断面两侧岩石的波阻抗差异较大,故断 层面通常是良好的反射界面,当地震波入射到断面上 时,一部分能量将被反射回去,使断层面以下的界面 反射能量大大削弱。正是断层面对能量的这种屏蔽作 用,常常导致断层面下方出现空白区。
断层面的能量屏蔽作用主要与断层面两侧波阻抗差 有关,波阻抗差越大,能量屏蔽作用越大。
1、正断层-沿倾斜断面上盘向下滑动,下盘向上滑动 的断层称为正断层(见下图)。正断层主要是在盆地伸 展和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在剖面上有多种组合类 型,如相向而掉的地堑,相反而掉的地垒,同向而掉的 断阶,相交型的“y” 字断层等。正断层的平面组合类 型有:“多” 字型斜列组合、帚状组合、沿主断裂形 成的羽状组合等。
第二节 断层解释
(3)断面倾角的确定:当测线与断层走向垂直时,地 震剖面上断层的倾角为真倾角 ,当测线与断层面 斜交时,可得断层面的视倾角 。视倾角的大小可 以从地震剖面上直接量取,再利用视倾角、真倾角 和测线方位角α之间的关系,即 sin sin 来估计 断层的真倾角。 cos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系 王永刚 E-mail:wangyg@
课程内容
• • • • •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3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第4章 地震波速度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第6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第6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第一节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
背冲式逆断层
双冲式逆断层
第二节 断层解释
铲式逆冲断层(listric thrust),即断层面在剖面上 呈上陡下缓的产状,向深部逐渐变为近水平的拆离或 滑脱逆冲断层。 3、走滑断层-这是指两盘断块体以相对走滑位移为主 要运动特征的断层,走滑断层位移过程中也会进一步 引起两盘断块或走滑断层上覆地层的变形。通常把与 这些变形和位移矢量近水平的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变 形统称为走滑构造。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2-答案

复习题-2(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断层:地壳内的岩层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面状破坏或面状流变带,两侧岩石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构造2. 断层面和断层带,断层几何要素之一:断层面为切断岩石并使两侧岩石发生位移的断裂面,常有擦痕和断层摩擦镜面;断层带为由一系列断层面或由较宽的破碎带组成的大型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常发育断层角砾岩、断层泥、超碎裂岩和糜棱岩等断层构造岩。
断裂带一般宽达数米甚至几公里3. 断层线:断层几何要素之一,为断层面与地面交线4. 断盘:断层几何要素之一,为断层面两侧发生位移的岩块。
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侧岩块为上盘,下侧为下盘;断层面直立时,据断层走向将两盘分为东西盘、南北盘、北东、南西盘或北西、南东盘。
根据断层的运动方式:相对向上运动的为上升盘,向下运动的为下降盘5. 相当点:确定断层位移距离的标志物,断层发生之前是一个点,经断层作用并发生位移后形成两个点,这两个点为相当点6. 相当层:确定断层位移距离的标志物,断层发生之前是一个层,经断层作用并发生位移后形成两个层,这两个层为相当层7. 滑距:确定断层位移的一种方式,在断层面上两个相当点位移后的距离为总滑距,可以分解为走向滑距和倾向滑距8. 断距:确定断层位移的一种方式,相当层在垂直地层走向或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两盘之间的相对距离,在不同的剖面上度量的断距是不同的9. 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0. 铅直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或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两盘之间的铅直距离11. 水平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2. 视地层断距: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3. 平错: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上下两盘相当层在断层面上距离的水平分量14. 落差: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上下两盘相当层在断层面上距离的垂直分量15. 走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断层16. 倾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倾向大致平行或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的断层17. 斜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18. 顺层断层:与所在岩层面大致平行的断层19. 纵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断层20. 斜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断层21. 横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的断层22. 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倾向滑移断层23. 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倾向滑移断层24. 平移断层:平行断层面走向滑移的走向滑移断层25. 地堑:由两组正断层组成,走向一致,倾向相向,形成槽形地带26. 地垒:由两组正断层组成,走向一致,倾向相背,形成垒形构造型式27. 阶梯状断层:只发育一组正断层,相对于一侧依次下降形成阶梯状断层28. 叠瓦状断层: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在剖面上呈岩片相互叠置构成叠瓦状28. 环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正断层围绕一个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构成环状断层29. 放射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构成放射状断层30. 构造岩:在断层带内岩石在断层作用下发生破裂、重结晶,以至产生新矿物,形成具有特征性组构和矿物成分的岩石称为构造岩,分为碎裂岩系列和糜棱岩系列,其中碎裂岩系列由碎裂岩、断层角砾岩、微角砾岩、断层泥和假玄武玻璃等组成。
构造地质学—— 断层

第十章断层§1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一、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ault surface or plane)空间位置,由走倾向、倾角定之◆断层线(fault line)◆断层带(fault zone)◆断盘:上盘(hanging wall),上升盘(upthrow),下盘(foot wall),下降盘(downthrow)二、位移(desplacement)直移运动、旋转运动(一)滑距(slip)以相应点为参照系,两个时应点间的真正位移称为总滑距(net desplacement)(ab)1、滑距(strike slip)(ac)2、倾斜滑距(dip slip)(cb)3、水平滑距(horizontal slip)(am)(二)断距(sepration)两对应层之距离1、垂直被错岩层走向的剖面上测得(1)地层断距(stratigraphic slip)(ho)(2)铅直地层断距(vraticed stratigraphi slip)(hg)(3)水平断距(horizontal slip)(hf)2、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除铅直地层断距相等外,其余均大于前者,故称视断距。
§2断层分类一、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一)根据断层与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
(二)根据断层与褶皱枢纽走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关系分: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1、正断层(Normal Fault)2、逆断层(Revers Fault)●原地岩块(系统)(Autochthon)●外来岩块(系统)(Allochthon)●逆冲岩席(片)(Thrust Sheet)●逆冲推覆构造或推覆构造(Nappe)●构造窗(Fenestlla or Window)●飞来峰(Klippe)(pl.)3、平移断层(transcurrent)●左行平移(left faults)●右行平移(right faults)●斜交断层走向滑动的断层,组合命名4、枢纽断层(hinge fault)§3断层各论一、伸展构造类型(extensional structure)正断层、组合型式:(一)地堑和地垒(graben horst)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走向基本一致正断层之间为下降盘,巨型者即为裂谷(rift);地垒与地堑正好相反。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1)

实用文档
13
地震资料解释
收集基础资料 地震剖面解释(层位标定)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实用文档
14
地震剖面
实用文档
15
T0 T1
T2’ T2
T3
T6
地震剖面上为强弱不同的同相轴,解释工作就是通过地质
资 料
准
目
(合成记录)确定地质层位
备
标
研 究
层位解释
组合断层
剖面解释
作T0 图
储层预测
沉积构造
空
发育史研究
间
时-深转换
解
… … 构造图
储层厚度图
油藏分布图
释
含油气远景评价、目标优选、提供钻井井位
地震常规解释实用流文程档 图
综合解释 12
收集基础资料
测线位置资料 探井资料:钻井、录井、测井、试油、
地震正演、测井约束反演、分频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算法,不能很好
断块圈闭评价
实用文档
70
2、上第三系曲流河砂体油气藏
地质分析
立体显示
构造解释
曲流河砂体油气藏 评价
实用文档
71
桩106井区上第三系河道砂体立体透视图
实用文档
72
河道砂振幅图
实用文档
73
3、火成岩油气藏
地震相
立体显示
层拉平技术
识别火成岩
吸收系数
瞬时振幅剖面
波阻抗剖面
火成岩油气藏评价
实用文档
74
实用文档
3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2、根据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从标 定的过井剖面开始,建立起全区大的解释 框架,在其基础上进行4(线)×4(道) 网格初步解释,最终加密测网。
第六章 断层

第六章断层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层: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面:断层的断裂滑动面,断层面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大型断层的断层面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断裂面,往往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破碎带,简称断层带。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表或地下某层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盘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
描述方法如:东盘、西盘;上升盘、下降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相当点:是指未断之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后出现在两盘上的两个点。
相当层:指出现在断层两盘的同一地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两相当点之间的距离是断层的真位移,称为总滑距。
总滑距的分量及再分量也都是真位移的分量,均以滑距称之。
依据相当层测算的断层位移是视位移,称为断距。
断距类型:地层断距:指断层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滑距类型:水平滑距:总滑距的水平投影。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投影。
铅直滑距:也称断层落差,是总滑距的铅直分量。
倾向滑距:倾斜滑距的水平投影。
4.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1)按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a)根据断层产状和所在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相同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倾向相同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斜交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地层层面平行根据断层产状和岩层产状关系的断层分类示意图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向断层;d-顺层断层b)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F 1-纵断层;F2-横断层;F3-斜断层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地震剖面解释要知道的内容

第一章地震资料解释基础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特征?一、波的类型二、地震波的特征?第二节地震剖面特点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一、地震剖面的一般概念?二、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简介?第三节偏移现象和偏移归位?一、时间剖面的偏移现象?二、偏移叠加原理?三、偏移叠加、叠加偏移和叠前偏移四、二维偏移和三维偏移?第四节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一、子波的概念?二、地震子波与分辨能力的关系?三、垂直分辨率?四、水平分辨率?第五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一、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第二章地震解释的基本方法第一节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一、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对应关系?二、地震反射标准层具备的条件?三、确定反射标准层的方法?四、确定反射标准层的代号和对比标?第二节时间剖面的对比?一、反射波对比的基本原则?二、实际对比方法?第三节与复杂地质现象有关的异常波一、绕射波?二、断面波三、多次波?四、伴随波?第四节弯曲界面反射波?一、凸界面反射波的特点二、凹界面反射波的特点?第五节地震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假象?一、表层变化引起的假象?二、速度变化引起的假象??第三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第一节地震构造解释概论?一、构造解释流程?二、资料准备?三、构造解释内容简介?第二节断层解释?一、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二、断层模型的剖面特征?三、几种典型断层和断裂系的解释?第三节断层基本要素的确定与组合?一、断层基本要素的确定?二、断层组合的一般规律?第四节典型构造解释一、披覆构造)?二、挤压褶皱与高陡构造?三、底辟构造?四、流体底辟构造?五、花状构造第五节不整合面的解释?一、不整合的一般概念?二、不整合面的反射特征?三、几种典型的不整合面剖面特征?第六节深度剖面绘制?一、平均速度法?二、曲射线法三、值的求法第七节地震构造图的绘制一、地震构造图的基本概念?二、绘制构造图过程与步骤?三、等值线图的勾绘四、绘制构造图?五、构造图的解释?六、利用构造图绘制地层等厚图??第四章三维地震和垂直地震资料的解释第一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一、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二、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三、等时切片的解释?第二节人机联作解释技术一、人机联作解释及其特点?二、人机联作解释系统配置?三、解释工作流程第三节垂直地震剖面解释一、垂直地震剖面基本原理与观测方法二、垂直地震剖面特点三、垂直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应用??第五章地震波速度资料解释与应用第一节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与分布规律一、影响速度的一般因素二、地震波速度与多孔介质流体性质关系?三、几种与油气关系密切的岩层速度特征?四、速度分布规律?第二节几种速度概念与叠加速度谱的解释一、速度的概念?二、叠加速度谱的解释第三节层速度估算砂泥岩百分比和储层参数一、利用层速度估算砂泥岩百分比二、利用层速度估算储层参数?第四节利用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一、概述?二、图板法三、经验公式法?第六章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第一节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概述?一、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发展概况?二、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内容?第二节地震层序分析?一、沉积层序与地层层序二、层序的年代地层学意义三、地震反射的地层学意义?四、地震层序的划分第三节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的概念?二、地震相参数?三、地震相图的编制第四节典型的地震相模式一、大陆边缘地震相模式二、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第四节层序地层分析方法?一、概述二、有关的基本概念?三、层序分析一般方法?第七章地震资料在储层和油气预测中的应用第一节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一、地震反演技术?二、属性分析技术?第二节地震属性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一、几种地震信息与岩石物性和油气的关系?二、地震属性的应用与实例分析?第三节地震资料在含油性检测中的应用一、地震剖面上直接检测油气?二、应用属性技术检测油气?第四节 AVO技术分析与应用一、AVO技术分析二、应用AVO技术检测含气层??第八章地震资料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第一节地震监测的岩石物理学基础?一、随时间变化的油藏特征二、与地震监测有关的岩石物理特征三、用于油藏监测地震特征?第二节地震监测技术?一、时移地震二、微地震技术第三节地震监测资料的解释应用一、时移三维地震油藏监测解释应用二、井中地震油藏监测解释应用?三、微地震检测的应用主要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时间剖面上断层的解释在构造解释中,关键是对比同一个界面的反射波。
对比正确,构造形态就正确。
在对比过程中,正确地识别断层,正确地识别断层两盘同一界面的反射波,构造形态就正确。
否则,对比结果“串层”,构造形态就错误。
解释人员都认为:断层是最令人头痛的事,导致对比反复的是断层,使人犹豫不知向哪对比的是断层,使构造图难勾的是断层,最难解释的是断层,最容易出错的也是断层。
地质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DP剖面示意1.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1)反射同相轴数目突增突减或消失大断层 P188图6.5-7一般是基底大断裂的表现,常常为正断层,下降盘一侧沉积增厚,反射层明显增多,上升盘变薄甚至缺失。
这类断层断距大,规模大,延伸长,破碎带宽,常为区域构造或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这类断层一般是区域大断层,对沉积起控制作用,走向应平行于区域构造走向。
(2)反射波组错断中等断层北海模型断层两侧波组对应关系基本稳定,特征清楚,一般为中等断层。
这类断层断距不大,延伸较短,破碎带较窄。
(3)反射同相轴产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GrisysP23 P24(4)反射同相轴强弱相位转换或扭曲小断层可能反映小断层,也可能反映岩性横向变化。
(5)出现断面波和绕射波2.断层要素的确定(1)断面的确定将剖面上浅、中、深断点连起来,即为剖面上断面的位置。
(2)断层升降盘及落差的确定升降盘:由断面两侧反射层位的升降关系确定。
垂直落差:同一反射层上下两盘在断点处的t差值。
水平落差:同一反射层上下两盘在断点处的水平距离。
(3)断面倾角的确定(与确定地层倾角的方法相同,以后介绍)3.断裂系统图的绘制╡上盘,│下盘,→下降,←│或╡│正断层,╡→逆断层。
2 4 652 4 6135西 1号剖面东 Xt西 3号剖面东Xt西 5号剖面东Xt北 2号剖面南Xt北 4号剖面南Xt北 6号剖面南Xt2 4 61 19601910 1910 181018303 18001750 1750 16501730 169015205 16551605 1605 15052 4 61 19601910 1910 181018303 18001750 1750 16501730169015205 16551605 1605 15052 4 62010 1960 18501 1960190018001905 1855 17501850 1800 17003 1800 1760 16501750 1700 16001720 1655 15505 1655 1610 15001610 1550 14502 4 62000 1950 1850 1 1950190018001900 1850 1750 1850 1800 17003 1800 1750 16501750 1700 16001700 1650 15505 1650 1600 1500(1)断点平面组合在构造图上,将各测线测得的属于同一条断层的断点用线连接起来。
(2)断点平面组合原则P198①同向测线上,同一条断层的正逆性质相同,落差、产状相近或渐变。
②不同向测线上,同一条断层的正逆性质相同,产状、落差区别可较大。
③同一条断层断开的层位在各条测线上相同或渐变,因同一条断层是同一时期构造运动形成的。
④区域大断裂,一般是基底的断裂,其走向应平行于区域构造走向。
⑤同一断块内地层产状变化应有规律。
⑥利用地质规律和其它物探资料。
(3)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能穿过无断点的测线,断点闭合。
②孤立断点少且落差小,图边多中间少。
③叠合各层的构造图,同一条断层要平行不能相交。
④断点平面组合与剖面对比同步进行,互相参照、比较、调整。
思考题:任举3例地质构造(如断层),说明其在水平迭加剖面上的特征。
补充、相干分析识别断层四、地震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一)基本概念1.构造图依据地震资料,用等值线及一些符号表示地下反射界面起伏的平面图件。
2.三种角度和三种深度XX方向CDP剖面tt 0 Y 方向CDP 剖面(1)概念①真倾角ϕ——界面与地面的夹角。
②视倾角φ——在射线平面内的倾角,即地震测量的倾角,在0-ϕ之间。
③测线方向角α——测线与界面倾向的夹角。
④法线深度h ——地面上到界面的垂直距离。
⑤真深度h Z ——垂直于地面到界面的深度,钻井深度。
⑥视铅直深度h x ——在法平面内,垂直于测线(但不一定垂直于地面)到界面的深度。
(2)关系①三种角度之间的关系αϕφcos sin sin = (6.2-19)②三种深度之间的关系φcos h h X = (6.5-1) ϕcos h h Z =(6.5-2)h h测线∥倾向 测线方向任意法平面内 法平面内(3)从水平叠加剖面上读界面的视倾角φx 1 Δx x 2 x 1 Δx x 2Δhh 1 h 2φ2220020121t V t V t V h h h ∆=∆-∆=-=∆ xt V x h ∆∆=∆∆=2sin 0φ (4)用两正交测线求界面的真倾角ϕ沿第一条测线的视倾向取1sin φ=OA沿第二条测线的视倾向取2sin φ=OB则:2212sin sin sin φφϕ+= ,OC 的方向为真倾向。
西 东 X 南 北 X1φ 2φ O sin φ1 A 东ϕφαsin sin cos 11=ϕφαsin sin cos 22= 3.地震构造图分类 (1)等t 0构造图(2)构造图(二)等t 0构造图的绘制1.绘测线平面图(测绘图)2.检查时间剖面的解释①交点闭合?②断层解释合理?断点平面组合合理?③对比追踪层位符合地质规律?3.上数据①保证平面图上每隔1cm 有一个数据。
②交点、断点、尖灭点、超覆点必须取上。
4.断点平面组合5.勾绘等值线①构造复杂时,分断块勾。
②从易到难。
③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
④先轮廓后细节,逐步完善。
(三)构造图的绘制1.深度剖面(1)为什么要时深转换①时间剖面上有速度陷阱。
②构造复杂时有假象。
③地质上关心深度。
(2)人工时深转换①均匀介质时深转换S 1 S 2 S 3 X S 1 S 2 S 3 Xt 0 hCDP 剖面 深度剖面01011)(1t t V h = , 02022)(1t t V h = , 03033)(1t t V h = 为什么用平均速度?t 0 h —t 0量板 ②线性介质时深转换S 1 S 2 S 3 X S 1 S 2 S 3 Xt 0 CDP 剖面 h CDP 剖面将2t t =代入P57(6.2-36),得等时面的圆心和半径: ]12[100-=t chV Z ββ2100t shV R ββ=R0 Z 0 2.0 1.2 t 0 R 0—t 0和Z 0—t 0量板(华北V 0=1810,β=0.00026) (3)计算机时深转换①计算机时深转换原理与人工转换原理相同。
②计算机转换工作量大,速度不准造成波形拉伸。
计算机深度剖面很少见。
③人工转换费力,但只转换目的层,得到目的层的深度剖面。
2.用深度剖面作构造图 仿等t 0图的绘制方法。
3.将等t 0图进行空间校正作构造图 (1)原理①t 0 h Z等t 0图 构造图 ②进行偏移归位以线性介质为例,当测线∥地层倾向时,有ϕsin 0'R OO = (A ) ϕcos 00R Z h Z += (B )因为等t 0图已知,即已知t 0 。
在R 0—Z 0—t 0量板上可查出R 0和Z 0 ,关键是求出ϕ,就可求出'OO 和Z h 。
O 'O Xh(2)确定真倾向 在等t 0图上,两条相邻等值线的法线就是倾向。
(3)求真倾角ϕ2020202022020cos RZ R Z X R Z X ∆+∆∆∆-∆+∆-∆∆=ϕ (C )其中:查R 0—Z 0—t 0量板,得R 01 、Z 01 、R 02 、Z 02 。
02010Z Z Z -=∆ , 02010R R R -=∆ 。
ΔX 是两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法线距离。
O 1 ΔX O 2t 01 t 02(4)制作倾角ϕ量版,使用公式(C)。
ΔX=50msϕ(5)制作'OO量版,使用公式(A)。
ΔX为参数=50msΔt(6)制作深度Zh量版,使用公式(B)。
ΔX为参数Δt=50mshZ(7)进行空间校正,做构造图①在等t0图上,任选一点,向t减小的方向,量取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法线间的距离ΔX。
②根据t0和ΔX,查量版得'OO和Zh。
③在等t0图上,用指向t减小方向的箭头表示校正方向,箭头长度='OO,在'O旁标上Zh值。
④重复①-③步,可得到许多点的深度值。
⑤勾好等值线获得构造图。
1000ms 950ms 900ms(四)构造图的解释(略)思考:(1)一张构造图是只反映一个界面的起伏吗?(2)同一张构造图上,等值线密还是稀的地方地层倾角大?(3)在构造图上,相邻的一些等值线平行代表着地层的倾角变化大还是小?相邻的一些等值线之间的距离变化剧烈代表什么含义?(4)在构造图上如何找各种储油构造,如背斜、鼻状构造、地层尖灭?—+2900 13002800 14002700 1500(五)等厚图1.作法将上下两层的构造图迭合在一起,计算上下两层等值线交点上的差值,标在平面图上,连好等值线即成。
2.特点如果地表因素变化大、复杂而不易消除时,等厚图不受地表因素的影响。
3.等厚图的解释举例①如果褶皱地层的厚度变化很小,说明先沉积后褶皱。
②等厚图上发现厚度朝某一方向明显地增大,说明地层向沉积加厚的方向倾斜,也指出物源方向。
五、含油气资源评价构造解释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井位....,从构造图上找圈闭,把井位定在圈闭的高点上。
但这只考虑了构造条件,实际工作应综合考虑生、储、盖、圈、运、保条件。
六、编写解释报告七、时间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方法和具体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地质、钻井、物探、测井资料,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先建立起构造框架,宏观指导解释工作。
2.确定标准层(1)标准层浏览工区剖面,找出连续性好,易于对比的反射层作为要解释的层位。
(2)标准层的条件①反射同相轴特征明显稳定。
②分布范围广可在较大范围内追踪。
③能反映地下构造形态的主要特征,浅、中、深层都要有。
④有条件时最好标准层就选含油气层。
⑤不整合面的反射一般都要选上,因为不整合面是划分构造层的标志。
地震地层学解释、岩性解释,都要求对比不整合面。
3.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1)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就是设法鉴别出标准层相当于哪些地质层位的反射。
(2)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的方法①工区有井找到连井剖面,利用地震测井速度资料,将钻井的地质层位换算成时间,引到时间剖面上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