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钼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河南大别山地区光山县—新县一带钼矿特征及成矿年代分析

河南大别山地区光山县—新县一带钼矿特征及成矿年代分析

河南大别山地区光山县—新县一带钼矿特征及成矿年代分析黄小喜【摘要】通过对研究区姚冲、千鹅冲、肖畈、大银尖、母山等大中型矿床的野外实地调研和以往资料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钼多金属矿产的关系,认识到本区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区内钼多金属矿产具有成群成带、分段集中分布的特征.钼多金属矿床矿体形态受其侵位构造空间控制,构造空间宽阔处形成厚大富矿体,斑岩型钼矿床形成于多组构造交汇部位;本区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本区大陆动力学演化相对应,存在两期钼多金属成矿事件,第一期为142-137 Ma的铜钼成矿作用,第二期为127Ma~110Ma的钼铅锌银成矿作用.【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成矿作用;区域底层;钼矿特征;矿床形成【作者】黄小喜【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 研究区现状豫南大别山钼矿带西起河南省罗山县灵山地区、东至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的地区,矿床大致呈近东西向成带、南北向成群的空间展布特征。

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天目沟、肖畈、母山、陡坡、大银尖、姚冲、千鹅冲、汤家坪、沙坪沟、银山等钼矿床及众多的钼矿化线索。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安徽、湖北的有关地矿部门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区调、矿产勘查、科研等工作。

科研工作者们对燕山期中酸性花岗斑岩体进行了较多的同位素测年,获得的数据为206.2~97.7 Ma,主要集中在120~110 Ma之间(卢欣祥,1980)。

但是,由于这些年龄都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利用K-Ar法获取的,获得的成岩年龄数据变化范围较大,成矿年龄由成矿岩体年龄间接获得,精确程度不够。

在本区主要采取如下工作研究方法:系统地收集与本次研究工作有关的国内外及研究区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开展针对性的解剖研究,对区内千鹅冲钼多金属矿、姚冲钼矿、肖畈钼矿等典型矿床开展重点解剖,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采集相关测试样品;运用现代测试方法,探讨矿石及围岩特征,厘清成矿年代。

湖北省随州吴山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北省随州吴山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北省随州吴山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王茂林;王贤茂【摘要】纵观大型矿床发现史,不乏经历反复勘查的事例.位处桐柏—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南侧的吴山铜钼多金属矿,通过局部勘查,在东西谷山斑状岩体西南侧外接触带发现有铜钼工业矿体存在,受种种历史原因限制,至今找矿未能突破.利用斑岩型成矿系列理论,综合研究前人采集的各类矿化信息,找出待解课题,通过实践,取得一系列新发现和新认识,揭示吴山铜钼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有进一步勘查的必要.加强对吴山铜钼矿成矿类型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邻区找矿,进一步揭示吴山或毗邻地区具有发现大中型矿床的可能.【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2【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铜钼矿床;斑岩型;吴山【作者】王茂林;王贤茂【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650 引言吴山是个多宝之地,相传国宝——随珠(夜明珠,与和氏璧齐名)就出自随州吴山,自古引无数人到此寻找宝藏,遗留有大小不一、年代无法考证的采矿老窿数十处,初步查证有铅硐、银硐、铜硐、金硐等,矿化具明显的分带性,金在外、铅在中、铜在内,具典型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特征。

1 区域地质背景吴山铜钼多金属矿区处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东部,武当—桐柏—大别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的新市—太山庙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1]。

出露最老地层为新元古代武当岩群浅变质沉积—火山碎屑岩系。

其上不整合覆盖新元古代南华纪耀岭河组浅变质基性火山岩系、震旦纪浅变质泥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系、早古生代寒武—奥陶—志留纪浅变质硅质岩—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系、晚古生代泥盆纪浅变质碎屑岩系。

在中新生代盆地充填有红色碎屑—泥质岩系。

岩浆活动强烈,中生代七尖峰花岗岩岩基,呈北西向纺锤状展布,出露面积达千余平方千米,主要岩性为黑云二长花岗岩。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潘会彬;康志强;曹艳超【摘要】船肚钼矿床是近期在大宝山矿区内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钼矿床,对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63.3±2.5)Ma~(165.2±2.3)Ma,等时线年龄为(165.8±9.2) Ma(MSWD=0.80),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与大宝山石英脉型辉钼矿年龄相一致,同属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第一成矿阶段(170~150 Ma),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产物.【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8(032)001【总页数】5页(P27-30,38)【关键词】船肚钼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大宝山矿区;粤北【作者】潘会彬;康志强;曹艳超【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廊坊065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一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P5970 引言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包括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船肚辉钼矿等矿床。

五十年代以来,前人对该矿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但对于矿床成矿年龄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已有的关于辉钼矿年龄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大宝山矿区的石英脉型钼矿[1-2],关于近期探明的船肚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仅王磊等[1]有过报道,但其定年样品只有1个测点。

基于此,本文挑选了6件典型矽卡岩型辉钼矿来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以期精确厘定船肚矽卡岩型钼矿床的形成时代,进而对整个大宝山矿区的成矿事件加以约束。

1 区域及矿床地质概况大宝山多金属矿区在构造位置上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南侧、大东山—贵东EW向构造岩浆带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

大宝山多金属矿区位于粤北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呈NNW—SSE向展布,延长达3000m。

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研究

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研究

第62卷 增刊 V ol. 62 Supp.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 REVIEW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研究*韩军1),薛清波2)1) 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2) 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300181*注:本文为国防科技工业局何能开发项目:华北陆块北缘铀多金属矿综合评价技术研究项目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6-07-10;改回日期:2016-08-20;责任编辑:刘志强。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6. s1.187作者简介:韩军,男,1972年生,高工,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和同位素地质研究。

Email:hanj25@ 。

关键词: 大官厂; 铀钼矿; 找矿研究大官厂矿区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镇大官厂村西。

该矿床最早于1969年由核工业系统发现,并于1999年最终提交储量,为中型铀钼矿床。

该矿床与位于该矿西侧的460大型铀钼矿床相比,两者成矿条件、成矿类型基本相同,大官厂矿具有扩大矿床规模的潜力。

近年来,核工业及华北地质勘察院等在该地开展找矿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的发现,本文系根据这些成果总结而成。

1 矿床地质(1)主要含矿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张家口组二段(J 3z 2)的粗面岩和三段(J 3z 3)的流纹质火山岩,南部见有早白垩世西瓜园组(K 1x )陆相碎屑岩地层分布。

张家口组三段为主要含矿层。

张家口组三段地层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J 3z 3-2)、钾质流纹岩(J 3z 3-3)。

侵入于该组火山岩地层的流纹斑岩体以岩株形式产出,其上部具隐爆现象。

矿区张三段地层呈单斜产出,走向北东7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10°~30°,厚度﹥300 m 。

该组晶玻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厚度﹥225 m 。

(2)控矿断裂构造。

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共生(伴生)元素的分布特点及综合利用前景分析

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共生(伴生)元素的分布特点及综合利用前景分析

关键词: 矿物组合; 伴生元素;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嵌布特点 ; 综合利用
中 图 分 类 号 : 1. P6 8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Di rb t no y it asc td l nsi s iui fsmboi so i e )e me t t o c( a e n
即风化淋滤褐铁矿矿床、 菱铁矿矿床 、 多金属硫化物
矿床和斑岩型钨钼矿床. 本文主要是对矿 区多金属
硫 化矿 床 ( 含斑 岩 型 钨 钼 矿床 ) 中的共 生 ( 生 ) 伴 元 素分 布特点 及综合 利 用提 出一些 建议 和看法 .
根据所含的矿物种类及含量 , 每大类 又分为若 干亚类 : 白钨 矿黄 铜 矿 黄铁 矿 石 分 为 含 白钨 矿 黄 含
12 各种 矿石 类型在 矿床 中的分布 .
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 有两个成矿期和五
个成矿阶段. 由于矿床成矿阶段的多期性 , 造成本区 矿石矿物组合的复杂性.
根据 大宝 山多金 属 硫 化 矿 石 矿物 组 合 、 对 含 相
收稿 日期 :0 1— 3— 7 2 1 0 0
黄铁矿一辉钼矿石圈定 为斑岩型钨钼矿床 , 工 业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与次英安斑岩体 中.
( u ndn aasa nn o ,t. houn5 2 2 , und n ) G agogD boh nMiigC . Ld ,Saga 1 18 G ag og A s at B igal g l— ea sld o p sedps ,ad cnan gavr t o y boc ( soie ) e — bt c: en remu i t u i cm oi eoi n ot i a e fsm it as a d l r a tm l f e t t in iy i ct e

粤北大宝山—雪山嶂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粤北大宝山—雪山嶂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粤北大宝山—雪山嶂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裴太昌;钟树荣
【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
【年(卷),期】1994(009)003
【摘要】本文根据曲江大宝山外围1:5万成矿预测的工作成果,概略地总结了大宝山-雪山嶂地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系列和矿床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

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总页数】11页(P48-58)
【作者】裴太昌;钟树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
【相关文献】
1.粤东宝山嶂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分析 [J], 李森
2.粤北雪山嶂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蔡锦辉;刘家齐
3.桂东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J], 邓军
4.桂东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J], 邓军
5.桂东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① [J], 邓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岩体和大宝山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 年龄及多阶段成矿分析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岩体和大宝山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 年龄及多阶段成矿分析

粤北大宝山矿区船肚岩体和大宝山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 年龄及多阶段成矿分析何国朝;张健;伍静;黄文婷;林书平;梁华英;王要武【摘要】粤北大宝山矿床矿区出露船肚和大宝山矿化岩体。

本文分析了两个岩体矿物组成特征和锆石 LA-ICP-MS U-Pb 年龄。

船肚岩体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似斑状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等组成,和云英岩型及矽卡岩型 Mo-W 矿化紧密共生。

大宝山岩体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碱长花岗斑岩、普通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组成,矿物组成和船肚岩体的基本相同,和细脉浸染状 Mo-W 矿化紧密共生。

船肚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大宝山二长花岗斑岩锆石 LA-ICP-MS U-Pb 年龄分别为162.1±1.6 Ma, MSWD=2.72和165.8±2.0 Ma, MSWD=1.38。

据船肚和大宝山岩体矿物组成基本相同、岩石结构不同及两者锆石 Th/U 比值不同和 U-Pb 年龄存在约4 Ma 左右时差,提出大宝山矿区在燕山期发生了两阶段岩浆成矿事件,第一阶段岩浆成矿事件发生在166 Ma 左右,形成大宝山斑岩型矿床,第二阶段岩浆成矿的形成时间约为162 Ma 左右,形成船肚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与岩体紧密共生的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矿化;大宝山斑岩体和船肚似斑状岩体是同一岩浆房两次脉动侵入形成的。

%The Chuandu and Dabaoshan porphyries outcrop in the Dabaoshan orefield,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huandu intrusion, with a cropping area of 0.7 km2, intruded the Cambrian weakly metamorphosed siltstone and slate and the Devonian sandstone with limestone interlayers. The Chuandu intr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skarn-type Mo-W mineralization in its southern contact zone and greisen-type Mo-W mineralization in its northern contact zone, respectively. The Dabaoshan porphyry, with a cropping area of 0.18km2, intruded the Jurassic sandstone and carbonaceous shale and the Galedonian tufflava. The Dabaoshan intrusion i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veinlet and disseminate Mo-W mineralization. Field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the Chuandu intru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massive structure and porphyritic-like texture, and consists mainly of porphyritic monzonite granite with small amount of porphyritic granite and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The Dabaoshan intru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orphyritic texture and composed mainly of mozogranite porphyry. The Chuandu porphyritic monzonite granite and the Dabaoshan monzonite porphyry have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of 162.1±1.6 Ma (MSWD=2.72) and 165.8±2.0 Ma (MSWD=1.38), respectively. The Chuandu porphyritic felsic intrusion and the Dabaoshan porphyry are similar in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different in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Based on that the two adjacent intrusions are different in U-Pb ages, we suggest that the adjacent Chuandu and the Dabaoshan intrusions come from the same magma chamber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consequently, the Dabaoshan ore field underwent two stages of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the two phases of Yanshanian felsic magmatic activities.【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6(040)001【总页数】9页(P136-144)【关键词】大宝山矿床;船肚岩体;斑岩Mo-W矿床;锆石LA-ICP-MSU-Pb年龄;粤北【作者】何国朝;张健;伍静;黄文婷;林书平;梁华英;王要武【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广东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广东韶关 5122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612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80, 41372084)及国土资源部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及实验研究(SinoProbe-03-01)联合资助。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是中国吉林-黑龙江成矿带上的一处非常重要的铜金矿床。

近年来,针对该地区的矿床的地质成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成因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认识。

多宝山地区的铜金矿床是以岩浆活动为主导的矿床类型,其成矿作用主要是由于区域性的断裂和变形作用所导致的构造演化。

多宝山地区的矿床矿体主要分布在基性侵入体、火山碎屑岩和新生界沉积物中,主要以铜和金为主要的成矿金属。

其成矿物质来源包括了侵入岩墙岩、火山岩良种和地表水等,成矿物质主要是在岩体中存在的,通过热水溶解和流体岩浆热水混合作用而将金属物质迁移聚集成矿物。

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规律主要是以构造和岩浆作用为主要因素。

矿区井控结构为断裂侵入体岩墙岩形成的矿床,这些断裂作为区域水体和流体迁移的通道,使成矿物质得以从岩浆体和岩墙岩中迁移并最终形成矿体。

同时,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还存在着持续性的岩浆作用,热水液相在岩浆体内混合作用所形成的流体是矿床成矿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矿床的形成还与火山岩、沉积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层中的火山岩或者碎屑岩可能对矿床的成矿有不同的促进或限制作用。

总的来说,多宝山地区的铜金矿床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矿体具有在空间上分散和多期成矿的特征,成矿实践证明了上述规律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区域铜金矿床的寻找与勘查、资源评价和选矿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宝山地区铜金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历史悠久,对于该地区的资源储量和产出情况,有以下数据可以进行分析:1. 多宝山矿业公司铜金矿年开采量达到400万吨,其中铜金比例为1:0.6。

2. 根据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多宝山矿区已探明储量为2.92亿吨,金属总量为1.07亿吨,其中铜储量达1.83亿吨,金属总量为55.2万吨。

3. 多宝山铜金矿床已被评为国家一类金属矿床和黑龙江省明星矿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宝山斑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钼钨矿空间分布规律,找矿标志包括地质找矿标志、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找矿模型。

标签:钼多金属矿分布规律找矿标志找矿模型
0引言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属典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次英安斑岩中,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型,次为矽卡岩型,Fa12断层是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含矿流体上升的通道,花岗闪长斑岩是钼矿化成矿母岩,蚀变矿化围绕花闪长斑岩呈现环带状分布。

1矿体空间分布规律
大宝山斑岩型钼矿成矿母岩为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船肚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与船肚花岗闪长斑岩相关。

在大宝山矿区两类矿床的空间分布有如下规律。

1.1斑岩型钼矿
岩浆期后含矿溶液的活动、热液蚀变和成矿作用的中心在接触带上,故斑岩型钼矿床受船肚-大宝山岩体接触带控制。

矿体形态产状为大宝山斑岩钼矿体围绕斑岩体四周呈环状矿带。

大宝山斑岩钼矿体(Mo≥0.06%)主要产出在花岗闪长斑岩与次英安斑岩接触带,在南部矿带工业钼矿体主要集中在接触带外带(次英安斑岩),在东部矿带和北部矿带,钼矿体主要集中在接触带内带(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心部位只存在低品位钼矿化(0.03%≤Mo<0.06%)。

钼矿体主要产在石英-绢云母花带,花岗闪长斑岩中心部位主要为伊利石-水云母化带。

船肚斑岩钼钨矿体赋存于船肚岩体南、北接触带的内侧。

钼矿富集空间为岩体内弯,围岩中花岗闪长斑岩脉频繁穿插部位、沉积岩扭盖阻挡部位和构造裂隙发育地段,构成厚大的工业矿体。

矿体产状与斑岩体产状一致,沿倾斜呈巨大透镜状矿体,矿体形态规则。

辉钼矿-黄铁矿石英脉自上而下具大脉、小脉、细脉至微脉、网状微脉、浸染状的垂直分带现象。

岩体中部多为贫矿化。

1.2矽卡岩型钼钨矿
船肚花岗闪长斑岩体南缘与天子岭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石榴石夕卡岩带。

钨钼矿赋存于矽卡岩和内接触带花岗闪长斑岩中,分别形成矽卡岩型钨钼矿床和斑岩型钼矿体。

由于接触反应和挥发组份促使花岗闪长岩与富含钙镁质的灰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并为岩浆期后热液相伴的钨钼矿化浸染,形成钨钼矿床。

矽卡岩岩带往外为大理岩带,再往外逐渐变为大理岩化灰岩、灰岩。

2找矿标志
2.1地质找矿标志
2.1.1大地构造背景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为华南地区燕山期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

160Ma华南地区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时期,大宝山矿床的成岩时代175Ma岩浆活动较弱,该时代的花岗闪长质小岩体可能形成钼钨矿。

大宝山矿床的成矿时代约165Ma,滞后于岩体形成时代,与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时限一致。

2.1.2区域构造位置
矿区构造为北东向官坪大断裂的次级构造,形成近东西向、北东和北北西向三组断裂,均有岩体产出,其交汇部位为成岩成矿的主要通道,大宝山矿区就位于三组断裂的交汇处。

主要断裂的两旁又有次级断裂伴生,尤其是北北西向主断裂上盘的平行次级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

由于强烈的压应力,导致次级断裂、褶皱和层间破碎带发育为储矿构造。

其中矿区内控岩构造的唯一形式是断裂,控矿构造表现为以断裂扭(张)性和张性改造为主,褶皱改造居次。

2.1.3地层岩性标志
大宝山矿床中矽卡岩型钼矿床围岩为泥盆系天子岭组碳酸盐岩地层,该组地层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为最有利的成矿地段,以接触带为中心,矿体沿接触带产出。

同时该组地层中Mo、W、Bi等成矿元素高度富集,对区域内矿床的产出有明显控制作用。

斑岩型钼矿床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寒武系碎屑岩和次英安斑岩接触带。

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与碳酸盐地层接触带形成矽卡岩钼矿床,与碎屑岩接触带形成斑岩型钼矿床。

2.1.4矿物标志
大宝山钼钨矿床矿物组合主要为黄铁矿、辉钼矿、白钨矿、黑钨矿以及少量的黄铜矿、磁铁矿、锡石、方铅矿和闪锌矿等。

辉钼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矿物将成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2.1.5围岩蚀变标志
船肚矿段,矿床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黑云母-钾长石化、云(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等。

早期阶段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组合,为钼矿的主要成矿阶段;晚期阶段为黄铁矿-石英组合,伴有少量的黄铜矿、白钨矿等。

矿化末期的绿泥石-碳酸盐化分布零散,多见于矿床的上部和最外侧,伴有弱的铅锌矿化。

工业矿体主要赋存于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带和云(绢)英岩化带内。

大宝山矿段,矿床热液蚀变与典型的斑岩铜钼矿床类似。

至于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的关系,黑云母-钾长石化蚀变岩矿化微弱;绢英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钼钨矿体主要赋存于该蚀变岩中。

矿区的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2.2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CSAMT二维反演立体解释推测了斑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展布,总的特征是:平面中部的深部,为高阻无矿或弱矿化斑岩体,平面中部的上部及环绕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主要是外接触带),为低阻矿体。

北部低阻异常区对应于赋存厚大的钼矿区;中部高阻异常区对应于浅部钼矿变薄区;南部相对低阻异常区对应于含煤的侏罗系地层区。

CSAMT推测的矿体,在西、南部与化探异常基本吻合,北部、东北部明显大于化探异常范围。

CSAMT推测的矿体延深,深度不等,200多米(46线)至近千米(54线),54线是北接触带中心(勘探深度范围内,没发现高阻体)。

另外,北东接触带延深深度也很大。

2.3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大宝山矿区Mo、W等多元素异常呈面状强异常,符合斑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

Mo主异常平面上呈不完整椭圆状,大于1400×1400米。

其中最强异常有一定方向性,呈东西向,位于北、北东接触带(大于1000×350米)和中部部分段(大于400×200米)。

W强异常(还有Cu、Sn、Au)的一部分与Mo强异常一部分重合,但W比Mo靠北、北东,分带尚明显。

矿区北东部(采场以北)是W的主异常区,并且还没有封闭。

推测矿化为多期形成,围岩不同,矿种也有差异,并且不排除北、北东还有其它与成矿密切的母岩存在,而且还有优势构造叠加,成矿极为有利。

3找矿模型
找矿模型是科学找矿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对长期找矿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及理论体系建立的又一次升华和提高。

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的建立,将对老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合前人地、物、化、遥及本次研究成果,建立了大宝山钼钨矿的找矿模型,见图1。

4结语
在Fa12断层南西盘,见多处花岗闪长斑岩脉出露,其岩石化学成分、岩相特征与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具一致性,地表及深部侏罗系砂页岩地层中见钼钨矿化(体),且围绕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蚀变分带,在Fa12断层南西盘缺失,因此,
在Fa12断层南西面深部岩体和泥盆系地层中具有寻找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钼钨多金属矿床前提。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深部和周边,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还有相当大的找矿远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