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优秀工程范文)
11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06

#############标段堆载预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有限公司##################部二○一七年三月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项目简介二、材料要求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材料要求符合表2.1规定。
2、水泥:采用强度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宜小于3h,終凝时间不宜小于6h(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使这个过程不大于4小时),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水泥。
三、改良土施工技术标准(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土工技术规程》(TB10102)。
(2)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行检查,每5000立方为一批。
检验方法:现场抽样筛分试验。
(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4.1、4.2、4.3的规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系数检验宜用环刀法。
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研究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路基改良土用四个指标控制:压实度、强度、颗粒粒径、含灰率。
检测主要内容为: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土细粒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1m 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路基工程编号: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路基工程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在进行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水泥改良、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4.1.1施工准备按照审核无误的断面设计尺寸及时做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及时下发技术交底,并对取土场料源进行取样检测,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测。
4.1.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控制点后用经纬仪每10m设一加密点根据中桩及摊铺宽度每侧加50cm定出填层边线标示桩,把层厚或高程在标示桩上标出来作为施工控制标准。
4.1.3改良土场拌改良土拌合料在拌制场集中进行拌制,用输送机把粉碎土运至搅拌设备的料舱内,用泵把石灰泵入粉料仓内,进行配料拌制。
拌制后含灰量均匀,并定时在出料口检测掺灰比,含灰量偏差控制在-0.5%~1%内,否则应做适当调整。
改良土拌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离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正在厂拌设备拌制时,将水程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制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离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率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者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该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齐客专4标DK191+222.93~DK218+000段内所有改良土施工。
本标段部分填料,由于是采用路堑挖方及隧道弃碴这两种材料,不能直接用来填筑路基,必须对其进行物理改良。
改良土是在粘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石质填料则进行物理改良,使其符合A、B组填料标准。
本标段改良土主要用在路基本体部分,改良土施工采用场拌法,分别由混合料拌合站集中拌制改良土、由自卸汽车运到现场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
该作业指导适用于我项目队管段内改良土的施工。
二、该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三、改良土施工人员设备配置为了确保路基完工后有足够的沉降时间,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路基施工时间为12个月,本标段内设一座混合料拌和站,每座拌和站两台300T稳定土拌和机,每台产量为300t/h。
改良土填料在拌和站拌和,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
备用75KW发电机组2套;工程技术人员2人,测量班随时服务;一个施工工班有15~25名施工人员。
四、施工工艺路堤填筑在计划安排的区段内沿纵向递推或分段施工,施工区域内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采用拌合站拌合灰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压路机碾压的机械化作业方式。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摊铺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含下承层处理)→分层填筑→翻晒→摊铺整平→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每个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区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基床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概述改良土分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
原土料经过破碎、筛分或掺入砂、砾(碎)石等材料并拌和均匀,以改变填料的颗粒级配、改善工程性能的混合土料为物理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材料改变填料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工程性能的混合料为化学改良土。
改良土填筑是将在填料制备场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场拌法施工。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填料运输;4. 填料摊铺;5.填料碾压;6.填料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一)、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1、表 2、表 3 的规定。
表表 6.2.3 - 1 原土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细粒土液限、塑限同一土源每 5000 m3 检验 1 组。
TB 10102细粒土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和硫酸盐含量同一土源每 50000 m3 检验 1 组。
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土矿物成分分析、自由膨胀率试验、湿化试验表表 6.2 .3 - 2 外掺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石灰细度、有效钙、氧化镁、未消化残渣含量同一厂家、同品种、同规格的外掺料,在材料进场时袋装料每 200t、散装料每 500t检验 1组;进场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明显受潮湿时重新复检;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的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每 2000t检验 1组。
JC/T478.2水泥等胶材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GB/T1346;GB/T17671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GB/T15961892表表 6.2.3 - 3 改良土混合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顶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化学改良土混合料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填筑前同一土源(室内按配合比制样)检验 1 组;当原土料和外掺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3.1 目的明确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各工区改良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改良土拌合及填筑施工。
3.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图及设计文件》《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实施细则》站前工程施工细则之二《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站前工程施工细则之七3.3 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各工区路基改良土施工。
3.4 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改良土摊铺;4.碾压3.5 改良土填料要求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进行自有膨胀率、液塑限、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试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消石灰有效钙镁含量≥60%,钙质生石灰有效钙镁含量≥80%,未消化残渣含量≤15%,石灰在使用前4~7天充分消解,且能够不间断的连续供应,每吨石灰消解需用水量为500~800公斤,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消解后的石灰过10毫米的筛,并尽快使用,存放时间不得大于一个月。
用石灰改良时,素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10%;用水泥改良时,素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施工用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路基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改良土方案及施工工艺1、改良方案改良方案采用黏性土掺合生石灰改良填筑,生石灰掺入比5%(重量比)。
采用路拌法施工。
填料来源尽量选取集中取土场、深长路堑。
2、路堤填筑施工参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轮式稳定土拌和机(WBL21-IJ)、自行式振动碾(YZ18GD-2)、拖式振动碾(YZT16B)、三铧犁及常规挖掘装载设备。
3、填料粉碎方法及工艺路拌法3.1轮式拌和机粉碎应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凉晒场地对取自取土场填料摊铺凉晒来调节含水量,并用三铧梨、旋耕机将过大尺寸的土块破碎。
然后用倾缷车运输至路基面堆放。
填料的堆放间距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首先按下列公式估算分段层摊铺土的数量:Q=L*B*H*Pd式中:Q-分段层干燥土的总数量(kg)L-分段长度(m)H-分层压毕厚度(m)Pd-分层压毕预定干密度(kg/m2)再根据料场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所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在施工作业面上的堆放作业面上的堆放距离。
将土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
摊铺完成后用WBL21-IJ型稳定土轮式拌和机粉碎。
粉碎深度以大于摊铺厚度1厘米为准。
3.2填料粉碎质量检验及评判标准轮式拌和机粉碎2000m2/1组(6个样);取样时6个点均匀分布,缩样用四分法。
填料粉碎标准:大于15mm颗粒比例小于30%,最大粒径控制在80mm以内。
4、改良填料拌和方法及工艺改良填料拌和是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改良剂与粘性土拌和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改良土的实际改良效果。
4.1 路拌法是将摊铺在路基面上的填料用稳定土拌和机粉碎合格后,用平地机整平,按设计要求布撒改良剂,再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摊铺改良剂时,首先按设计掺入比计算出单位面积改良剂重量,据此在路基面上划分网格,方格网面积的大小以每格放置1袋(每袋改良剂重50kg)改良剂为宜。
摆放改良剂经确认无误后用刮板均匀摊开,然后用轮式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验混后料含水量和拌和深度,含水量检验可用核子密度仪。
路基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邯黄铁路工程土建三标段编号: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六局邯黄铁路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10月10日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邯郸(邢台)至黄骅港工程三标段DK167+491~DK254+972.56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需要,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放出试验段路基中线和坡脚线。
2.3改良土填料要求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石灰在使用前4~7天充分消解。
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5%;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
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1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
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
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施工用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环境保护的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
3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3.1路基填筑试验段3.1.1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确定新的快速试验检测办法与已规定的基本试验检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验证和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04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线(XWTZ-04标)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三局集团锡乌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二00九年四月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改良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改良拌和、填筑施工。
二、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2-2008);3、本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锡乌铁路XWTZ-4标段路基工程中改良土填筑施工。
四、施工准备1、已对所有图纸进行复核、无误。
2、施工前已进行接桩并完成路基施工贯通测量工作,相关控制桩已妥善布置护桩。
3、该段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 施工范围内的树木已砍伐. 树根正挖除。
取土场及施工道路正逐步落实。
各别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局部加宽, 大部分须新修便道。
4、施工机械已组织到位,相关施工人员配备充分。
五、施工方法与作业流程1、填料物理改良。
填料采用花岗岩全风化物时,先进行试验分析,若为 C 组粗粒土,掺入中粗砂进行物理改良。
对于易风化软岩得风化物,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掺入中粗砂或碎石土进行物理改良。
对于碎块石硬质岩填料根据试验进行级配改良。
根据试验确定掺入量,确保填料级配满足要求2、填料化学改良。
通过在细粒土中掺加3%~5%的水泥或者5%~8%石灰进行改良。
对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黏土,当塑性指数大于11 时,掺入5%~8%的石灰进行改良,当塑性指数小于11时采用掺入5%的水泥进行改良。
第四系更新统网纹状黏土及灰岩残积层棕红色黏土(膨胀土弃运),掺入5%~8%石灰进行改良。
掺入石灰或水泥作为外掺剂,外掺料的种类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在投入适用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采用。
掺入化学改良土中的施工用水符合施工用水标准。
化学改良土外掺料分类堆放,采用防风、防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施工范围的路基厂拌改良土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
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改良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米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5.1.1路基填筑试验段
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不小于100米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将以上试验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
5.1.2改良土配合比
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路堤本体的垫层为水泥改良土;路堤本体不浸水路堤为石灰改良土,浸水路堤为水泥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厚度2.3米的水泥改良土.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
5.2施工工艺
5.2.1验收下承层
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5.2.2测量放样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并报监理审批.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米,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
5.2.3拌和
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米米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5.2.4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2.5摊铺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混合
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
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
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5.2.6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
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米,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厘米,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米.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米.
5.2.7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
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5%;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
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
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
8.设备机具配置
改良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即改良土拌合厂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
①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
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
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
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
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9.1.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9.1.4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9.1.5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2 质量检验
9.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9.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9.2.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千克,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9.2.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和生石灰块的检查,在100米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
检验方法: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米米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生石灰块检查采用孔径5米米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
9.2.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的规定.
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米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6点, 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米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米增加1个检测点.每100米每填高约90厘米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 vd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米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检验方法:压实系数K检验宜用环刀法,K30、E vd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9.2.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频数:每层每1000米2检查一组;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
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1.4改良土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0.2环保要求
改良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石灰(或水泥)扬尘,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0.2.1应对石灰在运输、储存、磨细、消解、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石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消解
石灰时,应选择在避风近水的地方,并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10.2.2与石灰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
10.2.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