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合集下载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扶风县概况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三农咨询题的态度向来引人关注。

本文将介绍农村三农咨询题调查报告。

农村三农咨询题调查报告(1)农业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自古至今基本上各行各业存在与进展的基础,是经济进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的进展关系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民生计,经济的进展与否。

随着时刻的推移,中国的农业也在别断向前进展,现在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各方面都较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究竟有多大的转变?趁着暑假回家的这段空暇时刻,再加上我也是家在农村,为此便对视力故乡揭阳的三农咨询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分析。

揭阳市是一具农业大市,地处东经11524-1163745和北纬2220-2330。

全市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歪,地形以山地为主,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织相间。

北部为大北山,大南山横贯中南部,两列山之间夹着榕江流域平原和低矮丘陵,大南山以南则是龙江流域平原。

2001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146.2万亩,其中水田113.6万亩、旱园32.6万亩。

我市地处南亚热带,全市年均落雨量正常年份在1750-2119mm之间,年平均温度为21.4℃,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脚,无霜期长,但是每年夏秋期间常有台风妨碍我市,自90年以来每年普通有2-3个台风妨碍;我市人多地少,2001年全市总人口5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472.7万人,人均耕地0.25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乡镇劳动力达240万人。

200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7.94亿元(90年别变价),比1992年增加32.64亿元,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比重为41.5:1.4:16:29.9:11.2,农村人均收入达3581元,比建市之初的1992年增加2388元。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进展的基础,而耕地则作为农业存在与进展的基础,一切的农业活动基本上在耕地的基础上得以进展的。

揭阳的耕地都是集中在揭阳市的四周,包围着中心的都市地区。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第1篇一、实践目的: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二、实践内容: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

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

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实践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浅口村的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

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技术指导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

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那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扶风县概况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泉州地区“三农”问题调查研究[5篇模版]

泉州地区“三农”问题调查研究[5篇模版]

泉州地区“三农”问题调查研究[5篇模版]第一篇:泉州地区“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泉州地区“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泉州地区“三农”问题。

调查时间:2013年至2014年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网上资料查找、访问当地人士、实地考察关键字:“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脱贫致富引言: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我国13多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

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刻不容缓,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当然也应该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中去,通过寒假的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我们对“三农”也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结合我们寒假所调查的情况以及现实的问题谈谈我们对“三农”问题的一些浅显分析以及建议。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干部、党员、执法人员作风问题。

3、教育费用过高问题。

4、农民有致富愿望,但感到致富无门的问题。

5、土地问题。

6、医疗保障体系问题。

二、结论:1、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范文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范文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三农问题的态度一直引人关注。

本文将介绍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农业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自古至今都是各行各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民生计,经济的发展与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如今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各方面都较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究竟有多大的转变?趁着暑假回家的这段空闲时间,再加上我也是家在农村,为此便对家乡揭阳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分析。

揭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地处东经11524-1163745和北纬2220-2330。

全市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地形以山地为主,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

北部为大北山,大南山横贯中南部,两列山之间夹着榕江流域平原和低矮丘陵,大南山以南则是龙江流域平原。

2019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146.2万亩,其中水田113.6万亩、旱园32.6万亩。

我市地处南亚热带,全市年均降雨量正常年份在1750-2119mm之间,年平均温度为21.4℃,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是每年夏秋期间常有台风影响我市,自90年以来每年一般有2-3个台风影响;我市人多地少,2019年全市总人口5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472.7万人,人均耕地0.25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乡镇劳动力达240万人。

201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7.94亿元(90年不变价),比1992年增加32.64亿元,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比重为41.5:1.4:16:29.9:11.2,农村人均收入达3581元,比建市之初的1992年增加2388元。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耕地则作为农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一切的农业活动都是在耕地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揭阳的耕地基本上集中在揭阳市的四周,包围着中心的城市地区。

农村也相对集中在这一部分地区。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持续保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十五”期间阜宁县的三农工作势头良好,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业增效成果显著,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一、十五期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1、农民增收取得历史性突破。

预计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65元,年递增5.29%。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性扶持。

自2001年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反哺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由2000年的1.95亿元(人平240元)减少到2005年0.42亿元(人平56元)。

累计发放三项补贴5101万元,其中种粮补贴4021万元、良种补贴700万元、农机补贴380万元。

二是种植业增势明显。

2005年种植业产值8.4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2001年增13%。

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

“十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业中介服务成效显著。

新增劳务输出48031人次,新增劳务收入约1.09亿元。

至十五期末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0.17万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2.11亿元。

四是林牧渔业量效双增。

全县2004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来自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达1200元。

2、农业增效成果显著。

首先,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近71万吨,比2001年增18.3%,单产440公斤,比2001年增3.8%;棉花栽植面积近8万亩,单产皮棉82公斤,比2001年增15.5%;油料播种面积19万亩,总产近3.3万吨;疏菜特经复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是2001年的1.5倍。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在发生了某些事情、情况后,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篇1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不但农业所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农业更是发展工业的原始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工业品的广大市场;是稳定社会、支撑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离开农业这个基础,什么事业都不可能发展,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国家更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键又是农民。

因为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民的地位决定着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兴衰。

而且农民以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来算,其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GDP水平的高低,所以农民的问题又体现在增加其收入上,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的进一步向国外开放,给外国农产品以“国民待遇”,会给中国农业带来很强的冲击,影响农民收入。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二.进行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新模式我家所在的城市——聊城,地处鲁西三省交界处,工业起点低,加上区位、人才、技术等制约因素,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560万人口中近80%的人在农村,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在聊城显得尤为重要。

聊城“三农”问题正是集中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不上去,也就是说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解决如何使农民实现增收的问题。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单纯依靠农业是不行的,所以近些年,聊城通过进行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战略两种途径的探索,做大做强了一批农村的龙头企业,来突破“三农”问题的瓶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府研究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镇基本情况和农村现状xx镇共有35个村民委员会,40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3669户,农业人口51981人,农村劳动力26708个,全镇耕地面积76941.03亩,其中旱田11995亩,水田64946.03亩。

目前,我镇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已形成大湖养蟹,堤塘养鱼,网箱养鳝,池塘养鳖的水产模式和林地养鸡的种养格局。

并且积极倡导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引进了深圳望家欢蔬菜配送公司投资400万元开发九真水生蔬菜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镇农村虽然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

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服务设施,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较少,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协调。

加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设施老化,险危工程增加,导致水源浪费和供水不足,致使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

渠道、池塘淤积严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农村基本没有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制约了农业生产较快发展。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创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

我镇总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农村人口。

同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择业面窄,大多数农民只能守着几分田土过着温饱的日子。

在技能素养方面,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工,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没有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农业技术、农田水利、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乡村规划,这些都是与广大农民群众密切相关,关注程度的大事。

根据调查,我镇农民ZUI需要解决的是: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和增加收入,可见,农民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我镇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目前加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下的状况没有改变。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农村稳定和谐面临压力,部分基层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

三、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1、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我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工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植壮大现有的九真超市、文鹤米业、天宇服装城、水生蔬菜深加工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2、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使农民群众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进程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创造主体。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门路,提高农民收入。

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外出劳动力牵线搭桥,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

保护外出民工利益,他们付出劳动,就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加大对外出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门路,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营,为农民进城经商提供保障,引导农民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3、全面落实农村政策。

严格兑现粮食直补,全部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

不断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利益。

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进农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换届后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等工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实行严格的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5、增加投资。

主要用于农村的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讯、广播电视,对农村厕所、厨房、圈舍,中小学校舍和卫生所进行改造,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校舍环境条件改善的投资力度,在短时间内清除村级小学的安全隐患,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安全、明亮的教室,逐步改善村级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留住教师,保证农村教育正常运转。

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垃圾处理设施。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府研究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镇基本情况和农村现状xx镇共有35个村民委员会,40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3669户,农业人口51981人,农村劳动力26708个,全镇耕地面积76941.03亩,其中旱田11995亩,水田64946.03亩。

目前,我镇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已形成大湖养蟹,堤塘养鱼,网箱养鳝,池塘养鳖的水产模式和林地养鸡的种养格局。

并且积极倡导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引进了深圳望家欢蔬菜配送公司投资400万元开发九真水生蔬菜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镇农村虽然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

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服务设施,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较少,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协调。

加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设施老化,险危工程增加,导致水源浪费和供水不足,致使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

渠道、池塘淤积严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农村基本没有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制约了农业生产较快发展。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创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

我镇总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农村人口。

同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择业面窄,大多数农民只能守着几分田土过着温饱的日子。

在技能素养方面,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工,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没有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农业技术、农田水利、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乡村规划,这些都是与广大农民群众密切相关,关注程度的大事。

根据调查,我镇农民ZUI需要解决的是: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和增加收入,可见,农民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我镇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目前加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下的状况没有改变。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农村稳定和谐面临压力,部分基层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

三、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1、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我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工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植壮大现有的九真超市、文鹤米业、天宇服装城、水生蔬菜深加工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2、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使农民群众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进程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创造主体。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门路,提高农民收入。

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外出劳动力牵线搭桥,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

保护外出民工利益,他们付出劳动,就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加大对外出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门路,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营,为农民进城经商提供保障,引导农民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3、全面落实农村政策。

严格兑现粮食直补,全部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

不断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利益。

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进农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换届后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等工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实行严格的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5、增加投资。

主要用于农村的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讯、广播电视,对农村厕所、厨房、圈舍,中小学校舍和卫生所进行改造,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校舍环境条件改善的投资力度,在短时间内清除村级小学的安全隐患,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安全、明亮的教室,逐步改善村级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留住教师,保证农村教育正常运转。

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垃圾处理设施。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持续保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十五”期间阜宁县的三农工作势头良好,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业增效成果显著,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一、十五期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1、农民增收取得历史性突破。

预计*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65元,年递增5.29%。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性扶持。

自*年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反哺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