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岔路口特大型斑岩钼多金属矿简介

合集下载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斑岩钼矿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极地区大兴安岭东南部,属于晚侏罗世岩群,是该地区重要的钼矿床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该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一、成矿年代学岔路口斑岩钼矿的成矿年代为139.1±1.0Ma,属于晚侏罗世中晚期。

矿床主要与斑岩体和围岩接触带、构造断裂和变形带有关。

矿体呈层状或肾状,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石英和钼矿石组成,石英中含有大量脉石状钼矿物。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岔路口斑岩钼矿的岩石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高钠、富铝、亏损铁和稀土等特征。

斑岩体中含有大量的钾长石和长石斑晶,常见的铁镁矿物为角闪石和绿泥石,岩石中还有较多的钛、锆和磷等元素。

三、地质意义岔路口斑岩钼矿作为大兴安岭北段钼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地区矿产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矿床成矿年代为晚侏罗世中晚期,也为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北段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此外,通过对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岩石成因,为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岔路口斑岩钼矿的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质构造,同时也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7月19日,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已经超过400万例,而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突破1.8亿。

这些数据凸显了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医疗健康的破坏性影响。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

据统计,在2020年3月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仅为50万例,到同年7月底时才突破1千万。

但是,在2021年5月底,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6亿。

因此可以看出,疫情在2021年依然呈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印度、巴西等国,疫情形势严峻。

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角砾岩相的划分、特征及成因

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角砾岩相的划分、特征及成因

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角砾岩相的划分、特征及成因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东部,是中国最大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

其矿体主要由角砾岩相组成,具有独特的物化特征和成因。

角砾岩是一种由较大角砾状及块状花岗岩块、石英和斜长石集合形成的沉积岩。

在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中,角砾岩主要分为二类:斑点岩和斑晶岩。

斑点岩的主要特征是块状花岗岩斑点较大,约为2-3 cm,整体浅灰色。

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正长石、鱼眼石和黑云母。

斑点岩中的角砾块体积较大,晶体较完整,呈现出清晰的极化色彩。

斑点岩是在钾长石酸性岩浆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合与分异作用下,形成了混合沉积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矿质的部分分化,石英、正长石和少量鱼眼石分散在矿浆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斑点状。

斑晶岩的主要特征是斑晶较大,晶体规整,颜色为灰黑色。

斑晶矿物主要包括黑云母、方解石、石英和少量的钾长石。

其中,黑云母呈现出完整的晶体形态,晶面清晰,极化色彩强烈。

斑晶岩是在硅酸盐沉积岩中,由大量花岗岩块所组成的混合沉积矿物。

总体来看,在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中,角砾岩矿体主要由斑点岩和斑晶岩两种角砾岩相组成。

这些角砾岩相的形成,是在混合沉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合沉积的物质分异作用所引起的。

综上所述,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角砾岩相的划分、特征及成因,对于理解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和矿物成分的分布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也为钼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中,角砾岩相具有非常高的钼含量,是该矿床的主要矿体类型之一。

下面列出一些与该矿床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1. 钼含量该矿床的钼含量非常高,平均含钼量约为0.11%-0.23%。

其中,斑点岩的钼含量较低,约为0.05%-0.10%,而斑晶岩的钼含量则较高,可达到0.20%-0.35%。

这与斑晶岩中黑云母和方解石的含量有关。

整体来看,该矿床具有非常高的钼含量,这也是其被开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西省浑源县岔口岩体地质特征及金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区分析

山西省浑源县岔口岩体地质特征及金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区分析

1 区域地质背景山西省浑源县岔口岩体区域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1]山带、灵丘—怀来板拗、唐河块凸的西北缘,是蔚县碳酸盐台地与五台—恒山基底杂岩的交界地带,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历经了复杂的构造、沉积、岩浆、变质和成矿等地质作用,整体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发育有复杂的侵入相及火山爆发相构造,形成了一系列的金、铁、铜及[2]铅锌等内生矿床。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为:太古界集宁岩群和阜平岩群,元古界长城系和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

区域上构造类型以新太古代褶曲及燕山—喜山期断裂为主,大致分为近E-W向、NE-SW向、NW-SE向及近S-N向等4组,其中以NW-SE向为主。

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形态多样,出露面积大小不等。

变质岩以新太古代阜平期变质深成岩为主,包括土岭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义兴寨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区域变质岩。

2 矿区地质特征岔口岩体为燕山期岩体,且发育有燕山期晚期的爆发角砾岩、熔结角砾岩等火山爆发相火山岩,火山喷发旋回、期次、演化序列、岩相岩性变化明显,是山西省内中生代火山岩的典型地区之一。

可以细分为涌动接触关系的小峪石英斑岩岩体和错马坪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体。

其中心及南西一带发育有时代相对较新的石匣岩体,主要岩性为[3]花岗闪长斑岩。

两处岩体均不同程度地被燕山期晚期的火山作用所破坏(见图1)。

2.1 岔口岩体岔口岩体位于岔口周缘,细分为小峪石英斑岩岩体和错马坪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体。

1)小峪岩体(Jλοπ):是岔口岩体的主体部分,以岔2口为中心,呈岩株产出,在岩体边缘沿长城系高于庄组与基底不整合面及寒武系不整合面侵入而呈岩床产出,形成了同期不同相的特征。

整体岩性为石英斑岩,呈灰黄及灰白色,斑晶以石英及长石为主,岩石具硅化。

围岩蚀变见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及高岭土化。

岩体边部见有较多的碳酸盐岩、片麻岩等捕虏体,大小不一。

阿尔山地区钼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

阿尔山地区钼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

阿尔山地区钼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阿尔山地区处于中蒙边境南戈壁-阿尔山-多宝山钼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

笔者按成因类型把区内钼多金属矿划分成4种,并重点对斑岩型钼多金属矿进介绍与研究。

标签:钼多金属矿斑岩型阿尔山地区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西部与蒙古国接壤。

在本区西侧之蒙古南部南戈壁地区,存在一条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带,目前该矿带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勘探开发基地,最近工作已新发现花岗山小型斑岩型钼(铜)矿(原为矿点)和4处钼多金属矿点。

花岗山钼(铜)矿随着找矿的深入,在矿区深部和外围不断发现新矿体,预计最终可能成为中型斑岩型钼(铜)矿,初步确定了该区钼多金属矿资源良好的找矿前景。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出露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新近系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总体上古生代地层零星出露,侏罗系、新近系分布面积比较大。

1.2构造根据区内地层、侵入岩、断裂、褶皱展布特征及交切关系,可分为海西晚期构造和燕山早期构造两期。

从本次工作的1:5万遥感解译结果看,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北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三组,还有不太典型的环形构造。

1.3岩浆岩1.3.1侵入岩区内侵入岩比较发育,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左右。

岩石类型以中-酸性的侵入岩为主。

区内共有海西晚期、燕山早期二期岩浆侵入,尤以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分布面积大,呈巨大的岩基产出,受控于区域构造,岩浆岩带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其中花岗斑岩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1.3.2火山岩研究区内从寒武纪—二叠纪一直属于阿尔泰—蒙古—兴安地槽区的东南部边缘,曾多次发生海底和陆上火山喷发活动,显示该地优地槽的特征。

中生代则多次爆发大规模的大陆火山活动,组成我国北北东向第二个火山岩带。

研究区晚侏罗世火山作用最为发育,大面积分布在阿尔山、新站、白狼等地区。

发育于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J3b)的地层,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岩石组合为灰绿、灰白色似球粒流纹岩夹晶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凝灰角砾岩等。

陕西省洛南县角鹿岔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简介

陕西省洛南县角鹿岔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简介

陕西省洛南县角鹿岔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简介洛南县东铭矿业有限公司2011年9月目录一、位置及交通——————————————————————1二、矿区地质工作简史———————————————————1三、区域地质概况—————————————————————2四、矿区地质———————————————————————4五、矿床地质特征—————————————————————6六、矿区找矿前景预测分析—————————————————13七、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建议———————————————15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 洛源凉水沟一角鹿岔一代地质图1:100002 凉水沟I号勘探线剖面图1:10003 凉水沟II号勘探线剖面图1:10004 凉水沟ZK01钻孔柱状图1:4005 凉水沟ZK03钻孔柱状图1:400一、矿区位置及交通洛南县东铭矿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探矿权山6个拐点坐标圈定,探矿区成不规则“刀把状”,面积约3.5km。

探矿区位于洛南县洛源镇北侧,包括凉水沟、角鹿岔、小银洞沟及大银洞沟等沟系,行政区划隶属洛源镇管辖。

矿区南距洛源镇4.5km,洛源镇南东距洛南县城直距约为2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洛南县城相通,交通方便。

二、矿区地质工作简史1、洛源地区古代即由开银史,古采硐分布广,数量多。

解放后先后有陕西地矿局及有色地勘局下属地质队再此开展过勘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基础地质条件,对部分矿点进行了检查。

2、陕西有色地勘局于1987-1992年在该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勘察工作,主要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测量、1:1万地壤测量、原生云剖面测量、槽探揭露、手掘平硐揭露及少量钻探施工。

通过工作,基本查清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空间分布特点。

共圈出六个金矿体,求得333类金资源量426千克,平均品位3.84-13.18×10,伴生银1214千克,平均品位2.1-23.96×1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_付瑞忠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_付瑞忠

第2卷第3期2011年5月矿产勘查MINERAL EXPLORATIONVol.2No.3May ,2011[收稿日期]2011-01-20[第一作者简介]付瑞忠,男,1967年生,1991年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付瑞忠,阚学胜,孟昭君,王建平(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是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706队近几年的重要勘查成果之一,经过3年勘查,已达到大型规模,有望达到超大型。

该矿具备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特征,从内向外,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靑磐岩化带发育完整。

赋矿岩体为燕山晚期的酸性侵入岩,铅锌等多金属脉状矿体发育其上部。

经岩石特征分析,赋矿岩体来自深源。

富含挥发份的含矿岩浆被动侵位,并发生隐爆是成矿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大兴安岭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中图分类号:P618.65;P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01(2011)03-0232-090前言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多布库尔河上游,东经123ʎ49'15ᵡ 123ʎ56'30ᵡ,北纬51ʎ08'15ᵡ 51ʎ11'。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706队在2005年预査工作中首次发现,经过2006—2009年3年的普查、详查工作,储量已达到大型规模。

根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钼铅锌详查报告》(4)分析,工作区外围及河西区都有很好的成矿潜力,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

该矿是中国环太平洋成矿域(1)中斑岩型矿床的又一重大发现,对区带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区域大地构造部位处于西伯利亚古陆东南侧,内蒙—兴安地槽褶皱系北东段,额尔古纳地块区外缘,兴隆冒地槽西侧,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边部隆起处。

地壳发展经历了早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等数次大的构造运动,陆壳多次裂解沉陷、褶皱迴返、上升剥蚀等;特别是中生代中晚期受滨太平洋陆缘活动影响,再次发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并伴随有较广泛的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

黑龙江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铅锌多金属矿发现勘查及启示

黑龙江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铅锌多金属矿发现勘查及启示

矿床地质黑龙江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铅锌多金属矿发现勘查及启示*孟昭君1,阚学胜1,王建平1,秦克章2,李真真2,李宪臣1,李光明2,吕克鹏1,宋国学2,金露英2,张瑞忠1,石耀军1,孙振江1(1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六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的发现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北段森林覆盖区找矿重要进展。

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多布库尔河上游,松岭区壮志林场北西24 km。

仅历时5年(2007~2011年)时间勘查评价出一处世界级斑岩型矿床,对大兴安岭区带研究和找矿勘查具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1 成矿潜力分析及预查选区大兴安岭北段森林覆盖,野外生产期短,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找矿难度较大。

区域地质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重力调查、1∶20万和1∶5万航磁,部分地区开展了1∶5万矿产地质调查。

伊勒呼里山近东西走向展布在大小兴安岭之间,区域上处于重力值由东向西递减变化的梯度带上,航磁图表现为相对较平稳区域,正磁场与负磁场基本反映了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体的分布。

地层零星出露有古元古界新华渡口群深变质岩类,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变质岩,局部有古生界奥陶系变火山岩,石炭系沉积岩,大面积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火山沉积岩。

岩浆活动各期均有表现,包括印支期—燕山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基,尤以燕山晚期呈岩株、岩枝状浅成侵入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等广泛发育。

区域构造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干,叠加发育了北东向、北西向、北东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

区域成矿环境对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有利,但已发现中型以上规模的金属矿床却极少。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七0六队选定伊勒呼里山地区为预查区,开展以1:5万地质填图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大范围预查工作,揭示出多处具有成矿潜力的找矿靶区,首选Hs-19和Hs-20异常进行验证,从而开启岔路口找矿会战的序幕。

"岔路口"样本——黑龙江大兴安岭世界级钼多金属矿诞生记

"岔路口"样本——黑龙江大兴安岭世界级钼多金属矿诞生记
厚 , 尚未 开 展 大 规 模 的 地 质 找 矿 。 这 里 成 为 全 国 主 要 成
岔 路 口矿 区 位 于 多 布 库 尔 河 上 游 , 河 水 从 矿 区 穿
矿 区带 一块难 得 的 “ 处 女地 ” 。
过, 将 岔 路 口矿 区 分 为 河 东 、 河 西两 大矿段 。此 时 , 他 们

了。 2 0 0 8年 , 7 0 6队 以 下 属 的 金 源 地 质 矿 业 公 司 为 主 体 , 进 入 这 个 世 界 级 钼 多 金 属 矿 区 的 车 辆 确 实 面 临 着 与 大 兴 安 岭 林 业 集 团公 司 、 民营企 业黑 龙江 欣科 投 资公 个 岔路 口。右侧 的一 条道 是巡 林用 的 , 弯弯 曲 曲地伸 司 结 成 联 盟 , 分别按 5 1 %、 2 0 %、 2 9 %的股 权 比例 , 成 立
出全方 位 服务 的风采 。 岔路 口 , 意 味着面对 的是正路 和偏途 , 如 何 选 择 … …
风 险勘查 , 银 行不 贷款 ; 向局里 要 , 全局 资金 本来 就
紧 张 。那 么 路 只 有 一 条 , 找社会 要 。 或许 因为 7 0 6队 的 找 矿 “ 品牌 ” 在社 会上 颇 有影 响 , 加上 当时 矿业 市场 不 断升 温 , 合 作 伙伴 没太 费事 就找 到
的地 图上 。
Hale Waihona Puke 7 0 6队 是 一 支 高 素 质 的地 质 找 矿 专 业 队伍 , 自 1 9 7 1 自己 说 的那 样 , 地勘单 位不 差技 术 , 就差钱 。 要 在这个 矿
毋庸讳言 , 这 个 巨 型 钼 多 金 属 矿 的诞 生 , 其 意 义 不 年 建 队 以来 , 已 获 得 国家 级 找 矿 奖 3 0多 项 。 但 正如他 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M
K-M Q-S Q-K
C-C
4.3 矿石物质成分
磁铁矿、少量黄铜矿和斑铜矿等 。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正长石、绢云母、少量萤石、方解石等 。
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次为黄铁矿、赤铁矿、
化学成分:成矿元素为Mo,伴生有用元素为Pb、Zn、Ag、Ga、S等。
岔路口钼多金属矿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北矿院)
蚀变类型
ZK 1106-586.5强蚀变花岗斑岩中的碳 ZK1107-727 流纹岩中弥散状的强 ZK1104-977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钾长石 酸盐-石英脉中呈球形放射状分布
钾化
的绢云母
沿矿物边部交代
ZK 1106-784.2 鳞片状次生黑云母集
合体
ZK1104-770.4 钠长石交代钾长石
ZK 1606-327.5 花岗斑岩中的萤石细脉
硅化绢云母化流纹岩
燕山早期黑云母 二长花岗岩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硅化黑云母化英安岩
超浅成相-石英斑岩
花岗斑岩
含斑细粒花岗岩
a含斑细粒花岗岩(细晶斑岩)
隐伏岩株状,岩株顶面起伏于0~-200m标高,控制长度2100m, 宽度1200—1500m,延深巨大。
特殊—UST结构
含斑细粒花岗岩的顶 部发育有特殊的UST 结构(定向固结结构) ,石英晶体仅向一个 方向生长,石英脉壁 一侧平直、一侧呈牙 齿状参差不齐,与含 斑细粒花岗岩构成多 层状平行排列的特殊 现象。小单层厚度多 在1~3mm,含斑细粒 花岗岩的单层厚度多 在2-3mm,总层数一 般在4~10层。
岔路口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松岭区劲松镇
矿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段,伊勒呼里 山南侧,属中高山区。矿产勘查始于 2005年, 2005—2006年我单位在多布 库尔河上游开展了600Km2 预查,发现 包括岔路口在内的多处组合异常区。岔 路口异常包括河东、河西两个异常区。 河东区06年槽探揭露发现了钼矿体;07 年完成了地表钼矿化蚀变带的圈定工作; 08年以后矿权人为大兴安岭金鑫矿业有 限公司,此后,经过两年的普查、一年 的详查工作,2010年钼资源量超过大型 规模。
岔路口1:5万水系异常图
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1:2万土壤测量异常再现 好,仍具有异常元素组合多、 套和好、面积大的特点,不
岔路口河东1:2万土壤异常图
同的是主成矿元素峰值较 水系异常高出几倍。 Mo167.00×10-6、 Pb865.4×10-6、 Zn2822.3×10-6、Ag 5.86×10-6、Cu 189.36×10-6。异常主体 发育在上侏罗统白音高老 组中酸性火山岩中,部分 延伸到大网子组浅变质岩 中。
萤石-磁铁矿脉中的具环带结构的 磁铁矿
ZK 1104-899磁铁矿-赤铁矿-辉钼矿 脉-钾长石晕
4 矿床地质特征
4.2围岩蚀变 矿区具典型的 斑岩型矿床蚀 变特征,围绕 主成矿岩体— 花岗斑岩体由 中心向外形成 扩散、叠加的 热液蚀变晕, 发育面积近 8Km2。 水平方向自内 向外:石英绢云母、泥化、 青盘岩化。
UST结构的广泛发育, 记录了含斑细粒花岗 岩大量出溶岩浆流体 的过程,也说明了含 斑细粒花岗岩对钼成 矿的重要贡献。
b花岗斑岩
隐伏岩枝状,赋存在-400—0m标高,主体上部及旁侧伴有多条岩脉,可上侵到200m 标高附近。花岗斑岩底部与含斑细粒花岗岩呈过渡相变关系。岩石呈灰白色-浅肉红色, 斑状—多斑结构。
ZK 1701-1065.5 水白云母化
ZK 1114-334.5 绿泥石-黄铁矿脉
ZK 1104-205.7 花岗斑岩中伊利石化
ZK 1107-727 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
ZK 1503-1214 石英-萤石-磁铁 矿脉内的绿泥石
赤铁矿-磁铁矿中的环带
ZK 1106-971
ZK 1503-1146 似斑状花岗岩中硬石膏化
成矿后侵入岩
长石斑岩
石英二长斑岩
闪长玢岩
花岗闪长斑岩
石英二长斑岩
辉石闪长
岔路口矿区岩浆活动世代顺序图
一套变质地层 + 一期深成侵入岩 + 一套火山岩 + 浅成系列侵入杂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主量元素
火山岩TAS图(SiO2 vs K2O+Na2O)
花岗岩 TAS图(SiO2 vs K2O+Na2O)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岔路口超大型 钼多金属矿床简介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 大兴安岭金欣矿业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5日
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床简介
• • • • • 1、前言 2、地质背景 3、矿区地质 4、矿床地质 5、结论
1. 前言
1.1 位置交通
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矿权人是 大兴安岭金鑫矿业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是黑龙江省有色金属 地质勘查706队。 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 区松岭区境内,距壮志林场 24公里。
地球化学特征
岔路口河西1:2万土壤异常图
河西区Ht-X-01号异常:元素 峰值Mo254.00×10-6、 Pb217.37×10-6、 Zn2018.99×10-6、Ag 4.50×10-6。异常区出露大 网子组、白音高老组地层及
二长花岗岩以及花岗斑岩。

3 矿区地质
一套新元古界大 网子组浅变质岩
1 前言
2010年获资源量
• 获得资源储量:钼(332+333)矿石量12.48亿t, 金属量112万t,平均品位0.090%;低品位钼 (332+333)资源量矿石量3.3亿t,金属量12.1万 t,平均品位0.036%。 • 伴生有用组分:银(333)矿石量12.48亿t,金属 量2773.28t,品位2.2 g/t; • 锌(333)矿石量:3676.3万吨,金属量:25.3 万吨,平均品位0.69%; • 铅(333)矿石量:367.8万吨,金属量:1.03万 吨,平均品位0.28%。 • 实现了超大型矿床规模。
4 矿床地质特征
4.2 围岩蚀变
主要蚀变类型: 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萤石化、伊利石化、水白云母化、 黑云母化
其他蚀变类型: 高岭石化、蒙脱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硬石膏 化、石膏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磁铁矿化等 其中萤石化主要以脉状出现,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硬石膏化、 石膏化仅局部发育,未构成带状或面状分布。
岩浆活动:加里东期超基性岩;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等;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与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晚期潜火山岩。 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
大杨气—后勒山深断裂(Fg断 裂):NW走向,延长大于
1029高地火山机构
60 km。1:5万航磁图上为 线形展布的低缓正负磁异常 变化带。该断裂为古生代发 育的构造,控制着老地层的 出露及海西晚期侵入体的分 布,区域上常被为燕山早期 的侵入体二长花岗岩基所占 居。 多布库尔河谷断裂(Fg-1断裂): 是Fg深断裂次级平行构造, 延长约40 km,南东端被北 东向断裂所截,为成矿期后 进一步活动的张扭性断裂构 造,将岔路口矿区分割成河 东、河西两个部分。处于上 盘的河东区相对下降,下盘 河西区相对抬升,造就了两 区剥蚀程度不同。 1029高地火山机构:为晚侏罗 世白音高老期中心式喷发所 形成,围绕喷发中心形成有 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南 西侧发育有多期潜火山斑 岩——杂岩体。
钼矿体300m、0m、-300m标高平面形态
上部层状工业矿体:主要为 薄层状工业矿体及薄层状低 品位矿体,赋存在流纹质凝 灰熔岩、石英斑岩内。穹窿 顶部出露地表,长500米、 宽100-200米。上部层状工 业矿体向下过渡为较厚大工 业矿体,最大累加厚度300 米、最大连续厚度237.85米、 最小厚度1.5米,最高品位 1.07%、平均品位0.08%。
2. 地质背景
“两块挟一带”
区域上处于岩浆侵入杂岩(隆区)带与中生代火 山断陷盆地(凹陷区)过渡部位。
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古生代陆缘增生 带,中亚—蒙古复合造山带东段。 额尔古纳地块和北兴安地块之间的 大兴安岭早中华力西造山带北段。 伊勒呼里山南侧。
伊勒呼里山脉近东西向分布,黑龙江与嫩江水系分水岭,地层出露齐 全,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尤其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活动频繁广泛
蚀变分带
垂直方向:由深至浅,钾硅酸盐化带(K-Q-Bi)、石英-绢云母-水白云母化带(QS-H)、泥化带(水白云母化-伊利石化-高岭石-弱硅化带)(I-H-K-Q)、青磐岩化带 (C-E-Cc)。
蚀变与矿化关系
Q-K(石英-钾长石):分布厚层状高品位Mo矿体。 Q-S(石英-绢云母):分布厚层状Mo矿体,但品位 不稳定。 K-M(泥化):分布脉状铅锌银矿(化)体和薄层状 Mo矿体。
Fd
多布库尔河谷断 裂
Fg
大杨气—后勒山 深断裂(Fg断裂
1/5万航磁异常图
区域重力图上反映为 矿区处于重力值由东 向西递减变化的梯度 带上。在1:5万航磁 图上,表现为磁场相 对较平稳区域,正、 负磁场分布较规律, 基本反映了中酸性火 山岩和侵入岩体的分 布。本区附近为低缓 正磁背景上发育正、 负相伴的强磁异常 区,外侧呈环状围绕 的负磁异常,反映了 1029火山穹窿及环状、 放射状断裂系统。 此外,激电异常在矿区为 典型低阻高极化特征 。
岔路口超大型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上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600Km2)发现多元素组 合异常21处,岔路口分布的 为Hs-19和Hs-20两处组合异 常。异常总的特征为元素组 合多、浓集中心明显、主成 矿元素峰值高。异常元素有 Mo、Pb、Zn、Ag、Au、Cu、 Sb、Bi,元素相互套合好, 浓集中心明显,浓度分带主 元素Mo、Zn、Ag具内带, 峰值河东Mo60.00×10-6、 Pb194×10-6、Zn1156×106、Ag5.6×10-6、 Au8.34×10-6、Cu99×10-6; 河西Mo74.00×10-6、 Pb93.14×10-6、 Zn1344×10-6、Ag4.6×10-6、 Au7.67×10-6、 Cu83.94×10-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