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际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催化剂:解决诸如国际收支等特殊问题
战后经济一体化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理上的邻近是首要条件。一体化组织中的成员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就必须具有市场统一的客观基础,即地理上的邻近。
各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也是一体化组织得以稳定并不断升级的条件。一体化组织能否稳定下来,关键还是看各成员国对一体化内部市场的依赖度。
协调的基础是各成员国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当
1
以一套完整的超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各种协调成就的获得是通过实施阶段性政策的结果
3
2、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发展过程: (1)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正式生效。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正式开始谈判,1992年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5年内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3)1994年12月,在美国召集下,在美国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所有(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讨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涵义与形式
贰
第六讲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壹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
肆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叁
定义:一体化,本身的含义是各个分散的不同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的具有行政主权的经济单位,通过自愿的决定和制度上的安排,部分削减自身的行政主权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共同经济单位。
3
联邦制: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个成员国的权利。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六种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优惠关税待遇
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客观原因:二战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 发展,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
❖ 国际经济合作的分类:双边合作、多边合作、国家 集团之间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全球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
❖ 特定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 谋求区域内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自由化,通过达成 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签订条约、协议,在经济 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 此外还设有合作、补偿和发展基金、西非中央银行委员会、西非国 家经济共同体商业银行等机构。
委内瑞拉
Thank You!
L/O/G/O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 920. 10.19 Monday, October 19,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00:53 :170 0:53:1700:5310 /19/ 2020 12:53:17 AM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产生的原因:
❖ 制约因素
——外在因素:二战、变化、 ——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
竞争、威胁
衡
——技术与经济基础:以原 ——成员国之间政治关系复
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和高
杂
分子工业为标志的第三次 ——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科技革命
——世界或区域经济形势的
——内在动力:给成员国带
恶化
来经济效益
南共市 宗旨
❖ 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 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 强经济互补,
❖ 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和实现 经济现代化,
❖ 进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并推 动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的发展。
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紧密相关且共同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加深,并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过程。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各成员国家或地区通过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一、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1.贸易自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各国家之间的贸易障碍不断减少,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更深入地促进贸易自由化,地区小组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东盟等地区组织通过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实现了地区内贸易自由化,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2.资本流动与投资自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资本流动和投资自由化成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投资者可以在世界各地寻找最佳投资机会,以追求更高的回报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稳定和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了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3.科技进步与技术交流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逐渐加强,通过共享创新和技术成果,促进了区域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全球化使得技术创新的传播更加快捷,为区域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化的深化和发展1.区域市场的扩大与国际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区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增强了该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形成了大区域市场的规模优势,成员国能够更好地集中资源,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成本效益。
2.经济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较大,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一)重难点解释1.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区域内部对生产资料、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新的配置与重组,以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进而促进世界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促进了科技进步,它是世界经济增长根本源泉;其次是促进国际分工;再次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最后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即推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各类国际交易的发展及其比重的合理化。
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⑴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⑵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⑶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⑷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⑸信息传播的全球化;⑹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二)典例剖析例1.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
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话题。
国际贸易作为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流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繁荣。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贸易和投资,促进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首先,国际贸易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扩大市场规模,实现经济的规模化效益。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通过外贸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世界其他国家也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进行技术和资源的交流,实现了互利共赢。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建立共同的市场和优惠的贸易政策,降低了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
例如,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通过建立共同的市场和货币联盟,消除了国界限制,加强了贸易和投资的流动性,提高了欧洲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可以进行交流和碰撞,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带来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
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也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
然而,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着挑战和难题。
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封闭的倾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头,给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贸易摩擦和争端的增加也对贸易和经济合作造成了影响。
例如,中美贸易战对全球贸易秩序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难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协调,推动贸易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首先,各国应通过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打造自由、公平、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

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国家之间建立经济联盟和加强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全球经济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为各国提供了拓展市场、增加贸易机会和扩大投资空间的平台。
通过建立贸易自由化的框架和减少贸易壁垒,各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得到促进,从而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此外,区域一体化还可以为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准入条件,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二、优化资源配置与提升竞争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各国的竞争力。
通过加强合作与协调,各国可以共享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互补性。
例如,在区域一体化框架下,某国可能专注于发展制造业,另一国则专注于发展农业,通过贸易与投资的合作,两国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这种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各国的竞争力。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技术挑战。
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各国可以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分享科技成果,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这不仅能够提升各国的产业水平,还能够推动全球经济的创新与升级。
四、加强政治稳定与安全合作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政治稳定和安全合作。
通过经济合作,各国能够实现利益的交融与共享,从而减少政治冲突的发生。
此外,在区域一体化的框架下,各国可以加强安全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贩毒和其他跨国犯罪等威胁。
这种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五、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全球资源有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国际合作与区域一体化为各国提供了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
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各国可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
一、国际经济合作在当今世界,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频繁。
国际经济合作可以让各国更好地利用彼此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惠互利,促进经济的共同增长。
目前,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主要的形式是区域性合作。
各大经济体之间不断加强联系,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一些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配合。
例如,中欧班列的启动,加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物流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国际经济合作还有助于解决一些经济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一些国家经济落后,需要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来帮助经济发展。
国际间的贸易、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互通有助于帮助各国共同实现繁荣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在近期,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各国共同推进的发展策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在地域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加强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更加紧密、有机的整体。
目前,在亚洲地区,正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较多。
首先,互联互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沿线各国之间的联系。
此外,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也在推进中。
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澳大利亚、中东欧国家、新西兰、智利等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助于加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各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
例如,一些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可以通过区域内的合作来提高效率。
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促进全球发展的更加稳定和和谐。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有些国家会因为确立“核心”地位而在区域内占据更多的资源和权利,其他国家可能会因此感到失衡和不满。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建立共同市场、推动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消除贸易壁垒等方式,实现经济各要素的流动和共享,以促进该地区内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这种经济一体化在不同国家之间形成了合作与互补的关系,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一、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
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和降低贸易壁垒,国际贸易活动能够更加顺畅进行,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欧洲联盟的成立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无壁垒的贸易环境,使得货物、服务和资本得以自由流动,进一步激发了欧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也受益于这种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水平的提高。
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参与国家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的整合和资源的流动,优势产业和优质资源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集聚,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而欧洲地区则对石油需求量大,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东地区可以向欧洲出口石油,双方都能够获益。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在国际经济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增强国际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为参与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这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扩大市场规模,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企业的成本降低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例如,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成立为东盟成员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多的投资机会,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然而,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参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一体化进程的不平衡。
其次,政治因素和利益分配也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不同国家的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会影响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经济联盟
(Economic Union), 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 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 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 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 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 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特征: (1) 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 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 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和汇率政策。 (2) 当汇率政策的协调达到 这样的程度,以致建立了成员 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货 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又称为经 济货币联盟。 (3) 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 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 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 行的权利。
(三) 关税同盟
(Customs Union), 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 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 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 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典型:东非共同市场
关税同盟的特征: (1)与自由贸易区不同, 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在相互取 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 同对外关税。这实际上意味 着,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将关 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 化组织。 (2)从经济一体化的角 度看,随着成员国之间相互 取消关税,各成员国为保护 本国的某些产业,需要采取 更加隐蔽的措施,如非关税 壁垒。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指成员国 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 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 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 了成员国的福利。
总的来说,关税同盟的建立一方面引起了成员国之间 贸易创造的增加,另一方面引起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 之间的贸易转向。其最终福利取决于二者权衡的结果
1、贸易创造效应
产生国际贸易,商品 从B国流向A国
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干预 的产物。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按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分
完全经济一体化
经济同盟 共同市场 关税同盟
自由贸易区
优惠贸易安排
(一) 、优惠贸易安排
(Preferential Arrangement): 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 他的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 定较为优惠的税率。 英帝国特惠制最为典型
又称为纵向一体化,它是由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 成。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三、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分
部门一体化 指区内各成员国的 一种或几种产业或 商品的一体化
一体化
指将区域内各成员 国的所有部门加以 一体化。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一、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维纳和李普西 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 2、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是指建立关 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 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 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 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自由贸易区的特征: (1)在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 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 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 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从而真 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 (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 同对外关税。各成员经济体之 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妨碍各成 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 员国(或第三国)采取其他的 贸易政策。 (3) 为区分来自非成员国 和成员国的产品,以保持各国 对外关税的有效性,通常采取 “原产地原则”。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 =(a+b+c+d)-a-(c+e)=(b+d)- e。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 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 张,所以对B国有利 对C国来说,在A、B组成关税同盟前, C国是A国的供给者,但现在因贸易 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 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第六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 化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国家、经 济体通过达成某 种协议所建立起 来的经济合作组 织。 发展的原因:
1、区域经济一体化适应了战后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各国间国际分 工日益加深的需要。
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
典型:欧盟
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特征 内部 形式
优惠贸易安 排 自由贸易区
取消 壁垒
关税 共同 对外
要素自 由流动
统一经 济政策
统一政 治政策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一体化
√ √ √ √ √
√ √ √ √
√ √ √
√ √
√
二、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
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又为横向一体化,它是由经济 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组 成。如欧盟、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美洲共同市场等
典型:经济互助委员会
(六)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Perfectly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成 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 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 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 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 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 一体化形式。 特征: (1)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就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2) 就其过程而言,完 全的经济一体化是逐步实现 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 化。 (3) 从结果上看,完全 的经济一体化是类似于一个 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是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 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 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 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 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只有产自成员经济体内的商 品才享有自由贸易,或免进 口税的待遇。
典型:北美自由贸区、欧 洲自由贸易联盟
A国
35元
B国
26元
100% 此时国际贸 易不发生
C国
20元
2、贸易转移效应
关税同盟后商品出口 国有C国变为B 国
A国
35元
B国
26元
>30% 自由贸易时,A 过从C国进口
C国
20元
P
贸易转移
SA
贸易创造效 应
PB+t PA PC+t a PB PC b c e
E
d
DA O Q3
Q1
Q2
Q4
Q
3、福利效应
(四) 共同市场
典型:欧洲经济共同体
Common Market),是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 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 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共同市场特征: (1) 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 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2) 为实现上述要素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之间要实施统一 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 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成员国学历的 相互承认等等。 (3)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 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 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